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二氧化碳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2:30:2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溫室大棚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可調節高度及燃燒充分的二氧化碳發生器。
背景技術:
在當前的經濟背景條件下,農民的增產增收是農業在未來發展方向,研究一系列高產增收、綠色環保的農業種植方法和增產設施是保證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質量要也在不斷的提高,現代的農業除了高產也還要健康。
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被應用到農業種植中來,二氧化碳是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作為氣體肥料可以對植物進行葉面施肥,可以使農作物增產增收同時無汙染,節能環保。在國外,一百多年前就開始通過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來增加作物的產量。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為:201320156716.1公開了一種溫室大棚植物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氣體的供應系統,該供應系統包括氣泵、二氧化碳發生池、二氧化碳氣體流量表、儲氣罐、植物種植大棚,該供應系統採用空氣、生石灰、水裝置生成為溫室大棚提供二氧化碳氣體的系統。該專利文獻中,生石灰發生化學反應後的產物還需及時清理,操作繁瑣,且依靠空氣參與反應,難以控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量,容易造成反應不完全,同時,該供應系統的裝置繁瑣,不易裝卸運輸。
為此,有不少使用者會採用通過天然氣燃燒的方式對大棚進行供二氧化碳,即在一機體外殼內設置燃燒組件,天然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大棚時常需要噴水澆灌,現有技術中,為保護燃燒組件,通常在燃燒組件正上方的機體外殼採取封閉結構,其空氣出口一般開設在側壁上。又因燃燒組件燃燒後熱量上升,機體外殼頂部的區域容易受熱,所以會將機體外殼的高度整體做高,避免機體外殼頂部的區域受熱變形或受熱後機體外殼整體熱量增高導致灼傷人員。機體外殼的高度整體拉高,在運輸等過程中,體積大搬運不方便,且會增加較大的倉儲空間和運輸費用,造成產品的整體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調節高度及燃燒充分的二氧化碳發生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二氧化碳發生器,包括:機體外殼及燃燒組件,所述機體外殼上開設有供空氣流通的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所述機體外殼包括:下殼體及可伸縮套接在該下殼體上的上殼體,所述下殼體與上殼體之間的可伸縮套接實現該機體外殼的高度調節,所述下殼體與上殼體共同圍合形成一至少有部分遮蔽的燃燒腔,所述燃燒組件設置在該燃燒腔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下殼體與上殼體之間的可伸縮套接的方式是: 下殼體與上殼體之間設有伸縮調節結構,並可在該伸縮調節結構的範圍內伸縮並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調節結構為滑槽與固定件,所述滑槽與固定件分別設置在下殼體與上殼體或上殼體與下殼體上,下殼體與上殼體的伸縮範圍即為固定件在滑槽內的滑動範圍,所述固定件用於在滑槽的任一位置上進行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調節結構為伸縮杆,所述伸縮杆的兩端分別連接下殼體與上殼體,並通過該伸縮杆的伸縮帶動下殼體與上殼體的伸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燃燒組件設置在下殼體內,所述空氣入口的位置低於燃燒組件的位置,所述空氣出口的位置高於燃燒組件的位置,燃燒組件通過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並釋放出熱量,通過煙囪效應氣流從位於下方的空氣入口進入並經位於上方的空氣出口流出。
進一步的,位於燃燒組件上方的上殼體頂部呈封閉設置,所述空氣出口設置在下殼體和/或上殼體的側壁面,機體外殼上設有一自機體外殼內部向空氣出口方向的氣流導向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空氣入口設置在下殼體的底部,該底部與地面之間通過支撐腳支撐。
再進一步的,所述下殼體與支撐腳為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燃燒組件包括:進氣管道、連接在進氣管道出口的燃燒嘴以及對應燃燒嘴的打火裝置,所述進氣管道外接供氣裝置,可燃氣體經進氣管道流至燃燒嘴,並通過打火裝置打火進而燃燒。
進一步的,還包括:控制模塊、水平檢測裝置及電磁閥,所述電磁閥串接在進氣管道上,所述水平檢測裝置輸出連接至控制模塊,控制模塊的控制端連接電磁閥的驅動端進而控制進氣管道的通/斷。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下殼體與上殼體之間的可伸縮套接實現該機體外殼的高度調節,運輸時,可將下殼體與上殼體進行收納,減小體積,從而減少倉儲空間和運輸費用,從而減少成品的整體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
所述空氣入口設置在下殼體的底部,該底部與地面之間通過支撐腳支撐,底部增加支撐腳設計,抬高燃燒處於地面的空間,增加空氣的流動,使燃燒更充分,且熱量的散發更快。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實施例中二氧化碳發生器伸展狀態時的正視圖;
圖2所示為實施例中二氧化碳發生器收縮狀態時的正視圖;
圖3所示為圖1中去除下殼體前端的側板後的外觀示意圖;
圖4所示為實施例中二氧化碳發生器伸展狀態時的側視圖;
圖5所示為圖4中上殼體去除一側板後的部分區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有附圖。這些附圖為本實用新型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並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圖中的組件並未按比例繪製,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二氧化碳發生器,包括:機體外殼、燃燒組件、控制模塊50、水平檢測裝置(未示出)及電磁閥60,所述機體外殼包括:上殼體及下殼體,所述下殼體為前、後、左、右四塊側板101圍合而成的中空殼體,所述上殼體由左、右兩塊側板201與上蓋板202連接而成,其前、後端為中空結構,所述下殼體的左、右兩側板101上設有貫穿的長條滑槽103,上殼體的左、右兩塊側板201分別套接在下殼體內,固定件203(本實施例中為螺鎖件)從外穿過下殼體的長條滑槽103並連接在上殼體的側板201上,固定件203可在長條滑槽103的範圍內任意滑動,進而使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可伸縮套接,上殼體與下殼體的伸縮距離即為固定件203在長條滑槽103內的滑動距離,當固定件203旋緊時,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固定連接。上殼體與下殼體共同圍合形成一燃燒腔,所述燃燒組件設置在該燃燒腔內。所述燃燒組件包括:進氣管道401、連接在進氣管道401出口的燃燒嘴403以及對應燃燒嘴403的打火裝置404,進氣管道401的進氣端402設置在下殼體的外側用於外接供氣裝置,可燃氣體經進氣管道401流至燃燒嘴403,並通過打火裝置404打火進而燃燒。所述電磁閥60串接在進氣管道401上,所述水平檢測裝置(本實施例中,為水平陀螺儀)輸出連接至控制模塊50,控制模塊50的控制端連接電磁閥60的驅動端進而控制進氣管道401的通/斷。水平檢測裝置檢測該二氧化碳發生器的水平狀態並輸出至控制模塊50,若水平檢測裝置檢測出該二氧化碳發生器發生傾斜,則控制模塊50控制電磁閥60關閉,進而切斷進氣管道401的供氣。所述進氣管道401還串接一手動閥70,所述下殼體的底部作為該裝置的空氣入口102,下殼體的底部與地面之間通過支撐腳30支撐,所述上殼體的前、後端中空結構作為空氣出口204,上殼體的上蓋板202的前、後兩端分別向內斜向設置形成一「V」形導流板(如圖5所示)。
所述上殼體的上蓋板202上還設有提手205和吊環206,當需要搬運運輸的時候,將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收縮,如圖2所示;再用手提提手205處,或者用繩索穿過吊環206即可,體積小,搬運方便,從而減少倉儲空間和運輸費用,從而減少成品的整體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當需要工作時,將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伸開,如圖1所示,進氣管道401的進氣端402外接供氣裝置,旋開手動閥70,並確認電磁閥60開啟,可燃氣體由進氣管道401流至燃燒嘴403,打火裝置404打出火花進而點燃,燃燒組件通過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並釋放出熱量,通過煙囪效應氣流從空氣入口102進入並帶動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上升,而後經「V」形導流板導向至空氣出口204流出,進而補充大棚內的二氧化碳。
本實施例中,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的伸縮調節結構為滑槽103與固定件203的配合,滑槽103與固定件203的位置可以互換。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為伸縮杆,所述伸縮杆的兩端分別連接下殼體與上殼體,並通過該伸縮杆的伸縮帶動下殼體與上殼體的伸縮。
本實施例中,空氣出口204設置在上殼體的側壁面,在其他實施例中,空氣出口204也可以設置在高於燃燒組件的下殼體的側壁面,或上殼體與下殼體的側壁面均設置有空氣出口204。
本實施例中,所述空氣入口102設置在下殼體的底部,該底部與地面之間通過支撐腳30支撐。抬高燃燒處於地面的空間,增加空氣的流動,使燃燒更充分,且熱量的散發更快。進一步的,該支撐腳30與下殼體之間為可拆卸連接,便於更換。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下殼體與上殼體之間的可伸縮套接實現該機體外殼的高度調節,運輸時,可將下殼體與上殼體進行收納,減小體積,從而減少倉儲空間和運輸費用,從而減少成品的整體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所述空氣入口設置在下殼體的底部,該底部與地面之間通過支撐腳支撐,底部增加支撐腳設計,抬高燃燒處於地面的空間,增加空氣的流動,使燃燒更充分,且熱量的散發更快。其具有結構簡單、可調節高度及燃燒充分等特點。
儘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