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配電線路用線夾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23:43:26 2
一種配電線路用線夾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配電線路用線夾,包括:線夾座,所述線夾座包括上枕部和下枕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形成活動空間,且所述線夾座設有用於固定待接引線的固定裝置;設置於所述活動空間內的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能夠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且所述上枕部和所述活動塊的對應面上均設有半槽,以形成用於夾置帶電導線的夾口;調節螺杆,所述下枕部設有螺紋孔,所述調節螺杆的杆端穿過所述螺紋孔,並能夠帶動所述活動塊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如此設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配電線路用線夾,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線夾,能夠有效降低線夾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難度,簡化待接引線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過程。
【專利說明】—種配電線路用線夾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電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配電線路用線夾。
【背景技術】
[0002]為了維護供用電的秩序,提高供電可靠率,使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用電能保持正常的供電,供電企業制定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使供電線路少停電,這樣對新上的用戶及時接入產生了矛盾。
[0003]新用戶接入電網時,通常採用線夾將待接引電線與有電導線連接在一起。現有技術中的線夾包括底板、壓板、螺栓和墊片,其中底板的底面設有供線夾傳送器夾持的尾槽,壓板通過螺栓連接於底板的上表面,而且壓板和底板的對應面上設有半槽,以形成用於夾持電線的夾口。當旋緊螺栓時,夾口可將帶電線路夾緊進行固定。
[0004]現有技術中,將待接引線接入帶電線路時,首先將待接引線夾在夾口內,而後兩個電工分別手持線夾傳送杆和絕緣鎖杆,相互配合把線夾穿掛在搭接位置,並穿入引線。然後,其中一個電工扶住線夾傳送杆和絕緣鎖杆,保持線夾和引線位置,由另一個電工旋轉套筒操作杆擰緊壓板螺栓,完成待接引線與帶電線路的搭接。
[0005]然而,採用現有技術中的線夾,由於線夾由壓板和底板組成,在打開夾口後,底板和壓板極易晃動,並不在一條直線上,在對帶電線路進行搭接時不易搭接,增加了穿入帶電線路的難度。
[0006]而且在安裝線夾與穿入帶電線路的過程中,兩名作業人員始終需要使用三個操作杆進行工作,操作比較複雜,需要地面上長時間的練習和杆上人員間的默契配合。
[0007]因此,如何降低安裝線夾和穿入帶電線路的難度,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配電線路用線夾,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線夾,能夠有效降低線夾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難度,簡化待接引線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過程。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包括:
[0010]線夾座,所述線夾座包括上枕部和下枕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形成活動空間,且所述線夾座設有用於固定待接引線的固定裝置;
[0011]設置於所述活動空間內的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能夠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且所述上枕部和所述活動塊的對應面上均設有半槽,以形成用於夾置帶電導線的
夾口 ;
[0012]調節螺杆,所述下枕部設有螺紋孔,所述調節螺杆的杆端穿過所述螺紋孔,並能夠帶動所述活動塊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
[0013]優選地,活動塊設有盲孔,所述調節螺杆的杆端可轉動地插裝於所述盲孔內。
[0014]優選地,所述調節螺杆伸入於所述盲孔內的部分的外周設有止退環槽,所述活動塊插裝有伸入於所述止退環槽內的止退件。
[0015]優選地,所述調節螺杆與所述活動塊相連接的一端的相對端設有操作圓環。
[0016]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為設置於所述線夾座的緊固螺釘和套於所述緊固螺釘外周的壓片,所述待接引線通過所述緊固螺釘壓緊於所述壓片與所述線夾座之間。
[0017]優選地,所述壓片的壓線方向與所述活動塊的夾線方向相垂直。
[001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包括:線夾座,所述線夾座包括上枕部和下枕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形成活動空間,且所述線夾座設有用於固定待接引線的固定裝置;設置於所述活動空間內的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能夠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且所述上枕部和所述活動塊的對應面上均設有半槽,以形成用於夾置帶電導線的夾口 ;調節螺杆,所述下枕部設有螺紋孔,所述調節螺杆的杆端穿過所述螺紋孔,並能夠帶動所述活動塊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如此設置,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配電線路用線夾進行連接待接引線和帶電線路時,首先將待接引線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線夾座上,而後由操作人員採用絕緣傳送杆將線夾送到帶電線路上,並使帶電線路位於活動塊與上枕部之間的半槽內,而後採用工具旋轉調節螺杆,使調節螺杆帶動活動塊上升,以便將帶電線路夾緊於上枕部和活動塊之間,即完成了待接引線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線夾進行連接待接引線和帶電線路時,操作簡單快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線夾主視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線夾側視圖;
[0022]圖1和圖2中:
[0023]線夾座一 10、上枕部一 11、下枕部一 12、活動塊一 13、調節螺杆一 14、止退件一 15、操作圓環一 16、緊固螺釘一 17。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配電線路用線夾,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線夾,能夠有效降低線夾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難度,簡化待接引線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過程。
[002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6]請參考圖1和圖2,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包括:
[0027]線夾座10,線夾座10包括上枕部11和下枕部12,上枕部11和下枕部12之間形成活動空間,且線夾座10設有用於固定待接引線的固定裝置;
[0028]設置於活動空間內的活動塊13,活動塊13能夠在上枕部11和下枕部12之間移動,且上枕部11和活動塊13的對應面上均設有半槽,以形成用於夾置帶電導線的夾口 ;
[0029]調節螺杆14,下枕部12設有螺紋孔,調節螺杆14的杆端穿過螺紋孔,並能夠帶動活動塊13在上枕部11和下枕部12之間移動。
[0030]如此設置,採用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配電線路用線夾進行連接待接引線和帶電線路時,首先將待接引線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線夾座10上,而後由操作人員採用絕緣傳送杆將線夾送到帶電線路上,並使帶電線路位於活動塊13與上枕部11之間的半槽內,而後採用工具旋轉調節螺杆14,使調節螺杆14帶動活動塊13上升,以便將帶電線路夾緊於上枕部11和活動塊13之間,即完成了待接引線與帶電線路的連接。通過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線夾進行連接待接引線和帶電線路時,操作簡單快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1]需要說明的是,由於調節螺杆14在轉動過程推動活動塊13上下位移,而活動塊13在位移過程中是不能隨調節螺杆14 一起轉動的。
[0032]因此,本【具體實施方式】可以通過下述方式,在使調節螺杆14能夠帶動活動塊13上下位移的同時,避免活動塊13隨著調節螺杆14進行轉動。在活動塊13上可以設有一盲孔,調節螺杆14的杆端可轉動地插裝於盲孔內。
[0033]如此設置,由於調節螺杆14是可轉動地插裝於活動塊13的盲孔內的,調節螺杆14在轉動時,不會帶動活動塊13 —起轉動,而且由於活動塊13上設置的是盲孔,調節螺杆14與盲孔的底部相抵,進而可推動活動塊13向上移動。
[0034]當然,也可通過其它方式,在使調節螺杆14能夠帶動活動塊13上下位移的同時,避免活動塊13隨著調節螺杆14進行轉動。比如,可將調節螺杆14設置為兩段套接於一起而且可以相對轉動地套管,其中一段套管外周設有外螺紋,其與下枕部12的螺紋孔相配合,另一段套管與活動塊13固定連接,該兩段套管只能產生相對轉動,不能產生相對軸向移動。如此,也可以實現在使調節螺杆14能夠帶動活動塊13上下位移的同時,避免活動塊13隨著調節螺杆14進行轉動。
[0035]為了防止調節螺杆14與活動塊13相脫離的問題,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優選方案中,調節螺杆14伸入於盲孔內的部分的外周可以設有止退環槽,活動塊13插裝有伸入於止退環槽內的止退件15。
[0036]如此設置,由於插裝於活動塊13的止退件15伸入到了止退環槽中,調節螺杆14在止退件15的阻擋作用下,避免了沿軸向與活動塊13相脫離的問題,而且止退件不會阻礙調節螺杆進行轉動。
[0037]另外,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另一優選方案中,為了方便旋轉調節螺杆14,可在調節螺杆14與活動塊13相連接的一端的相對端設有操作圓環16。
[0038]當需要上調活動塊13或下調活動塊13時,只需採用帶有鉤子的操作杆,伸入到操作圓環16內,並沿相應方向轉動操作杆即可,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
[0039]另外,本【具體實施方式】中,用於固定待接引線的固定裝置可如下述設置。固定裝置可以為設置於線夾座10的緊固螺釘17和套於緊固螺釘17外周的壓片,待接引線通過緊固螺釘17壓緊於壓片與線夾座10之間。
[0040]如此設置,當旋緊緊固螺釘17時,在螺釘的螺帽的壓力作用下,壓片可將待接引線壓緊。
[0041]作為優選,壓片的壓線方向與活動塊13的夾線方向相垂直,即待接引線被壓片壓緊後,與帶電導線為垂直關係。如此設置,能夠有效避免待接引線與其它相的帶電導線相接觸,而引起短路的危險。
[0042]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配電線路用線夾,其特徵在於,包括: 線夾座,所述線夾座包括上枕部和下枕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形成活動空間,且所述線夾座設有用於固定待接引線的固定裝置; 設置於所述活動空間內的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能夠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且所述上枕部和所述活動塊的對應面上均設有半槽,以形成用於夾置帶電導線的夾Π ; 調節螺杆,所述下枕部設有螺紋孔,所述調節螺杆的杆端穿過所述螺紋孔,並能夠帶動所述活動塊在所述上枕部和所述下枕部之間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其特徵在於,活動塊設有盲孔,所述調節螺杆的杆端可轉動地插裝於所述盲孔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螺杆伸入於所述盲孔內的部分的外周設有止退環槽,所述活動塊插裝有伸入於所述止退環槽內的止退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螺杆與所述活動塊相連接的一端的相對端設有操作圓環。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裝置為設置於所述線夾座的緊固螺釘和套於所述緊固螺釘外周的壓片,所述待接引線通過所述緊固螺釘壓緊於所述壓片與所述線夾座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配電線路用線夾,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片的壓線方向與所述活動塊的夾線方向相垂直。
【文檔編號】H02G7/00GK203813378SQ20142020225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4日
【發明者】張國連, 楊志豪, 秦奮, 陳玉良, 王井南, 包拯民, 陳悅, 王海平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浙江杭州市餘杭區供電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杭州供電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