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於固定的呼吸內科用輸氧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21:59:2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呼吸內科領域,具體是一種便於固定的呼吸內科用輸氧管。
背景技術:
當前,重症監護室的患者主要是大多年齡患者較多,病程較長,反覆發病,通常需要吸氧或者持續吸氧進行治療,其中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或危重哮喘、各種原因引起的肺水腫等病種,病情危重,隨時可能出現呼吸衰竭或呼吸衰竭進行性加重,患者需要建立吸氧裝置以輔助患者進行正常呼吸。
目前大多數重症監護室使用的吸氧護理面罩,均不具備氧氣濃度檢測及患者呼吸檢測功能,氧氣濃度由於種種原因有時會出現降低現象,有些重症患者的呼吸在病情加重或不穩定時會出現呼吸暫停現象,如不及時發現處理則會造成病人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危機患者生命,這些工作目前均需要醫護人員隨時檢查,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同事現有的輸氧管一般都沒有專門的固定裝置,有時會發生輸氧管與其他管線纏繞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便於固定的呼吸內科用輸氧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於固定的呼吸內科用輸氧管,包括輸氧管本體、檢測裝置和固定裝置,所述檢測裝置設置在輸氧管本體的內部,檢測裝置設置有檢測電路,檢測裝置向輸氧流向背向一端連接有連接軸,連接軸內設置有磁體,磁體的一端設置有八字形磁性簧片,磁體的另一端設置有電磁極,在連接軸與檢測裝置連接端設置有幹簧管,幹簧管連接檢測電路,幹簧管外設置有保護殼體,幹簧管設置有2個,且兩個幹簧管沿連接軸上下對稱;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環、固定板和粘連塊,固定環的直徑與輸氧管本體的直徑相適配,固定環的固定安裝在固定板上,粘連塊的一側設在固定板上,粘連塊的另一側設有粘膠。
進一步的:所述粘連塊與固定環分別設在固定板相對稱的兩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環為環形橡膠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置的固定裝置能夠 在輸氧管上調整其位置,並且通過固定裝置能夠輕易的就將輸氧管固定在物體的表面。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便於固定的呼吸內科用輸氧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便於固定的呼吸內科用輸氧管中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便於固定的呼吸內科用輸氧管,包括輸氧管本體1、檢測裝置2和固定裝置,所述檢測裝置2設置在輸氧管本體1的內部,檢測裝置2設置有檢測電路3,檢測裝置2向輸氧流向背向一端連接有連接軸7,連接軸7內設置有磁體6,磁體6的一端設置有八字形磁性簧片5,磁體6的另一端設置有電磁極8,在連接軸7與檢測裝置2連接端設置有幹簧管4,幹簧管4連接檢測電路3,幹簧管4外設置有保護殼體,幹簧管4設置有2個,且兩個幹簧管4沿連接軸7上下對稱;使用過程中,當氣體流動通過輸氧管本體1時,衝擊磁性簧片5,磁性簧片5因氣體流量的衝擊產生顫動,從而產生微弱的電流,電流通過磁體6使得電磁極8的上下鉑片帶電,幹簧管4在電磁極8電流釋放作用下吸合,吸合後即產生相同的一對脈衝,通過電路處理並分析單位時間內一對脈衝產生的勢差,便能夠得出單位時間內流量變化的大小;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環9、固定板10和粘連塊11,固定環9為環形橡膠帶,固定環9的直徑與輸氧管本體1的直徑相適配,固定環9套設在輸氧管本體1上,固定環9的固定安裝在固定板10上,粘連塊11的一側設在固定板10上,粘連塊11的另一側設有粘膠,且粘連塊11與固定環9分別設在固定板10相對稱的兩側面上;使用時,將固定環9套在輸氧管本體1上,然後調整固定板10的方位,將粘連塊11按在物體的表面,從而使得輸氧管能夠快速的固定。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