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剝線鉗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01:41:21 2
一種剝線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剝線鉗,它包括上半環、下半環、固定操作手柄、活動操作手柄、切割組件,該上半環的一端轉動連接該下半環的一端,該上半環的另一端和下半環的另一端通過卡合結構連接並能在卡合狀態和分離狀態之間活動;該固定操作手柄固定裝接在該下半環,該活動操作手柄能拆卸地裝接在該上半環;該切割組件裝設在該下半環並貫穿該圓環內外,其刀頭朝向閉合圓環內側;該卡合結構能將線纜卡緊在閉合圓環內,通過調整該切割組件以及固定操作手柄和活動操作手柄的配合帶動該切割組件的刀頭沿線纜的徑向或縱向切割線纜;該剝線鉗的操作方便、省力,可實現線纜的徑向或縱向切割,克服了操作過程中因操作者操作不當剝線鉗脫落的危險。
【專利說明】一種剝線鉗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剝線鉗。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常見的一種剝線鉗包括兩鉗柄,各鉗柄均包括一端的鉗口段、另一端的手柄段及鉗口段與手柄段之間的鉸接段,兩鉗柄於各自的鉸接處通過銷軸鉸接,兩鉗柄的鉗口段上設有鉗口,通過將線纜放入鉗口,然後用手握緊兩鉗柄,線纜表皮在鉗口處斷開,並將需要剝離的線纜表皮從導線上剝離開來,露出導線。這類剝線鉗往往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握緊力才能保證不損傷導線地將線纜表皮剝離下來;其次,這類剝線鉗只能實現導線的徑向剝切,不能實現導線的縱向剝切;再次,對於直徑較大、材質較硬的線纜,這類剝線鉗往往不具備適配大直徑線纜的鉗口,而且手握兩鉗柄提供的剝離力度對於這種材質較硬的線纜的剝離,其力度略顯不夠;最後,這類剝線鉗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因為操作者操作不當或未握牢而脫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剝線鉗,其克服了【背景技術】中所述的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剝線鉗,它包括:
[0006]上半環和下半環,該上半環的一端轉動連接該下半環的一端,該上半環的另一端和下半環的另一端通過卡合結構連接並能在卡合狀態和分離狀態之間活動,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能使該上半環和下半環構成一能卡緊線纜的閉合圓環;
[0007]固定操作手柄和活動操作手柄,該固定操作手柄固定裝接在該下半環,該活動操作手柄能拆卸地裝接在該上半環;
[0008]一切割組件,裝設在該下半環並貫穿該圓環內外,且其包括刀頭部分,該刀頭部分的刀頭朝向閉合圓環內側。
[0009]一實施例之中:該卡合結構包括一設在下半環的另一端的沿著環軸線方向且開口朝向上半環的通槽及一設在該上半環的另一端的插接部分,該插接部分設有沿著環軸線方向的鋸齒槽,該插接部分能適配插接該通槽,該通槽的上方開設有貫穿通槽內外的穿孔,該通槽上方還設有一能穿過該穿孔並卡接該插接部分的鋸齒槽的Z形卡銷。
[0010]一實施例之中:該切割組件還包括:
[0011]刀頭部分的刀柄;
[0012]連接柱體,包括上端的薄壁空心柱體部分和下端的厚壁空心柱體部分,該刀頭部分置於該薄壁空心柱體部分之內,該厚壁空心柱體部分的中心沿軸線方向開設有一螺紋通孔,該厚壁空心柱體部分的底端面上且關於軸線的對稱位置開設有兩開口朝下的第一螺紋孔;
[0013]十字架,焊接在該連接柱體的頂端面,且其中心部分開設有一通孔,該刀頭穿過該通孔;
[0014]螺紋柱體,其柱面上攻有螺紋,並通過該連接柱體的螺紋通孔的螺紋連接該螺紋柱體且該螺紋柱體頂端面能頂抵該刀頭部分的刀柄,該螺紋柱體的底端面設有螺口 ;
[0015]刀頭橫縱切換柄,位於該下半環之外側,且其設有對應該連接柱體上的兩第一螺紋孔的兩第二螺紋孔,並採用螺釘連接該連接柱體;
[0016]彈性件,套設在該連接柱體外表面且處於適度被壓縮狀態,其一端頂抵該下半環,另一端頂抵該刀頭橫縱切換柄。
[0017]一實施例之中:該下半環上設有一用於裝接該切割組件的裝接孔,該裝接孔貫穿該下半環內外,該裝接孔位於該下半環內環面的一端開設一圓槽且該圓槽正下方開設一適配該十字架的十字形槽,在外力作用下該十字架可在該圓槽內自由轉動,該連接柱體在外力作用下可在該裝接孔內轉動和做垂直方向的運動。
[0018]一實施例之中:在該上半環外環面上的中心位置、該活動操作手柄上分別都設有綁紮環,該兩綁紮環之間通過一軟線連接。
[0019]一實施例之中:該固定操作手柄和活動操作手柄的遠離該上半環和下半環的一端分別都套設有手握部件。
[0020]一實施例之中:還包括一螺絲刀組件,其包括螺絲刀主體和螺絲刀手柄,該螺絲刀主體適配該螺紋柱體底端面的螺口,該螺絲刀手柄上攻有螺紋,該手握部件末端開設有內螺紋孔和適配該螺絲刀主體的盲孔,該螺絲刀組件可拆卸且通過螺紋連接在該手握部件。
[0021]一實施例之中:該上半環在其靠近轉動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一插槽,在其靠近卡合結構的一端設有第二插槽,該下半環在其靠近卡合結構的一端設有第三插槽,該固定操作手柄固定適配該第三插槽,該活動操作手柄能拆卸地裝接該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
[0022]一實施例之中: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位置與該上半環和下半環的轉動連接位置關於該閉合圓環的圓心中心對稱。
[0023]一實施例之中:該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分別對稱布置於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的兩側。
[0024]—實施例之中:該第一插槽和第三插槽關於該圓環的圓心中心對稱分布。
[0025]一實施例之中:該閉合圓環的軸向寬度大於1.5釐米。
[0026]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0027]1、該剝線鉗包括上半環、下半環、固定操作手柄、活動操作手柄、切割組件和螺絲刀組件,該上半環的一端轉動連接該下半環的一端,該上半環的另一端和下半環的另一端通過卡合結構連接並能在卡合狀態和分離狀態之間活動,該固定操作手柄固定裝接在該下半環,該活動操作手柄能拆卸地裝接在該上半環的第一或第二插槽處;通過調整該切割組件、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卡緊線纜以及固定操作手柄和活動操作手柄的配合,實現線纜的徑向或者橫向切割。
[0028]2、該切割組件裝設在該下半環並貫穿該圓環內外,且其包括十字架、刀頭部分、連接柱體、螺紋柱體、彈性件和刀頭橫縱切換柄,該十字架中心部分開設有一通孔,該刀頭穿過該通孔並朝向閉合圓環內側,該螺絲刀組件包括螺絲刀主體,該螺絲刀主體適配該螺紋柱體底端面的螺口 ;剝線前應首先確定待剝線纜需徑向或縱向切割,根據需要先調節好該刀頭的切割方向,調節時,從該刀頭橫縱切換柄向刀頭部分的方向上外加作用力於該刀頭橫縱切換柄,使該刀頭橫縱切換柄推動該連接柱體、螺紋柱體、刀頭部分和十字架一起向同一方向運動並同時進一步壓縮該彈性件,當該十字架從該十字形槽滑入該圓槽內時,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該刀頭橫縱切換柄90度,此時鬆開施加在該刀頭橫縱切換柄上的外加作用力,在該彈性件恢復形變的力的作用下,該十字架從該圓槽滑入該十字形槽內,即完成該刀頭切割方向的切換;通過該刀頭露出該下半環內側的長度與待剝線纜截面表皮厚度相比較後,再將螺絲刀組件的主體適配螺紋柱體底端面的螺口,調節該螺紋柱體頂抵該刀頭部分,使該刀頭露出該下半環內側的長度與待剝線纜截面表皮厚度接近一致,再通過該卡合結構將線纜卡緊在該閉合圓環內,然後通過固定操作手柄和活動操作手柄的配合帶動該切割組件的刀頭沿該線纜的徑向或縱向切割線纜;該切割組件結構設計新穎,操作簡單,可調節,具備可徑向和縱向切割線纜的功能。
[0029]3、由於該閉合圓環的軸向寬度在1.5釐米以上,待剝線纜在該閉合圓環內切割過程中,能更好的保證徑向切割的平整度;
[0030]4、由於切割操作過程中該第一插槽的活動操作手柄和該第三插槽的固定操作手柄能同時被手握住並能同時用力進行切割動作,避免了在線纜表皮的剝離操作過程中出現剝離力度不夠或者力度不穩的情況,方便、省力地剝離線纜外皮,並克服了剝線過程中剝線鉗容易由於操作者操作不當或未握牢而脫落的危險;同時,該結構的剝線鉗可以根據需要製作適配大直徑線纜的鉗口(閉合圓環)。
[0031]5、該螺絲刀組件包括螺絲刀主體,該螺絲刀主體適配該螺紋柱體底端面的螺口 ;該固定操作手柄的手握部件末端開設有內螺紋孔和適配該螺絲刀主體的盲孔,該螺絲刀組件可拆卸地通過螺紋連接在該固定操作手柄的手握部件,將該螺絲刀組件作為該剝線鉗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使該螺絲刀組件在需要時能隨時從該剝線鉗的手握部件上取下,方便攜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3]圖1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剝線鉗的整體示意圖之一。
[0034]圖2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剝線鉗的整體示意圖之二。
[0035]圖3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剝線鉗的部分立體示意圖。
[0036]圖4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切割組件的爆炸示意圖。
[0037]圖5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切割組件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0038]圖6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裝接沉孔的立體示意圖。
[0039]圖7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切割組件的安裝示意圖。
[0040]圖8繪示了本實施例所述的螺絲刀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請查閱圖1至圖8,一種剝線鉗,它包括上半環1、下半環2、固定操作手柄3、活動操作手柄4、一切割組件5和一螺絲刀組件6。
[0042]該上半環I的一端轉動連接該下半環2的一端,該上半環I的另一端和下半環2的另一端通過卡合結構7連接並能在卡合狀態和分離狀態之間活動,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7能使該上半環I和下半環2構成一能卡緊線纜的閉合圓環;
[0043]該上半環I在其靠近轉動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一插槽11,在其靠近卡合結構7的一端設有第二插槽12,該下半環2在其靠近卡合結構7的一端設有第三插槽21,該固定操作手柄3固定適配該第三插槽21,該活動操作手柄4能拆卸地裝接該第一插槽11或第二插槽
12。其中:該第二插槽12和第三插槽21分別對稱布置於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7的兩側,該第一插槽11和第三插槽21關於該圓環的圓心中心對稱分布。
[0044]在該上半環I外環面上的中心位置、該活動操作手柄4上分別都設有綁紮環8,該兩綁紮環8之間通過一軟線9連接,該活動操作手柄4可在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之間替換插接,該軟線9能防止該活動操作手柄4遺落或丟失。
[0045]該卡合結構7包括一設在下半環2的另一端的沿著環軸線方向且開口朝向上半環I的通槽71及一設在該上半環I的另一端的插接部分72,該插接部分72設有沿著環軸線方向的鋸齒槽721,該插接部分72能適配插接該通槽71,該通槽71的上方開設有貫穿通槽內外的穿孔711,該通槽上方還設有一能穿過該穿孔711並卡接該插接部分的鋸齒槽的Z形卡銷712。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7的位置與該上半環I和下半環2的轉動連接的位置關於該閉合圓環的圓心中心對稱。
[0046]請查閱圖4和圖5,該切割組件5包括刀頭部分51、連接柱體52、十字架53、螺紋柱體54、刀頭橫縱切換柄55和彈性件56,該刀頭部分51包括刀頭511和刀柄512 ;該連接柱體52包括上端的薄壁空心柱體部分和下端的厚壁空心柱體部分,該刀頭部分51置於該薄壁空心柱體部分之內,該厚壁空心柱體部分的中心沿軸線方向開設有一螺紋通孔521,該厚壁空心柱體部分的底端面上且關於軸線的對稱位置開設有兩開口朝下的第一螺紋孔522 ;該十字架53焊接在該連接柱體52的頂端面,且其中心部分開設有一通孔531,該刀頭511穿過該通孔531 ;該螺紋柱體54的柱面上攻有螺紋,並通過該連接柱體52的螺紋通孔521的螺紋連接該連接柱體52且該螺紋柱體54的頂端面能頂抵該刀頭部分51的刀柄512,該螺紋柱體54的底端面設有螺口 541 ;該刀頭橫縱切換柄55位於該下半環2之外側,且其設有對應該連接柱體52上的兩第一螺紋孔522的兩第二螺紋孔551,並採用螺釘552連接該連接柱體52 ;該彈性件56套設在該連接柱體52上,且其一端頂抵該下半環2,其另一端頂抵該刀頭橫縱切換柄55。
[0047]請查閱圖6和圖7,該切割組件5裝設在該下半環2並貫穿該圓環內外,且其刀頭部分51的刀頭511朝向閉合圓環內側。該下半環2上設有一裝接孔22,該裝接孔22貫穿該下半環2內外,該裝接孔22位於該下半環2內環面的一端開設一圓槽222且該圓槽222正下方開設一適配該十字架53的十字形槽221,在外力作用下該十字架53可在該圓槽222內自由轉動,該連接柱體52在外力作用下可在該裝接孔22內轉動和做垂直方向的運動。該切割組件5裝接在該裝接孔22內,該十字架53和刀頭橫縱切換柄55能夠保證該切割組件5被限制在該裝接孔內22,而不會脫離開該裝接孔22。
[0048]該固定操作手柄3和活動操作手柄4的遠離該上半環I和下半環2的一端分別都套設有手握部件31 (41)。
[0049]請查閱圖8,該螺絲刀組件6包括螺絲刀主體61和螺絲刀手柄62,該螺絲刀主體61適配該螺紋柱體54底端面的螺口 541,該螺絲刀手柄62上攻有螺紋,本實施例中,該固定操作手柄3的手握部件31末端開設有內螺紋孔和適配該螺絲刀主體的盲孔,該螺絲刀組件可拆卸地通過螺紋連接在該手握部件。
[0050]該閉合圓環的軸向寬度在1.5釐米以上,待剝線纜在該閉合圓環內切割過程中,能更好的保證徑向切割的平整度。
[0051]該剝線鉗在實際應用中的一個較佳操作方式為:剝線前應首先確定待剝線纜需徑向或縱向切割,根據需要先調節好該刀頭511的切割方向,調節時,從該刀頭橫縱切換柄55向刀頭部分51的方向上外加作用力於該刀頭橫縱切換柄55,使該刀頭橫縱切換柄55推動該連接柱體52、螺紋柱體54、刀頭部分51和十字架53 —起向同一方向運動並進一步壓縮該彈性件56,當該十字架53從該十字形槽221滑入該圓槽222內時,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該刀頭橫縱切換柄90度,此時鬆開施加在該刀頭橫縱切換柄55上的外加作用力,在該彈性件56恢復形變的力的作用下,該十字架53從該圓槽222滑入該十字形槽221內,即完成該刀511切割方向的切換;通過該刀頭511露出該下半環2內側的長度與待剝線纜截面表皮厚度相比較後,從該手握部件31上旋下螺絲刀組件6,再將螺絲刀組件6的主體61適配螺紋柱體54底端面的螺口 541,調節該螺紋柱體54頂抵該刀頭部分51,使該刀頭511露出該下半環內側的長度與待剝線纜截面表皮厚度接近一致;活動操作手柄4插接在第二插槽12以使操作者能通過該固定操作手柄3和活動操作手柄4分離或卡合該卡合結構7,操作者分離該卡合結構7,將待剝線纜置於該上半環I和下半環2之間,再卡合該卡合機構7,掰動Z型卡銷712,閉鎖該卡合結構7,該線纜被卡緊在該閉合圓環內;而後從第二插槽12拔下該活動操作手柄4,並將該活動操作手柄4插接在該第一插槽11,此時該活動操作手柄4和固定操作手柄3位於該閉合圓環的兩側,形成「一」字排列,操作者通過同時握住該「一」字排列的活動操作手柄4和固定操作手柄3帶動該切割組件5的刀頭511沿該線纜的徑向或縱向切割線纜,避免了在線纜表皮的剝離操作過程中出現剝離力度不夠或者力度不穩的情況,方便、省力地剝離線纜外皮,並克服了剝線過程中剝線鉗容易由於操作者操作不當或未握牢而脫落的危險。
[005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即依本發明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包括: 上半環和下半環,該上半環的一端轉動連接該下半環的一端,該上半環的另一端和下半環的另一端通過卡合結構連接並能在卡合狀態和分離狀態之間活動,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能使該上半環和下半環構成一能卡緊線纜的閉合圓環; 固定操作手柄和活動操作手柄,該固定操作手柄固定裝接在該下半環,該活動操作手柄能拆卸地裝接在該上半環; 一切割組件,裝設在該下半環並貫穿該圓環內外,且其包括刀頭部分,該刀頭部分的刀頭朝向閉合圓環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卡合結構包括一設在下半環的另一端的沿著環軸線方向且開口朝向上半環的通槽及一設在該上半環的另一端的插接部分,該插接部分設有沿著環軸線方向的鋸齒槽,該插接部分能適配插接該通槽,該通槽的上方開設有貫穿通 槽內外的穿孔,該通槽上方還設有一能穿過該穿孔並卡接該插接部分的鋸齒槽的Z形卡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切割組件還包括: 刀頭部分的刀柄; 連接柱體,包括上端的薄壁空心柱體部分和下端的厚壁空心柱體部分,該刀頭部分置於該薄壁空心柱體部分之內,該厚壁空心柱體部分的中心沿軸線方向開設有一螺紋通孔,該厚壁空心柱體部分的底端面上且關於軸線的對稱位置開設有兩開口朝下的第一螺紋孔; 十字架,焊接在該連接柱體的頂端面,且其中心部分開設有一通孔,該刀頭穿過該通孔; 螺紋柱體,其柱面上攻有螺紋,並通過該連接柱體的螺紋通孔的螺紋連接該螺紋柱體且該螺紋柱體頂端面能頂抵該刀頭部分的刀柄,該螺紋柱體的底端面設有螺口 ; 刀頭橫縱切換柄,位於該下半環之外側,且其設有對應該連接柱體上的兩第一螺紋孔的兩第二螺紋孔,並採用螺釘連接該連接柱體; 彈性件,套設在該連接柱體外表面且處於適度被壓縮狀態,其一端頂抵該下半環,另一端頂抵該刀頭橫縱切換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下半環上設有一用於裝接該切割組件的裝接孔,該裝接孔貫穿該下半環內外,該裝接孔位於該下半環內環面的一端開設一圓槽且該圓槽正下方開設一適配該十字架的十字形槽,在外力作用下該十字架可在該圓槽內自由轉動,該連接柱體在外力作用下可在該裝接孔內轉動和做垂直方向的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在該上半環外環面上的中心位置、該活動操作手柄上分別都設有綁紮環,該兩綁紮環之間通過一軟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固定操作手柄和活動操作手柄的遠離該上半環和下半環的一端分別都套設有手握部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螺絲刀組件,其包括螺絲刀主體和螺絲刀手柄,該螺絲刀主體適配該螺紋柱體底端面的螺口,該螺絲刀手柄上攻有螺紋,該手握部件末端開設有內螺紋孔和適配該螺絲刀主體的盲孔,該螺絲刀組件可拆卸且通過螺紋連接在該手握部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上半環在其靠近轉動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一插槽,在其靠近卡合結構的一端設有第二插槽,該下半環在其靠近卡合結構的一端設有第三插槽,該固定操作手柄固定適配該第三插槽,該活動操作手柄能拆卸地裝接該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位置與該上半環和下半環的轉動連接位置關於該閉合圓環的圓心中心對稱。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分別對稱布置於該處於卡合狀態的卡合結構的兩側。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插槽和第三插槽關於該圓環的圓心中心對稱分布。
12.根據權 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剝線鉗,其特徵在於:該閉合圓環的軸向寬度大於1.5釐米。
【文檔編號】H02G1/12GK103928876SQ20141016667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黃書旭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國網福建永定縣供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