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耐候性彩瓦著色噴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7:36: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噴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耐候性彩瓦著色噴塗裝置高效噴塗裝置。
背景技術:
現如今,在各種行業都會對產品表面噴塗一層或兩層塗料,從而同時實現美觀和保護物體表面的效果,目前的噴塗技術都是人工進行噴塗,噴塗效率低且噴塗效果差,不適用批量噴塗;噴塗是非常精細的工藝,塗料中通常有分散不佳的顏料聚集體,此顏料聚集體噴至產品表面時將造成塗膜缺陷,不僅影響了使用,還影響了美觀。
傳統的噴塗裝置噴出來的塗料因受到陽光照射,溫度變化,風吹雨淋等外界條件的影響,而出現褪色,變色,粉化和強度下降等一系列老化的現象,並且傳統的噴塗裝置噴塗在工件上的塗料太厚,容易造成流淌的現象,因此傳統的裝置噴塗出來的塗料不具有高效耐候性。
目前的噴塗裝置大多只能噴一種顏料,而且在噴塗的過程中不能回收沒有利用的顏料和噴塗出來的塗料不具有,因此在實際中難以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效耐候性彩瓦著色噴塗裝置高效噴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耐候性彩瓦著色噴塗裝置高效噴塗裝置,包括噴槍枝架、絲槓、絲槓電機、絲母、噴槍、傳送機構、支架、機械手、第一電機、回收箱、儲液罐、輸送管、抽液泵、攪拌棒、第二電機、螺杆、第一鎖緊螺母、第二鎖緊螺母、底座、萬向輪、回流管、循環泵、固定支架、噴盤及噴孔,所述底座上分別固定有所述噴槍枝架和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噴槍枝架上固定連接有所述絲槓,且絲槓由所述絲槓電機驅動,所述絲槓上設有所述絲母,所述絲母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所述噴槍,且所述噴槍的噴嘴朝下,所述固定支架頂端設有傳送機構,所述傳送機構的下方設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底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機械手,且所述機械手由所述第一電機驅動,所述噴槍枝架內側下方設有所述回收箱,且所述回收箱一側設有所述儲液罐,所述回收箱通過所述回流管與所述儲液罐連通,且所述回收箱與儲液罐之間設有所述循環泵,所述儲液罐通過所述輸送管與所述噴槍連接,且所述儲液罐與噴槍之間設有抽液泵。
進一步地,所述儲液罐內設有攪拌棒,且所述攪拌棒與所述第二電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噴槍與所述螺杆連接,且噴槍兩側設有第一鎖緊螺母和第二鎖緊螺母。
進一步地,所述絲槓電機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機為步進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對稱設有4個萬向輪。
進一步地,所述噴槍的噴口處設有噴盤,所述噴盤上設有若干個噴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噴槍安裝在所述螺杆上,通過調整第一鎖緊螺母和第二鎖緊螺母可以調整噴槍的位置實現對工件的不同位置進行噴塗;本裝置中的回收箱通過回流管與儲液罐連接,實現了對塗料的循環再利用;本實用新型中的儲液罐中設有攪拌棒,將儲液罐中的塗料攪拌均勻,保證了噴槍噴出來的塗料均勻的分布在工件上,使得工件不僅實用,而且美觀;噴槍的噴口處設有噴盤,所述噴盤上設有若干個噴孔,噴槍通過噴孔噴出來的塗料,霧化性能非常好,噴出來漆膜也很飽滿,不容易被刀等尖刺物所破壞,顏色可以長期地保持不變,也不會造成塗料流淌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噴槍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噴盤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中:1、噴槍枝架,2、絲槓,3、絲槓電機,4、絲母,5、噴槍,6、傳送機構,7、支架,8、機械手,9、第一電機,10、回收箱,11、儲液罐,12、輸送管,13、抽液泵,14、攪拌棒,15、第二電機,16、螺杆,17、第一鎖緊螺母,18、第二鎖緊螺母,19、底座,20、萬向輪,21,回流管,22、循環泵,23、固定支架,24、噴盤,25、噴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效耐候性彩瓦著色噴塗裝置高效噴塗裝置,包括噴槍枝架1、絲槓2、絲槓電機3、絲母4、噴槍5、傳送機構6、支架7、機械手8、第一電機9、回收箱10、儲液罐11、輸送管12、抽液泵13、攪拌棒14、第二電機15、螺杆16、第一鎖緊螺母17、第二鎖緊螺母18、底座19、萬向輪20、回流管21、循環泵22、固定支架23、噴盤24及噴孔25,所述底座19上分別固定有所述噴槍枝架1和所述固定支架23,所述噴槍枝架1上固定連接有所述絲槓2,且絲槓2由所述絲槓電機3驅動,所述絲槓2上設有所述絲母4,所述絲母4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所述噴槍5,且所述噴槍5的噴嘴朝下,所述固定支架23頂端設有傳送機構6,所述傳送機構6的下方設有所述支架7,所述支架7底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機械手8,且所述機械手8由所述第一電機9驅動,所述噴槍枝架1內側下方設有所述回收箱10,且所述回收箱10一側設有所述儲液罐11,所述回收箱10通過所述回流管21與所述儲液罐11連通,且所述回收箱10與儲液罐11之間設有所述循環泵22,所述儲液罐11通過所述輸送管12與所述噴槍5連接,且所述儲液罐11與噴槍5之間設有抽液泵1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儲液罐11內設有攪拌棒14,且所述攪拌棒13與所述第二電機15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噴槍5與所述螺杆16連接,且噴槍5兩側設有第一鎖緊螺母17和第二鎖緊螺母18。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絲槓電機3為伺服電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機9為步進電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9底部對稱設有4個萬向輪2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噴槍5的噴口處設有噴盤24,所述噴盤24上設有若干個噴孔25。
工作原理:工作時,傳送機構6上的機械手8夾有工件運行至噴槍枝架1的中部,絲槓電機3驅動絲槓2旋轉,使得兩端的噴槍5在絲槓2上滑動對工件進行噴塗,多餘的塗料會脫落至回收箱10中,回收箱10通過回流管21與儲液罐11連通,使得多餘的塗料重新回到儲液罐11中,實現了資源的再利用;在噴塗的過程中,如果有一部分沒有噴射到塗料,可以調整第一鎖緊螺母17和第二鎖緊螺母18對噴槍5的位置進行實時調整來實現噴塗,當一面噴塗完成時,第一電機9驅動機械手8進行翻轉來實現對工件的另一面進行噴塗;本裝置實現了多種塗料同時對工件兩面進行噴塗,提高了噴塗的效率。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