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9:31:37 1
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它解決了現有技術實用性差等技術問題。本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包括三通扎扣本體,該三通扎扣本體包括具有X軸線束通道的X軸管、具有Y軸線束通道的Y軸管和具有Z軸線束通道的Z軸管,所述的X軸管、Y軸管和Z軸管連為一體從而形成具有相互連通的X軸線束通道、Y軸線束通道與Z軸線束通道的多方向線束分流通道。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可對線束進行多方向性(即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流保護,可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有效的防止線束與車身接觸。
【專利說明】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汽車,隨著電子類產品功能的增多,汽車的線束也越來越複雜,由於汽車的空間約束性,使得線束在汽車內部的分布也越來越需要充分利用汽車內部的空間,同時,因為空間的有限性,線束與車身的接觸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對線束進行充分的,有效的保護,現實情況則是普遍是採用成本較低的膠布纏繞的方法對線束分流部位進行保護,由於膠布的產品和材料特性,在一些保護在外界環境下的部位,尤其是發動機艙這樣的高溫區域,膠布在長時間使用以及外界高溫、雨水、塵土的影響下,很容易失效,使線束在該部位缺少有效的保護,對線束的安全造成隱患。為此,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
[0003]例如:在國內外,主流方向是對線束外部使用波紋管、PVC管、編織管等等外套在線束上對線束進行保護,同時對線束的分流部位採用分流扎扣,用於連接線束的各種外部保護管對分流部位進行連接和保護。如此前所言,由於汽車的電子功能的增多,汽車線束的空間分布也越來越多,但是,目前的主流分流保護扎扣,都是屬於在單個平面對線束分流進行保護,而對於3D空間的分流保護,要麼改變線束的分流方式,採用多個平面分流,但這樣會造成成本過高,汽車空間利用率不高,且裝配起來較為複雜繁瑣;因此,研發一種新型的,可用於線束在3D空間分流時的一種保護分流扎扣,則可以徹底解決該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可對線束進行多方向性分流保護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包括三通扎扣本體,該三通扎扣本體包括具有X軸線束通道的X軸管、具有Y軸線束通道的Y軸管和具有Z軸線束通道的Z軸管,所述的X軸管、Y軸管和Z軸管連為一體從而形成具有相互連通的X軸線束通道、Y軸線束通道與Z軸線束通道的多方向線束分流通道。顯然,本申請結構簡單,在分布線束時,可對線束進行多方向性(即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流保護,可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有效的防止線束與車身接觸,從而保證線束的使用安全且延長了線束的使用壽命;另外,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汽車有限的空間,利用率高,其次,其成本低且便於大批量生產,生產效率高,無形中降低了作業強度,實用性強且符合當前社會技術的發展趨勢。
[0006]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X軸管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X軸弧形體和第二 X軸弧形體,第一 X軸弧形體和第二 X軸弧形體相互扣合形成上述的X軸線束通道;所述的Y軸管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上的第一 Y軸弧形體和第二 Y軸弧形體,第一 Y軸弧形體和第二 Y軸弧形體相互扣合時形成上述的Y軸線束通道;所述的Z軸管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上的第一 Z軸弧形體和第二 Z軸弧形體,在第二 X軸弧形體上設有第三Z軸弧形體,第一 Z軸弧形體、第二 Z軸弧形體和第三Z軸弧形體合圍形成上述的Z軸線束通道。該結構在布置或者拆除線束時,操作簡單且工序少,可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結構簡單且便於製造。
[0007]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第一 X軸弧形體與第二 X軸弧形體連為一體式,所述的第一 X軸弧形體、第一 Y軸弧形體、第二 Y軸弧形體、第一 Z軸弧形體和第二 Z軸弧形體連為一體式,所述的第二 X軸弧形體與第三Z軸弧形體連為一體式。該結構通過注塑工藝一體成型,不僅適用於大批量的生產製造,而且生產過程簡單且快速,成本較低。
[0008]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第一X軸弧形體一側邊和第二 X軸弧形體一側邊之間設有第一褡褳,第一 X軸弧形體和第二 X軸弧形體之間通過第一可拆卸結構相連;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固定在第一 X軸弧形體上;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分別與第一 X軸弧形體和第一 Y軸弧形體固連,所述的第二 Y軸弧形體與第二 Z軸弧形體相互固連且通過第二褡褳與第一 X軸弧形體相連,所述的第三Z軸弧形體與第二 X軸弧形體固連,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和第二 Y軸弧形體之間通過第二可拆卸結構相連,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第二 Z軸弧形體和第三Z軸弧形體之間通過第三可拆卸結構相連。該結構不僅可以保證本申請被安裝後的結構強度,而且還可以提高對線束的布置效率,其次,易於拆卸和組裝。
[0009]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第一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上第一卡扣部,在第二 X軸弧形體上設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相配合;所述的第二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 Y軸弧形體上的第三卡扣部,在第二 Y軸弧形體上設有第四卡扣部,所述的第三卡扣部和第四卡扣部相配合;所述的第三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設置在第一 Z軸弧形體上的第五卡扣部、設置在第二 Z軸弧形體上的第六卡扣部和設置在第三Z軸弧形體上的第七卡扣部,所述的第五卡扣部、第六卡扣部和第七卡扣部相互配合。相互扣合連接可便於組裝或拆卸,提高生產效率,另外,連接方式簡單且易於操控,實用性強。
[0010]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第一^^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兩側邊的第一卡扣,第二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二 X軸弧形體兩側邊的第二卡孔;所述的第三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一 Y軸弧形體兩側邊的第三卡扣,第四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二 Y軸弧形體兩側邊的第四卡孔;所述的第五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一 Z軸弧形體兩側邊的第五卡扣,第六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二 Z軸弧形體一側的第六卡孔,在第二 Z軸弧形體另一側設有第六卡扣,所述的第七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三Z軸弧形體兩側邊的第七卡孔。第—扣與第二卡孔—對應扣合,第三卡扣和第四卡孔—對應扣合,兩個第五卡扣中的一個與第六卡孔扣合,兩個第七卡孔中的一個與兩個第五卡扣中的另一個扣合,另外一個第七卡孔與第六卡扣扣合。
[0011] 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X軸管埠設有第一連接結構,在Y軸管埠設有第二連接結構,在Z軸管埠設有第三連接結構。從該方案可明顯看出具有便於組裝的作用,可保證連接處的結構強度,從而保證使用壽命。當然,每根管的埠內壁可去除本申請的結構,也是可以使用的。
[0012]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第一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X軸管埠處的第一固定卡扣,在X軸管埠內壁設有第一波紋管卡筋;所述的第二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Y軸管埠處的第二固定卡扣,在Y軸管埠內壁設有第二波紋管卡筋;所述的第三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Z軸管埠處的第三固定卡扣。
[0013]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第一X軸弧形體周長和第二X軸弧形體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周長和第二 Y軸弧形體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一Z軸弧形體周長和第二 Z軸弧形體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三Z軸弧形體的周向分別大於第一 Z軸弧形體周長和第二 Z軸弧形體周長。
[0014]在上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中,所述的三通扎扣本體由塑料製成。即本實施例是一次注塑製成的,具有生產效率高和成本低等優點。
[0015]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的優點在於:
[0016]1、設計更合理,在分布線束時,可對線束進行多方向性(即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流保護,可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有效的防止線束與車身接觸,從而保證線束的使用安全且延長了線束的使用壽命;另外,結構緊湊,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汽車有限的空間,利用率高,實用性非常強;
[0017]2、可拆卸結構可便於線束的布置,當線束布置後再扣合,保證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0018]3、一體注塑成型其便於大批量生產,生產效率非常高,無形中降低了作業強度和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安裝後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多方向線束分流通道a、X軸管1、第一固定卡扣la、第一波紋管卡筋lb、第一X軸弧形體11、第一卡扣11a、第二 X軸弧形體12、第二卡孔12a、第一褡褳13、Y軸管2、第二固定卡扣2a、第二波紋管卡筋2b、第一 Y軸弧形體21、第三卡扣21a、第二 Y軸弧形體22、第四卡孔22a、第二褡褳23、Z軸管3、第三固定卡扣3a、第一 Z軸弧形體31、第五卡扣31a、第二 Z軸弧形體32、第六卡孔32a、第六卡扣32b、第三Z軸弧形體33、第七卡孔33a。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4]如圖1-3所示,本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包括三通扎扣本體,該三通扎扣本體由塑料製成,優化方案,本實施例的三通扎扣本體包括具有X軸線束通道的X軸管1、具有Y軸線束通道的Y軸管2和具有Z軸線束通道的Z軸管3,所述的X軸管1、Y軸管2和Z軸管3連為一體從而形成具有相互連通的X軸線束通道、Y軸線束通道與Z軸線束通道的多方向線束分流通道a。該結構在安裝布置線束時可對線束進行多方向性(即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流保護,可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有效的防止線束與車身接觸,從而保證線束的使用安全且延長了線束的使用壽命;另外,結構緊湊,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汽車有限的空間,利用率高,實用性非常強。
[0025]為了便於安裝,在X軸管I埠設有第一連接結構,在Y軸管2埠設有第二連接結構,在Z軸管3埠設有第三連接結構。進一步的,這裡的第一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X軸管I埠處的第一固定卡扣Ia,在X軸管I埠內壁設有第一波紋管卡筋Ib ;所述的第二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Y軸管2埠處的第二固定卡扣2a,在Y軸管2埠內壁設有第二波紋管卡筋2b ;所述的第三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Z軸管3埠處的第三固定卡扣3a。
[0026]具體地說,本實施例的X軸管I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 X軸弧形體11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第一 X軸弧形體11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相互扣合形成上述的X軸線束通道;所述的Y軸管2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第一 Y軸弧形體21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相互扣合時形成上述的Y軸線束通道;所述的Z軸管3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在第二 X軸弧形體12上設有第三Z軸弧形體33,第一 Z軸弧形體31、第二 Z軸弧形體32和第三Z軸弧形體33合圍形成上述的Z軸線束通道。
[0027]優選方案,上述的第一 X軸弧形體11與第二 X軸弧形體12連為一體式,所述的第一 X軸弧形體11、第一 Y軸弧形體21、第二 Y軸弧形體22、第一 Z軸弧形體31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連為一體式,所述的第二 X軸弧形體12與第三Z軸弧形體33連為一體式;其次,第一 X軸弧形體11周長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周長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周長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三Z軸弧形體33的周向分別大於第一 Z軸弧形體31周長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周長。
[0028]如圖2所示 ,第一 X軸弧形體11 一側邊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 —側邊之間設有第一褡褳13,第一 X軸弧形體11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之間通過第一可拆卸結構相連;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固定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分別與第一X軸弧形體11和第一 Y軸弧形體21固連,所述的第二 Y軸弧形體22與第二 Z軸弧形體32相互固連且通過第二褡褳23與第一 X軸弧形體11相連,所述的第三Z軸弧形體33與第二X軸弧形體12固連,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之間通過第二可拆卸結構相連,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第二 Z軸弧形體32和第三Z軸弧形體33之間通過第三可拆卸結構相連。
[0029]具體的,本實施例的第一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第一^^扣部,在第二X軸弧形體12上設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相配合;所述的第二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 Y軸弧形體21上的第三卡扣部,在第二 Y軸弧形體22上設有第四卡扣部,所述的第三卡扣部和第四卡扣部相配合;所述的第三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設置在第一 Z軸弧形體31上的第五卡扣部、設置在第二 Z軸弧形體32上的第六卡扣部和設置在第三Z軸弧形體33上的第七卡扣部,所述的第五卡扣部、第六卡扣部和第七卡扣部相互配合。
[0030]優化方案,第一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兩側邊的第一卡扣11a,第二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二 X軸弧形體12兩側邊的第二卡孔12a ;所述的第三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一 Y軸弧形體21兩側邊的第三卡扣21a,第四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二 Y軸弧形體22兩側邊的第四卡孔22a ;所述的第五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一 Z軸弧形體31兩側邊的第五卡扣31a,第六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二 Z軸弧形體32 —側的第六卡孔32a,在第二 Z軸弧形體32另一側設有第六卡扣32b,所述的第七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三Z軸弧形體33兩側邊的
第七卡孔33a。這裡的第--^扣Ila與第二卡孔12a--對應扣合,第三卡扣21a和第四卡
孔22a--對應扣合,兩個第五卡扣31a中的一個第五卡扣31a與第六卡孔32a扣合,兩個 第七卡孔33a中的一個第七卡孔33a與兩個第五卡扣31a中的另一個第五卡扣31a扣合,另外一個第七卡孔33a與第六卡扣32b扣合。
[0031]本實施例在布置線束時,如圖1-3所示,第一種安裝方式:可如圖1時形態進行布線,然後向相互配合的卡扣部相配合;第一種安裝方式:也可以是如圖2或3的形態進行布線,另外,本實施例為一次注塑即可製得,可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
[00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0033]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多方向線束分流通道a、X軸管1、第一固定卡扣la、第一波紋管卡筋lb、第一 X軸弧形體11、第—^扣11a、第二 X軸弧形體12、第二卡孔12a、第一褡褳13、Y軸管2、第二固定卡扣2a、第二波紋管卡筋2b、第一 Y軸弧形體21、第三卡扣21a、第二 Y軸弧形體22、第四卡孔22a、第二褡褳23、Z軸管3、第三固定卡扣3a、第一 Z軸弧形體31、第五卡扣31a、第二 Z軸弧形體32、第六卡孔32a、第六卡扣32b、第三Z軸弧形體33、第七卡孔33a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包括三通扎扣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三通扎扣本體包括具有X軸線束通道的X軸管(I)、具有Y軸線束通道的Y軸管(2)和具有Z軸線束通道的Z軸管(3),所述的X軸管(1)、Y軸管(2)和Z軸管(3)連為一體從而形成具有相互連通的X軸線束通道、Y軸線束通道與Z軸線束通道的多方向線束分流通道(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X軸管(I)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 X軸弧形體(11)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第一 X軸弧形體(11)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相互扣合形成上述的X軸線束通道;所述的Y軸管(2)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第一 Y軸弧形體(21)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相互扣合時形成上述的Y軸線束通道;所述的Z軸管(3)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在第二 X軸弧形體(12)上設有第三Z軸弧形體(33),第一 Z軸弧形體(31)、第二 Z軸弧形體(32)和第三Z軸弧形體(33)合圍形成上述的Z軸線束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X軸弧形體(11)與第二 X軸弧形體(12)連為一體式,所述的第一 X軸弧形體(11)、第一 Y軸弧形體(21)、第二 Y軸弧形體(22)、第一 Z軸弧形體(31)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連為一體式,所述的第二 X軸弧形體(12)與第三Z軸弧形體(33)連為一體式。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 X軸弧形體(11)一側邊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側邊之間設有第一褡褳(13),第一 X軸弧形體(11)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之間通過第一可拆卸結構相連;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固定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分別與第一 X軸弧形體(11)和第一 Y軸弧 形體(21)固連,所述的第二 Y軸弧形體(22)與第二 Z軸弧形體(32)相互固連且通過第二褡褳(23)與第一 X軸弧形體(11)相連,所述的第三Z軸弧形體(33)與第二 X軸弧形體(12)固連,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之間通過第二可拆卸結構相連,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第二 Z軸弧形體(32)和第三Z軸弧形體(33)之間通過第三可拆卸結構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上第一卡扣部,在第二 X軸弧形體(12)上設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相配合;所述的第二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 Y軸弧形體(21)上的第三卡扣部,在第二 Y軸弧形體(22)上設有第四卡扣部,所述的第三卡扣部和第四卡扣部相配合;所述的第三可拆卸結構包括設置在設置在第一 Z軸弧形體(31)上的第五卡扣部、設置在第二 Z軸弧形體(32)上的第六卡扣部和設置在第三Z軸弧形體(33)上的第七卡扣部,所述的第五卡扣部、第六卡扣部和第七卡扣部相互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一 X軸弧形體(11)兩側邊的第一卡扣(11a),第二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二 X軸弧形體(12)兩側邊的第二卡孔(12a);所述的第三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一Y軸弧形體(21)兩側邊的第三卡扣(21a),第四卡扣部為分別設置在第二 Y軸弧形體(22)兩側邊的第四卡孔(22a);所述的第五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一 Z軸弧形體(31)兩側邊的第五卡扣(31a),第六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二 Z軸弧形體(32) —側的第六卡孔(32a),在第二 Z軸弧形體(32)另一側設有第六卡扣(32b),所述的第七卡扣部為設置在第三Z軸弧形體(33)兩側邊的第七卡孔(33a)。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X軸管(I)埠設有第一連接結構,在Y軸管(2)埠設有第二連接結構,在Z軸管(3)埠設有第三連接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X軸管(I)埠處的第一固定卡扣(la),在X軸管(I)埠內壁設有第一波紋管卡筋(Ib);所述的第二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Y軸管(2)埠處的第二固定卡扣(2a),在Y軸管(2)埠內壁設有第二波紋管卡筋(2b);所述的第三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Z軸管(3)埠處的第三固定卡扣(3a)。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X軸弧形體(11)周長和第二 X軸弧形體(12)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一 Y軸弧形體(21)周長和第二 Y軸弧形體(22)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一 Z軸弧形體(31)周長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周長相等,所述的第三Z軸弧形體(33)的周向分別大於第一 Z軸弧形體(31)周長和第二 Z軸弧形體(32)周長。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3D空間線束多方向分流保護扎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三通扎扣本體由塑 料製成。
【文檔編號】H02G3/06GK103606865SQ201310608907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發明者】雷亞明, 王佔榜, 畢彥峰 申請人:寧波詩蘭姆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