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教師讀《致教師》有感

2023-10-14 22:44:40

  讓教師能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給教師帶來職業的尊嚴與幸福感,點燃教師的激情,成為教育的追夢人,是朱永新先生《致教師》這本書的初衷。下面小編整理提供了書本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致教師》有感一:

  談到教師,人們經常會說教師這個工作好,輕鬆、待遇也高;朋友們說,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你可別誤人子弟;家人們說做老師脾氣要好,你這脾氣要改改了;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很多時候,大家對我們職業的評價都是多餘神聖化。這些大帽子扣在自己的頭上,瞬間讓自己覺得亞歷山大。

  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裡,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聖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裡呢?朱先生說,它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為創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像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並指引著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為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烏託邦。他說「教師的專業成長」,將以閱讀為基礎的「專業引領模式」,以寫作為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為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喻之為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鬥了18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為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裡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於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像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讀《致教師》有感二:

  假期閒來無事,讀起了學校骨幹教師推薦的《致教師》一書。剛看了幾篇之後,我就如饑似渴的讀了起來,真真的讓我感到收穫頗多。

  談到教師,人們會說教師這個工作好,輕鬆、待遇也高;朋友們會說: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很多時候,大家對教師職業的評價都是過於神聖化。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但更具人性。《致教師》以書信體方式呈現。每一封信,就是一次問題的探討,每一個問題像是一個火種,照亮那些教師生命的昏暗。

  與其說那是某一個教師的問題,不如說是某一類教師的問題,甚至是所有教師的問題。我特別注意到《致教師》裡那些提問者。他們中有的是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有的是遭遇職業倦怠的老教師;有的奔波於城市,有的堅守於鄉村;有的教語文,有的教數學,每一個提問者,都意味著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生命敘事。

  因為他們的存在,《致教師》中的「教師」不再是空泛的職業人群,而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有的問價值,關於信念、關於理想、關於幸福;有的探討幸福,關於讀書、關於研究,關於備課、關於班級建設;有的問道人生,關於職業境界,關於生活情趣,關於處事為人;有的討論教育生活,關於儀式與細節,關於讀書與寫作。

  在老師們的問題中,我看到了我的疑惑,然而在朱老師的回信中我又得到了解答,在得到解答後我又反思。比如說,為什麼之前論文寫的總覺得有哪點不好,但看來看去也沒有看出問題。讀了致教師後,我才知道問題出現在文獻檢索中的分析問題。因為對孩子們特點沒有完全摸透,對課本教材的沒有吃透,所以寫的論文空蕩。

  朱老師在文中給青年教師的建議是:1從社會發展需要提出問題

  2從學科建設需要提出問題

  3從教育實踐中提出問題

  4從當前國內外教育信息的分析總結中提出問題

  5從不同學科的交接點提出問題。對於青年教師有效而便捷的途徑就是在教育實踐中提出問題,並且在課題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加以評價。這樣論文就會顯得真實、豐富、有血有肉。

  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像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一個教師撒下的優良種子,終將會在歲月深處萌芽。或許,這就是今天對於明天、現實對於未來的堅忍而美好的「求證」。

  讀《致教師》有感三:

  作為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朱永新先生的追隨者卻很少叫他的「官銜」,而是都不約而同地叫他「朱老師」。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同時還是多所大學的教授和博導,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總是給周圍的人以師長般的關懷和影響——不僅僅是我這些曾師從於他的學生,還包括許多素不相識的一線教師。我曾經把他稱作「中國第一教育義工」,因為他幾乎把他的周末和節假日都無償(的確是「無償」)奉獻給了中國的「新教育實驗」,引領了許多普通老師的成長。除此之外,他還利用無數個清晨或飛機上的時間,通過書信方式為許多遠方的老師解惑。所以,他是千千萬萬追隨者心目中名副其實的「朱老師」。

  這本《致教師》,便是他作為「朱老師」的又一個注釋。

  這本書是朱老師就一線普通老師最關心最困惑的問題所做出的他的解答:「如何學會思考?」「如何進行專業閱讀?」「如何應對自己不如學生的困境?」「如何寫論文?」「如何對待問題學生?」「如何讓領導認可自己的探索?」「如何在壓力下堅守?」「如何同時成為好老師和好媽媽?」「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學會交往才會受人歡迎?」……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校園鮮活的氣息,來自教室紛繁的生活,來自講臺流淌的瞬間,來自教師成長的心靈。

  朱老師是怎麼回答這些問題的呢?他沒有擺出教授博導的架子,用高端莫測的理論和晦澀艱深的術語談這個「原則」那個「性」,而是親切平易的態度,用樸素卻不乏生形象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教育的真諦。朱老師特別善於講故事,比如在講「教師的幸福在哪裡」時,朱老師講了一個大師口中的神的故事;又比如在講「如何保持教育熱情」時,他講了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的故事;再比如在講「如何尋找生命的原型」時,他講了著名物理學家範德瓦爾斯的故事……結尾朱老師的落款總是「你的朋友朱永新」,讀著讀著你就不知不覺真的把朱老師朋友了。這就叫「接地氣」。

  當然,朱老師畢竟他本人就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專家,他的文化功底和教育素養決定了他講故事不僅僅是淺薄的「舉例」,他所講的故事都指向老師們一個個需要解決的難題。對每一個難題,朱老師都有著具體而不空洞的富有操作性的建議。比如,回答「如何做論文」時,朱老師講了如何進行文獻檢索,詳細介紹了傳統文獻的分類和文獻檢索的三個階段和要注意的問題,還特別耐心地講了如何確定教育研究的課題:「對青年教師來說,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是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問題。」並談了一線老師進行研究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最後,朱老師說:「作為一線教師,還可以從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開始,如記錄自己的課堂,對課堂實錄進行分析;記錄學生的個案,對個案進行診斷分析和改進的探索等等。研究的關鍵是善於積累,積累的材料多了就能夠發現規律。」這麼詳盡而切實可行的建議,讓讀者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朱老師的語言也值得稱道。他往往在娓娓道來之中顯示出他思考的深度與思想的魅力,而這種「深度」與「魅力」有是通過富有哲理與詩意的語言表達出來的:「真正的信仰是最為恆久熾熱的希望,能在厄運中鼓舞起勇氣,激蕩起樂觀。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並指引著生命的明亮那方。」(《為自己贏得心靈的自由》)「一般來說,同一個職業的八小時內的生活都相差無幾,八小時以外的業餘生活才預言著未來。真正的人生,往往是業餘時間所決定的。(《業餘預言未來》)」「每個生命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關注每個生命,關注每個孩子,為每個生命頒獎,為每個生命喝彩,應該是我們教育的使命。」((為每個生命頒獎))「一位老師抓住了每一天的生活,關注了每一個教室裡的每一個日子,讓每一天都值得孩子記住,他就能創造教育的傳奇,就能夠擁有真正的幸福。所以,珍惜每一個平凡的日子,用心過好每一天,是教師幸福感形成的重要途徑。」(《教室就是幸福源泉》)……這樣雋永的句子在書中比比皆是。

  《致教師》的前言是朱老師的一首題為《我是教師》的詩。詩中寫道:「我是教師,這是一份職業,更是一個志業;我是教師,這是一份職責,更是一種使命……」其實,在我看來,無論是「職業」、「志業」,還是「職責」、「使命」,體現在朱老師的身上無非就是孔子說的四個字:「誨人不倦」。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