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湯姆貓變小(會說話的湯姆貓)
2023-11-07 04:05:19
「變了心」的湯姆貓給家長帶來什麼?還能給孩子帶來歡樂嗎?這樣的「湯姆貓」還能走多遠呢?
來源 | 經理人傳媒旗下《經理人》
本刊記者/孫晨
12月21日,浙江金科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科文化」,股票代碼:300459)公告稱,董事長王健因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減持公司股票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雖然金科文化稱該事件對公司正常經營不會產生影響,但是金科文化在今日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開盤大跌逾10%,截至收盤,跌幅為9.92%,股價為3.18元/股,市值大幅縮水逾12億元。
王健套現7億,實控人佔用資金遭警告
這位導致金科文化股價大幅縮水的王健,究竟是何身份?
公開資料顯示,王健出生於1988年,大學本科學歷,在2010年創立了杭州哲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哲信信息」),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2016年8月至今,在金科文化擔任總經理、董事職位;2019年6月擔任董事長,兩個月後還兼任財務總監。
在金科文化擔任若干重大職位的王健,在2016年之前與金科文化沒有交集。彼時,金科文化的主營業務是氧系漂白助劑過碳酸鈉,該產品為洗衣粉的原料之一,主要實現去汙漂白、消毒殺菌的功能,而哲信信息則是一家主打移動移動休閒遊戲發行運營的手機遊戲公司,即網際網路公司。
2016年,金科文化以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的方式從王健等收購了哲信信息100%股權,交易對價為29億元,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的方式分貝為20.3億元和8.7億元。此外,為了支付交易現金對價,金科文化募集配套資金逾21億元,其中王健認購金額為5.2億元。
當時,哲信信息截至2015年11月的淨資產為2.52億元,採用收益法的評估價值為26.01億元,增值率為935.59%,最終定價為29億元,較淨資產增加26.48億元。也就是說金科文化以超過10倍的價格收購了哲信信息,該筆併購讓金科文化新增逾26億元商譽,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
事實上,金科文化在跨界之路上越走越遠,在後面陸續收購O7_INV 、每日給力等公司,分別形成36.51億元、2.7億元商譽,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科文化的商譽帳面值為62.61億元,如此巨額的商譽,存在爆雷的可能性很高。
根據2019年年報,金科文化此前收購的三家公司紛紛計提商譽,其中哲信信息確認商譽減值損失為23.2億元、O7_INV公司為4.67億元(歸屬於金科文化的商譽減值為2.62億元),每日給力為1,221.81萬元,合計減值金額為26.11億元,剩餘商譽規模為36.5億元。截至發稿,金科文化的淨資產為43.63億元,這意味著商譽佔淨資產的比例高達83.66%,2020年是否還會繼續爆雷,《經理人》雜誌將持續關注。
需要指出的是,王健和方明作為業績承諾人,承諾哲信信息在2016至2018年實現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7億元、2.3億元、3億元,合計7億元。在三年內,哲信信息超額完成了業績對賭,但是沒想到才剛剛過了業績承諾期,哲信信息突然間就爆雷了,這個雷讓投資者猝不及防,只能感嘆來得太巧......
從前文可以知道,王健被立案調查是因為內幕交易,而時間段恰好位於年報發布前的數月之前,減持的時機可謂是恰到好處。
事實上,王健從2019年6月份接任董事長一職,在7月份就開始了密集減持。期間,因為王健在敏感期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金科文化股票而遭到深交所下發的多次監管,要求王健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Wind數據顯示,王健一年多時間裡減持多達70次,累計套現超過7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王健個人接受證監會調查之外,金科文化實際控制人朱志剛於10月19日收到浙江證監會下發的《關於對金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朱志剛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而緣由則是其在2018年至2020年4月,金科集團及其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金科文化資金,各期發生額分別為20.69億元、43.31億元和29.77億元,各期末佔用餘額分別為 2.12億元元,15.49億元和16.71億元。被證監會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此外,金科文化及相關高層王健、魏洪濤、秦海娟、張維璋分別被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10月23日,金科文化公告稱其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兼財務總監王健的個人辭職報告,王健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財務總監職務。
變心的「會說話的湯姆貓」
王健作為金科文化的董事長,頻頻減持的背後是什麼?真的如其在減持預披露中所提到的用於償還股票質押融資款項,以降低股票質押比例嗎?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呢?
除了王健之外,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朱志剛及其一致行動人(包括金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朱志剛及朱陽土等)也在頻頻減持,其中朱陽土、朱志剛合計減持數量為35,055,738股,減持均價為2.96-4.38元/股,佔金科文化總股本比例的1%。
從董事長再到實際控制人朱志剛的一致行動人紛紛減持套現,讓投資者懷疑金科文化的經營是否出現了問題呢?
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金科文化已經轉型為移動互聯應用發行業務,圍繞以「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為核心的全棲IP生態運營商發展戰略,線上業務為移動應用開發、動漫影視製作為主,線下以IP衍生品與授權業務、親子主題樂園等連鎖業態實現深度變現。
2020年中報,金科文化實現營業收入為9.01億元,同比減少33.24%;淨利潤為4.63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微增長。
分產品來看,金科文化收入主要分為移動應用發行收入和廣告收入,當期金額分別為1.04億元和7.7億元,毛利率為61.65%和95.70%,也就是說廣告收入是金科文化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所謂的廣告收入,就是在金科文化發行的上線的《我的湯姆貓2》、《湯姆貓跑酷》、《我的湯姆貓》、《我的安吉拉》等APP中插入各種各樣的廣告,主要以插頁和視頻為主,佔廣告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18%、40.25%。
對於廣告主的計費模式有兩種,及CPM(按展示付費廣告)和CPS(按銷售付費廣告),前者是廣告收入的重頭戲,佔比高達 98.10%。
「會說話的湯姆貓」曾經風靡全球,火極一時,是智慧型手機的必備APP之一,如今,金科文化運營「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又取得什麼樣的一個效果呢?從營業收入來看,目前主要還是依靠線上業務的移動應用中插入廣告來獲取收入,其他業務暫時還沒有取得顯著成效。
但這種方式是否可以持續呢?可以簡單看看金科文化旗下的各個APP的情況。
9月份,《會說話的湯姆貓2》因隱私政策不合規、未及時整改予以下架,對此,金科文化稱被信管局下架移動應用產品為在國內安卓渠道發行的《會說話的湯姆貓2》特定版本(應用版本:5.3.14.489)。該產品對公司的經營業績貢獻佔比較小,收入波動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有限,本次被下架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事實上,除了這一款《會說話的湯姆貓2》軟體之外,金科文化的其他軟體頻發遭到用戶投訴,投訴要求為退款。據了解,以《我的湯姆貓》為例,家長們投訴理由大多為兒童在玩遊戲時無意點擊付款按鈕,誤買了遊戲鑽石或金幣,結果客服不予退款。此外,《湯姆貓跑酷》同樣出現類似情形。
金科文化旗下的軟體是否存在這種誤導小孩購買的行為呢?《經理人》記者下載了上述兩款軟體進行了一番測試,結果令人大跌眼球。
啟動《我的湯姆貓》之後,自動讀取手機應用列表(沒有經過任何授權),然後直接跳出新手禮包(每次進入即跳出新手禮包),在界面之中已知的有三處廣告,其中最上方的廣告為直接下載各種亂七八糟的APP,刷子和禮物盒則是視頻廣告,大部分以抖音視頻為主,然後引導用戶下載APP。除此之外,從圖中還能看到優惠字樣,引導用戶點擊。
圖/我的湯姆貓 截圖
而《湯姆貓跑酷》的界面也與此大相逕庭。
圖/湯姆貓跑酷 截圖
需要指出的是,點擊視頻廣告時,完全沒有退出的按鈕,直到廣告視頻結束之後,才會出現退出的按鈕,如此應用,試問能夠存活多久?
玩這些遊戲的用戶大多為兒童,隨便一個點擊就可能出現廣告視頻或者直接跳到付款界面,如果跳到付款界面,有些家長設置支付寶的「小額免密支付功能」,豈不是要一直被扣錢?
設計出這種軟體,初衷是為了什麼?
曾經,會說話的湯姆貓帶給孩子們歡樂。如今,「變了心」的湯姆貓給家長帶來的是什麼?是揪心。還能給孩子帶來歡樂嗎?需要打一個大大的疑問號?
這樣的「湯姆貓」還能走多遠呢?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