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推力電主軸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3:33:29 4
專利名稱:氣動推力電主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動推動實現自動鑽孔或其他加工使用的電主軸,尤其是具備低噪音、安裝與操作簡單,方便多臺組合使用。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電主軸要實施進給加工,都需配上導軌和進給機構(氣動、液壓或絲杆傳動)才能使用,但是,導軌運行方向和電主軸中心線平行度要求很高,機構安裝較困難, 在多臺組合使用的專機上,易在空間位置上產生互相干涉。而另一種公知的動力頭,是由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傳統機械主軸旋轉,由氣缸推動進給加工,機械傳動過程中產生的功率損耗及噪音難於排除,該動力頭由於末端帶有電機,重心位置偏向末端,對設在前端的裝夾固定位剛性要求較高,佔用空間偏大,不利於多臺組合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電主軸進給加工實施機構較複雜,和動力頭傳動時產生噪音與功率耗損,並同時解決組合使用時的幹擾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動推力電主軸,是一個完整的獨立加工單元,結構相對緊湊簡單,重心處於工作位置前端裝夾處,能方便地安裝,獨立或組合使用均可實施,因電主軸無需皮帶傳動,所以比動力頭噪音小、精度高、所耗電能也較少。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動推力電主軸結構,包括電主軸、氣缸和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由氣缸筒、氣缸前端蓋和氣缸後端蓋組成,所述電主軸內置於氣缸筒內,將電主軸做為氣缸的前活塞杆伸出氣缸前端蓋,並與電主軸轉子同軸,電主軸後蓋製成氣缸活塞狀,其直徑大於電主軸外徑,在電主軸後蓋上還裝有一貫穿通過氣缸後端蓋的活塞杆,後活塞杆端部裝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裝有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所述後活塞杆與電主軸轉子不同軸。所述後活塞杆為空心管,該空心管內穿設氣缸進排氣管和電主軸電線。所述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包括阻尼器和限距杆,限距杆上裝有行程開關, 氣缸後端蓋上與限距杆中心相對應的限距螺釘。本發明是把電主軸內置於氣缸內,電主軸外型按氣缸前活塞杆要求製造,並使氣缸前活塞杆與電主軸轉子同軸,電主軸後蓋製成氣缸活塞狀,直徑大於電主軸外徑,並在後蓋偏心位置上裝一空心管,貫穿氣缸後端蓋,這就形成氣缸後活塞杆,同時管內也是氣缸進排氣管和電主軸電線的安裝位置,在氣缸各交匯處放有密封圈。這樣就形成了,有前(電主軸)後(空心管)作為活塞杆,電主軸後蓋為活塞,前端中心能旋轉的氣缸,後活塞杆與電主軸(前活塞杆)由於不在同心軸上,起到電主軸主體止轉功能;並且後活塞杆端部裝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裝有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包括阻尼器和限距杆,限距杆上裝有行程開關,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在通上電源和與氣源後就能達到鑽孔或其他加工使用的目的。本發明可以滿足常規鑽孔等加工使用用途,結構簡單小巧,安裝與操作方便,工作時,高壓空氣包容電主軸,所以,噪音小、不易發熱。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縱剖面構造圖。圖中1.氣缸前端蓋2.電主軸3.氣缸筒4.電主軸後蓋5.氣缸後活塞杆固定座6.氣缸後活塞杆7.氣缸後端蓋8.固定板9.固定板螺母10.轉子軸11.後進排氣管12.前進排氣管13.電主軸電線14.阻尼器15.限距杆16.行程開關17.行程開關電線18.限距螺釘19.密封圈。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所述一種氣動推力電主軸結構,包括電主軸(2)、氣缸和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所述氣缸由氣缸筒(3)、氣缸前端蓋(1)和氣缸後端蓋(7)組成,所述電主軸(2)內置於氣缸筒(3)內,將電主軸(2)做為氣缸的前活塞杆伸出氣缸前端蓋(1),並使前活塞杆與轉子軸(10)同軸,將電主軸後蓋(4)製成氣缸活塞狀,其直徑大於電主軸(2)外徑,在電主軸後蓋(4)上還裝有氣缸後活塞杆,後活塞杆(6)貫穿通過氣缸後端蓋(7),所述後活塞杆(6)系空心管,內裝有氣缸進排氣管(11) (12)和電主軸電線(13),所述後活塞杆 (6)與轉子軸(10)不同軸,氣缸後活塞杆(6)端部裝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裝有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其包括阻尼器(14)和限距杆(15),限距杆(15)上還裝有行程開關 (16),限距螺釘(18)裝在氣缸後端蓋(7)上與限距杆(15)中心對應。本發明是把電主軸(2)內置於氣缸內,電主軸(2)外型按氣缸前活塞杆要求製造, 並與電主軸轉子軸(10)同軸,電主軸後蓋(4)製成氣缸活塞狀,直徑大於電主軸外徑,並在電主軸後蓋(4)偏心位置上裝一空心管,貫穿氣缸後端蓋(7),這就形成氣缸後活塞杆(6), 同時該空心管內也是氣缸進排氣管(11、12)和電主軸電線(13)的安裝位置,在氣缸各交匯處放有密封圈(19)。這樣就形成了有前(電主軸)後(空心管)活塞杆,電主軸後蓋為活塞, 前端中心能旋轉的氣缸結構,後活塞杆(6)與電主軸O)由於不在同心軸上,起到電主軸主體止轉功能,後活塞杆(6)端部裝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裝有阻尼器(14)和限距杆 (15),限距杆(15)上裝有行程開關(16),裝上電主軸的驅動控制部分後,通上電源和與氣源,即可進行工作。其具體工作原理如下起動外部開關後,電主軸(2)旋轉,控制外部的進排氣換向閥工作,使進排氣管(11)進氣,進排氣管(12)排氣,電主軸(2)連同後活塞杆(6)形成的整體快速前進,當阻尼器(14)碰到氣缸後端蓋(7)時,電主軸慢進,進入工作行程,直到固定在限距杆(15)頂部的行程開關(16)碰到限距螺釘(18)時,行程開關(16)控制著外部時間繼電器及進排氣換向閥,起作用後,使限距杆(15)頂在限距螺釘(18)處,短暫時間後,進排氣管(12)轉為進氣,進排氣管(11)轉為排氣,電主軸(2)快速後退,這時另一時間繼電器計時,電主軸(2)回位後,該計電器時間到時,控制的電主軸(2)電源斷電,進排氣閥關閉,停機,工作一個周期完成。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推力電主軸,包括電主軸、氣缸和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由氣缸筒、氣缸前端蓋和氣缸後端蓋組成,所述電主軸內置於氣缸筒內,將電主軸做為氣缸的前活塞杆伸出氣缸前端蓋,並與電主軸轉子同軸,電主軸後蓋製成氣缸活塞狀,其直徑大於電主軸外徑,在電主軸後蓋上還裝有一貫穿通過氣缸後端蓋的活塞杆,後活塞杆端部裝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裝有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推力電主軸,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活塞杆與電主軸轉子不同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推力電主軸,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活塞杆為空心管,該空心管內穿設氣缸進排氣管和電主軸電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推力電主軸,其特徵在於所述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包括阻尼器和限距杆,限距杆上裝有行程開關,氣缸後端蓋上與限距杆中心相對應的限距螺釘。
全文摘要
一種氣動推力電主軸,包括電主軸、氣缸和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所述氣缸由氣缸筒、氣缸前端蓋和氣缸後端蓋組成,所述電主軸內置於氣缸筒內,將電主軸做為氣缸的前活塞杆伸出氣缸前端蓋,並與電主軸轉子同軸,電主軸後蓋製成氣缸活塞狀,其直徑大於電主軸外徑,在電主軸後蓋上還裝有一貫穿通過氣缸後端蓋的活塞杆,後活塞杆端部裝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裝有電主軸的伸出長度控制部分。它是把電主軸內置於氣缸內,外型按活塞杆和活塞要求設計,電主軸後端蓋設計有一空心管作為電源線通道,並同時起止轉作用,使之成為中心能旋轉,在氣壓的推動下,能實現進給加工的獨立主軸單元。
文檔編號B23B19/02GK102151851SQ201110103850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5日
發明者林雄 申請人: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