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片磨圓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5:08:47 2
專利名稱:鏡片磨圓治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鏡片製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鏡片磨圓治具。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數位相機、攝像機等設備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在數位相機、 攝像機等設備的製造過程中,光學器件是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中使用的圓形光學玻璃鏡片一般是先通過選原材料、切割、超聲波清洗,再進行鍍膜、光譜及外觀檢測,接著將玻璃鏡片粘結在一起形成玻璃方柱,再通過內圓切割機將玻璃方柱切成小塊小塊的玻璃方柱,最後通過磨圓機進行磨圓、泡膠、清洗、乾燥,得到所需的光學鏡片。其中,玻璃方柱的磨圓是光學鏡片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直接影響到光學鏡片的質量。現有玻璃方柱的磨圓是手工操作將玻璃方柱橫向置入兩個頂針之間,通過頂針抵持住,再通過砂輪進行打磨。但是手工操作不穩定,容易發生抖動導致玻璃方柱產生傾斜,造成玻璃方柱磨的不均勻,不但浪費了原材料,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夾持的不緊固,易發生掉落的現象,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不利於生產效益的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精度高、效率高的鏡片磨圓治具。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鏡片磨圓治具,包括橫向板和垂直板組成的L形座體,所述橫向板的長端面上開有第一凹槽,所述垂直板的長側面上開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邊緣。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鏡片磨圓治具進一步包括所述橫向板與所述垂直板相交處設置有倒圓角。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鏡片磨圓治具進一步包括所述橫向板與所述垂直板一體成型。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結構簡單,通過將玻璃方柱放入上料治具固定好後再進行操作,不僅使玻璃方柱在同一水平線上,準確定位而打磨均勻,保證了質量,同時大大節約了操作時間和精力,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中1、座體,2、橫向板,3、垂直板,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邊緣,7、倒圓角。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如圖1所示,一種鏡片磨圓治具,包括橫向板2和垂直板3組成的L形座體1,所述橫向板2的長端面上開有第一凹槽4,所述垂直板3的長側面上開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與所述第二凹槽5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邊緣6。本發明優選所述橫向板2與所述垂直板3相交處設置有倒圓角7,便於用來抵緊玻璃方柱的頂針的置入,使得頂針不會產生刮痕。本發明優選所述橫向板2與所述垂直板3 —體成型,便於加工,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明使用時,將玻璃方柱放入第一凹槽4內且緊鄰第二凹槽5,兩個頂針分別頂緊玻璃方柱的兩端,由於玻璃方柱處於平面上,兩個頂針與玻璃方柱的中心線處於同一直線上,準確定位而打磨均勻,保證了質量,同時大大節約了操作時間和精力,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鏡片磨圓治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橫向板和垂直板組成的L形座體,所述橫向板的長端面上開有第一凹槽,所述垂直板的長側面上開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邊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片磨圓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板與所述垂直板相交處設置有倒圓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片磨圓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板與所述垂直板一體成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鏡片磨圓治具,包括橫向板和垂直板組成的L形座體,所述橫向板的長端面上開有第一凹槽,所述垂直板的長側面上開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邊緣,所述橫向板與所述垂直板相交處設置有倒圓角,所述橫向板與所述垂直板一體成型。本發明結構簡單,通過將玻璃方柱放入上料治具固定好後再進行操作,不僅使玻璃方柱在同一水平線上,準確定位而打磨均勻,保證了質量,同時大大節約了操作時間和精力,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4B13/005GK102366915SQ20111033453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30日
發明者陳和平 申請人:陳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