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口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9:43:09 2
專利名稱:抽油井口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採油領域抽油機所用的井口密封裝置,既抽油井口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抽油機井口密封裝置是採油的重要設備,現有的抽油機採油井口主要由下法蘭、清蠟閥門及防噴盒等組成。清蠟閥門主要作用是在更換填料時或光杆斷裂時關閉井口 ;防噴盒主要解決與光杆密封盒調偏作用;現有的防噴盒一般內腔是偏心圓柱形,這樣就造成更換填料時費時費力,密封及調偏效果差的問題,不具備連續、全方位潤滑抽油杆和填料的功能,光杆運動時摩擦力大,磨損嚴重,能耗高。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現有井口密封裝置更換填料費時費力、密封及調偏效果差、潤滑不到位摩擦力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抽油井口密封裝置,該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具有閥芯連接可靠,密封效果好、更換填料效率高,潤滑全面,光杆和填料之間摩擦力小,能耗低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包括調偏球,所述的調偏球為空心,調偏球上部為柱形,下部為球形,調偏球上部內壁為錐面,並且調偏球上部內填充有填料,調偏球上端連接有壓帽,壓帽底面與填料之間設有平墊、壓蓋,調偏球的下部套有下壓帽,下壓帽與調偏球的球形外壁之間由密封件密封。所述的壓帽內壁安裝有防塵圈。所述的調偏球上端面與壓帽底面之間的環形空間為潤滑油室,與潤滑油室相對應的填料徑向上設有的通孔為潤滑油通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抽油井口密封裝置由於採用上述方案,調偏球內安裝的錐形填料起到密封光杆的作用,提高密封效果,更換填料效率高,錐形填料的潤滑油通道使光杆和填料之間得到全方位連續的潤滑,降低了摩擦力,調偏球保證光杆與井口的同軸度,球閥結構可靠,避免了閥芯脫落現象,對於光杆平衡性不產生影響,綜上所述,該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具有清蠟閥芯不易脫落,光杆同軸度好,密封性能好,更換填料效率高,潤滑充分,能耗低的特點。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光杆;2,壓帽;3,壓蓋;4,錐形填料;5,調偏球;6,密封件;7,下壓帽;8,法蘭連接套;9,防塵圈;10,平墊;11,潤滑油室;12,潤滑油通道;13,球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由圖1所示,該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包括壓帽2,壓帽2與光杆I之間安裝有防塵圈9,壓帽2螺紋連接調偏球5上端,壓帽2與調偏球5螺紋連接之間為潤滑油室11,調偏球5內表面上端有錐形內腔,調偏球5的錐形內腔填充錐形填料4,錐形填料4上端有內外表面聯通的潤滑油通道12,錐形填料4上端與壓帽2之間安裝有平墊10、壓蓋3,法蘭連接套8和下壓帽7內分別有密封件6連接調偏球5下部的球形部位,法蘭連接套8螺紋連接下壓帽7,法蘭連接套8連接球閥13。實際使用中,需要更換光杆I或錐形填料4時,關閉球閥13,將壓帽2的螺紋鬆開卸下,打開壓蓋3,平墊10即可更換錐形填料4或光杆1,當光杆I意外脫落或斷裂時,關閉球閥13,重新安裝錐形填料4時,在潤滑油室11注滿潤滑油,旋緊壓帽2,潤滑油即通過潤滑油通道12對錐形填料4和光杆I進行連續的潤滑,降低了密封的摩擦力,調節調偏球5上端與井口的同軸度,使光杆I與井口的同軸,防止產生偏磨現象,延長光杆I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包括調偏球(5),其特徵是所述的調偏球(5)為空心,調偏球(5)上部為柱形,下部為球形,調偏球(5)上部內壁為錐面,並且調偏球(5)上部內填充有填料(4),調偏球(5)上端連接有壓帽(2),壓帽(2)底面與填料(4)之間設有平墊(10)、 壓蓋(3),調偏球(5)的下部套有下壓帽(7),下壓帽(7)與調偏球(5)的球形外壁之間由密封件(6)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其特徵是壓帽(2)內壁安裝有防塵圈(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其特徵是調偏球(5)上端面與壓帽(2) 底面之間的環形空間為潤滑油室(11),與潤滑油室(11)相對應的填料⑷徑向上設有的通孔為潤滑油通道(12)。
專利摘要一種抽油井口密封裝置。主要解決現有井口密封裝置更換填料費時費力、密封及調偏效果差、潤滑不到位摩擦力大的問題。該裝置包括壓帽,壓帽與光杆之間安裝有防塵圈,壓帽螺紋連接調偏球上端,壓帽與調偏球螺紋連接之間為潤滑油室,調偏球內表面上端有錐形內腔,調偏球的錐形內腔填充錐形填料,錐形填料上端有內外表面聯通的潤滑油通道,錐形填料上端與壓帽之間安裝有平墊、壓蓋,法蘭連接套和下壓帽內分別有密封件連接調偏球下部的球形部位,法蘭連接套螺紋連接下壓帽,法蘭連接套連接球閥。該抽油井口密封裝置具有清蠟閥芯不易脫落,密封性能好,更換填料效率高,光杆同軸度好,連續潤滑,能耗低的特點。
文檔編號E21B33/03GK202882831SQ20122062987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樸恩哲, 文成彥 申請人:大慶北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