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及製備方法
2023-10-10 18:08:09 1
專利名稱: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病毒性肝炎是由幾種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症好久和壞死病變為主的一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類傳染病,具有傳染性較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面廣泛、發病率高等特點;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變成慢性,並可發展為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對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已確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種類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現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現,並有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可能。中醫藥用於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由於具有副作用小、療效好的特點,故很受人們青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好,用於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及製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的茵陳150-300份、白茅根150-300份、杭白菊80-150份、蒼朮80-150份、柴胡80-150 份。所述的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的茵陳300份、白茅根300份、杭白菊150份、蒼朮150份、柴胡150份。所述的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及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取原料藥茵陳300份、白茅根300份、杭白菊150份、蒼朮150份、柴胡1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為60%,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_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製成口服液,即得。服用方法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為20ml,三個月為一療程,服藥後多在10天見效,2-3療程治癒。本中藥口服液特點是能使患者痊癒,見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標本兼治、扶正不滯邪、祛邪不傷正的作用,無復發,成本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發明所選用的中藥原料中,茵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清溼熱、退黃疸、用於黃疸尿少、溼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白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杭白菊辛、甘、苦、微寒,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疏散清瀉;蒼朮辛、苦,溫,歸脾、胃經,燥溼健脾、闢穢、祛風溼。柴胡苦、微寒,歸肝經、膽經,疏散退熱、昇陽舒肝、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本發明口服液可迅速解除病毒性肝炎患者腹痛、腹瀉,瀉下稀水樣便的症狀,專藥專治,療效顯著。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原料藥茵陳300份、白茅根300份、杭白菊150份、蒼朮150份、柴胡150份。製備取原料藥茵陳300份、白茅根300份、杭白菊150份、蒼朮150份、柴胡1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為60%,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_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製成口服液,即得。實施例2: 原料藥茵陳225份、白茅根225份、杭白菊115份、蒼朮115份、柴胡115份。製備取原料藥茵陳225份、白茅根225份、杭白菊115份、蒼朮115份、柴胡115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為60%,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_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製成口服液,即得。實施例3:原料藥茵陳150份、白茅根150份、杭白菊80份、蒼朮80份、柴胡80份。製備取原料藥茵陳150份、白茅根150份、杭白菊80份、蒼朮80份、柴胡8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為60%,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製成口服液,即得。實施例4 (I)臨床觀察治療病毒性肝炎患者37例,男28例,女9例,年齡最大66歲,最小19歲,平均45歲。病程最短0.5年,最長3年,平均2. 5年;(2)治療標準;治癒主要症狀消失,肝脾腫大恢復,無壓叩痛,肝功能恢復正常,隨訪半年無異常者。好轉主要症狀消失,肝脾腫大明顯回縮,且無壓痛,肝功能接近正常。無效達不到上述療效標準者。(3)治療方法採用本發明實施例I製備的中藥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為20ml,三個月為一療程,一般2-3療程。(4)治療結果患者37例,治癒28例,好轉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9. 1%。實施例5 典型病例葉某,19歲,男,患有病毒性肝炎,患者腹痛、腹瀉,瀉下稀水樣便,服用該發明中藥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為20ml,服藥後10天見效,2個療程治癒。
實施例6 典型病例王某,35歲,女,患有病毒性肝炎,患者咳嗽、咳痰,活動後輕微氣促,服用該發明中藥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為20ml,服藥後15天見效,3個療程治癒。實施例I 典型病例孫某,20歲,男,患有病毒性肝炎,發熱、頭痛、嘔吐,腹痛,服用該發明 中藥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為20ml,服藥後10天見效,3個療程治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ロ服液,其特徵在於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的 茵陳150-300份、白茅根150-300份、杭白菊80-150份、蒼朮80-150份、柴胡80-150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ロ服液,其特徵在於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的 茵陳300份、白茅根300份、杭白菊150份、蒼朮150份、柴胡150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ロ服液及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步驟 取原料藥茵陳300份、白茅根300份、杭白菊150份、蒼朮150份、柴胡1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為60%,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取濾液回收こ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製成ロ服液,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病毒性肝炎中藥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的茵陳150-300份、白茅根150-300份、杭白菊80-150份、蒼朮80-150份、柴胡80-150份,本發明口服液可迅速解除病毒性肝炎患者腹痛、腹瀉,瀉下稀水樣便的症狀,專藥專治,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P31/20GK102671035SQ20121018172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4日
發明者黃芸 申請人:黃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