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讀書筆記大全
2023-10-05 19:17:04 5
在當前世界上許多地方民族衝突加劇,民族戰亂不斷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要從中華民族的大局出發,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維護我國多民族統一的傳統出發,自覺維護民族團結。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民族團結讀書筆記大全,歡迎查看。
民族團結讀書筆記【1】
社會的穩定、各民族團結,國富民強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有的共同心願,也是我們作為一個新疆人應有的一份責任心,上對國、下對家。需要做好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們應當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們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重要指導方針,旗幟鮮明反分裂,堅定不移抓穩定,不斷推進藏區從基本穩定走向長治久安,不斷推進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諧新疆建設。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就要堅持反對分裂維護穩定,就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措施得力、方法得當。
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反分裂鬥爭擺在維護穩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反分裂鬥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認識反分裂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尖銳性,在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的穩定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進一步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祖國觀,理直氣壯地揭批'分裂分子'集團大肆歪曲歷史事實、企圖搞亂人們思想、模糊人們視線的險惡用心;要高舉愛國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實際行動捍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制度、捍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進一步加深對宗教的本質和'分裂分子'集團利用宗教分裂祖國圖謀的認識,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正確判斷和處理宗教問題,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同時,要繼續加強正面宣傳教育,更加廣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團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真實面目,要大張旗鼓地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加大正面輿論引導力度,積極營造安定團結、遵守法律、和諧向上的良好輿論氛圍。
立足實際,認清形勢,加強團結。首先要充分認識反分裂鬥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科學發展觀強調的是在社會和諧穩定環境中的發展,沒有穩定,絕不會有發展,更不可能有科學發展。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推進改革開放,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才能使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共同創造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偉業。長期以來,'分裂分子'集團一直處心積慮地破壞藏區的發展與穩定,在這種形勢下,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進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穩定的堅定意志、正確思路、實際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覺行動,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願,把握藏區發展進步的關鍵。因此,我們要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舉一反三,準確分析和全面把握當前反分裂鬥爭的新形勢,始終緊繃政治這根弦,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保持臨戰狀態,切實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準備,堅決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輪進攻,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確保國家安全和新疆社會的穩定。
堅持反對分裂維護穩定,就要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多少年來,青海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建設自己的家園。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各民族是一家,團結一心,共同繁榮、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主旋律,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時候搞分裂、搞破壞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應的。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堅決地同'分裂分子'集團分裂活動進行鬥爭,反對分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的穩定、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還要進一步提高講政治、講黨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民族團結無小事'的思想,團結一切力量,社會的穩定、繁榮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是藏區科學發展的根本前提,'分裂分子'集團妄圖分裂祖國的陰謀是不得人心的,是註定要失敗的。穩定壓倒一切,確保社會的穩定是當前我區各部門各條戰線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全面奪取反分裂鬥爭勝利的重要基礎。我們一定要按照'一貫徹、三堅持、兩推進'的要求,切實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認真學習、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紮實做好反分裂和維穩工作,使我區在穩定的環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奪取我區發展穩定的新勝利,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青海做出應有的貢獻。
民族團結讀書筆記【2】
當我讀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中國人民沿著社會主義道路,經過半個世紀的艱苦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那麼為什麼中國現在有如此的成就呢?以我看是因為二大原因。
第一,是因為在黨的英明領導
比如:20世紀50年代,西藏實行的還是政教合一,僧侶貴族專政的封建農奴制度。
從政治制度來看,它的特徵是神權和政權相結合。西藏地方政府有地位顯赫的僧侶和貴族組成,達瀨喇嘛既時宗教領袖又是西藏地方政權的首領。而佔當時西藏人口95%的農奴和奴隸終身依附於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僧侶三大領主,他們被剝奪了人身自由,可以被領主隨意打罵、處罰、出賣、贈送、乃至監禁、處死。舊西藏的法庭和監獄對觸犯其法典者斬手、跺腳、抽筋等十大嚴酷的刑罰。
從經濟上看,沾西藏人口不到5%的三大領主,佔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場、森林、山川及大部分畜牲;而佔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卻沒有任何生產資料,他們不佔有土地,沒有人身自由,依附在某一領主的莊園為生。
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對西藏開展民主改革運動,首先,廢除封建農奴制度。同年西藏版亂平息後,中央政府立即解散了壓迫西藏人民數百年的噶廈政權及法庭和監獄,廢止了舊西藏法典及其野蠻刑罰。西藏百萬農奴和奴隸從此獲得翻身解放,成為國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其次,實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農奴主的土地所有制,使農奴和奴隸成為土地的主人。再次,廢除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權。一直到現在,西藏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是因為人民的團結
2008年是中國幸運的一年還是苦難的一年?沒有任何討論的價值和意義了,我只想定義為2008年是中國接受挑戰的一年,也許這樣感覺好受一些。在中國遭受天災、人禍、地難的同時還要鼓足精神舉辦一場規模空前的奧運盛會,我們是應該向世界面帶微笑還是傾吐苦楚?
最近幾年,海、風、旱、洪、、疾病、動亂、地震接踵而來,給中國帶來的是無盡的傷痛,我們只有面對這一切,盡力所能及之事援助災區,淡化同胞內心中的災難陰影。
中國正邁步於發展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僅僅是美好的願望和幼稚的奢求。統一、崛起與復興必然會在千難萬險艱難地完成,必然會在與驟雨狂風的爭鬥過程中實現。幾千年了,中國曾未在敵人面前妥協,更不可能在自然災害中示弱,在我們勇敢地與災難抗爭的之際,世界正矚目中國,災難考驗的是中國的堅強和承受力,世界聚焦的是中國的團結和凝聚力。
袖手旁觀一無用處,同胞渴望的是生命,需要的是救濟,豈有坐視不理,莫不關心之理,我們唯一能能夠觸及到的就是捐贈,在受災同胞心裡點燃北京奧運的火炬,在受災地區傳遞北京奧運火炬的溫暖。
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的戰亂災難,血雨腥風中都動搖不了民族穩固的根基,儘管在這次驚心動魄的大地震中,死難統計的數據還不精確,但也足以讓我們觸目驚心、痛徹心肺。
多災多難,似乎已經成為引起世界關注的一個窗口,在災難面前我們要的就是絕對是勇氣和絕對的勝利。災害肆虐,人要與其抗爭才能求得生存,可以肯定這一場災難要留下至少十年的陰霾,如何安撫民心,這也是我國政府往後在這方面施政的重點。
汶川大地震死難的人很多,但是因災而導致終身致殘的人必然會更多,面對無依無靠,孤兒寡目,"好人要做到底"我們未受災難影響的民眾也應該在以後幫助這一些受難同胞們脫離生活與就業上的困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結互助、不離不棄。
地震帶不走堅強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地震也摧毀不了中華神州,從戰爭角度來分析:未來戰爭將會出現具有極大規模殺傷力的氣象武器,給被攻擊國本土造成類似自然災害的現象,以製造橫行的災禍打擊敵國。對於海、陸、空等軍事力量的打擊,中國早就已經飽經風霜了,這嚇不倒中國,然而自然災害的滋生,幾乎讓中國受災地區的交通運輸,經濟運作癱瘓,反華國家從中看出破綻,這也是中國並不樂觀的因素和致命弱點。我並非杞人憂天,也不是危言聳聽,美國有研發氣象武器的動機和動向(所謂"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只要有了這種新式武器,美國就會為所欲為,以此遏制威脅中國,維護和鞏固搖搖欲墜的霸權主義,魚肉世界。
團結中國已經替代俄羅斯成為了最大的反霸權國家,壓制中國的崛起也是美國首要戰略目標之一,美國軍事領域的創造性發展也會給中國相應的壓力,要抵禦霸權的圍堵,中國要時時刻刻在各個方面準備戰鬥。
民族團結讀書筆記【3】
《民族團結教育通俗讀本》是一本好書。該書全面介紹了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高度概括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系統回答了當前我國民族領域的一系列重要問題,有助於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樹立「三個離不開」的重要思想,凝聚起各民族團結一心。
民族團結從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從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為少數民族打開了向漢族學習的大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歷時十八年,考察了許多國家,把西域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政治、經濟等都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匯報,為漢朝反擊匈奴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相互了解與來往。大漠的駝鈴聲記錄著遙遠的文明。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有一批愛國的少數名族為祖國的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之後千萬同胞們的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數民族同胞的權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個民族能夠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所展現的民族團結精神深深烙印進了人們心中:忘不了全國各族人民為汶川遇難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樹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國慶節天安門前那56根民族團結柱。這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血濃於水得親情。
我們單位是一個各民族職工和諧相處的大家庭。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滿族等多個民族的職工。單位在學習生活方面也給予少數民族職工很多的關心,而我們也應該用一種團結、友愛的態度來對待單位裡的每一位少數民族職工。只有關係的和諧才能創造出一個團結、友愛、進步的集體。
無論從哪一方面說,和諧都是發展的前提。如果沒有了團結我們很有可能成為那個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國,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就會成為空談,變成一個遙遙無期的夢想。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我們更應做到團結,用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們防患於未然,能讓我們見證一個蒸蒸日上的新家園!
回望歷史,我們擁有輝煌的華夏文明;我們共同書寫中華的傳奇!展望未來,我們擁有美好的明天,我們共同仰望同一片藍天!
民族團結讀書筆記【4】
我國自古以來是多民族的國家,全國共有56個兄弟民族勞動、戰鬥、生活在這片遼闊而富饒的土地上。各個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並各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儘管各個民族之間在歷史上曾經存在矛盾與不和,發生過衝突和戰爭,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歷史的主流。
中華各民族之所以能夠融合成為團結的整體,並經歷幾千年的變故與動蕩而永不分離,根本原因就是愛國主義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著作用。
社會主義祖國的成立,使我們統一多民族國家發生了質的變化,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視,實現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團結,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
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裡,在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共同鬥爭中。各民族之間交往與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正是這種民族的大團結,大統一、大交流,有力地促進了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迅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國際上的敵對勢力,一直蓄意挑撥我國各兄弟民族之間的親密關係,企圖分裂、肢解我們統一的社會主義祖國。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也極力鼓吹民族獨立,脫離社會主義祖國這個大家庭。他們分裂陰謀雖然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全國各族的反對,不可能得逞,但他們的破壞活動也決不會停止。
在當前世界上許多地方民族衝突加劇,民族戰亂不斷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要從中華民族的大局出發,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維護我國多民族統一的傳統出發,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堅決同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鬥爭。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由於我國各民族已經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因而民族發生分裂,必然引起社會動蕩,甚至導致戰爭發生,這樣對國家、對民族、對每個人都會帶來損失乃至災難。相反,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環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發展。民族團結就發展,民族分裂就倒退,這也是我國幾千年歷史發展所得出的結論。
民族團結讀書筆記【5】
黨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我縣是一個多民族自治縣,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基於此,縣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活動作為我縣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和有效載體,要求以解決突出問題的創建工作成果豐富教育實踐活動,以轉變作風的實效為創建工作提供強大動力,為推動我縣跨越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證。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歸根到底就是促進和諧民族關係,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民族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互助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在民族關係上的具體體現。
(一)和諧民族關係是維繫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重要紐帶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華民族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塊田,同飲一河水,共生互補。在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大家庭裡,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我國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誰也離不開誰。
(二)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維護邊疆安寧的必然要求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共同締造、共同建設、共同當家作主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我國兩萬多公裡陸地邊境線絕大部分位於少數民族聚居區,並且有30多個民族與境外歷史上同一民族相鄰而居。這些跨界民族由於地緣和血緣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環境的變化會對我國民族關係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產生影響。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構建和諧民族關係始終是維護祖國邊疆安寧的重大工作,決定了民族和諧始終是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
(三)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自治地方佔國土面積的64%。在我國,沒有民族地區的發展就沒有全國的發展,沒有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就不能說全國實現了現代化,沒有各民族的共同振興就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夢想,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當代中國人的責任與使命。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富民強、民族振興、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是得益於我們擁有一個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得益於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民族宗教政策,特別是從1978年開始開展了30多年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夯實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群眾基礎、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我們堅信,任何破壞團結、製造分裂的圖謀和行徑必將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