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汽車車橋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5:01:59 1
專利名稱:微型汽車車橋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汽車零部件,尤其涉及ー種微型汽車車橋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行駛系統分為四大主要部分車橋、車輪、車架和懸架。車橋也稱車軸通過懸架和車架或承載式車身相連,兩端安裝汽車車輪,其功能是傳遞車架或承載式車身與車輪之間各方向作用力。車橋可以是整體式的,有如ー個巨大的槓鈴,兩端通過懸架系統支撐著車身,因此整體式車橋通常與非獨立懸架配合;車橋也可以是斷開式的,象兩把雨傘插在車身兩側,再各自通過懸架系統支撐車身,所以斷開式車橋與獨立懸架配用。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車橋也分成轉向橋、驅動橋、轉向驅動橋和支持橋四種。其中轉向橋和支持橋都屬於從動橋。大多數汽車採用前置後驅動(FR),因此前橋作為轉向橋,後橋作為驅動橋;而前置前驅動(FF)汽車則前橋成為轉向驅動橋,後橋充當支持橋。轉向橋的結構基本相同,由兩個轉向節和ー根橫梁組成。如果把橫梁比做身體,轉向節就是他左右搖晃的腦袋,脖子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銷,車輪就裝在轉向節上,仿佛腦袋上帶了個草帽。不過,行駛的時候草帽轉,腦袋卻不轉,中間用軸承分隔開,腦袋只管左右晃動。前軸的橫截面一般為エ字型,需要具備一定的剛度和強度,為了提高抗扭強度,在接近兩端各有一個加粗部分呈拳形,其中有通孔,主銷即插入次孔內,中部下下彎曲成凹形,其目的是使發動機位置得以降低,從而降低汽車質心;擴展駕駛員視野;減小傳動軸與 變速器輸出軸之間的夾角。汽車行駛時,車橋既要承受自身載荷也要承受由於路面顛簸產生的衝擊載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微型汽車車橋總成由於車橋殼體自身重量過大,導致汽車自重較大,造成汽車行駛油耗過大這ー技術難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的微型汽車車橋。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ー種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包括橫截面為エ字型的前軸體,所述前軸體上下表面設置有平衡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實用新型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前軸體結構簡単,重量輕,成本低,減輕了前軸體重量,降低了汽車自重,從而降低了汽車行駛油耗,減少了汽車的使用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中主要部件符號說明[0013]圖中1、前軸體 2、平衡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附圖1,ー種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包括橫截面為エ字型的前軸體1,所述前軸體I上下表面設置有平衡孔2,所述平衡孔2沿前軸體I縱向對稱軸成對並且對稱設置,所述平衡孔2孔徑為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平衡孔3孔間距為4至6倍孔徑。本實用新型在前軸體I上下表面設置有平衡孔2,實際上就是在前軸體I表面通過鑽孔形成,加工エ藝簡單;同時能保證前軸體I的質量沿縱向對稱軸均勻分布,減少汽車行駛時由於前軸體I質量分布不均所產生的震動。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包括橫截面為工字型的前軸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軸體上下表面設置有平衡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孔沿前軸體縱向對稱軸成對並且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孔孔徑為5毫米至10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孔孔間距為4至6倍孔徑。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包括橫截面為工字型的前軸體,所述前軸體上下表面設置有平衡孔。實用新型微型汽車車橋總成,前軸體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減輕了前軸體重量,降低了汽車自重,從而降低了汽車行駛油耗,減少了汽車的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B60B35/00GK202413284SQ20122006466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陳緒才 申請人:陳緒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