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2:45:29 1
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包括發酵容器及上蓋,在發酵容器的外層依次包括隔熱層和溫控層,所述的溫控層位於隔熱層和發酵容器之間,溫控層中空且位於發酵容器的頂部處與外部相通,在所述溫控層內圍繞發酵容器的外側均勻繞有加熱絲及冷卻管,所述的加熱絲和冷卻管自發酵容器開設的穿孔處向外引出。本新型在發酵容器和隔熱層之間設置溫控層,並在溫控層內注有水,同時圍繞發酵容器設置有發熱絲、冷卻管,在需要升溫時,接通發熱絲,在需要降溫時,接通冷卻管,利用溫控層內的水對發酵容器整體降溫,從而達到對發酵容器的均勻降溫。
【專利說明】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領域,尤其是指食品發酵所使用的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在傳統的發酵特別是發酵菌或泡菜等食品過程中,都是利用一發酵罐將材料放進去,再進行密封保存等待發酵完成。對於這些發酵罐而言,都是由粘土燒結的陶器,其無法自我產生所需的環境溫度,因而發酵需要將該陶器放置於特定的環境處進行,這就導致需要額外佔用和開發一符合要求的倉庫進行存儲。而開發具有溫度調節的結構,其結構複雜,成本高,因此大多都不符合實際的應用,較少能投入市場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實時監控及調節溫度的發酵結構。
[0004]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0005]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包括發酵容器及上蓋,在發酵容器的外層依次包括隔熱層和溫控層,所述的溫控層位於隔熱層和發酵容器之間,溫控層中空且位於發酵容器的頂部處與外部相通,在所述溫控層內圍繞發酵容器的外側均勻繞有加熱絲及冷卻管,所述的加熱絲和冷卻管自發酵容器開設的穿孔處向外引出。
[0006]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上蓋內部為空心層,上蓋的整體兩側向內彎折,溫控層與外部相通的部分與所述上蓋的空心層向內彎折處相連通。
[0007]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上蓋與發酵容器貼合的一側為隔熱厚層。
[0008]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上蓋的空心層和溫控層充滿調節溫度的水。
[0009]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上蓋的頂部設有一通孔及塞子,通孔連通空心層與外界,所述塞子用以堵塞通孔。
[0010]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發酵容器與所述隔熱層在底部相互固定。
[0011]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上蓋頂部位於中間位置設置一溫度探測探頭及與溫度探測探頭相連的顯示屏,溫度探測探頭位於空心層內。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發酵容器和隔熱層之間設置溫控層,並在溫控層內注有水,同時圍繞發酵容器設置有發熱絲、冷卻管,在需要升溫時,接通發熱絲,從而通過發熱絲對注水的液體整體加熱,因而利用該水對發酵容器整體升溫,達到對發酵容器均勻加熱;在需要降溫時,接通冷卻管,該冷卻管內為冷卻劑,通過冷卻劑將溫控層的熱量帶出外部,同時利用溫控層內的水對發酵容器整體降溫,從而達到對發酵容器的均勻降溫。
[0014]2、溫控層與上蓋的空心層之間實現無縫對接,同時在上蓋設有通孔,通過該通孔可方便注入可溫控的水,在蓋上上蓋後,水從上蓋流入溫控層,當注入滿後,發酵容器的外層均被水注滿,再通過發熱絲、冷卻管的升降溫,可達到除兩側之外,再加頂部保溫的全面功能。
[0015]3、在頂蓋設有溫度探測探頭及顯示屏,可實時監測溫控層的溫度並顯示,達到溫控的準確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所示,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包括發酵容器I及上蓋2,在發酵容器的外層依次包括隔熱層31和溫控層32,所述的溫控層32位於隔熱層31和發酵容器I之間,溫控層32中空且位於發酵容器I的頂部處與外部相通,在所述溫控層32內圍繞發酵容器I的外側均勻繞有加熱絲33及冷卻管34,所述的加熱絲33和冷卻管34自發酵容器I開設的穿孔處向外引出。
[0019]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上蓋2內部為空心層21,上蓋的整體兩側向內彎折,溫控層32與外部相通的部分35與所述上蓋的空心層21向內彎折處22相連通。
[0020]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上蓋與發酵容器I貼合的一側為隔熱厚層11。
[0021]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上蓋的空心層21和溫控層32充滿調節溫度的水。
[0022]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上蓋的頂部設有一通孔及塞子12,通孔連通空心層21與外界,所述塞子12用以堵塞通孔。
[0023]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發酵容器I與所述隔熱層31在底部相互固定。
[0024]作為對上述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上蓋頂部位於中間位置設置一溫度探測探頭13及與溫度探測探頭相連的顯示屏14,溫度探測探頭位於空心層21內。
[0025]以上所述並非對本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凡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包括發酵容器及上蓋,其特徵在於:在發酵容器的外層還依次包括隔熱層和溫控層,所述的溫控層位於隔熱層和發酵容器之間,溫控層中空且位於發酵容器的頂部處與外部相通,在所述溫控層內圍繞發酵容器的外側均勻繞有加熱絲及冷卻管,所述的加熱絲和冷卻管自發酵容器開設的穿孔處向外引出,所述的上蓋頂部位於中間位置設置一溫度探測探頭及與溫度探測探頭相連的顯示屏,溫度探測探頭位於空心層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蓋內部為空心層,上蓋的整體兩側向內彎折,溫控層與外部相通的部分與所述上蓋的空心層向內彎折處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蓋與發酵容器貼合的一側為隔熱厚層。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蓋的空心層和溫控層充滿調節溫度的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蓋的頂部設有一通孔及塞子,通孔連通空心層與外界,所述塞子用以堵塞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酵室溫度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發酵容器與所述隔熱層在底部相互固定。
【文檔編號】A23L1/218GK204014954SQ201420383018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明者】鍾明發, 李榮峰 申請人:東莞萬好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