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2:49:29 2
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包括用以接收高濃度廢水的第一格柵及提升井,以及與所述的第一格柵及提升井依次經管路連通的氣浮池、水解酸化池、UASB、綜合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MBR池,以及與所述的MBR池出水並接的回用水池和二沉池,所述的UASB的產氣口接入沼氣系統。本發明創造性地將豆製品廢水分為兩類,高濃度水和低濃度水,然後經泵提升至氣浮池,在氣浮池中去除來廢水中的懸浮顆粒等物質,經氣浮處理後的汙水進入水解酸化池,此外,水解酸化池出水去往UASB厭氧設備,以被還原有機物作為受氫體,同時產生有能源價值的甲烷氣體並經產氣口進入沼氣系統。
【專利說明】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豆製品製作的各種菜餚深受人們喜愛,利用各種豆類作物製作豆製品在我國已有 數千年的歷史,在豆製品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作為原材料和降溫使用,過去生產 中使用的水和製作豆製品所形成的廢渣往往都隨便排掉,對環境汙染極大。
[0003] 豆製品生產廢水含有大量有機物質、氨氮等營養物以及懸浮物含量很高,通常不 具毒性,對環境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使受排放水域發生富營養化,使得水體溶解氧大大降低, 對水生生物及魚類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豆製品廠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匯集至廢水處理 站經過汙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後達標排放。豆製品廢水,如豆漿、豆腐廢水等一般為高濃度 有機廢水,豆製品廢水主要來源於洗豆水、泡豆水、壓濾水、各生產工藝容器的洗滌水、地面 衝洗水等,但目前的豆製品生產廠的汙水處理系統一般只是進行簡單的過濾和沉澱處理, 相當於只是簡單的對豆製品汙水進行了簡單處理,隨著國家對豆製品汙水排放要求的不斷 提高,目前現有的豆製品生產企業使用的汙水處理系統已經不能達到國家對豆製品生產企 業汙水排放標準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豆製品廢水處理系 統。
[0005]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 -種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包括用以接收高濃度廢水的第一格柵及提升井,以及 與所述的第一格柵及提升井依次經管路連通的氣浮池、水解酸化池、UASB、綜合調節池、生 物接觸氧化池,MBR池,以及與所述的MBR池出水並接的回用水池和二沉池,所述的UASB 的產氣口接入沼氣系統,還包括用以接收低濃度廢水的第二格柵及提升井,所述的第二格 柵及提升井的出水接入綜合調節池,所述的二沉池固液分離後清水達標排放,汙泥經排汙 管與汙泥池連通,同時,所述的氣浮池的浮渣和沉泥經排泥排渣管路進入汙泥池,所述的汙 泥池的底部汙泥經汙泥管輸送至壓濾機,所述的壓濾機的壓濾出水經管路排放至綜合調節 池。
[0007] 所述的二沉池為斜板沉澱池。
[0008] 還包括與所述的MBR池相鄰設置的MBR洗膜池。
[0009] 所述的氣浮池進水的管路上串接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的管道混合器前後間隔地分 別與PAC添加機構和PAM添加機構連通。
[0010] 所述的排汙管上旁接有汙泥回流管以將部分汙泥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發明創造性地將豆製品廢水分為兩類,高濃度水和低濃度水,高濃度水CODcr 指數高,有機物含量大,將高濃度廢水首先進入格柵及提升井,除去大的漂浮雜物,然後經 泵提升至氣浮池,在氣浮池中去除來廢水中的懸浮顆粒等物質,經氣浮處理後的汙水進入 水解酸化池,此外,水解酸化池出水去往UASB厭氧設備,厭氧生物處理作為利用厭氧性微 生物的代謝特性,在毋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條件下,以被還原有機物作為受氫體,同時產生有 能源價值的甲烷氣體並經產氣口進入沼氣系統,UASB設備對COD的去除率能達到80%左 右,降低有序工藝的負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 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15]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包括用以接收高濃度廢水的第一格柵 及提升井1,以及與所述的第一格柵及提升井依次經管路連通的氣浮池2、水解酸化池3、 UASB4、綜合調節池5、生物接觸氧化池6、MBR池7以及與所述的MBR池出水並接的回用水 池8和二沉池9,如斜板沉澱池,所述的UASB的產氣口接入沼氣系統,還包括用以接收低濃 度廢水的第二格柵及提升井10,所述的第二格柵及提升井的出水接入綜合調節池5,所述 的回用水池內的水可用於綠化、衝洗或者衝廁等,所述的二沉池固液分離後清水達標排放, 汙泥經排汙管與汙泥池連通,所述的汙泥池的底部汙泥經汙泥管輸送至壓濾機,同時,所述 的氣浮池的浮渣和沉泥經排泥排渣管路進入汙泥池13或者直接進入壓濾機14。為輔助汙 泥回收和再生,所述的排汙管上旁接有汙泥回流管11以將部分汙泥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 池6。
[0016] 同時,為提高氣浮效果,在所述的氣浮池進水的管路上串接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的 管道混合器的管壁上前後間隔地與設置有兩個接入口,兩接入口分別與PAC添加機構和 PAM添加機構連通,所述的PAC添加機構和PAM添加機構連通分別包括罐體,攪拌器和加藥 泵,其與現有技術類似,在此不再展開描述
[0017] 優選地,所述的水解酸化池、綜合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的進水和出水分別設置 在上下遊兩側,以利用水的流動起到均勻水質的效果,同時還包括與所述的MBR池相鄰設 置的MBR洗膜池,臨近設置MBR洗膜池,可實現線上和線下的雙重清洗,提高其使用壽命和 效率。
[0018] 為提高處理效果,在所述的生物接觸氧化池池內設置有微孔曝氣器,在所述的MBR 池底部設置有曝氣管,在所述的二沉池底部設置有曝氣管,所述的微孔曝氣器和曝氣管分 別與鼓風機連通以實現曝氣處理,提高汙泥處理效果。
[0019] 具體來說,水解酸化的作用是調節廢水的PH值,後級接入USAB工藝,可以大大提 高UASB的容積負荷,提高去除效率。水中有機物為複雜結構時,水解酸化菌利用H 20電離的 H+和0H-將有機物分子中的C-C打開,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0H-,可以將長鏈水解為短鏈、 支鏈成直鏈、環裝結構成直鏈或直鏈,提高汙水的可生化性。水中SS高時,水解菌通過胞外 黏膜將其捕捉,用外膜水解成分子斷片再進入胞內代謝,不完全的代謝可以使SS成為溶解 性有機物,出水就變得清澈了。這期間水解菌是利用了水解斷鍵的有機物中共價鍵能量完 成了生命的活動形式。
[0020] UASB :這種工藝處理豆製品廢水時啟動過程快,易於形成顆粒化的活性汙泥;穩 定運行時,C0D去除率保持在80%的最大容積負荷率達20kg ·πι3/(1,產氣率達到1016m3 ·πι3/ d,生產性規模運行時;在HRT2d,溫度30?32°C條件下,容積負荷率可達515?715kg·!!!3/ d,COD的總去除率達97. 15%,其抗衝擊負荷和低pH的能力也很強。UASB處理豆製品廢水 有處理效率高、三相分離效果好、汙泥沉降性好的優點。
[0021] 生物接觸氧化池:有機汙染物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的吸附與分解代謝作用,然後 通過泥水分離來完成,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將汙水中的一部分有機物合成 新細胞,將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以便獲取細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終產物為 C02和H20等穩定物質。
[0022] 本發明創造性地將豆製品廢水分為兩類,高濃度水和低濃度水,其中高濃度水 CODcr 高達 20000mg/L-30000mg/L,如泡豆水,低濃度水 C0Dcr4000mg/L-8000mg/L,包括如 洗豆水、壓濾水、洗滌水等其他廢水,該類廢水CODcr相對較低,高濃度水CODcr指數高,有 機物含量大,將高濃度廢水首先進入格柵及提升井,除去大的漂浮雜物,然後經泵提升至氣 浮池,在氣浮池中去除來廢水中的懸浮顆粒等物質,經氣浮處理後的汙水進入水解酸化池, 此外,水解酸化池出水去往UASB厭氧設備,厭氧生物處理作為利用厭氧性微生物的代謝特 性,在毋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條件下,以被還原有機物作為受氫體,同時產生有能源價值的甲 烷氣體並經產氣口進入沼氣系統,UASB設備對C0D的去除率能達到80%左右,降低有序工 藝的負荷。
[0023] 低濃度廢水經格柵及提升井,出水與UASB出水混合進入綜合調節池,然後進入水 解酸化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在池中設置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待處理的廢水經充 氧後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汙泥共同作用,達到淨化廢 水的作用。
[0024] 將高濃度有機廢水和低濃度有機廢水分別收集,分段處理,節省了處理成本和運 行費用。處理工藝簡潔,出水水質穩定,操作和控制方便。
[0025]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 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豆製品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用以接收高濃度廢水的第一格柵及提 升井,以及與所述的第一格柵及提升井依次經連通的氣浮池、水解酸化池、UASB、綜合調節 池、生物接觸氧化池,MBR池,以及與所述的MBR池出水並接的回用水池和二沉池,所述的 UASB的產氣口接入沼氣系統,還包括用以接收低濃度廢水的第二格柵及提升井,所述的第 二格柵及提升井的出水接入綜合調節池,所述的二沉池固液分離後清水達標排放,汙泥經 排汙管與汙泥池連通,同時,所述的氣浮池的浮渣和沉泥經排泥排渣管路進入汙泥池,所述 的汙泥池的底部汙泥經汙泥管輸送至壓濾機。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綜合調節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 間設置有酸化池,所述的壓濾機的壓濾出水經管路排放至綜合調節池。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二沉池為斜板沉澱池。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淨水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所述的MBR池相鄰設置的MBR 洗膜池。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浮池進水的管路上串接有管 道混合器,所述的管道混合器前後間隔地分別與PAC添加機構和PAM添加機構連通。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汙管上旁接有汙泥回流管以 將部分汙泥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
【文檔編號】C02F9/14GK104193113SQ20141047527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7日
【發明者】王超, 徐守疆, 王春豔 申請人:天津邦盛淨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