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當中哪座山最險(其實沒那麼容易)
2023-10-15 09:09:33
說起國內的名山,除了西部的山脈,一般都會想到「三山五嶽」。這裡的三山即黃山、廬山和雁蕩山,而五嶽則是泰山、華山、嵩山、恆山和衡山的合稱。然而就像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五嶽劍派實力有高下一樣,五嶽的名氣也因歷史和文化等原因而有大小之分。那麼五嶽中哪座山的存在感最差呢?
泰山雲海
五嶽所指的五座山實際上是五座山脈,但五嶽的說法更多指的是文化,最初起源於古代帝王的封禪,並融合了儒、道、法、陰陽等諸家的思想,直至明清以後才最終形成現在相對穩定的規制和地位。現代社會不可能再有封禪大典,而這五座山雖然時常以五嶽的合稱被提起,但實際上彼此互動並不多,從聯合申遺的失敗就可見一斑。
夜色中的泰山岱廟
所以我們常說的五嶽更多地是指五個景區,題目中所說的存在感,也是僅以這五個景區而言。而景區之間的評比有一些硬指標,比如這五座山都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都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頒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除了恆山是4A級景區外,其它四個都是國家5A級景區,泰山、嵩山和衡山還是2007年的首批5A。
華山之險
2014年的一次評選活動,首次讓五嶽出現了明顯的分層。這一年在由中國國土經濟研究會主辦,《今日國土》雜誌社承辦的「中華十大名山」評選中,泰山和華山分居首位和第七位,而五嶽中的其它三座山落選,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的名山評選活動。不過比起這次評選,在另外兩個指標上,泰山和嵩山逐漸拉開了和其它三座的距離。
泰山觀日出
1987年,泰山被列為中國的首批世界遺產,而且還是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3年後的2010年,嵩山匯集自己範圍內的儒釋道資源,將一眾歷史建築群打包後成功以「天地之中」的名稱申請到世界文化遺產,這些歷史建築涵蓋少林寺、東漢三闕、中嶽廟、嵩嶽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和觀星臺等八處十一項。
嵩山嵩嶽寺塔
在申遺這條路上有個插曲,本來要聯合以「五嶽」的名義申遺的,但談來談去,牽扯太多,難度太大,最後不了了之。於是先是泰山單幹成功,多年後嵩山整合資源後也成功了。剩下華山無力整合資源,而衡山和恆山勢單力薄,願望長期被留在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之上。
嵩山少林寺塔林
錦上添花的是,嵩山和泰山先後於2004年和2007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遺產一樣,世界地質公園也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出,成色並不亞於世界遺產。截止2020年7月,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古南嶽天柱山,以及像伏牛山、王屋山、大別山和沂蒙山這樣名頭沒有五嶽響亮的山脈。
伏牛山脈老君山景區
泰山拔得頭籌,跟其在歷史上的定位不無關係。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在五嶽中僅排第三,但因突兀於齊魯平原之上,山體觀感比之其他四嶽更為高大,又加自秦至清,先後有十三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二十四位帝王遣官祭祀達72次,故而被尊為「五嶽之首」。東嶽泰山的地位和影響還可從舊時遍及各地的東嶽廟看得出來。
泰山摩崖石刻
西嶽華山以2155米的主峰海拔成為五嶽中最高的山,據考證中華的「華」源於華山,以華山為中心的方圓千裡的範圍內即古華夏文明的主要聚集地,故而華山被稱為「華夏之根」也就不唐突了。華山西距西安僅百公裡出頭,因而成為以長安為都城的歷代王朝祭祀封禪的最佳山嶽。以至於因華山過於險峻,帝王們難以攀爬,專門將用來舉行大典的西嶽廟建在了華山腳下。
華山下棋亭
以陝西為發跡地的道教全真派對華山的推崇也為華山的聲名鵲起增添了助力。解放之初的1953年,一部叫《智取華山》的電影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華山之險,但真正讓國人親自踏上華山險道的大概要歸功於武俠小說中「華山論劍」的精彩片段。自古華山一條路、千尺幢、智取華山路、長空棧道等險道讓遊客提心弔膽地通過後也大呼過癮,而華山論劍、思過崖等風景平庸的小景點也成為遊客必到留影之處。
華山長空棧道
另一個因武俠因素而持續大熱幾十年的是中嶽嵩山。嵩山在前往封禪的帝王數量上不敵泰山和華山,但卻有一代女皇武則天一封二幸嵩山的加持。五嶽之中的嵩山雖為道教洞天,卻也是最中國化的佛教禪宗的祖庭少林寺所在地,這座建於北魏時期的寺廟真正成為嵩山最知名的景點得益於「少林武術」這一IP,而同處一山的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也讓嵩山成為五嶽中儒釋道三教資源最齊全的一個。
嵩山少林寺山門
比之華山和嵩山借武俠這種文化現象成功「引流量」,北嶽恆山和南嶽衡山可以憑藉的似乎不多。這兩座山在五嶽中地位偏弱還有一個原因:都是通過換位才「上位」的,恆山的前任(明代以前)是河北保定的大茂山(即曲陽恆山),而衡山取代的則是安徽潛山的古南嶽天柱山。為何要換位?為了帝王便於到達--被取代的那兩座山過於偏僻或難以攀登。
古南嶽天柱山
不過比起北嶽恆山,南嶽衡山至少在省內地位要勝一籌。衡山是湖南省九個國家5A級景區中於2007年首批過評的景區。衡山被稱為「文明奧區」,它的佛道文化、福壽文化和書院文化,以及抗戰文化的歷史遺存都為這座湘南第一山的開發和經營提供了多元的旅遊資源。而衡山所在的衡陽南嶽區打出的全域旅遊也讓這個山區小鎮成長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創建示範區,2017年接待人次破千萬,2018年旅遊收入破百億。
衡山祝融峰
再來看北嶽恆山,比起「五嶽獨秀」的衡山所擁有的層巒疊嶂和蔥蘢如黛,身處北方的恆山具有氣候所造成的先天劣勢,除了夏天,其它季節的恆山自然風景乏善可陳。實際上恆山景區主打的也是懸空寺和廟群區等人文景觀,這兩部分要各自購買門票參觀。許多遊客匆匆一覽交通相對方便的懸空寺後就趕往其它地方,而將廟群區棄之不顧。
恆山懸空寺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多種,首先是景區宣傳不夠,世人皆知懸空寺,但恆山廟群區有啥,很少有人能說出一二。論古建和壁畫的精彩程度,山西有太多遠勝於恆山寺廟的景區。從知名度上來說,位列五嶽的恆山在山西省內可能都排不上前五。山西的八個國家5A級景區中並沒有恆山,而在山西旅遊界,每年遊客最多的是五臺山,跟隨其後的是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和雲岡石窟等景區。
恆山摩崖石刻
很難說恆山是不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但事實就是這座北嶽在山西旅遊界有些像小透明。或許,怪只怪山西的旅遊資源太多太優秀。「東嶽之雄,西嶽之險,中嶽之峻,南嶽之秀,北嶽之幽」,這一個「幽」字,也道出了這座山的幽怨。如果在省內都難以出頭,那麼五嶽中哪一座山最沒存在感,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嶽# #恆山# #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