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225被炸毀的全過程(安225被炸後又一悲劇)
2023-11-03 22:43:49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在東歐大平原上,俄烏之間的戰爭已持續了半個月。除了達到戰場上的目標之後,俄軍也在猛烈的攻勢中,讓烏克蘭「去軍事化」,甚至烏克蘭的軍工企業也成為了目標,唯一的安東諾夫安-225巨型運輸機在戈斯託梅利(安東諾夫)機場被毀後,烏克蘭又一軍工重鎮——曙光-機械設計聯合體,3月13日遭到空襲。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大早,位於烏克蘭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市的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廠區,就冒起了濃煙,廠區內遭遇了俄軍的猛烈空襲後燃起了火,烏克蘭消防部門隨即對廠區進行了滅火作業,現場曝光的圖片顯示:一個總裝車間被炸掉了一大塊,廠區一片狼藉。
圖片:「曙光-機械製造」的廠房被嚴重損毀
比起位於扎波羅熱的「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廠,「曙光-機械製造」(Zorya-Mashproekt)大家可能會陌生一些,但如果提起大名鼎鼎的UGT25000艦用燃氣輪機,我國第三代和第四代驅逐艦的「心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是的,這座工廠正是裝機數量上百臺的「狗頭」們的老家,確切地說,應該叫「祖籍」。
圖片:廠區內一片狼藉
尼古拉耶夫市位於黑海沿岸,是蘇聯南方最重要的造船基地。
城市的南部岸線,就是著名的黑海造船廠(第444造船廠)所在地,是蘇聯所有的三代載機巡洋艦(航母)的生產基地,城市北部岸線則是第61個公社社員造船廠(第445造船廠)所在地,是著名的大型反潛艦、飛彈巡洋艦的廠家,從著名的「克列斯塔」、「卡拉」再到「光榮」級,一艘艘火力強大的大型戰艦從這裡駛出。
圖片:留在尼古拉耶夫的光榮級4號艦「烏克蘭」號
作為造船工業最重要的配套,「曙光-機械製造」聯合體在二戰後1946年,由蘇聯部長會議提議建設,本想在蘇聯南方興建一個蒸汽輪機的生產基地,不過,二戰後,脫胎於航空發動機「艦改燃」的燃氣輪機,具有體積小、加速快、馬力大和安靜性出色的特點,1954年,蘇聯航空工業部提議將該廠改為艦用燃氣輪機生產基地,畢竟距離不遠的扎波羅熱,俄羅斯帝國時期的1907年,馬達西奇工廠就已經成立,航空發動機和艦用燃氣輪機有著很強的相通之處。
圖片:俄海軍「卡辛」級「機智」號從1969年服役到2020年
為了支援原名「南方汽輪機廠」的「曙光-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蘇聯航空工業部從1954年於喀山等地組織了大批專家和技術人員,1954年開始,M2等第一代燃氣輪機已經從這裡生產出來,1958年,是該廠裡程碑意義的一年,世界上第一種4000噸級全燃氣輪機推進的61型(卡辛級)大型反潛艦的M3燃氣輪機動力系統研發成功。
圖片:卡辛級仍在印度海軍服役
自此,蘇聯的主要水面艦艇動力系統,開始了燃氣輪機化,上世紀60年代末,全燃動力的1135型(克裡瓦克)級反潛艦大批建造投產,其使用的M62全燃輪機動力系統,在熱效率、噪音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畢竟第一代的61型反潛艦,其M3燃氣輪機動力系統工作時噪音不小,被蘇聯水兵譏笑為「會唱歌的軍艦」。
圖片:俄黑海艦隊仍有2艘「克裡瓦克」服役
「曙光-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最輝煌的年代是上世紀70-80年代。
第三代艦用燃氣輪機M75(UGT -3000)、M70(UGT-6000)、M90(UGT-15000)研發成功,開始了「狗頭」家族的傳奇,熱效率提升至30-36%,混合使用2臺M60作為巡航燃氣輪機,4臺M90作為加速燃氣輪機的1164型「光榮」級飛彈巡洋艦,時至今日依然是俄羅斯海軍的頭等主力艦,3艘艦目前都部署在歐洲地區,包括「歐洲野牛」在內的很多氣墊登陸艇,也用該廠的小型燃氣輪機。
圖片:UGT-6000
而軍迷們耳熟能詳的UGT25000(也叫M80或DN80)則是「曙光-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在1985年到1991年研製的第四代艦用燃氣輪機,其熱效率達到了36%,單臺功率可達27.5兆瓦,比美國的LM2500馬力更大,熱效率相當,但沒等來得及它,蘇聯就分崩離析了,這個第四代「狗頭」卻在遙遠的東方,深耕發芽,成為鑄就大國遠洋海軍的「動力源泉」。
圖片:UGT25000(也叫GT25000)資料照片
在烏克蘭獨立後,該國海軍發展陷於停頓,「曙光-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主要靠外銷度日,除了對華合作外,該廠還向印度的國產飛彈驅逐艦家族,P15德裡級、P15A加爾各答級和最新的P15B維沙卡帕特南級提供艦用燃氣輪機,不過它使用的4臺DT-59燃氣輪機,廠內代號叫UGT-16000,屬於第三代產品,同時助力兩個亞洲大國的海軍發展,這個廠子也可以說足夠為自己感到驕傲。
圖片:P15B首艦,P15系列使用一樣的動力系統
不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2014年後,「曙光-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開始走下坡路,俄烏交惡、兩敗俱傷,俄羅斯海軍的6艘11356R「格裡戈羅維奇海軍上將」級護衛艦隻完成了3艘,印度買下了餘下的3艘,如今廠區遭遇重創,我們可能會心存唏噓,畢竟國產「狗頭」早已實現了本土化批產,還在提升改進。
圖片:第四代「狗頭」在遙遠的東方枝繁葉茂
但真正要哭的,恐怕是印度了,該國在本土建造的後續型11356塔爾級護衛艦和P15B驅逐艦,或已失去了「動力源泉」,而越南軍事博主Lee Ann Quann更是在社媒上哀嘆:「我們的第3批次獵豹級護衛艦(柴燃交替,2臺第三代M90燃機),要2050年才能交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