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及其製程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3:27:49 1
專利名稱: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及其製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紙製品製造設備裝置及其方法,特別是一種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及其製程。
背景技術:
一般紙制的餐盒,通常只形成一可供菜餚容置的空間,容易使菜飯的湯汁相互混合,使口味變質。因此,公開了一種以隔片區隔餐盒空間的餐盒,使菜飯分離。
惟外加的隔片的餐盒不能藉由自動化機具及使餐盒一體成型,而必須另以人工方式置放,造成加工上的困擾,且餐盒與作為隔片的肋片間存在縫隙,所以,雖然可以區隔菜飯,但仍無法有效解決湯汁混合的缺失。
為此,公開了一種多格式餐盒成型結構,其主要系藉由可形成多格狀結構的主盒體與副盒體黏結,使餐盒區隔成多數容置空間,藉以有效區隔每一道菜餚及白飯。惟成型或黏結主盒體與副盒體時,仍必須以人工完成,相當耗費人力,且生產速度較慢,相當不符合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利用自動化作業連續成型及黏結作業、減少人力、提高生產效率的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及其製程。
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包括模板、設置於模板上的母模單元及相對母模單元位移的公模單元;模板系可前、後往復位移以位於進行第一、二模壓過程的第一、二模壓位置;母模單元包括沿模板長度方向排列的第一、二結合母模、第一、二成型母模,第一、二結合母模系位於第一、二成型母模之間;公模單元包括第一、二結合公模及位於第一、二結合公模間的成型公模;多格餐盒成型製程包括藉由模板前、後位移於第一、二模壓位置進行的第一、二次模壓過程;第一模壓位置的第一模壓過程系同時模壓第一主盒板及副盒板以分別形成第一主盒體及副盒體;第二模壓位置的第二模壓過程系再次模壓主、副盒體以並接黏結主、副盒體以形成一體。
其中第一、二結合母模分別具有多格狀的副凹穴及結合凹穴;第一、二成型母模分別具有形成與第一、二結合母模上結合凹穴相對應的成型凹穴;第一、二結合公模分別具有與第一、二成型母模、第一、二結合母模上成型凹穴、結合凹穴形狀互補的凸塊及與第一、二結合母模上副凹穴形狀互補的區塊。
母模單元第一、二成型母模成型凹穴內分別設有深入/凸出成型凹穴的第一、二推板。
母模單元第一、二結合母模結合凹穴及副凹穴內分別設有相對結合公模伸縮動作的數推桿。
第一、二模壓過程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第一模壓過程進料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主盒板由置料位置I輸送至第一成型母模與第一結合公模間;副盒板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一結合母模與成型公模間;步驟二第一模壓過程合模壓制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與第一成型母模對合;成型公模與第一結合母模對合;第二結合公模與第二結合母模對合;使第一結合公模、成型公模以凸塊、區塊分別推擠第一主盒板、副盒板及第一推板、推桿深入第一成型母模的成型凹穴、第一結合母模的副凹穴內,使第一主盒板、副盒板依循凹穴、副凹穴的形狀,摺疊形成第一主盒體及副盒體;步驟三第一模壓過程開模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及成型公模脫離第一成型母模及第一結合母模,第一推板推送第一主盒體脫離第一成型母模的成型凹穴,使第一主盒體附掛於第一成型公模的凸塊上;步驟四第二模壓過程進料模板朝左側移動,模板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成型公模夾帶第一主盒體與第一結合母模的結合凹穴對應,第二主盒板由置料位置III輸送至第二成型母模與第二結合公模間;另一副盒板同時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二結合母模與成型公模間;步驟五第二模壓過程合模黏結及壓制模板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與第一結合母模對合;第二結合公模與第二成型母模對合;成型公模與第二結合母模對合;使第一結合公模以凸塊推送第一主盒體進入第一結合母模的結合凹穴內及以區塊擠壓副盒體與第一主盒體並接黏結,使第一主盒體與副盒體形成完整的餐盒;第二結合公模、成型公模分別模壓第二主盒板、副盒板,摺疊形成第二主盒體及副盒體;步驟六第二模壓過程開模模板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二結合公模、成型公模脫離第一結合母模、第二結合母模、第二結合母模,位於第一結合母模副凹穴及結合凹穴內的第一推桿將餐盒推離第一結合母模;第二推板推送第二主盒體脫離第二成型母模的成型凹穴,使第二主盒體附掛在第二成型公模的凸塊上;步驟七第一模壓過程進料模板朝右側移動,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二結合公模夾帶第二主盒體與第二結合母模的結合凹穴對應,且第一主盒板由置料位置I輸送至第一成型母模與第一結合公模間;副盒板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一結合母模與成型公模間;步驟八重複驟二~步驟七,使模板在第一模壓位置與第二模壓位置往復位移的過程中,以自動化作業完成餐盒的成型與黏結。
由於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包括模板、母模單元及公模單元;模板系可前、後往復位移以位於進行第一、二模壓過程的第一、二模壓位置;母模單元包括第一、二結合母模、位於第一、二結合母模外側的第一、二成型母模;公模單元包括第一、二結合公模及位於第一、二結合公模間的成型公模;多格餐盒成型製程包括藉由模板前、後位移於第一、二模壓位置進行的第一、二次模壓過程;第一模壓位置的第一模壓過程系同時模壓第一主盒板及副盒板以分別形成第一主盒體及副盒體;第二模壓位置的第二模壓過程系再次模壓主、副盒體以並接黏結主、副盒體以形成一體。本發明系藉由模板在第一模壓位置與第二模壓位置往復位移的過程中,進行第一、二模壓過程,使第一(二)主盒板及副盒板形成主盒體及副盒體,同時,並接黏結主盒體及副盒體,使主、副盒體形成一體。不僅可利用自動化作業連續成型及黏結作業,而且減少人力、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圖1、為裝設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的餐盒成型機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步驟一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步驟一俯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步驟二俯視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步驟三俯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步驟四俯視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步驟五俯視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步驟六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系裝設於餐盒成型機5上。
如圖2、圖3所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包括模板1、設置於模板1上的母模單元2及相對母模單元2位移的公模單元3。
模板1繫於如圖4所示的第一模壓位置及如圖7所示的第二模壓位置之間往復位移。
母模單元2系設置在模板1上,並包括沿模板1長度方向排列的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第一、二成型母模23、24、第一、二推板25、26及數推桿27、28。
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系位於第一、二成型母模23、24之間,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分別具有多格狀的副凹穴211、221及結合凹穴212、222。
第一、二成型母模23、24分別具有形成與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上結合凹穴212、222相對應的成型凹穴231、241。
第一、二推板25、26系分別位於第一、二成型母模23、24的成型凹穴231、241內,且可伸縮動作而深入或凸出成型凹穴231、241。
推桿27、28系分別位於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的副凹穴211、221及結合凹穴212、222內,且可伸縮動作而深入或凸出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的副凹穴211、221及結合凹穴212、222。
公模單元3系可相對母模單元2位移,其包括第一、二結合公模31、32及位於第一、二結合公模31、32間的成型公模33。
第一、二結合公模31、32分別具有與第一、二成型母模23、24、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上成型凹穴231、241、結合凹穴212、222形狀互補的凸塊311、321及與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上副凹穴211、221形狀互補的區塊312、322。
成型公模33具有與第一、二結合母模21、22上副凹穴211、221形狀互補的區塊331。
如圖3所示,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系藉由模板1前、後位移於第一、二模壓位置進行的二次模壓過程;第一模壓位置的第一模壓過程系同時模壓第一主盒板41及副盒板43以分別形成第一主盒體41』及副盒體43』;第二模壓位置的第二模壓過程系再次模壓主、副盒體41』、43』以並接黏結主、副盒體41』、43』以形成一體餐盒4。
本發明多格餐盒成型裝置製程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第一模壓位置進料如圖3、圖4所示,模板1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主盒板41由置料位置I輸送至第一成型母模23與第一結合公模31間;副盒板43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一結合母模21與成型公模33間;步驟二第一模壓位置合模壓制如圖5所示,模板1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31與第一成型母模23對合;成型公模33與第一結合母模21對合;第二結合公模32與第二結合母模22對合;使第一結合公模31、成型公模33以凸塊311、區塊331分別推擠第一主盒板41、副盒板43及第一推板25、推桿27深入第一成型母模23的成型凹穴231、第一結合母模21的副凹穴211內,使第一主盒板41、副盒板43依循凹穴231、副凹穴211的形狀,摺疊形成第一主盒體41』及副盒體43』;步驟三第一模壓位置開模如圖6所示,模板1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31及成型公模33脫離第一成型母模23及第一結合母模21,第一推板25推送第一主盒體41』脫離第一成型母模23的成型凹穴231,使第一主盒體41』附掛於第一成型公模31的凸塊311上;步驟四第二模壓位置進料如圖7所示,模板1朝左側移動,模板1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成型公模31夾帶第一主盒體41』與第一結合母模21的結合凹穴212對應,第二主盒板42由置料位置III輸送至第二成型母模24與第二結合公模32間;另一副盒板43同時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二結合母模22與成型公模33間;步驟五第二模壓位置合模黏結及壓制如圖8所示,模板1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31與第一結合母模21對合;第二結合公模32與第二成型母模24對合;成型公模33與第二結合母模22對合;使第一結合公模31以凸塊311推送第一主盒體41』進入第一結合母模21的結合凹穴212內及以區塊312擠壓副盒體43』與第一主盒體41』並接黏結,使第一主盒體41與副盒體43』形成如圖9所示的完整的餐盒4;第二結合公模32、成型公模33分別模壓第二主盒板42』、副盒板43」,摺疊形成第二主盒體42』及副盒體43」;步驟六第二模壓位置開模如圖2、圖9所示,模板1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二結合公模31、32、成型公模33脫離第一結合母模21、第二結合母模22、第二結合母模24,位於第一結合母模21副凹穴211及結合凹穴212內的第一推桿27將餐盒4推離第一結合母模21;第二推板26推送第二主盒體42』脫離第二成型母模24的成型凹穴241,使第二主盒體42』附掛在第二成型公模3的凸塊321上;步驟七第一模壓位置進料如圖2、圖4所示,模板1朝右側移動,模板1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二結合公模32夾帶第二主盒體42』與第二結合母模22的結合凹穴222對應,且第一主盒板41由置料位置I輸送至第一成型母模23與第一結合公模31間;副盒板43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一結合母模21與成型公模33間;步驟八重複驟二~步驟七,使模板1在第一模壓位置與第二模壓位置往復位移的過程中,以自動化作業完成餐盒4的成型與黏結。
歸納上述,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及功效本發明系藉由模板1在第一模壓位置與第二模壓位置往復位移的過程中,使第一(二)主盒板41(42)及副盒板43形成主盒體41』(42』)及副盒體43』(43」),同時,並接黏結主盒體41』(42』)及副盒體43』(43」),使主、副盒體41』(42』)43』(43」)形成一體。藉此,本發明能以全自動化的作業完成餐盒4的成型與黏接,而能減少人力及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模板、設置於模板上的母模單元及相對母模單元位移的公模單元;模板系可前、後往復位移以位於進行第一、二模壓過程的第一、二模壓位置;母模單元包括沿模板長度方向排列的第一、二結合母模、第一、二成型母模,第一、二結合母模系位於第一、二成型母模之間;公模單元包括第一、二結合公模及位於第一、二結合公模間的成型公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二結合母模分別具有多格狀的副凹穴及結合凹穴;第一、二成型母模分別具有形成與第一、二結合母模上結合凹穴相對應的成型凹穴;第一、二結合公模分別具有與第一、二成型母模、第一、二結合母模上成型凹穴、結合凹穴形狀互補的凸塊及與第一、二結合母模上副凹穴形狀互補的區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母模單元第一、二成型母模成型凹穴內分別設有深入/凸出成型凹穴的第一、二推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母模單元第一、二結合母模結合凹穴及副凹穴內分別設有相對結合公模伸縮動作的數推桿。
5.一種多格餐盒成型製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藉由模板前、後位移於第一、二模壓位置進行的第一、二次模壓過程;第一模壓位置的第一模壓過程系同時模壓第一主盒板及副盒板以分別形成第一主盒體及副盒體;第二模壓位置的第二模壓過程系再次模壓主、副盒體以並接黏結主、副盒體以形成一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格餐盒成型製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二模壓過程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第一模壓過程進料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主盒板由置料位置I輸送至第一成型母模與第一結合公模間;副盒板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一結合母模與成型公模間;步驟二第一模壓過程合模壓制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與第一成型母模對合;成型公模與第一結合母模對合;第二結合公模與第二結合母模對合;使第一結合公模、成型公模以凸塊、區塊分別推擠第一主盒板、副盒板及第一推板、推桿深入第一成型母模的成型凹穴、第一結合母模的副凹穴內,使第一主盒板、副盒板依循凹穴、副凹穴的形狀,摺疊形成第一主盒體及副盒體;步驟三第一模壓過程開模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及成型公模脫離第一成型母模及第一結合母模,第一推板推送第一主盒體脫離第一成型母模的成型凹穴,使第一主盒體附掛於第一成型公模的凸塊上;步驟四第二模壓過程進料模板朝左側移動,模板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成型公模夾帶第一主盒體與第一結合母模的結合凹穴對應,第二主盒板由置料位置III輸送至第二成型母模與第二結合公模間;另一副盒板同時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二結合母模與成型公模間;步驟五第二模壓過程合模黏結及壓制模板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結合公模與第一結合母模對合;第二結合公模與第二成型母模對合;成型公模與第二結合母模對合;使第一結合公模以凸塊推送第一主盒體進入第一結合母模的結合凹穴內及以區塊擠壓副盒體與第一主盒體並接黏結,使第一主盒體與副盒體形成完整的餐盒;第二結合公模、成型公模分別模壓第二主盒板、副盒板,摺疊形成第二主盒體及副盒體;步驟六第二模壓過程開模模板系位於第二模壓位置,第一、二結合公模、成型公模脫離第一結合母模、第二結合母模、第二結合母模,位於第一結合母模副凹穴及結合凹穴內的第一推桿將餐盒推離第一結合母模;第二推板推送第二主盒體脫離第二成型母模的成型凹穴,使第二主盒體附掛在第二成型公模的凸塊上;步驟七第一模壓過程進料模板朝右側移動,模板系位於第一模壓位置,第二結合公模夾帶第二主盒體與第二結合母模的結合凹穴對應,且第一主盒板由置料位置I輸送至第一成型母模與第一結合公模間;副盒板由置料位置II輸送至第一結合母模與成型公模間;步驟八重複驟二~步驟七,使模板在第一模壓位置與第二模壓位置往復位移的過程中,以自動化作業完成餐盒的成型與黏結。
全文摘要
一種多格餐盒成型裝置及其製程。為提供一種可利用自動化作業連續成型及黏結作業、減少人力、提高生產效率的紙製品製造設備裝置及其方法,提出本發明,裝置包括模板、母模單元及公模單元;模板系可前、後往復位移;母模單元包括第一、二結合母模、位於第一、二結合母模外側的第一、二成型母模;公模單元包括第一、二結合公模及位於第一、二結合公模間的成型公模;多格餐盒成型製程包括藉由模板前、後位移於第一、二模壓位置進行的第一、二次模壓過程;第一模壓位置的第一模壓過程系同時模壓第一主盒板及副盒板以分別形成第一主盒體及副盒體;第二模壓位置的第二模壓過程系再次模壓主、副盒體以並黏結主、副盒體以形成一體。
文檔編號A47G19/03GK1535811SQ0310911
公開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3日
發明者林谷峻, 林明鋒 申請人:全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