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幹法》讀後感
2023-10-14 12:15:29 2
稻盛先生結合自己70餘年的切身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讀者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為身在職場的讀者點燃了指路明燈,同時,這些思想對企業管理者也有借鑑意義。
《幹法》讀後感一:
《幹法》一書是日本稻盛和夫經營之聖又一力作,這本書體現的工作觀和《活法》完全相反,但並不矛盾,東方和西方管理理念的差別。
誰來拯救我們的工作?現在就《幹法》一書體會我自身的感想,本書前言幸福的工作法,稻盛和夫把工作當成一件幸福的事情,工作中的思考和體驗,給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收穫,讓我每一天的生活充滿價值,同時工作又是萬病良藥,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和考驗,工作中體會樂趣,就向人們常說的樂在工作。
人為什麼要工作?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能有口飯吃,能有衣穿,能有房住,得他人認可的價值。《幹法》書中說人生的工作是最尊貴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日復一日的工作鍛鍊了我們的心志,提升了人性,磨礪了人的思想。
在人生中想要提高自己的信心,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不管人怎樣一心思善,行善,但不知不覺仍會做出出格的舉動,不能把思善,行善始終如一,努力的思善和行善,一但有了不好的念頭,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虛心的自我反省,通過自我反省的不好的念頭消失在萌芽之中,每提反省,時時刻刻反省有利於提高自信心,全身貫注於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磨練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的心靈,自己的命運一定會向好的方面轉變。
如何能夠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就要改變心態,心態能改變一切是最有道理的,每天對自己的心態的調整有利於一天的工作,無論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當成一種苦差事,與其找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現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更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歡上了,就能不辭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難當做困難,一心去想怎樣工作,自然就會有好的收穫,一定能做出成績,有了成績就會獲得身邊人的好評,你就會更加愛上自己的工作良性循環也就開始了。
挑戰自己是生命中的動力,在公司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都會有銷售計劃和任務,前幾年為了提升業績,公司領導帶頭表態,如果完不成任務會如何如何懲罰自己,我相信自己能做到什麼什麼等等,外人看來這是一群瘋子,但是我相信這是對自己的挑戰,向更高目標更高理想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
《幹法》讀後感二:
《幹法》是稻盛和夫以78歲高齡出任日航CEO之後推出的第一本書,也是稻盛和夫首次與讀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該書在日本一經出版,不到一年再版19次,月銷量最高達到20萬冊。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一般會選擇逃避或另闢蹊徑,但稻盛和夫卻並不那麼消極。在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在同伴都陸續選擇離開的情況下,在被分配到研究陶瓷新材料的冷門部門後,他並沒有抱怨,而是選擇了主動面對,於是他抓住了機會,通過勤奮的工作,發明了一種新型絕緣體,這個製造電視機顯像管必不可少的部件,從而獲得松下公司的大訂單,使所在企業起死回生。從此,自己的命運也同時被改變。稻盛先生結合自己70餘年的切身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讀者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為身在職場的讀者點燃了指路明燈,同時,這些思想對企業管理者也有借鑑意義。這是他不可動搖的「信念」,也是他被實踐所證明了的正確的「工作哲學」。稻盛和夫先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告訴我們,工作不僅僅是養家餬口的手段,更是對心靈的一種磨礪,對人生的一種經歷,對人格的一種錘鍊!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道選擇題,可以選擇腳踏實地、忘我奉獻,也可以選擇投機取巧、消極怠工,更可以選擇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當面對這道選擇題時,我們必須明白,這不僅僅只是決定了你對工作的態度,更決定了你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的態度。我們每個人處在這個社會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承擔了不同的責任。
整本書從「為什麼要工作」、「如何投入工作」、「以「高目標」為動力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持續就是力量:抓緊今天這一天」幾個章節去闡述的。如何才能讓工作做出成績?在稻盛和夫看來,首先就是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喜歡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工作,痴迷我們的工作,把工作當成我們的愛人一樣去呵護。正如我們不能輕易地拋棄我們的愛人一樣,我們也不能輕易對我們現有的工作說「不」,所以我們就能長期堅持工作。做到像上述那樣,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遇到一些我們不能控制的外力影響時,我們很難用我們自身的力量去完成。在我看來,任何時候都要努力工作,持續努力,不愧對教師的神聖職責,這才是最重要的。並且對每天做過的事情,老老實實地進行反省,就可以避免工作上的失敗,並能夠不斷地完善自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感謝,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這個崗位,就必須無條件地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持有隨時感謝心態非常重要。
「人為什麼要工作?」許多人把「努力工作」、「拼命勞動」看得毫無意義,他們甚至對積極工作的人報以冷笑和鄙視。這本書中稻盛和夫想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理解工作的意義,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度過幸福的人生。工作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要將工作當做一種提升自己心志、造自己人格的修行。不要畏懼工作,不要因為自己眼前的工作不如意而喪失信心,要將自己的工作當做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人生任務,要用一種將自己逼入絕境的方法來工作,即「極度認真」的工作。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即使是平凡簡單的工作,只要不斷鑽研和創新,也會帶來飛躍性的進步,在每天的工作中時刻思考這樣做是否可行,作為教師,除了把每節課認真備好,每節課後最重要的是認真總結這節課的成敗得失,記錄在案,向同事們請教或探討怎樣解決,持續不斷一定能對工作進行改善和改良,最終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通過《幹法》的研讀,讓我明白在工作中困難時無處不在的,看你如何去面對困難;在工作中機會也是無處不在的,看你是否發現機會,抓住機會;在工作中成績和失敗也是無處不在的,看你如何處理成功的驕傲心態和失敗時的心灰意冷。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容易,竭盡所能,才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