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20:42:34 4

本發明涉及織布機配件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
背景技術:
織布機,又叫紡機、織機、棉紡機等,早期的織布機都是依靠人力帶動的織布機。無梭織布機技術自19世紀起就著手研究,自50年代起逐步推向國際市場。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新型的無梭織機陸續投入市場。無梭織機對改進織物和提高織機的效率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世界各國被廣泛採用,並加快了織造設備改造的進程,許多發達國家無梭織機的佔有率已達80%左右,出現了以無梭織機更新替代有梭織機的大趨勢。
最早的織布機,是席地而坐的踞織機。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織機經線木棍,右手拿打緯木刀在打緊緯線,左手在作投緯引線的姿態。這種足蹬式腰機沒有機架,卷布軸的一端繫於腰間,雙足蹬住另一端的經軸並張緊織物,用分經棍將經紗按奇偶數分成兩層,用提綜杆提起經紗形成梭口,以骨針引緯,打緯刀打緯。腰機織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採用了提綜杆、分經棍和打緯刀這三種。這種織機雖然看似很簡單,但是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引緯、前後打緊等3個方向的運動。
目前的織布機用送經蝸杆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送經速度經常跟不上織布速度,因此導致布面的鬆緊出現問題,影響支織布的效果,導致縱筐脫掉現象,因此需要一種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誦經速度經常跟不上織布速度,因此導致布面的鬆緊出現問題,影響支織布的效果,導致縱筐脫掉現象,因此需要一種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包括主體蝸杆和驅動轉子,所述主體蝸杆的內部設置有固定制動片,所述固定制動片的一側安裝有從動摩擦盤,所述主體蝸杆的中心處安裝有空心軸,所述空心軸的一側安裝有送經側軸,所述空心軸的另一側安裝有連杆,所述連杆的一側安裝有蝸杆摩擦環,所述蝸杆摩擦環的一側安裝有調節螺母,所述主體蝸杆的外壁面上安裝有制動圈,所述制動圈的一側安裝有剛性彈簧,所述制動圈的另一側安裝有送經齒輪,所述驅動轉子安裝在主體蝸杆的一側,所述驅動轉子的上方安裝有搖杆機構,所述驅動轉子的下方安裝有主動摩擦盤。
優選的,所述主體蝸杆靠近調節螺母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卡腳。
優選的,所述制動圈上設置有通孔,且通孔共設置有兩個。
優選的,所述搖杆機構和驅動轉子之間通過嚙合連接。
優選的,所述剛性彈簧和制動圈均為圓環形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具有結構簡單,製作方便,成本低廉等優點;制動圈的內側設置有剛性彈簧,剛性彈簧能夠保證送經蝸杆在工作過程中良好的緩衝性和適應性,進而避免因送經速度經常跟不上織布速度導致縱筐脫掉現象,因此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進而降低程晨成本;同時設置有制動圈和固定制動片,能夠提高送經蝸杆的制動效率,使其工作的運行效果更加精準,進而提高產品的加工質量,同時能夠提高安全性;設置有從動摩擦盤和主動摩擦盤,傳動效率更高,進而降低能源的無用消耗,節約成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體蝸杆;2-固定制動片;3-剛性彈簧;4-從動摩擦盤;5-蝸杆摩擦環;6-調節螺母;7-固定卡腳;8-制動圈;9-連杆;10-送經齒輪;11-空心軸;12-送經側軸;13-搖杆機構;14-驅動轉子;15-主動摩擦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和圖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實施例:一種織布機用送經蝸杆,包括主體蝸杆1和驅動轉子14,主體蝸杆1的內部設置有固定制動片2,固定制動片2的一側安裝有從動摩擦盤4,主體蝸杆1的中心處安裝有空心軸11,空心軸11的一側安裝有送經側軸12,空心軸11的另一側安裝有連杆9,連杆9的一側安裝有蝸杆摩擦環5,蝸杆摩擦環5的一側安裝有調節螺母6,主體蝸杆1的外壁面上安裝有制動圈8,制動圈8的一側安裝有剛性彈簧3,制動圈8的另一側安裝有送經齒輪10,驅動轉子14安裝在主體蝸杆1的一側,驅動轉子14的上方安裝有搖杆機構13,驅動轉子14的下方安裝有主動摩擦盤15,主體蝸杆1靠近調節螺母6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卡腳7,制動圈8上設置有通孔,且通孔共設置有兩個,搖杆機構13和驅動轉子14之間通過嚙合連接,剛性彈簧3和制動圈8均為圓環形結構。
工作原理;該織布機用送經蝸杆使用時,首先檢查各個零部件是否完好以及能否正常工作,然後在渦輪的帶動下與之嚙合的送經齒輪10得到動力驅動,進而帶動主體蝸杆1的旋轉運動,主體蝸杆1內部的空心軸11隨之做同步的旋轉運動,空心軸11同時帶動兩側的蝸杆摩擦環5和送經側軸12轉動,其中主體蝸杆1每轉動四分之一,送經齒輪10即進行一次送經,因此提高了送經速度,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同時剛性彈簧3在對主體蝸杆1和渦輪之間起到緩衝作用,減少機體的磨損消耗,提高了整體的韌性。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