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9:45:21 1
專利名稱: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工藝。
包蟲病(棘球蚴病)幾乎通及世界各國,已經日益引起醫學界的重視。在我國,包蟲病主要見於西北五省經及西藏、內蒙、四川等地,尤以牧區流行更為嚴重,這種寄生蟲病,不但危害著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嚴重影響農牧區的日常生活。研究表明,人體包蟲病證實有兩種,即單房型和多房型,單房型是由於細粒棘球絛蟲的幼蟲寄生在肝肺等臟器所至,通常被稱為包蟲囊腫,多房型系因多房性或泡狀棘球絛蟲的幼蟲主要寄生在肝內所致,亦稱為泡狀棘球蚴病或泡球蚴病,經常由於認識不清而被誤診為肝癌。
對於包蟲病的治療方法,長期以來一直沿用傳統的外科手術。但在臨床實踐中,外科手術治療的不足之處是手術時因囊液外溢而導致包蟲埋植;同時,手術難處理肝實質深處較小的包蟲囊腫,尤其對於年老體弱或患有重要臟器疾患的病例,以及對於多發性包蟲病及累及多個臟器者、外科手術就顯得尤為棘手,特別是由於肝包蟲囊腫破裂可手術時囊液外滲種植所致的繼發性腹腔包蟲病,即使多次手術、也難全部摘除;對於病變廣泛浸潤的多房型肝包蟲病,手術更是束手無策。近年來,國內外一直在研究包蟲病的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其中在化學治療中,臨床上採用的是麝香草酚製劑和甲苯咪唑效果較好,其中麝香草酚製劑毒性太大,已不再使用,而在免疫治療上目前尚未突破,主要側重於免疫診斷上,僅處在實驗研究過程之中;國內已在近年來探索包蟲病的中醫治療上,但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遵循中醫理論、配方合理、治療效果好的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流程短、工藝簡單的所述藥物組合物的製備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合而成檳榔12-18%、雷丸12-18%、黃芪12-18%、黨參12-18%、穿山甲10-15%、蛇蛻6-9%、露蜂房6-9%、土鱉蟲6-9%、柴胡3-5%其製備工藝為將所述組分按配比混合,按1∶1比例加入水,密閉浸泡12小時後,先後兩次加熱煮沸各2小時,然後冷凝回流得提取液,過濾、蒸發、 濃縮即可得。
本發明急性毒性如下選取昆明種雌性小白鼠80隻,平均體重20.2±1.8g,根據預實驗研究結果,本發明治療細粒棘球蚴病的最低劑量為160mg/ml和最高劑量為200mg/ml,中間插入250、500、750、1000mg/ml,共五個組,每組用3隻小白鼠初試,一次灌胃0.4ml,觀察24小時的小鼠反應及存活和死亡情況。經過結果處理,查Wei表,LD50=12.246g/kg,LD50的95%可信區間為8.273g/kg和18.127g/kg。再以改良寇氐法計算LD50=20.067g/kg,95%的可信區間為16.753g/kg和24.038g/kg。實驗還表明,小白鼠對本發明最大耐受量可達7727mg/kg。按人和動物間體表面積折算等效劑時比率推算,人的最大耐受量可達2997g/kg。根據Dei-Chmanm和Gerarde急性毒性分服,經口法LD50>15.000mg/kg為基本無毒。
本發明長期毒性實驗如下選用wistar大鼠80隻,雌雄各半,隨機分為四組,每組20隻,雌雄各半,以第一組為對照組,第2-4組為實驗組,灌藥劑量依次為0.67g/kg、1.01g/kg、2.02g/kg,相當於LD50劑量的1/5、1/10、1/15,連續灌胃90天,分別對其生長發育情況、血液學檢查、血生化項目檢測和動物臟器病理組織學等指標予以觀察、發現各組大鼠生長發育良好,活動正常,未見不良症狀和中毒反應,實驗末期通過血液學一般檢查和生化測定,對血液、肝、胃等功能無明顯不良影響,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通過心、肝、脾、肺、腎組織切片的鏡下觀察,均未見有毒性損害的病理改變。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遵循傳統中醫學理論,選用檳榔和雷丸消積殺蟲,蛇蛻祛風殺蟲,露蜂房解毒殺蟲,四味藥配伍有強化殺蟲之效;黃芪、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燥溼利水,配合有協同作用;穿山甲和土鱉蟲破血化瘀,檳榔還兼有軟堅化痰,可提高包蟲囊腫對中藥提取物的滲透性,或引起囊壁變性壞損;柴胡疏肝理氣和引藥上行。本發明可殺滅包蟲原頭帶和破壞包蟲囊蟲壁、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達到扶正祛邪,同時攻補兼施有助於機體增加對祛邪攻伐藥的耐受性,可改善天然屏障包蟲囊壁的滲透性。本發明經分別治療小鼠囊型包蟲病和泡型包蟲病、通過光鏡觀察和透射電掃描,發現可引起小鼠包蟲的廣泛性細胞內損傷,且經臨床應用,效果顯著。且本發明工藝簡單、流程短。
本發明還將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實施例1 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合而成檳榔13%、雷丸15%、黃芪16%、黨參17%、穿山甲13%、蛇蛻7%、露蜂房8%、土鱉蟲7%、柴胡4%,其製備工藝為將所述組分按配比混合,按1∶1比例加入水,密閉浸泡12小時後,先後兩次加熱煮沸各2小時,然後冷凝回流得提取液,過濾、蒸發、濃縮即可得。
實施例2 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合而成檳榔15%、雷丸13%、黃芪17%、黨參14%、穿山甲15%、蛇蛻6%、露蜂房7%、土鱉蟲8%、柴胡5%,其製備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 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合而成檳榔14%、雷丸16%、黃芪15%、黨參16%、穿山甲13%、蛇蛻8%、露蜂房7%、土鱉蟲7%、柴胡4%,其製備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 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合而成檳榔16%、雷丸14%、黃芪13%、黨參15%、穿山甲12%、蛇蛻8%、露蜂房9%、土鱉蟲8%、柴胡5%,其製備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5 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合而成檳榔17%、雷丸17%、黃芪14%、黨參13%、穿山甲11%、蛇蛻8%、露蜂房7%、土鱉蟲9%、柴胡4%,其製備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合而成檳榔12-18% 雷丸12-18%黃芪12-18% 黨參12-18%穿山甲10-15%蛇蛻6-9% 露蜂房6-9% 土鱉蟲6-9%柴胡3-5%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的製備工藝,其特徵是將所述組分按配比混合,按1∶1比例加入水,密閉浸泡12小時後,先後兩次加熱煮沸各2小時,然後冷凝回流得提取液,過濾、蒸發、濃縮即可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包蟲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工藝。是將檳榔、雷丸、黃芪、黨參、穿山甲、蛇蛻、露蜂房、土鱉蟲、柴胡為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後加水,再經二次加熱煮沸,冷凝回流得提取液,經過濾、蒸發、濃縮製備而成。本發明遵循中醫藥理論,配方合理,可有效治療包蟲病,且製備工藝簡單、流程短。
文檔編號A61P33/00GK1371708SQ0111527
公開日2002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18日
發明者蔣次鵬 申請人:蔣次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