瀋陽慈恩寺開光都什麼日子(慈恩寺幾點開光)
2023-11-10 06:15:19 2
瀋陽慈恩寺什麼時候開門?
每天都開,初一,十五,佛教節日,重大節日人多
2023年瀋陽慈恩寺大年初一開嗎?
瀋陽本地寶瀋陽休閒提供2023春節期間瀋陽盛京通網點節日放假安排有關的信息,2023年春節即將到來,瀋陽盛京通所有營業網點2023年1月31日(除夕)至2月5日(正月初五)暫停營業,節日放假安排
瀋陽市慈恩寺6月9日開門嗎?
每天都正常開門。6月9日是農曆18。正常開門。
瀋陽慈恩寺大佛寺大年三十十二點開門嗎可以去上香嗎?
瀋陽慈恩寺,大佛寺,般若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早晨開門,這個時候可以去上香。
沒有寺廟三十十二點開門的,也沒人三十跑來上香。
大慈恩寺的佛事活動
1964年3月,在中日兩國尚未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情況下,大慈恩寺接待了日本佛教界知名人士西川景文、大河內隆夫婦來訪,對促進中日邦交正常化,起了尤為重要的作用。
1964年7月,大慈恩寺又接待了來自日本、錫蘭(今斯裡蘭卡)、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越南南方、巴基斯坦、尼泊爾、寮國、蒙古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知名人士一行,在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陪同下,由北京乘火車到達西安,參加在大慈恩寺舉行的隆重紀念玄奘大師圓寂1300周年法會。
以後大慈恩寺又先後接待了日本天皇明仁、泰國僧王頌得帕耶納桑文、印度總統拉馬斯瓦米·文卡塔拉曼、義大利總統霍爾佐克、韓國前總統盧泰愚、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卡耶夫、越南總書記農德孟、世界佛教聯誼會負責人、WTO專家組成員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王兆國、王文元、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以及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辦部門負責人,省、市黨政軍方面的負責人,國家召開的國內國際會議的專家學者、港、澳、臺胞等知名人士。
年11月29日上午,「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總部贈送西安大慈恩寺素可泰金身佛像安奉法會在大慈恩寺大雄寶殿內隆重舉行。上午9時30分,大慈恩寺居士信眾代表向安奉在大雄寶殿內釋迦牟尼佛像前的素可泰金身佛像獻供,隨後增勤法師、帕·塔瓦拉賈拉亞長老、攀洛·泰阿利秘書長、李社民副等共同為素可泰金身佛像揭幕。
素可泰金身佛像為佛陀坐像,描繪的是佛陀降服魔王瑪拉德的姿勢,是2007年時為慶祝和紀念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陛下80歲壽辰,由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鑄造的19尊金身佛像之一。該19尊素可泰金身佛像的鑄造由「世佛聯」和泰國波旺尼威寺合作進行,共鑄造了19尊高度為19寸的金身佛像,泰國僧王智護尊者還慈悲結緣佛舍利並安奉在佛像的頂部。經泰國王室御準,「世佛聯」總部將19尊素可泰金身佛像分別捐贈給「世佛聯」主要地區中心所在國家和地區的19個歷史悠久、地位崇高的佛教聖地或寺院供奉。此前,泰國王室和「世佛聯」總部曾向北京靈光寺、上海靜安寺、雲南西雙版納總佛寺、陝西寶雞法門寺贈送了4尊素可泰金身佛像,此次向大慈恩寺贈送的素可泰金身佛像是全部19尊素可泰金身佛像的最後一尊,極為殊勝。
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陝西省佛教協會在西安大慈恩寺,為8·3魯甸地震舉辦了隆重的祈福法會和募捐儀式。
古代十大名寺都有哪些,各自的名字有什麼來歷?
一
靈隱寺
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西北的飛來峰前,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南巡時,賜名靈隱寺為「雲林禪寺」 。
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靈隱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
二
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的楓橋鎮,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僧人寒山曾在該寺居住,故改名為「寒山寺」。
寒山寺的鐘聲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內涵,還有奇妙的功能,這功能用12個字可以概括:「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為「覺悟」「大徹大悟」。所以旅遊者都要親自聆聽寒山寺的鐘聲。
自從唐代詩人張繼題了《楓橋夜泊》一詩後,寒山寺便聞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文《楓橋夜泊》、楓江第一樓。
三
少林寺
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落跡傳教而敕建的,因為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號稱「天下第一名剎」,在隋唐時期就以武術出名,在宋代已自成體系,風格獨絕,史稱「少林派」。在歷代少林武僧的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下,少林功夫名揚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四
白馬寺
位於河南洛陽東郊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我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稱為「釋源」「祖庭」,號稱「中國第一古剎」。
白馬寺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白馬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
五
龍華寺
龍華寺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華鎮,是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相傳東吳孫權於赤烏十年(247年)為孝敬母親而建龍華塔,五代吳越時期在塔周建成龍華寺,後歷經興廢。現在的龍華寺為清光緒年間重建。
龍華即傳說中的龍華樹,樹廣四十裡,因花枝如龍頭,故名。據說彌勒得道為佛時,坐於龍華樹下。一般認為,「龍華寺」的名稱即源於這個傳說。
六
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於河南開封市自由路西段,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古剎,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555年)始建,為了宣揚文宣帝的「建國」之功,初名「建國寺」。唐延和元年(712年),睿宗李旦為了銘記自己由「相王」身份即位當皇帝,將「建」改為「相」,從此,「大相國寺」寺名一直沿用。
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七
大悲禪寺
大悲禪院位於天津市河北區天緯路,是天津市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一座佛寺。
清朝順治時期的高僧世高,始建大悲草堂。據說世高和尚開始在草堂中供奉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號大悲菩薩,所以草堂以「大悲」為名。大悲禪院正殿後還建有大悲殿,其中供奉著泥塑貼金二十四臂觀世音菩薩坐像。
八
大昭寺
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初名「惹剎」,始建於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由藏王松贊幹布主持建造。後來該寺改名為「大昭寺」。昭,在藏語中釋作「佛」,「大昭」指釋迦牟尼佛,「大昭寺」意思是釋迦牟尼像的佛堂。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對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到了晚年,釋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個不同年齡時的模樣塑像,並親自為塑像繪圖並開光加持。三尊佛像中,以12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
九
大明寺
大明寺位於江蘇揚州西北郊,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故稱「大明寺」。唐天寶元年(742年),大明寺高僧鑑真大師應日本僧人邀請,為弘揚佛法,籌劃東渡日本,其後歷經十年艱險,終在唐天寶十二年(753年)東渡成功,為中日友誼開闢了新的篇章。
隋朝仁壽元年(601年),皇帝楊堅為慶賀其生日,下詔於全國建塔30座,以供養佛骨,大明寺建「棲靈塔」,塔高九層,宏偉壯觀,被譽為「中國之尤峻特者」,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高適、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登臨賦詩、傳為佳話。
十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位於陝西西安市南郊,是唐朝長安城最宏麗的佛寺,也是中國佛教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的祖庭。該寺是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報答慈母恩德而建造的,故名「大慈恩寺」。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歷經磨難取經歸來的高僧玄奘法師,為供養從印度請回的經像、舍利,而在大慈恩寺修建大雁塔並在此翻譯佛經十餘年,是當時長安著名的譯經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