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水自排空太陽能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6:34:19 3
專利名稱:自上水自排空太陽能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熱水器,具體涉及自上水自排空太陽能熱水器。
背景技術:
目前,綠色能源太陽能熱水器越來越被廣泛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在使用過程中被關注的是上水和排空兩問題,人工上水需要守候時間,非人工上水需要相應裝置實現,防凍防裂需要排空裝置,上水裝置和排空裝置有機械式或電子機械式,普遍存在結構複雜,成本較大,故障率高等問題。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上水自排空太陽能熱水器,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實現自動上水和自動排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太陽能熱水器包括有太陽能水箱和集熱管,其特徵在於在太陽能水箱的一端上部設進水口,在太陽能水箱的另一端頂側部設出水口,位於太陽能水箱內插入水箱底的進水管連接在進水口上,位於太陽能水箱外的進水口上連接通氣管和上水管,上水管靠近進水口處安裝定壓閥,與水管連接的自來水管上安裝上水閥,太陽能水箱的出水口上連接出水管,淋蓬頭經混水閥一端連接出水管,淋蓬頭的另一端經冷水管連接在上水管上。
太陽能熱水器在非防凍時間段,關閉混水閥,常開上水閥自動上水,當太陽能水箱水滿時因定壓閥的作用自動停止上水;用水時,打開混水閥熱水即自動流出,同時隨著太陽能水箱內水位的下降由上水管自動補水。當太陽能熱水器進入防凍時間段,每次用水完畢前提前關閉上水閥,水管內餘水自動排空;下次用水時再次打開上水閥即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解決太陽能熱水器上水和排空問題,實現自上水和自排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太陽能水箱,2.進水口,3.出水口,4.進水管,5.出水管,6.上水管,7.通氣管,8.定壓閥,9.冷水管,10.淋蓬頭,11.上水閥,12.混水閥,13.自來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太陽能熱水器包括有太陽能水箱和集熱管,其特徵在於在太陽能水箱1的一端上部設進水口2,在太陽能水箱1的另一端頂側部設出水口3,位於太陽能水箱1內插入水箱底的進水管4連接在進水口2上,位於太陽能水箱1外的進水口2上連接通氣管7和上水管6,上水管6靠近進水口2處安裝定壓閥8,與上水管6連接的自來水管13上安裝上水閥11,太陽能水箱1的出水口3上連接出水管5,淋蓬頭10經混水閥12一端連接出水管5,淋蓬頭10的另一端經冷水管9連接在上水管6上。
太陽能熱水器在非防凍時間段,關閉混水閥12,常開上水閥11自動上水,當太陽能水箱1水滿時因定壓閥8的作用自動停止上水;用水時,打開混水閥12熱水即自動流出,同時隨著太陽能水箱1內水位的下降由上水管6自動補水;當太陽能熱水器進入防凍時間段,每次用水完畢前提前關閉上水閥11,水管內餘水自動排空;下次用水時再次打開上水閥即可。
權利要求1.自上水自排空太陽能熱水器,該太陽能熱水器包括有太陽能水箱和集熱管,其特徵在於在太陽能水箱(1)的一端上部設進水口(2),在太陽能水箱(1)的另一端頂側部設出水口(3),位於太陽能水箱(1)內插入水箱底的進水管(4)連接在進水口(2)上,位於太陽能水箱(1)外的進水口(2)上連接通氣管(7)和上水管(6),上水管(6)靠近進水口(2)處安裝定壓閥(8),與上水管(6)連接的自來水管(13)上安裝上水閥(11),太陽能水箱(1)的出水口(3)上連接出水管(5),淋蓬頭(10)經混水閥(12)一端連接出水管(5),淋蓬頭(10)的另一端經混水閥(12)連接在上水管(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上水自排空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徵在於淋蓬頭(10)的另一端經冷水管(9)連接上水管(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自上水自排空太陽能熱水器,在太陽能水箱(1)的一端上部設進水口(2),在太陽能水箱(1)的另一端頂側部設出水口(3),位於太陽能水箱(1)內插入水箱底的進水管(4)連接在進水口(2)上,位於太陽能水箱(1)外的進水口(2)上連接通氣管(7)和上水管(6),上水管(6)靠近進水口(2)處安裝定壓閥(8),與上水管(6)連接的自來水管(13)上安裝上水閥(11),太陽能水箱(1)的出水口(3)上連接出水管(5),淋蓬頭(10)經混水閥(12)一端連接出水管(5),淋蓬頭(10)的另一端經冷水管(9)連接在上水管(6)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解決太陽能熱水器上水和排空問題,實現自上水和自排空。
文檔編號F24J2/04GK2903798SQ200620069770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8日
發明者許興華 申請人:許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