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6:52:14 2
專利名稱: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免持聽筒麥克風,特別是一種授話品質更優良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
目前市面上的麥克風大體可分為電容式麥克風及接觸式麥克風二種,以電容式麥克風的使用率最高及最為普及,而一般電容式麥克風主要以空氣為傳導介質,為一種開放式的音源傳遞,其能透聲波的傳遞,接收男女老少不同的音色,並傳導至授話方,電容式麥克風雖能得到幾近原音的較佳音質,卻在無法隔絕外界背景音源的情形下,容易產生回授聲,尤其是在吵雜的環境中,更是有聲音不夠清晰,甚或掩蓋主題音源的使用缺失。
是以,請參閱
圖1所示,為了改善電容式麥克風的使用缺失,市面上遂另有一種「肌膚接觸壓電式麥克風」,其主要是以一前蓋101與一後蓋102組成一密閉空間,依序供一PC板2、一金屬導電片301、一上陶瓷片401、一下陶瓷片402及一金屬導電片302嵌置,及以一彈簧5容置於前蓋101與金屬導電片302間;如此,只須將前蓋101貼置於頸項、臉夾或胸部等有共鳴微動的部位,當使用者說話時肌膚會隨聲音產生振動,使振動波經由前蓋101吸收,及透過彈簧5傳導至金屬導電片302、上陶瓷片401、下陶瓷片402、金屬導電片301產生壓電訊號,最後,由PC板2將電波導通至信號饋送線201,傳導至授話方;即能隔絕主題音源以外的背景聲音,防止回授聲產生,並有效隔絕外界吵雜的喧鬧聲;該肌膚接觸壓電式麥克風雖可達到傳導聲音的目的,其卻不實際使用時,仍存有以下缺失而及待解決由於該肌膚接觸壓電式麥克風是利用麥克風與人體接觸而發出振動波傳導,因此,其最大的缺點在於,振動的音頻有低音過強及缺乏中、高音的缺失,導致聲音有混濁不清如隔牆聽聲或如機械人聲等失真的物理現象,使授放方聽取吃力,不易聽辨對方是誰,因而在音質的表現上相當不理想,遠不如一般藉由空氣傳遞聲波的電容式麥克風在靜音環境中的表現。
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能選擇以聲波或振動波方式傳遞聲音,而保持聲音清晰及音色品質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
一種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主要能將聲音傳送至授話方;其特徵在於一殼座,是與肌膚接觸,其內充有導振元件,能感應發聲時產生的振動;一外收音麥克風,是與殼座連結,能以空氣為傳導介質,接收聲波的傳遞,其具有一選擇開關,可選擇直接由外收音麥克風接收聲波;一電路板,是容置在殼座內,供與外收音麥克風導接,其具有一訊號饋送線傳遞聲波訊號或振動波所生產的訊號。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能選擇以聲波或振動波方式傳遞聲音,而保持聲音清晰及近似原音的音色品質。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肌膚接觸壓電式麥克風」的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請參閱圖2、圖3所示,其主要是在一殼座10內設有導振元件20,及包含有一外收音麥克風30及一電路板40。
該殼座10,包含有一上殼體11及一下殼體12,且分別區隔有一基室13及一容室14,而該基室13與容室14間形成有一通道15,且該容室14於邊側設有一穿孔16。
該導振元件20,是容置在殼座10的基室13內,包含有一填充體21、一隱藏式麥克風22、二導振材料23及三濾波材料24,該填充體21是為一海綿體,其於中央設有一凹孔211,供該隱藏式麥克風22嵌置,使與凹孔211間形成一音室212,而該導振材料23貼置在填充體20頂、底面,其為金屬材料並具有極佳的導振效果,及能于振動波的頻率太短,使聲音變得沒有層次感、音色形成單調,或振動波的頻率太長,使聲音重疊變得混濁而無法清晰的聽清楚話音時,改變導振材料23的使用數量,調節振動波的餘振,調節高音部份,使音色更自然及清晰,其於對應凹孔211處分別設有一穿孔231,且該濾波材料24可分別為不同材料製成,而依序疊置在填充體20及導振材料23頂、底面,其能濾除過重的低音部份。
該外收音麥克風30,設置在殼座10的容室14內,而顯露在殼座10外側面,其能以空氣為傳導介質,接收聲波的傳遞。
該電路板40,是容置在殼座10內,由基室13內導振材料23及濾波材料24的間延向容室14內,而分別與隱藏式麥克風22與外收音麥克風30導接,其設有一選擇開關,本實施例為一切換鈕41(也可為一觸壓鈕)凸出於殼座10的穿孔16,可切換直接由外收音麥克風30或由隱藏式麥克風22接收聲波,而該電路板40是與一訊號饋送線42連接,使訊號饋送線42封穿通道15,並隔絕基座13與容室14。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上,可與一彈性環夾50固結,供環掛於頸項、臉夾或胸部等,使殼座10的上殼體11貼近有共鳴微動的部位,同時使外收音麥克風30顯露於外側,如此,請配合圖4所示,當使用者處於吵雜的環境中,或周圍有幹擾的聲音,使用者只須壓按切換鈕41選擇以隱藏式麥克風22接收聲波,即能於人體發聲並產生振動時,分別透過殼座10的上殼體11、邊側、下殼體12將振動波由此三個方向,分別傳遞至濾波材料24、填充體21,使濾波材料24預先濾除過重的低音部份,及繼續將振動波傳遞至金屬的導振材料23,使導振材料23利用其本體材質易於導振的特性,提高振動的頻率,藉以加強高音頻的部份,並於音室212內將振動波還原成聲波,供聲波環繞於音室212內,使隱藏式麥克風22接收聲波,並透過電路板40及信號饋送線42轉換為電波傳送至授話方,是以,其能以振動波→聲波→電波的封閉式音源傳遞方式,有效隔絕背景聲及回授聲,且能藉由加強高音頻的步驟,及聲波傳遞的方式,凸顯出不同的音質特色,使聲音的失真度減至最低,而以幾近原音重現的方式,傳遞聲音。
當使用者處於安靜的環境中,或周圍沒有幹擾的聲音,使用者只須壓按切換鈕41選擇以外收音麥克風30接收聲波,即地人體發聲時,以空氣為傳導介質直接接收聲波,並透過電路板40及信號饋送線42轉換為電波傳送至授話方,是以,其能如電容式麥克風一般得到幾近原音的最佳音質。
另外,請參閱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該導振元件60能以壓電式導振方式予以取代,其在殼座10內同樣設有一電路板61,供與外收音麥克風30導接,及依序設有一金屬導電片62、一上陶瓷片63、一下陶瓷片64、一金屬導電片65,及以一彈簧66容置於殼座10與金屬導電片65間;如此,其同樣能藉由切換電路板61的切換鈕的動作,選擇以外收音麥克風30直接接收聲波,或於聲音產生振動時,使振動波經由殼座10及透過彈簧66傳導至金屬導電片65、上陶瓷片63、下陶瓷片64、金屬導電片62產生壓電訊號,最後,由電路板61將電波導通至信號饋送線612,傳導至授話方。
再者,請參閱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該導振元件也能配合於殼座10填置有一橡膠材質的墊體71,及於墊體71中間設有一凹室711,供一隱藏式麥克風72容置,而該隱藏式麥克風72於具有一海棉襯墊73;如此,其同樣能藉由切換的動作,選擇以外收音麥克風30直接接收聲波,或於切換後,透過殼座10感應振動波並傳遞至內部的隱藏式麥克風,直接由隱藏式麥克風接收。
其次,該電路板40可為二片式(未在圖示中表示),分別容置在殼座10的基室13及容室14內,使外收音麥克風30及隱藏式麥克風間分別具有一電路板,及以導線連接,如此,該外收音麥克風30不只局限設置在殼座10內,其也可如圖7所示,將外收音麥克風30設置在訊號饋送線42上,及設置一夾扣31,如此,該外收音麥克風30即可利用夾扣31夾置在胸前的口袋或衣領,而靠近發聲位置,且能調整收音位置,另外,該選擇開關不但能設在殼座10,其也能以觸壓鈕32形成選擇開關而直接設置在外收音麥克風30背面;或如圖8所示,將外收音麥克風30設置在彈性環夾50另端,再利用訊號饋送線42予以導接,如此,該外收音麥克風30即能環置在頸項,使與殼座10分離,另外,該選擇開關不但局限於殼座10,其也能以觸壓鈕33形成選擇開關,設於近外收音麥克風30的端側處,而方便使用者操控使用。
本實用新型藉由上述構造實已具有如下所列的優點及功效即是能選擇以聲波或振動波方式傳遞聲音,結合以往電容式麥克風以振動波→聲波→電波的封閉式音源傳遞方式,或以肌膚接觸壓電式麥克風以振動波→電波的壓電式音源傳遞方式,使殼座10感應發聲時產生的振動,再傳遞聲音,是以,其不但能隔絕背景聲及回授聲,且能得到幾近原音的最佳音質,而能保持聲音的清晰及音色的品質,並能兼具電容式麥克風及喉震式麥克風的優點及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主要能將聲音傳送至授話方;其特徵在於一殼座,是與肌膚接觸,其內設有感應發聲時產生振動的導振元件;一外收音麥克風,是與殼座連結,以空氣為傳導介質,接收聲波的傳遞,其具有一選擇開關,可選擇直接由外收音麥克風接收聲波;一電路板,是容置在殼座內,供與外收音麥克風導接,其具有一訊號饋送線傳遞聲波訊號或振動波所產生的訊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選擇開關為一切換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選擇開關為一觸壓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殼座是於邊側延設有一容室,容置該外收音麥克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收音麥克風的選擇開關是設置於電路板,及凸出於殼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收音麥克風是設置在訊號饋送線上,及與一夾扣固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收音麥克風的選擇開關是設置於背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殼座是與一彈性環夾一端連結,而該外收音麥克風則設置於彈性環夾另端。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收音麥克風的選擇開關是設置於彈性環夾近外收音麥克風的端側。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振元件包含有金屬導振片、陶瓷片及一彈簧依容置在殼座內,而該金屬導振片是與電路板導接。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振元件包含有一隱藏式麥克風及一震波導體依序容置在殼座內,而該隱藏式麥克風與電路板導接,切換鈕切換直接外收音麥克,或隱藏式麥克風。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振元件包含有一填充體、一隱藏式麥克風、至少一導振材料及至少一濾波材料依序容置在殼座內,而該填充體於中央設有一凹孔,供該隱藏式麥克風嵌置後,與凹孔間形成一音室,及與電路板連結導接,可藉由切換鈕直接外收音麥克,或隱藏式麥克風。
專利摘要一種兩用免持聽筒麥克風裝置,主要是於一殼座內設有導振元件及一電路板,且於殼座外側面設有一外收音麥克風,而該電路板設有一切換鈕凸出於殼座;如此,只須以殼座與肌膚接觸,即能感應發聲時產生的振動,或以切換鈕切換由外收音麥克風接收聲波,並透過電路板將振動波或聲波或傳遞至授話方,其能選擇以聲波或振動波方式傳遞聲音,使本實用新型能在安靜或吵雜的環境中,機動性選擇最適合的收音方式,進而保持聲音的清晰及音色的品質。
文檔編號H04R1/00GK2448031SQ0024279
公開日2001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23日
發明者劉昌銘 申請人:吳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