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19:20:47
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由中藥油相輔料、多藥耐藥逆轉劑及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組成,特徵是本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中還含有表面活性劑、助乳化劑及水;所述中藥油相輔料、多藥耐藥逆轉劑、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表面活性劑、助乳化劑及水之間的重量比是40:5~30:1~4:10~35:10~20:80~200。本發明解決了抗腫瘤化療過程中腫瘤多藥耐藥問題,將易產生耐藥的抗腫瘤化療藥物納入到微乳遞藥系統中,可用於難溶性藥物的增溶,控制藥物釋放;中藥與西藥的聯合給藥,能更好地發揮協同抗腫瘤作用;能夠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更好地促化療藥物發揮抗腫瘤活性。
【專利說明】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近年來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佔全球死亡人數的13%。另據美國癌症協會報告,全球每年約數百萬人死於癌症,並且這種趨勢並無緩解跡象。國家衛生部公布的資料顯示近兩年來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死亡首要因素。癌症化療無效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腫瘤本身固有的耐藥性,或者腫瘤在化療過程中逐漸產生的耐藥性。腫瘤在化療過程中產生耐藥性是指在接受單一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腫瘤細胞獲得了對一種或者多種結構和功能各不同的化療藥物的交叉耐藥性,使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不再敏感,從而導致化療失敗。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多藥耐藥(multidrug resistance,MDR)。儘管出現了鈣離子阻滯劑如維拉帕米、環孢素A等P-gp抑制劑,也出現了寫抑制MDR-1的mRNA過度表達的反義核苷酸等逆轉多藥耐藥的藥物,但都因價格昂貴或療效不顯著等原因影響臨床應用。
[0003]中藥以單味藥或者以複方的形式用於腫瘤的治療或者輔助治療已有千百年的歷史,顯然中藥在 抗腫瘤領域,尤其是在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臨床顯示不少中藥或者複方能逆轉腫瘤多藥耐藥,實現抗癌藥物的「增效減毒」,同時減少患者的痛苦,增強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質量。
[0004]五味子、漢防己、人參皂苷、苦參鹼、白花前胡和茶多酚等都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改善多藥耐藥現象。譬如:五味子主要成分為木脂素,包括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以及gomisin E, D, G, F等,這些五味子提取物以及五味子木脂素類化合物具有體內外逆轉MDR作用;漢防己鹼是從防己科植物漢防己的乾燥根中分離得到的一種生物鹼,其具有多方面的藥理活性,包括抗腫瘤活性。近年來的研究更顯示了漢防己鹼作為腫瘤MDR逆轉劑的應用前景;苦參鹼是從苦參根中提取的一類四環喹嗪啶生物鹼,具有抑制腫瘤生長,誘導MDR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同樣地,有文獻報導白花前胡根的提取物能部分逆轉P-gp過量表達的KBVl細胞對抗腫瘤藥物的耐藥性,追蹤研究發現逆轉MDR的活性成分為白花前胡甲素;中藥澤瀉提取物澤瀉醇B23-單乙酸酯能修復P-gp-MDR細胞H印G2-MDR和K562-MDR對長春鹼、阿黴素和紫杉醇等的敏感性;茶多酚也有逆轉腫瘤MDR的作用,顯示良好的應用前景。
[0005]最引人注目地是,經常用來與化療藥物聯合使用,促化療藥物「增效減毒」的人參中,部分三萜型人參皂苷也出現了逆轉腫瘤MDR,增強腫瘤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的報導。Zhang等人指出人參皂苷Rh2在耐藥MCF-7細胞模型中表現出可逆轉多藥耐藥的作用,具體機制是人參皂苷Rh2可以抑制P-gp的表達。
[0006]中藥在抗腫瘤領域的優勢在於調節免疫能力、誘導細胞凋亡,作用溫和,但是效能不及西藥;而西藥儘管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很強,但是毒副作用較大。因此臨床常用中醫藥聯合治療的方案對抗腫瘤。
[0007]近年來,中藥納米遞藥系統成為中藥製劑現代化發展的熱點研究領域。微乳作為納米遞藥系統的一種,由乳化劑、助乳化劑、油相自組裝形成,可以顯著增溶難溶性中藥組分並促其口服吸收。但是微乳劑型能夠逆轉MDR的報導尚不多見。本發明採用臨床上常用的中西結合治療的思路,將中西藥納入同一給藥系統,利用中藥的「扶正培本」,降低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協同抗腫瘤。更重要地是,藉助中藥在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優勢,構建一個依託中藥組分的中西藥協同給藥微乳口服系統,不但能夠發揮中西藥協同抗腫瘤效應,還能使整個給藥系統具備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能力。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用以解決抗腫瘤化療過程中腫瘤多藥耐藥的問題,利用某些中藥能夠逆轉多藥耐藥的優勢,將這些中藥和易產生耐藥的抗腫瘤化療藥物納入到微乳遞藥系統中,一方面這種 納米遞藥系統可用於難溶性藥物的增溶,控制藥物釋放;另一方面中藥與西藥的聯合給藥,能夠更好地發揮協同抗腫瘤作用;更重要地是,整個遞藥系統能夠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更好地促化療藥物發揮抗腫瘤活性。
[0009]完成上述發明任務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由中藥油相輔料(也稱為「微乳油相」)、多藥耐藥逆轉劑及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也稱為「所包埋的化療藥物」)組成,其特徵在於,本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中還含有表面活性劑、助乳化劑及水;所述中藥油相輔料、多藥耐藥逆轉劑、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表面活性劑、助乳化劑及水之間的重量比是40: 5~30:1~4: 10~35: 10~20: 80~200,最優的質量比為40: 10~20: 2~3: 15~20: 12~18: 120~180。
[0010]以上方案中,所述油相輔料(微乳油相)選自:薏苡仁油、油酸、橄欖油、蓖麻油或甘油酸三油脂之一;表面活性劑選為RH40、助乳化劑選為PEG-400。
[0011]本發明所述多藥耐藥逆轉劑選自:人參皂苷及部分單體(包括Rh2,Rg3,Rhl,Rgl,PPT, PPD)、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gomisin E,D,G,F、漢防己鹼、苦參鹼、白花前胡甲素、澤瀉醇B23-單乙酸酯或茶多酚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2]本發明中的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所包埋的化療藥物)包括:依託泊甙、紫杉醇、阿黴素、環孢素A、替尼鉬甙、羥基喜樹鹼、喜樹鹼、長春醯胺、尼莫地平、多烯紫杉醇,燈盞花素、銀杏內酯、水飛薊素、柔紅黴素、絲裂黴素、氨甲喋吟,尤其是對紫杉醇、多烯紫杉醇、阿黴素、環孢素A、替尼泊甙、羥基喜樹鹼、喜樹鹼、長春醯胺、依託泊甙或尼莫地平。
[0013]本發明用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藥組分修飾微乳的輔料,並搭載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構建中西藥協同共傳遞微乳。本發明將採用易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攪拌水注入製備工藝,使其與微乳的油相和乳化劑相互作用,水相中自組裝形成能夠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納米級的乳劑,以適合用於藥物、與藥物組配或作為藥物載體,尤其是作為毒性小、載藥量高、口服利用度高的口服製劑或可靜脈注射給藥的藥物載體。
[0014]完成本申請第二個發明任務的技術方案是,上述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如下:
[0015]I)取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藥組分加入至微乳油相中,室溫攪拌2_8h混勻,取助乳化劑至上述混合體系中,繼續室溫攪拌2-6h後加入表面活性劑攪拌至勻質狀態,備用;
[0016]2)取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加入至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室溫或加熱機械攪拌2-8h,直至無不溶物懸浮於體系,備用;
[0017]3)將去離子水恆速、緩慢、定量地滴入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並不斷勻速攪拌體系,直至出現透亮澄明的體系。
[0018]參照專利(200910031997.6,201210461902.6,201210552211.7)方法,本發明的微乳遞藥系統,油相輔料選擇為薏苡仁油、油酸、橄欖油、蓖麻油、甘油酸三油脂之一;表面活性劑選為RH40、吐溫80、cremophor? EL、司盤20、人參皂苷(或其單體Rh2,Rg3,Rh I,Rgl,PPT, PPD)中的一種或幾種;助乳化劑選為PEG-400、乙醇、異丙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
[0019]更優選的製備方法包括(此部分油相以薏苡仁油,乳化劑為RH40,多藥耐藥逆轉劑為人參皂苷Rh2,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以依託泊甙為例敘述,涉及其他輔料、耐藥逆轉劑及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的微乳製備方法類似):
[0020]I)取薏苡仁油加入至人參皂苷Rh2和RH40 (或不加RH40)中,室溫攪拌4_6h至完全混勻,取助乳化劑PEG-400至上述混合體系中,繼續室溫攪拌4-5h,備用;
[0021]2)取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依託泊甙加入至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機械攪拌4-6h,直至無不溶物懸浮於體系,備用;
[0022]3)將去離子水恆速、緩慢並定量地滴入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並不斷勻速攪拌體系,直至出現透亮澄明的體系。
[0023]最優選的包埋依託泊甙的薏苡仁油-人參皂苷Rh2微乳(ECG-ME)的製備方法包括:
[0024]取等質量比的薏苡仁油和人參皂苷Rh2,室溫攪拌6h至完全混勻,將與人參皂苷質量比2: I的助乳化劑PEG-400加入到上述混合體系中,繼續室溫攪拌4h;取與人參皂苷Rh2質量比的20: I的依託泊甙,緩慢分批加入至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機械劇烈攪拌攪拌4h,直至無不溶物懸浮於體系;將人參皂苷Rh2 6倍量的去離子水恆速、緩慢滴入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並不斷勻速攪拌體系,直至出現透亮澄明的體系。
[0025]完成本申請第三個發明任務的技術方案是,上述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0026]本發明的ECG-ME微乳系統輔料用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藥成分修飾,相比已報導的各類型的微乳劑型相比,這種微乳系統能夠改善腫瘤化療易出現的多藥耐藥問題;同時,用一種遞藥系統將適合聯合應用的中藥和西藥同時增溶,同時傳遞,協同給藥,這種策略更貼近中藥臨床治療實施方案,更能發揮中藥抗腫瘤治療特色。
[0027] 為了闡明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藥組分修飾微乳的輔料後能否成功製備微乳;這些中藥組分與抗腫瘤化療藥物是否適合同時遞送給藥;以及這種多組分的組合方式能否成功載入本發明的微乳遞送系統等問題,本發明將重點考察不同腫瘤耐藥逆轉劑修飾輔料對微乳自組裝能力的影響,以及各種逆轉劑的修飾對整個遞送系統逆轉腫瘤多藥耐藥能力的差異。本發明的遞藥系統較之以往已公開的微乳系統的優勢在於整合中西藥抗腫瘤的優勢,並將其整合至同一遞藥系統,實現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能力,並發揮中西藥的協同抗腫瘤作用。
[0028]本發明的中西藥共傳遞微乳遞藥系統,不但可以將具有逆轉腫瘤多藥耐藥功能的中藥組分作為輔料的修飾劑,賦予遞藥系統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功能,而且這些中藥組分本身還具有抗腫瘤活性,可以也適合與易產生耐藥的抗腫瘤化療藥物聯合使用,因此該類的遞藥系統優勢還在於為中西藥聯用提供了新的方案。
[0029]本發明的微乳遞藥系統適合用於藥物和藥物組配,尤其是作為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促化療藥物增效減毒、載藥量高、廣泛增溶、胃腸道中穩定的口服給藥系統。同時,若將某些注射安全性已獲確認的藥用輔料作為載體所製備的遞藥系統,還可以用於注射治療抗腫瘤。
[0030]本發明以包埋依託泊甙的薏苡仁油-人參皂苷Rh2微乳(ECG-ME)和依託泊甙市售製劑為例,體外採用Caco-2細胞系作為腸上皮細胞模型,比較了細胞對依託泊甙的攝取,並以A549和耐藥型A549細胞系作為肺癌細胞模型,比較了 ECG-ME和依託泊甙市售製劑的體外抗腫瘤活性和逆轉腫瘤多藥耐藥能力。
[0031]微乳體外攝取方案如下:
[0032]將新鮮製備的ECG-ME、依託泊甙市售製劑分別用不完全培養基精確配製成不同依託泊甙的濃度備用。Caco-2細胞培養至24孔細胞培養板中,待細胞生長至板壁80%密度,移去培養基,每孔加入400 μ L上述各濃度微乳稀釋溶液,37°C下共孵育2h。移去藥液,每孔用500 μ LX 3的PBS洗滌除去殘留藥液,200 μ L ΝΡ-40裂解液37°C下孵育30min裂解細胞。裂解液12000 X 5min離心,上清液取20 μ L,用BCA試劑盒測蛋白含量;另取100μ L上清液,加入100 μ L甲醇,渦旋振蕩5min,12000X 5min離心,上清液HPLC測定,記錄峰面積並計算藥物測得含量。細胞攝取量為所測得藥物的含量與細胞蛋白量的比佰。具體公式如下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由中藥油相輔料、多藥耐藥逆轉劑及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組成,其特徵在於,本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中還含有表面活性劑、助乳化劑及水;所述中藥油相輔料、多藥耐藥逆轉劑、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表面活性劑、助乳化劑及水之間的重量比是40:5~30:1~4:10^35:10~20:80~2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油相輔料選自:薏苡仁油、油酸、橄欖油、蓖麻油或甘油酸三油脂之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表面活性劑為RH40、吐溫80、cremophor? EL、司盤20、人參皂苷,或其單體Rh2,Rg3, Rhl, Rgl, PPT, PPD 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助乳化劑為PEG-400、乙醇、異丙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多藥耐藥逆轉劑選自:人參皂苷及其Rh2單體,Rg3單體,Rhl單體,Rgl單體,PPT單 體,PH)單體、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gomisin E, D, G, F、漢防己鹼、苦參鹼、白花前胡甲素、澤瀉醇B23-單乙酸酯或茶多酚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選自:依託泊甙、紫杉醇、阿黴素、環孢素A、替尼鉬甙、羥基喜樹鹼、喜樹鹼、長春醯胺、尼莫地平、多烯紫杉醇,燈盞花素、銀杏內酯、水飛薊素、柔紅黴素、絲裂黴素、氨甲喋吟。
7.根據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油相輔料、多藥耐藥逆轉劑、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表面活性劑、助乳化劑及水之間的重量比是40:10~20:2~3:15~20:12~18:120~180。
8.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如下: 1)取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藥組分加入至微乳油相中,室溫攪拌2-8h混勻,取助乳化劑至上述混合體系中,繼續室溫攪拌2-6 h後加入表面活性劑攪拌至勻質狀態,備用; 2)取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加入至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室溫或加熱機械攪拌2-8h,直至無不溶物懸浮於體系,備用; 3)將去離子水恆速、緩慢、定量地滴入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並不斷勻速攪拌體系,直至出現透亮澄明的體系。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油相輔料為薏苡仁油,乳化劑為RH40,多藥耐藥逆轉劑為人參皂苷Rh2,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以依託泊甙,具體操作方法是: 1)取等質量比的薏苡仁油加入至人參皂苷Rh2和RH40中,室溫攪拌4_6h至完全混勻,取與人參皂苷質量比2:1助乳化劑PEG-400至上述混合體系中,繼續室溫攪拌4-5 h,備用; 2)取與人參皂苷Rh2質量比的20:1難溶性抗腫瘤化療藥物依託泊甙加入至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機械攪拌4-6 h,直至無不溶物懸浮於體系,備用;3)將人參皂苷Rh2 6倍量的去離子水恆速、緩慢並定量地滴入上述製備的混合體系中,並不斷勻速攪拌 體系,直至出現透亮澄明的體系。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西藥微乳共傳遞系統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1/704GK103948542SQ20141014959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4日
【發明者】陳彥, 瞿鼎, 周靜 申請人: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