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這個習俗簡介(很少人知道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來歷)
2023-10-15 08:50:28 1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重要節日之一,其中這天幾乎家家必吃的一種食物就是「元宵」或者「湯圓」。無論是水煮或者油炸,元宵都是極其美味的一種食品,但是關於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由來,您真的知道嗎?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由來,最主要的有兩個傳說,不知道您更傾心於哪一種呢?
第一種傳說:
相傳吃元宵的習俗起源於漢代,漢武帝時期,宮內有一名宮女,名字叫做「元宵」,由於常年在宮中,不得外出探親,所以十分思念自己的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其中,當朝的大臣東方朔,也就是現在相聲行業的祖師爺,得知「元宵」姑娘之心事,所以決定要幫助這位姑娘完成她的心願。所以,東方朔就對漢武帝謊稱,「火神」不日要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這天火燒長安。臣夜觀天象,欲解除此災,需要在宮內找出一位叫做「元宵」的姑娘,並在正月十五這天回家做一些「火神」喜歡吃的食品,並且,全體民眾需要張燈供奉「火神」。漢武帝聞聽此言,準奏了東方朔的建議,於是乎,「元宵」姑娘終於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人,當然了,正月十五這天,由於「元宵」姑娘做了很多「火神」喜歡吃的食品,所以,這天的長安很祥和,此後,逐漸形成了元宵節。
第二種傳說:
相傳元宵節起源於春秋時期楚昭王。楚昭王在一次經過長江時,看見水中有漂浮之物,於是命令他人將其打撈出來。此物是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很是不解,於是拿著這些打撈上來的東西去請教孔子。孔子曰:「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就是說等到這個物品是大吉的徵兆,楚昭王聞之甚是高興,恰巧這天是正月十五,於是楚昭王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這天要仿造此果,越是漸漸的形成了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
不知道這兩種傳說夥伴們更相信哪一種呢?不管有來世怎麼樣,結果都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要吃元宵,那麼,夥伴們更喜歡哪一種餡料的元宵呢?
婚禮人禮婚俗世論世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