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9 18:07:36 3
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包括可編程控制器、電源、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潛水泵、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通信模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導線監測機構和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輸電線路降溫機構,所述導線監測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電線路中間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GPS定位模塊、設置在導線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至少一個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源為GPS定位模塊、通信模塊及可編程控制器供電,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扣合的儲水凹槽,所述出水凹槽一端通過導管與潛水泵連接,另一端通過導管與地井連接。
【專利說明】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輸電線路溫度監測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力體制改革深化,電力企業已經進人市場化運營,無論是從經濟效益還是優質服務方面,都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網和農網是整個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城區及廣大農村供電的任務。隨著城市和農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日益增加,用電量迅猛增加,同時由於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相繼在城郊、農村落戶,也推動用電需求大幅度提高。電網輸電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部分省市已經開始通過限電政策來緩解電力的供求矛盾。按傳統的技術依靠增加輸配電線路來增加電網的輸電能力,其不足之處在於:I)走廊佔地壓力的不斷加大,造成線路走廊資源的日益緊張,新建輸電線路顯得越來越困難。2)新建輸電線路投資費用極大,佔用寶貴的耕地資源。3)從可持續性發展和環境保護角度出發,為了解決對輸電容量的需求持續增長與新建線路的困難的矛盾,應將更多的注意力從電網的擴張轉移到挖掘現有線路的潛力上。
[0003]目前,國內電力系統在設計和架設輸電線路時,為了防止負荷過大,制定的輸電線熱容等級是以最為惡劣的氣象條件為基礎給出的一個靜態的、保守的熱量極限值。但這樣惡劣的氣象條件很少發生,造成了絕大多數情況下無法真正高效利用輸電線路的傳輸潛力。因此,在用電量日益增加的今天,在確保電路不發生故障的前提下,利用現有輸電線路最大限度地提供導線載流量成為解決電力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徑。而適當提高現行規範規定的輸電導線的允許溫度,能增大現有電力系統的穩定載流量,提高線路輸送能力,對增加已建線路輸送容量和降低新建線路投資,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因此在此基礎上測量導線的溫升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可以確保現有輸電線路不因溫升而發生故障。但是在增大現有電力系統的穩定載流量後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輸電線路溫度不能夠實時進行監測,一旦溫度超過熱量極限值,輸電線路必然熔斷,需要重新進行高空架線,費時費工停電時間長,給企業和居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2)現有的輸電線路只能靠外界的自然風進行散熱,散熱速度極慢,更為嚴重的是在炎熱的夏季,外界溫度高尤其是在白天用電負荷量最大,造成導線溫度過高而不能有效的散熱,導致輸電線路燒毀。3)不能監測導線的懸垂狀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對輸電線路中導線溫度不能進行精確測量及降溫導致線路熔斷的問題,提供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對輸電線路中導線能夠實時在線進行溫度精確測量,並及時進行自動降溫確保導線不因溫升而發生故障。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包括可編程控制器、電源、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潛水泵、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通信模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導線監測機構和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輸電線路降溫機構,所述導線監測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電線路中間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GPS定位模塊、設置在導線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至少一個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源為GPS定位模塊、通信模塊及可編程控制器供電,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扣合的儲水凹槽,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進行固定,所述出水凹槽一端通過導管與潛水泵連接,另一端通過導管與地井連接。
[0006]所述通信模塊為GSM無線通信模塊。
[0007]所述電源採用太陽能發電設備。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紅外溫度傳感器與可編程控制連接可以實時監測導線的溫度,當導線溫度超過設定設置,可編程控制控制潛水泵工作將地下水輸送至儲水凹槽,地下涼水與導線接觸瞬間將導線降溫,降溫速度快且效果好,同時熱水從另一端回流到地下,避免浪費水,當溫度降低到設定值可編程控制器關閉潛水泵,節約電能。更為重要的是本申請的檢測機構包括GPS定位模塊,所述GPS定位模塊設置在輸電導線中間的,能夠實時獲取導線中心處的下垂高度,通過可編程控制器和通信模塊將導線下垂高度數據及位置發送到後臺,便於實時連接導線的下垂度,能夠實時監測到導線下垂度,便於及時更換導線,減少停電時間。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扣合的儲水凹槽,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進行固定,導線的上半部分還可與空氣接觸,在風力大的情況下,還能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減少潛水泵工作時間增加潛水泵使用壽命,同時節約能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輸電線路降溫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例1:如圖1、2、3所示,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包括可編程控制器、電源、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潛水泵、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通信模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導線監測機構和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輸電線路降溫機構,所述導線監測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電線路中間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GPS定位模塊、設置在導線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至少一個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源為GPS定位模塊5、通信模塊及可編程控制器供電,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2扣合的儲水凹槽3,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I進行固定,所述出水凹槽3 —端通過導管與潛水泵4連接,另一端通過導管與地井連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紅外溫度傳感器與可編程控制連接可以實時監測導線的溫度,當導線溫度超過設定設置,可編程控制控制潛水泵工作將地下水輸送至儲水凹槽,地下涼水與導線接觸瞬間將導線降溫,降溫速度快且效果好,同時熱水從另一端回流到地下,避免浪費水,當溫度降低到設定值可編程控制器關閉潛水泵,節約電能。更為重要的是本申請的檢測機構包括GPS定位模塊,所述GPS定位模塊設置在輸電導線中間的,能夠實時獲取導線中心處的下垂高度,通過可編程控制器和通信模塊將導線下垂高度數據及位置發送到後臺,便於實時連接導線的下垂度,能夠實時監測到導線下垂度,便於及時更換導線,減少停電時間。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扣合的儲水凹槽,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進行固定,導線的上半部分還可與空氣接觸,在風力大的情況下,還能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減少潛水泵工作時間增加潛水泵使用壽命,同時節約能源。
[0015]實施例2:如圖1、2、3所示,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包括可編程控制器、電源、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潛水泵、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通信模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導線監測機構和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輸電線路降溫機構,所述導線監測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電線路中間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GPS定位模塊、設置在導線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至少一個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源為GPS定位模塊5、通信模塊及可編程控制器供電,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2扣合的儲水凹槽3,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I進行固定,所述出水凹槽3 —端通過導管與潛水泵4連接,另一端通過導管與地井連接。
[0016]所述通信模塊為GSM無線通信模塊。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紅外溫度傳感器與可編程控制連接可以實時監測導線的溫度,當導線溫度超過設定設置,可編程控制控制潛水泵工作將地下水輸送至儲水凹槽,地下涼水與導線接觸瞬間將導線降溫,降溫速度快且效果好,同時熱水從另一端回流到地下,避免浪費水,當溫度降低到設定值可編程控制器關閉潛水泵,節約電能。更為重要的是本申請的檢測機構包括GPS定位模塊,所述GPS定位模塊設置在輸電導線中間的,能夠實時獲取導線中心處的下垂高度,通過可編程控制器和通信模塊將導線下垂高度數據及位置發送到後臺,便於實時連接導線的下垂度,能夠實時監測到導線下垂度,便於及時更換導線,減少停電時間。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扣合的儲水凹槽,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進行固定,導線的上半部分還可與空氣接觸,在風力大的情況下,還能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減少潛水泵工作時間增加潛水泵使用壽命,同時節約能源。進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塊為GSM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通信效果好。
[0018]實施例3:如圖1、2、3所示,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包括可編程控制器、電源、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潛水泵、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通信模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導線監測機構和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輸電線路降溫機構,所述導線監測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電線路中間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GPS定位模塊、設置在導線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至少一個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源為GPS定位模塊5、通信模塊及可編程控制器供電,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2扣合的儲水凹槽3,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I進行固定,所述出水凹槽3 —端通過導管與潛水泵4連接,另一端通過導管與地井連接。
[0019]所述通信模塊為GSM無線通信模塊。
[0020]所述電源採用太陽能發電設備。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紅外溫度傳感器與可編程控制連接可以實時監測導線的溫度,當導線溫度超過設定設置,可編程控制控制潛水泵工作將地下水輸送至儲水凹槽,地下涼水與導線接觸瞬間將導線降溫,降溫速度快且效果好,同時熱水從另一端回流到地下,避免浪費水,當溫度降低到設定值可編程控制器關閉潛水泵,節約電能。更為重要的是本申請的檢測機構包括GPS定位模塊,所述GPS定位模塊設置在輸電導線中間的,能夠實時獲取導線中心處的下垂高度,通過可編程控制器和通信模塊將導線下垂高度數據及位置發送到後臺,便於實時連接導線的下垂度,能夠實時監測到導線下垂度,便於及時更換導線,減少停電時間。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扣合的儲水凹槽,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進行固定,導線的上半部分還可與空氣接觸,在風力大的情況下,還能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減少潛水泵工作時間增加潛水泵使用壽命,同時節約能源。進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塊為GSM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通信效果好;進一步的,所述電源採用太陽能發電設備,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節約電能。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可編程控制器、電源、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潛水泵、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通信模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導線監測機構和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輸電線路降溫機構,所述導線監測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電線路中間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GPS定位模塊、設置在導線上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的至少一個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源為GPS定位模塊、通信模塊及可編程控制器供電,所述輸電線路降溫機構包括設置在導線下部與導線扣合的儲水凹槽,所述儲水凹槽與導線之間構成密封儲水空間並通過若干個線夾進行固定,所述儲水凹槽一端通過導管與潛水泵連接,另一端通過導管與地井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模塊為GSM無線通信模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採用太陽能發電設備。
【文檔編號】G05D23/27GK204166411SQ201420682224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5日
【發明者】李志恆, 付紅軍, 陳軍, 孫冉, 姚峰, 薛蓋超 申請人: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