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猜字每天必學(玄妙的數字風俗)
2023-10-15 12:08:00 2
1、2、3、4、5、6、7、8、9、0,這些數字本來是表示數目的符號,當初先人發明它們的時候,不會想到,這些符號會包含不同的習俗。人們對這些原本毫無意義的數字,賦予了它們各種不同的內涵,使它們也有了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使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更加美麗神奇。
「1」,看來既像粗壯挺拔的大漢,又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各國人民都喜歡它。西方人講究「女士第一」,我們喜歡「爭當第一」,有些人還自稱「老子天下第一」。凡是同「1」聯繫在一起的,都是為首的,值得自豪的。人們所以喜歡「1」,西方還有一種說法,稱「1」可等同太陽神阿波羅或眾神之父宙斯,它是真理、存在、友誼和一切善事的源泉,是平衡宇宙的根本要素、是至高無上的實體,它具有雌雄同體的特徵(此說法同我國太極理論)。
「2」,幾乎整個世界都喜歡,因為它也是數字的「第一雙」,是豐收的象徵。
「3」,有人喜歡,有人厭煩。非洲的摩洛哥人民欣賞「3」,他們認為「3」有積極意義,會給人帶來興旺。我們的同胞香港人非常喜歡「3」,因為香港人的發音「3」和「升」是諧音,「升」,當然是高升了。
歐洲各國人民習慣上不喜歡「3」,認為「3」是很不吉利的,特別在點菸時,不管是用火柴還是用打火機,都討厭被第三次點著。這源於一個傳說:1899年,英國同荷蘭進行一場爭奪殖民地的戰爭。每當夜晚,士兵往往因吸菸產生亮光暴露目標而被打死。死者大都是點第三根火柴時遭不幸的。這個傳說流傳很廣,於是大家都不喜歡「3」了。
日本人也是如此,特別是在照相時,是絕對不能3人同照的,他們認為3人同照,中間的人肯定是不幸的,會被夾在中間難受。據說,日本的3口之家,要照「全家福」時還得請個親友加入呢!
「4」,日本人更不喜歡,據說和「死」有關,所以日本人在中國不吃「四喜丸子」。當初,中國外貿部門在日本出售「紅雙喜」牌桌球,日本人很喜歡這種桌球,但卻不買,因為每盒都內裝4個。後來改了兩個一盒,生意就興隆起來了。但世上大多數人們,喜歡「4」,認為它是聖潔的,是天下之母,無所不通,永不偏倚,永不倦怠。水、火、土、氣4種元素組成宇宙,點、線、面、體構成幾何學,春、夏、秋、冬構成一年。 「4」是宇宙的靈魂。
「5」,大部分阿拉伯人民比較喜歡。習俗認為「5」可以給人們帶來吉祥。「5」是中心數,表示婚姻,它是第一個雌數「2」和第一個雄數「3」之和。
「6』』,是取六六大順之意,東南亞國家人民,大約受中華文化影響,大都喜歡這個數字。筆者訪問美國夏威夷時,發現當地人民也喜歡「6』,,至今還沒找出緣故來!
「7」,這個數字廣受歡迎。特別是伊斯蘭教徒更喜歡7。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民認為「7」是個受崇敬、完整的數字。因為「安拉」創造世界用6天時間,在第7天休息。信徒們辦事情總習慣採用「7」,例如禱告要說7遍;朝勤者回來後,第7天請客;孩子出生後,第7天宴請;婚後7日要舉行紀念……總之,一切好事要同「7」聯在一起。
白俄羅斯人不僅喜歡「7」,更喜歡「7」的倍數,如14、21、28等等。俄羅斯人也都認為「7」是吉祥數字。
凡事都有例外,當很多人喜歡「7」時,新加坡人卻不喜歡,他們認為「7」是個消極的數字。
「8」,是香港同胞特別喜歡的數字,此風俗也漸傳人中國內地。在粵語中「8」是「發」諧音,人們有「八八發」說。到目前為止,筆者也沒發現有不喜歡「8」者。西方人稱「8」是愛神的化身,象徵友誼和諧和秩序。
「9」,是很受歡迎的,特別是在泰國。泰文「9」的發音是吉祥之音,
它的含義是「向上」、「興旺」、「達」的意思。泰文的「9」又形如大象。大象在泰國是吉祥象徵。「9」在我國也受歡迎,人們認為它是個位數中的「最大數」字。但凡事都有例外,日本人不喜歡「9」,因為其發音與「苦」相同。
「10」,是個全世界人都喜歡的數字,誰不喜歡「十全十美」?西方人認為「10,,是最完美的數,是宇宙和諧的典範,表示宇宙的極限,「10」與「1」有密切聯繫,打破了無理的連續性,又讓人學會計數。著名的十進位計數,是現今全世界都採用的最便捷、最方便的計數方法。古老的中國兩與斤的進位,英國「便士」與「先令」的換算,最後都被十進位替代而實際用起來更方便。
世人不僅喜歡「10」和十的倍數也更喜歡至今令中外學者為之嘆服的五千言的《道德經》,常出現的數字其中便有十、百、幹、萬等等。當然,該經典最引人注目的深思還是與「1」有關,這是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當然數字一、二、三並不是單純的數字,但借用了數字的符號,不也賦予了這幾個數字深刻的哲理了嗎?
我們不僅喜歡「十」,中國人還特喜歡「百」,不信,你聽:中國人喜歡數字百,百鍊成鋼、百折不回、百廢俱興、有百利而無一害、百發百中、百步穿楊、百科全書、百戰百勝、百川歸海、百尺竿頭,凡是和百有關的,透著吉慶之意。上海市郊的夏村,幾乎家家門口都是掛一束絲綿、筷子、松柏枝紮成的東西,當地人稱為「百事吉」。河南杜康村的杜康酒名聞天下,是因有「一裡百眼泉」的泉水所配製成。
不光東方人喜歡「百」,西方人也喜歡「百」。英法戰爭,一打就是100年,歷史上才有「英法百年戰爭」之史。1989年,西方人為慶祝乳罩誕生100周年(1889年此物首次在巴黎面世),設計師範皮亞用3000粒鑽石製成價值百萬美元的鑽石乳罩,這在中國是不可思議的。
喜歡「百」者,更喜歡「千」,千方百計、千變萬化、千慮一得、千山萬水,我們遊覽時遇到「千」就更多了,千島湖、千佛山、千佛洞、千佛崖、千佛殿、千手千眼觀音、千滴泉等等。
我們不僅喜歡千,更喜歡「萬」,還有十萬,百萬,千萬,萬萬,為什麼,因為它們均為「十』』的倍數,亦源於對「10」及「10」的倍數的喜愛。
但歐洲人不大喜歡「萬」,他們稱「萬」為10個「千」,稱十萬為100個「千」,你說有趣沒趣。
談了這些玄妙數字,主要講數字禁忌和喜惡,這樣有助更好地同人們進行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
提到玄妙的數字,還有一種現象叫交感影響,即凡是相似或有聯繫的事便能夠相互影響,如孔夫子73歲去世,而孟子84歲壽終,於是在中國便出現73歲、84歲為老年人的坎年,過坎年還要有番講究的。
俗話說得好,信則靈,不信則無妨,但從風俗習慣上而言,還是注意點兒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