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胎模砌塊與無模板立柱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1:22:29 1
專利名稱:立柱胎模砌塊與無模板立柱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建築工程中使用的砌塊和立柱的施工工藝,特別是關於在建築工程中所使用的立柱胎模砌塊和採用該砌塊的無模板立柱施工工藝。
目前,在建築中對立柱的施工一般是採用架設模板的施工方法,即,根據設計的要求,使用板材構築立柱的模板,在模板內部綁紮鋼筋,然後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後,再拆去模板,對立柱的表面還要進行表面裝修處理。整個施工過程需使用大量板材,耗費時間,延長了施工工期。現有的立柱施工工藝,一般適用於造型簡單的立柱,對複雜造型的立柱,模板的架設更複雜、費工,一般完成的立柱色調單一,如果增加立柱的色調,必須再進行外裝修,更增加了成本和工時。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在建築立柱施工過程中所用的,可一次完成形態各異,色調豐富多彩的主柱胎模砌塊,滿足建築設計的要求。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在建築工程中採用本發明的立柱胎模砌塊的無模板立柱施工工藝,採用該工藝時,使用立柱胎模砌塊代替模板,簡化了施工時間,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採用以下方式實現的本發明的立柱胎模砌塊為空心柱形建築砌塊,其橫截面呈環狀,上下端面為平行的平面,環狀可以是圓環、多邊形環、方形環,根據不同的橫截面形狀分別形成圓柱塊,多稜柱塊和方柱塊,可分別用以構築圓柱,多邊形柱和方形柱。砌塊的規格按照設計規範可以為砌塊高度190mm,砌塊壁厚度32mm,砌塊邊長為30mm的整倍數。
採用本發明的立柱胎模砌塊的建築鋼筋混凝土立柱的施工工藝過程如下根據設計規範預製立柱胎模砌塊;構築具有預埋鋼筋的立柱底座,同時在底座頂部預埋立柱支撐鋼架的帶有錨固筋的底鋼環;
按構築的立柱形狀綁紮立柱主鋼筋;待立柱底座混凝土凝固達到預定強度後,在底座頂部預埋的支撐鋼架底鋼環上焊接胎模立柱支撐鋼架。
在焊好的立柱支撐鋼架上按設計高度砌築胎模砌塊;當胎模砌塊達到預定高度後,清除立柱支撐鋼架內的底座落地灰;將綁紮好的立柱主鋼筋吊入砌好的立柱中,在支撐鋼架內將吊裝的立柱主鋼筋與底座預埋鋼筋綁紮好;在立柱外壁綁紮支撐物,穩定立柱;封閉支撐鋼架;灌注混凝土,完成整個立柱的施工。
完成本發明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施工工藝,是採用本發明的建築立柱胎模砌塊,本發明利用胎模砌塊建築立柱施工工藝縮短了施工時間,砌塊可以在施工現場外採用工業化生產,效率高、質量好;立柱在施工過程中可一次灌注成形,同時配合施工設計對立柱表面的形狀和色調的要求,可生產色調多彩,形體各異的胎模砌塊,構築格調新鮮的建築立柱。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胎模砌塊和利用該胎模砌塊建築立柱的施工工藝做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胎模砌塊的實施例之一的圓柱砌塊結構圖;圖2是本發明胎模砌塊的實施例之一的多稜柱砌塊結構圖;圖3是本發明胎模砌塊的實施例之一的方柱砌塊結構圖;圖4是利用本發明的胎模砌塊的建築立柱施工工藝的流程5是本發明胎模砌塊立柱施工中的立柱的結構示意1-圖3是本發明的立柱胎模砌塊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的實施例分別是橫斷面為圓環形、多邊環圓和方環形的胎膜砌塊的頂視圖和對應的縱截面圖。根據設計需要,還可以設計其他形狀的胎模砌塊。
胎模砌塊外徑按立柱設計要求構築,其外表面的處理應達到設計規範對立柱外表面的要求,例如採用白水泥,添加3%-6%的各種無機顏料,如紅土、鐵紅、鐵黃、鉻綠、黑煙等可製成多種色調的砌塊,形成的多種色彩的立柱。
胎模砌塊按國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8239-1997》的規範製作。其對允許偏差,外觀質量,強度等級等技術要求,均應達到或超過規範中對優等品(A)的要求,主規格尺寸為最小外壁不小於32mm,高度為190mm,內徑可在Φ300mm-Φ600mm之間製成多種規格,以達到設計要求。
對於更大內徑尺寸的砌塊,可利用專用砌塊成型機和設計專用模箱,選用更高標號水泥完成。
砌塊強度等級應採取較高的強度等級,如Mu15.0和Mu20.0。
圖4是利用本發明的胎模砌塊的建築立柱施工工藝的流程圖。
在進行立柱底座基礎施工時,應按工藝規範預埋立柱鋼筋,同時,在底座頂部預埋帶有錨固筋的鋼環,用作支撐鋼架的底鋼環。支撐鋼架的兩個鋼環的直徑略小於砌塊直徑,便於灌注混凝土後對支撐鋼架外緣部份的立柱外表面進行外表面裝修。砌塊本身的生產,可以在進行砌築工序之前進行。此種砌塊生產工藝與一般混凝土小型砌塊基本相同,只是對大尺寸規格的砌塊可以利用相應砌塊成型機和專用模箱進行工業化生產。
在砌築胎模砌塊前,應清理支撐鋼架內底座的落灰便於混凝土的灌注。砌塊達到設計的預定高度後,可將紮好的鋼筋籠架吊入立柱內,鋼筋籠架的形狀應與立柱形狀一致,對圓形立柱應相應綁紮圓柱鋼筋籠架,對方形立柱應綁紮方形鋼筋籠架,對多邊形立柱應綁紮多邊形鋼筋籠架。鋼筋籠架的綁紮亦可以在吊裝工序前任何階段同步進行。吊裝的鋼筋和預埋的立柱底座鋼筋綁紮,該工序是在支撐鋼架內進行,支撐鋼架的支撐元鋼在焊接時,應保持一定的間距,一般應在30mm-50mm之間。吊裝的鋼筋籠架和立柱底座剛筋綁紮工序完成後,裝支撐鋼架用板材封閉綁牢,同時加方木用鐵絲將砌築好的立柱綁好,加固支撐,最後完成混凝土的灌注。待混凝土凝固後拆去支撐方木和底部鋼支撐鋼架外部護板,對支撐鋼架的混凝土外表面進行必要的外裝修處理,即可完成整個立柱的施工。
圖5是本發明胎模砌塊立柱施工中的立柱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5所示,胎模砌塊6和立柱底座1之間設置支撐鋼架9,支撐鋼架9由底鋼環3和頂鋼環5中間焊接支撐圓鋼4組成,底鋼環3下部焊有錨固筋8,在打立柱底座1時,預埋帶有錨固筋8的底鋼環3,使其與底座1牢固結合,便於支撐立柱6。支撐鋼架9的高度一般為主鋼筋7的直徑的40倍,支撐圓鋼4應留有一定的間隙,一般為30-50毫米,便於綁紮鋼筋。整個立柱6是在支撐鋼架9上利用砌塊構築,主筋鋼7是在立柱6外面完成,待立柱6砌好以後,再吊入立柱6以內,主鋼筋7吊入立柱6後,和底座1的預埋鋼筋2在支撐鋼架9內綁紮在一起。如圖5所示,支撐鋼架9的外徑比立柱6的外徑略小,便於以後對外表面的裝修。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築用立柱胎模砌塊,其特徵在於該立柱胎模砌塊為空心柱形砌塊,其橫截面呈環狀,上下端面為平行的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胎模砌塊,其特徵在於其環狀橫截可以是圓環、多邊形環、方形環,分別形成圓柱塊,多稜柱塊和方柱塊,可分別用以構築圓柱,多邊形柱和方形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胎模砌塊,其特徵在於砌塊的規格為砌塊高度可以為190mm,砌塊壁厚度大於32mm,砌塊邊長可以為30mm的整倍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胎模砌塊,其特徵在於胎模砌塊可以採用白水泥,添加3%-6%的各種無機顏料,如紅土、鐵紅、鐵黃、鉻綠、黑煙等可製成多種色調的砌塊,形成的多種色彩的立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胎模砌塊,其特徵在於砌塊強度等級應採取Mu15.0和Mu20.0的強度等級。
6.一種利用本發明胎模砌塊的建築立柱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根據設計規範預製立柱胎模砌塊;構築具有預埋鋼筋的立柱底座,同時在底座頂部預埋立柱支撐鋼架的底鋼環;按構築的立柱形狀綁紮立柱主鋼筋;待立柱底座混凝土凝固達到預定強度後,在底座頂部預埋的支撐鋼架的底鋼環上焊接胎模立柱支撐鋼架;在焊好的立柱支撐鋼架上按設計高度砌築胎模砌塊;當胎模砌塊達到預定高度後,清除立柱支撐鋼架內的底座落地灰;將綁紮好的立柱主鋼筋吊入砌好的立柱中,在支撐鋼架內將吊裝的立柱主鋼筋與底座預埋鋼筋綁紮好;在砌築的立柱外壁綁紮支撐物,穩定立柱;封閉支撐鋼架;灌注混凝土,完成整個立柱的施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胎模砌塊立柱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該支撐鋼架的焊接是在底鋼環和頂鋼環中間焊接支撐圓鋼,底鋼環下部焊有錨固筋,在打立柱底座時,預埋帶有錨固筋的底鋼環,使其與底座靠固結合,便於支撐立柱。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胎模砌塊立柱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支撐鋼架的高度一般為主筋直徑的40倍,支撐鋼架的兩個鋼環的直徑略小於砌塊直徑,支撐鋼架的支撐元鋼在焊接時,應保持一定的間距,一般應在30mm-50mm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立柱胎模砌塊為空心柱形建築砌塊,其橫截面呈環狀,上下端面為平行的平面,根據不同的橫截面形狀分別形成圓柱塊,多稜柱塊和方柱塊,可分別用以構築圓柱,多邊形柱和方形柱。在建築工程中採用本發明的立柱胎模砌塊的無模板立柱施工工藝,使用立柱胎模砌塊代替模板,可以一次完成立柱施工,簡化了施工時間,提高了施工效率。
文檔編號E04H12/00GK1373272SQ0110926
公開日2002年10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8日
發明者袁有金, 王世勳, 姜渭濱, 趙成娣, 牛志國 申請人:袁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