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續染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9:29:2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染色裝置,特別是一種連續染色裝置。
背景技術:
染整就是對紡織材料進行以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現代也通稱為印染,染整包括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其中,預處理亦稱練漂,其主要目的在於去除紡織材料上的雜質,使後續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順利進行,獲得預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是通過染料和纖維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結合而使紡織材料具有一定的顏色;印花是用色漿在紡織物上獲得彩色花紋圖案;整理是通過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學藥劑改進織物的光澤、形態等外觀,提高織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織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
經檢索,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布料連續染色生產線【申請號:201620428257.1;公開號:CN 205741574U】。這種布料連續染色生產線,用於布料染色和烘乾,其特徵在於,該布料連續染色生產線包括沿布料的運輸方向依次設置的帶儲料功能的放卷機組、染色軋車、烘乾定型機、布料雙面風冷裝置、牽引裝置及收卷機組;所述放卷機組包括放卷裝置、及位於所述放卷裝置和染色軋車之間的第一儲料槽、可調節布料運動速度的快速輸送裝置和至少一導輪;所述第一儲料槽位於所述快速輸送裝置和導輪的下方;所述導輪位於所述快速輸送裝置和所述染色軋車之間。
該專利中公開的生產線雖然可實現連續染色作業,但是,該生產線結構過於簡單,需要人工反覆操作,生產速度慢,因此,設計出一種連續染色裝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連續染色裝置,該染色裝置具有染色效率高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連續染色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上依次設置有送料機構、浸軋機構、烘乾機構、水洗機構和收卷機構,浸軋機構包括用於盛放染液的浸軋槽、浸軋輥和噴流管,浸軋槽固定在機架上,浸軋輥轉動設置在浸軋槽內,噴流管通過一能帶動其來回擺動的擺動結構設置在浸軋槽內,且噴流管位於浸軋輥下方,噴流管側部開設有若干出液口,且出液口朝上,噴流管一端為封閉端,噴流管另一端通過輸送管和輸送泵相連,輸送泵與一能帶動其水平移動的移動結構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過送料機構將面料輸送到浸軋槽內對其進行染色,通過烘乾機構對面料進行烘乾,通過水洗機構對面料進行水洗,通過收卷機構對面料進行收卷;在浸軋染色的過程中,通過擺動結構帶動噴流管來回擺動,將噴流管調節到合適的位置,開啟輸送泵,通過輸送管將染液輸送到噴流管中,並從出液口噴出,在液流的輔助作用下對面料進行衝擊,使面料快速、完全浸透,從而可提高染色速度,染色效率高。
所述移動結構包括呈環形的導軌、滑塊、呈環形的齒條、齒輪和電機,導軌固定在浸軋槽內,滑塊設置在導軌上,輸送泵通過連杆固定在滑塊上,齒條固定在導軌上,電機固定在滑塊上,電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電機的輸出軸端部和齒輪相連,且齒輪能與齒條相嚙合。
當需要使輸送泵移動時,控制電機的輸出軸轉動,電機的輸出軸帶動齒輪轉動,齒輪與齒條逐漸嚙合使滑塊沿著導軌移動,滑塊帶動連杆移動,連杆帶動輸送泵移動,從而可使輸送泵移動;由於輸送泵可在浸軋槽內移動,從而可吸取浸軋槽各個方位處的染料,同時,起到輔助的混合作用。
所述滑塊上設置有轉軸,轉軸兩端固定有攪拌葉片。
採用以上結構,隨著滑塊的移動,滑塊帶動攪拌葉片轉動,通過攪拌葉片對浸軋槽內的染料進行攪拌。
所述輸送管上設置有流量調節閥。
採用以上結構,通過流量調節閥可調節輸送管中的流量大小。
所述擺動結構包括呈弧形的指示環、指針、擺動杆和推桿電機,擺動杆一端和浸軋槽相鉸接,擺動杆另一端和噴流管相連,推桿電機鉸接在浸軋槽上,推桿電機的推桿傾斜向下,推桿電機的推桿端部和擺動杆中部相鉸接,指示環固定在浸軋槽上,指示環上具有角度值,指針固定在擺動杆另一端上,且指針朝向指示環。
當需要使噴流管擺動時,控制推桿電機的推桿移動,推桿電機的推桿帶動擺動杆擺動,擺動杆帶動噴流管擺動,從而可使噴流管擺動。
所述浸軋槽上還設置有若干用於導向的導向輥。
採用以上結構,通過導向輥可對面料進行導向,使其順利輸入或者輸出,導向方便。
所述收卷機構包括收卷架、收捲軸、託舉塊、氣缸、滑動座和導杆,收卷架固定在機架上,收捲軸可拆卸設置在收卷架上,導杆水平固定在機架上,滑動座設置在導杆上,氣缸固定在滑動座上,氣缸的活塞杆豎直向上,氣缸的活塞杆端部和託舉塊相連,託舉塊上開設有限位槽,且收捲軸端部能位於限位槽內。
當收捲軸收滿好後,控制氣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動,氣缸的活塞杆帶動託舉塊向上移動,託舉塊將收捲軸與收卷架分離,推動滑動座沿著導杆移動,使滑動座遠離收卷架,將收捲軸取下,操作省力。
所述限位槽內設置有防滑墊。
採用以上結構,通防滑墊可避免收捲軸從託舉塊中意外滑出,工作穩定性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連續染色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輸送管將染液輸送到噴流管中,並從出液口噴出,在液流的輔助作用下對面料進行衝擊,使面料快速、完全浸透,可提高染色速度,染色效率高。
2、限位槽內設置有防滑墊,採用該結構,通防滑墊可避免收捲軸從託舉塊中意外滑出,工作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浸軋槽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移動結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收卷機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導向輥;3、噴流管;3a、出液口;4、浸軋輥;5、浸軋槽;6、收卷架;7、收捲軸;8、指示環;9、指針;10、推桿電機;11、擺動杆;12、流量調節閥;13、輸送管;14、輸送泵;15、連杆;16、攪拌葉片;17、轉軸;18、齒輪;19、電機;20、滑塊;21、齒條;22、導軌;23、滑動座;24、導杆;25、氣缸;26、託舉塊;26a、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4所示,本連續染色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上依次設置有送料機構、浸軋機構、烘乾機構、水洗機構和收卷機構,在本實施例中,送料機構、烘乾機構和水洗機構均採用現有技術;浸軋機構包括用於盛放染液的浸軋槽5、浸軋輥4和噴流管3,浸軋槽5固定在機架1上,浸軋槽5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機架1上;浸軋輥4轉動設置在浸軋槽5內,噴流管3通過一能帶動其來回擺動的擺動結構設置在浸軋槽5內,且噴流管3位於浸軋輥4下方,噴流管3側部開設有若干出液口3a,在本實施例中,出液口3a的數量為二十個;且出液口3a朝上,噴流管3一端為封閉端,噴流管3另一端通過輸送管13和輸送泵14相連,輸送泵14與一能帶動其水平移動的移動結構相連。
移動結構包括呈環形的導軌22、滑塊20、呈環形的齒條21、齒輪18和電機19,導軌22固定在浸軋槽5內,導軌22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浸軋槽5內;滑塊20設置在導軌22上,輸送泵14通過連杆15固定在滑塊20上,齒條21固定在導軌22上,齒條21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導軌22上;電機19固定在滑塊20上,電機19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塊20上;電機19的輸出軸水平設置,電機19的輸出軸端部和齒輪18相連,電機19的輸出軸端部通過鍵連接的方式和齒輪18相連;且齒輪18能與齒條21相嚙合。
滑塊20上設置有轉軸17,轉軸17兩端固定有攪拌葉片16,轉軸17兩端通過鍵連接的方式固定有攪拌葉片16;採用該結構,隨著滑塊20的移動,滑塊20帶動攪拌葉片16轉動,通過攪拌葉片16對浸軋槽5內的染料進行攪拌。
輸送管13上設置有流量調節閥12,採用該結構,通過流量調節閥12可調節輸送管13中的流量大小。
擺動結構包括呈弧形的指示環8、指針9、擺動杆11和推桿電機10,擺動杆11一端和浸軋槽5相鉸接,擺動杆11另一端和噴流管3相連,推桿電機10鉸接在浸軋槽5上,推桿電機10的推桿傾斜向下,推桿電機10的推桿端部和擺動杆11中部相鉸接,指示環8固定在浸軋槽5上,指示環8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浸軋槽5上;指示環8上具有角度值,指針9固定在擺動杆11另一端上,指針9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擺動杆11另一端上;且指針9朝向指示環8。
浸軋槽5上還設置有若干用於導向的導向輥2,採用該結構,通過導向輥2可對面料進行導向,使其順利輸入或者輸出,導向方便。
收卷機構包括收卷架6、收捲軸7、託舉塊26、氣缸25、滑動座23和導杆24,收卷架6固定在機架1上,收卷架6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機架1上;收捲軸7可拆卸設置在收卷架6上,導杆24水平固定在機架1上,導杆24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機架1上;滑動座23設置在導杆24上,氣缸25固定在滑動座23上,氣缸25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動座23上;氣缸25的活塞杆豎直向上,氣缸25的活塞杆端部和託舉塊26相連,氣缸25的活塞杆端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和託舉塊26相連;託舉塊26上開設有限位槽26a,且收捲軸7端部能位於限位槽26a內;在本實施例中,收捲軸7能與外界動力源相連。
限位槽26a內設置有防滑墊,採用該結構,通防滑墊可避免收捲軸7從託舉塊26中意外滑出,工作穩定性好。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浸軋染色的過程中,控制推桿電機10的推桿帶動擺動杆11擺動,擺動杆11帶動噴流管3擺動,將噴流管3調節到合適的位置,開啟輸送泵14,通過輸送管13將染液輸送到噴流管3中,並從出液口3a噴出,在液流的輔助作用下對面料進行衝擊,使面料快速、完全浸透,從而可提高染色速度;通過電機19的輸出軸帶動齒輪18轉動,齒輪18與齒條21逐漸嚙合使滑塊20沿著導軌22移動,滑塊20帶動連杆15移動,連杆15帶動輸送泵14移動,從而可使輸送泵14移動;由於輸送泵14可在浸軋槽5內移動,從而可吸取浸軋槽5各個方位處的染料,同時,起到輔助的混合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