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
2023-10-05 05:44:39 1
專利名稱:一種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
傳統的生產方法有的為先磨粉後烘炒的生產方法,這種方法大多為手工操作,而且容易炒焦,不但破壞產品口感而且還破壞營養成份。有的將青稞與砂土相拌而炒熟之後,再磨粉,這種生產方法很不衛生,只能手工操作。以上生產方法均生產效率低,不能進行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破壞青稞的營養成份,口感純正,香味佳,不焦糊、乾淨衛生且能以工業化方式生產,生產效率高的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首先將青稞原料去雜、水洗、乾燥然後進行遠紅外烘炒,溫度為250℃~450℃,時間1~4分鐘,烘炒後進行冷卻粉碎而成產品。
本發明的特點是在所述的乾燥和遠紅外烘炒工藝之間,還可以有一青稞脫皮工藝。
本發明的特點是在所述的遠紅外烘炒和冷卻粉碎工藝之間還可以有一雜質分離工藝。
本發明的優點及效果是採用該方法生產的炒麵既不焦糊又不破壞青稞的營養成份,口味純正,香味佳,乾淨衛生。採用冷卻粉碎也保證了在制粉過程中亦不產生異味。此方法可進行工業化規模生產,解決了傳統工藝不能工業化生產的問題。
實施例1、將青稞除去雜質、洗淨,甩幹後,進行脫皮處理,放人遠紅外烘箱內進行烘炒,溫度控制在250℃,時間4分鐘,然後進行冷卻粉碎而成產品。
實施例2,將青稞除去雜質,洗淨、涼幹後,放入遠紅外烘箱內進行烘炒,溫度控制在450℃時間1分鐘,烘炒後將炒糊的青稞分離出去,然後進行冷卻粉碎而成產品。
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主要用於加工青稞炒麵,但其原料不限於青稞、也可以是小麥、大麥、玉麥、玉米、大米、豆類等糧食,即使用上述原料的,也落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將青稞原料去雜,水洗、乾燥後進行遠紅外烘炒,溫度為250℃~450℃,時間1~4分鐘,烘炒後進行冷卻粉碎而成產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乾燥和遠紅外烘炒工藝之間,還有一青稞脫皮工藝。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遠紅外烘炒和冷卻粉碎工藝之間,還有一雜質分離工藝。
全文摘要
一種青稞炒麵的生產方法,其特點是將青稞原料去雜、水洗、乾燥後進行遠紅外烘炒,溫度控制在250℃~450℃之間,時間為1~4分鐘,烘炒後進行冷卻粉碎而成產品。本發明在上述的乾燥和遠紅外烘炒工藝之間,還有一青稞脫皮工藝,在上述遠紅外烘炒和冷卻粉碎工藝之間還有一雜質分離工藝。採用該方法生產出的炒麵既不焦糊又不破壞青稞的營養成分,口味純正、香味佳,乾淨衛生,實現了工業化規模生產。
文檔編號A23L1/164GK1183235SQ95120178
公開日1998年6月3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8日
發明者婁和慶 申請人:婁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