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吸附導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9:27:34 1
灌注吸附導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灌注吸附導管。本發明的一種灌注吸附導管,包括導管管體、電極、電極導線、灌注管和回水管,電極設置在導管管體上,電極與電極導線連接,導管管體具有電極的部位設置有使電極與病灶組織接觸的灌注管的出水埠,灌注管設置在導管管體內,灌注管的出水端噴灑灌注液通過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流經病灶組織表面;所述導管還包括流體回水管,回水管具有灌注液抽入埠(回水管進水埠),回水管埠向內抽入流體使得灌注管的出水埠處形成負壓。灌注管的出水埠處形成的負壓使得導管的電極部位緊密地吸附在組織部位,使得貼靠效果更好,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
【專利說明】灌注吸附導管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生理導管,特別涉及一種灌注吸附導管。
【背景技術】
[0002]電生理導管管體通常由柔韌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例如塑料,包括聚乙烯、聚酯或聚醯胺。電生理導管通常通過電極的熱效應來達到對病灶組織的治療功能,由於人體的生理結構複雜,需要設置在導管管體上的電極能準確地接觸到需要治療的病灶組織部位,並且能夠與病灶組織部位緊密地貼合以便能夠充分地利用電極的熱效應進行治療。
[0003]在現有技術中,雖然設置於導管管體上的電極能夠到達需要治療的病灶組織部位,但是,由於難以解決病灶組織部位與電極的貼靠問題,導致消融治療不徹底;常規灌注導管過多的灌注生理鹽水,加重腎臟負擔。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灌注吸附導管。針對現有技術中導管管體上的電極與病灶組織貼靠不緊密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使得導管管體電極與病灶組織緊密地貼合,有利於電極利用熱效應對病灶組織進行治療。
[0005]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灌注吸附導管,包括導管管體、電極、電極導線、灌注管,電極設置在導管管體上,電極與電極導線連接,管體上具有使導管內部與外部連通的連通處,灌注液經灌注管和連通處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其特徵在於,所述灌注吸附導管還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進水埠與管體外部連通,灌注液經進水埠抽出,且回水管抽取流體速度大於灌注管輸入流體速度。灌注管噴灑的灌注液通過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並通過回水管進水埠抽走,降低了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的溫度,增強了消融治療的效果,由於抽走了灌注液體又減輕了腎臟的負擔,並且由於抽取流體速度大於灌注管輸入流體速度還可以使導管吸附在組織上,更好的進行消融。
[0006]優選地,所述導管還包括吸附套,吸附套套裝設置在管體上,灌注管位於導管內部,回水管的進水埠位於吸附套內側,且回水管抽取流體速度大於灌注管輸入流體速度。灌注管噴灑的灌注液通過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回水管進水埠用於抽走電極和病灶組織之間的流體,抽走速度大於灌注管噴灑速度,而相對於管體電極和病灶組織間形成負壓,使導管電極吸附到組織表面,貼靠效果更好,且流體降低了電極和組織表面的溫度,使得消融深度更深,電隔離更徹底,達到了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由於抽走了灌注液體又減輕了腎臟的負擔。
[0007]電極具有使得管體內與外部連通的連通處,這個部件可以是電極上開設的凹槽,也可以是電極上設置的孔,也可以是單電極與管體之間的縫隙,所述連通處能夠使得管體內與外部連通。
[0008]具體地,上述連通方式是流體連通。[0009]上述灌注管可以設置在導管管體內,灌注管噴灑的灌注液通過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灌注管是用於輸送灌注液的,灌注液的作用是在電極消融時降低組織表面的溫度。
[0010]上述的導管管體伸入到病灶組織以後,起到消融治療作用的是設置在導管管體上的電極,而通常情形下,病灶組織與電極的貼靠性較差,若電極產生熱效應,則對電極接觸的病灶組織不能達到消融治療的效果或消融不徹底。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的吸附套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本發明導管中的回水管從電極和組織表面抽走流體,抽走流體會造成管體內的壓力低於管體外的壓力,由於產生了壓力差,則電極被吸附在組織上,這樣,當電極產生熱效應時,病灶組織就能很好地被消融,提高了治療效果。
[0011]優選地,吸附套套裝設置在管體上並具有與灌注管的出水埠相匹配的回水管進水埠。由於流體抽取速度高於輸入速度產生壓力差,吸附套像一個吸盤吸附在組織上,使得電極與組織能良好貼靠;同時,吸附套防止了被吸附病灶組織以外的血液被吸入導管管體。
[0012]優選地,所述導管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導管管體內並且與電極相接觸的位置,溫度傳感器與溫度傳感器導線相連。
[0013]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與回水管進水埠之間可以連通。
[0014]由於在導管管體上可能設置有至少一個灌注管的出水埠,灌注管的出水埠與回水管進水埠之間連通,則回水管能向每個開口抽走流體,將會使得每個開口內外都形成壓力差,使得電極吸附到組織上。
[0015]優選地,所述電極為繞線電極,所述導管管體具有灌注管的出水埠,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使得電極與組織相接觸,所述連通處為繞線電極之間的縫隙;或灌注管與繞線電極內部連通,導管與外部的連通處為繞線電極上的通孔。
[0016]優選地,所述電極為單電極,所述連通處為單電極與導管管體之間的縫隙或通孔,所述縫隙或通孔是導管內和病灶組織連通的縫隙或通孔。
[0017]單電極與導管管體之間有縫隙或通孔,該縫隙或通孔是導管內和病灶組織連通的縫隙或通孔,則灌注液能從該縫隙或通孔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而回水管也能從該縫隙或通孔處抽入流體,使得病灶組織和外部之間形成壓力差。
[0018]所述電極為柔性電路電極,所述連通處為通孔或者凹槽,所述通孔或者凹槽連通導管內腔。
[0019]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設置在電極附近,出水埠噴灑的灌注液經由所述連通處並通過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並從回水管進水埠抽走。既達到了灌注治療的效果,同時由於抽走了灌注液體又減輕了腎臟的負擔。
[0020]所述回水管為抽水管,所述回水管設置在導管管體上能與組織接觸的電極附近,所述回水管的進水埠從電 極和病灶組織表面向內抽水。
[0021]所述導管管體可以做成各種幾何圖形,比如:直線形、曲線形、環形、螺旋形等各種幾何形狀。
[00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及其優選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1、灌注管的出水埠噴灑的灌注液經由所述連通處並通過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降低了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的溫度,增強了消融治療的效果,回水管抽走電極和病灶組織之間的流體減輕了腎臟負擔,並使電極吸附於組織表面,增強消融效果。
[0023]2、在使用吸附套的實施例中,回水管抽走電極和病灶組織之間的流體,抽走速度大於灌注管噴灑速度,而相對於管體電極和病灶組織間形成負壓,使導管及電極吸附到組織表面,防止了被吸附病灶組織以外的血液被吸入導管管體,增強了消融治療的效果,同時由於抽走了灌注液體減輕了腎臟負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24]圖1為本發明吸附導管實施例的內部結構圖。
[0025]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圖。
[0026]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圖。
[0027]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圖。
[0028]圖5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0029]圖6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0030]圖7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0031]圖8和圖9是本發明灌注吸附導管在端部實施灌注吸附的一個實施例的端部示意圖。
[0032]圖10和圖11是本發明灌注吸附導管在端部實施灌注吸附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端部示意圖。
[0033]圖12是導管內部結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試驗例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範圍僅限於以下的實施例,凡基於本
【發明內容】
所實現的技術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0035]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和圖12所示,一種灌注吸附導管,包括導管管體1、電極2、電極導線3、灌注管11和回水管4。導管管體I內部有控制導管彎曲的牽引絲12,用於保持導管形狀的編織鋼絲13,回水管4位於吸附套和管體I之間,電極2設置在導管管體I上,電極2與病灶組織相接觸,電極導線3與電極2連接。導管管體I與病灶組織鄰近的位置有灌注管11的出水埠,灌注管11設置在導管管體內,灌注管11噴灑的灌注液通過所述灌注管11的出水埠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
導管管體伸入到病灶組織以後,設置在導管管體上的電極與病灶組織表面相接觸,電極導線與電極連接,由於在管體上,設置有電極的部位設置有灌注管11的出水埠,在灌注管11的出水埠位置,電極與病灶組織相接觸,因此,電極產生熱效應可以消融病灶組織;電極具有使得管體內與外部連通的連通處,這個連通處可以是電極上開設的凹槽,也可以是電極上設置的通孔,也可以是單電極與管體之間的縫隙,所述部件能夠使得管體內與外部連通。同時,灌注管11設置在導管管體內,灌注管11噴灑的灌注液通過所述灌注管11的出水埠、連通處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灌注管11是用於輸送灌注液的,灌注液的作用是在電極消融時降低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的溫度。[0036]如圖1所示,所述導管還包括回水管4,病灶組織表面由於回水管4抽走流體,且抽取流體速度大於灌注管輸入流體速度,導致管體內腔形成負壓。
[0037]導管管體I伸入到病灶組織以後,起到消融治療作用的是設置在導管管體I上的電極,而通常情形下,病灶組織與電極的貼靠性較差,若電極產生熱效應,則對電極接觸的病灶組織不能達到消融治療的效果或消融不徹底。
[0038]本發明的導管包括回水管4,回水管4從電極和組織表面抽走流體,抽走流體會造成管體內的壓力低於管體外的壓力,由於產生了壓力差,則電極被吸附在組織上,這樣,當電極產生熱效應時,病灶組織就能很好地被消融,提高了治療效果。
[0039]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導管還包括吸附套,吸附套套裝設置在管體I上並具有與灌注管11的出水埠相匹配的回水管4進水埠。導管包括吸附套,吸附套套裝在管體上I並具有與灌注管11的出水埠相匹配的回水管4進水埠,由於產生壓力差,吸附套像一個吸盤吸附在組織上,使得電極與組織能良好貼靠;同時,吸附套防止了被吸附病灶組織以外的血液被吸入導管管體I。
[0040]優選地,所述導管還包括溫度傳感器5,溫度傳感器5設置在導管管體I內並且與電極2相接觸的位置,溫度傳感器5與溫度傳感器導線6相連。
[0041]所述灌注管11的出水埠與回水管4的進水埠之間連通。
[0042]由於在導管管體I上可能設置有至少一個灌注管11的出水埠,灌注管11的出水埠之間連通,則回水管4的能向每個開口抽走流體,將會使得每個開口內外都形成壓力差,使得電極2吸附到組織上。
[0043]實施例2,如圖2和圖12所示,所述電極2為繞線電極,所述導管管體I和吸附套之間具有灌注管11的出水埠,所述灌注管11的出水埠使得電極2與組織相接觸,所述連通處為繞線電極之間的縫隙,灌注液可以從所述縫隙噴灑出來,位於管體I內的回水管4也可以從所述縫隙抽走流體,使得導管管體I內外部之間形成負壓,將導管電極2吸附到組織上。該實施例與實施例1結構相似,只是灌注液輸入和輸出位置相反。
[0044]實施例3,如圖3所示,所述電極2為繞線電極,所述導管管體I和其外部的吸附套之間具有灌注管11的出水埠和回水管4的進水埠,所述灌注管11的出水埠將灌注液噴灑在電極2與組織相接觸的位置,所述連通處為繞線電極與導管外壁之間的縫隙,灌注液可以從所述縫隙噴灑出來,回水管4也可以從所述縫隙抽走流體,使得導管管體I內外部之間形成負壓。
[0045]實施例4,如圖4所示,所述電極2為印刷電路電極,所述導管管體I具有灌注管11的出水埠 7,所述灌注管11的出水埠 7使得電極2與組織相接觸,所述連通處為印刷電路上電極之間的縫隙,灌注液可以從所述出水埠 7噴灑出來,回水管4從所述縫隙向內抽走流體,使得導管管體內外部之間形成負壓。
[004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管還可以包括吸附套,如圖5所示,吸附套套裝設置在管體外側表面並具有與灌注管的出水埠相匹配的回水管進水埠 8。其電極部分也可以如圖
6所示,在電極上設置通孔9,用於回水管4抽出灌注液。
[0047]實施例5,如圖7所示,所述電極2為環形電極,所述導管管體I具有灌注管的出水埠,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使得電極與外部相接觸,所述連通處為凹槽10,灌注液可以從所述凹槽10滲透出來,回水 管4也可以從所述凹槽10向內抽走流體,使得導管管體內外部之間形成負壓。
[0048]所述回水管為抽水管,所述回水管設置在導管管體上能與組織接觸的電極附近,所述回水管的進水埠從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向內抽水。
[0049]所述導管管體可以做成各種幾何圖形,比如:直線形、曲線形、環形、螺旋形等各種幾何形狀。
[0050]本發明的實施例,如圖8和圖9所示,包括導管,管體外部的吸附套,導管端部設有電極頭,灌注管連通電極頭上的連通處,該連通處可以是通孔、電極環之間的縫隙,電極上的螺旋線縫隙,電極上的凹槽等等,如圖所示但不限於所示情形的具體形式。灌注液由連通處噴灑出,在由管體和吸附套之間形成的回水管抽出,形成負壓,將導管端部吸附在病患組織處。
[0051]本發明的實施例,如圖10和圖11所示,包括導管,管體外部的吸附套,導管端部設有電極頭,回水管連通電極頭上的進水埠,該進水埠可以是通孔、電極環之間的縫隙,電極上的螺旋線縫隙,電極上的凹槽等等,如圖所示但不限於所示情形的具體形式。灌注管位於管體和吸附套之間,灌注液由開口處噴灑出,在經過進水埠由回水管抽出,形成負壓,將導管端部吸附在病患組織處。
[0052]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導管遠端是螺旋狀的,可以用於肺靜脈口消融用,遠端的導管管體I上面分布有繞線電極,繞線電極的縫隙與其內部的灌注管、回水管連通,實現噴灑和吸附灌注液的功能,並形成負壓將該部分吸附在組織上。
[0053]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徵,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徵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0054]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徵,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徵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徵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徵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權利要求】
1.一種灌注吸附導管,包括導管管體、電極、電極導線、灌注管,電極設置在導管管體上,電極與電極導線連接,管體上具有使導管內部與外部連通的連通處,灌注液經灌注管和連通處流經電極和病灶組織表面,其特徵在於,所述灌注吸附導管還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進水埠與管體外部連通,灌注液經進水埠抽出,且回水管抽取流體速度大於灌注管輸入流體速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還包括吸附套,吸附套套裝設置在管體上,灌注管位於導管內部,回水管的進水埠位於吸附套內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還包括吸附套,吸附套套裝設置在管體上,回水管位於導管內部,灌注管及其連通處位於吸附套內側。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回水管位於吸附套和管體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導管管體內腔並且與電極相接觸的位置,溫度傳感器與溫度傳感器導線相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極為單電極,所述連通處為單電極上的縫隙或通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極為繞線電極,所述連通處為繞線電極的螺旋線之間的縫隙或電極上的通孔。
8.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 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極為柔性電路電極。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灌注管的出水埠及連通處設置在電極附近。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導管管體的幾何形狀是下述形狀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直線形、曲線形、環形、螺旋形。
【文檔編號】A61B18/12GK103892902SQ20121057723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李楚武, 王建聰, 鄒波 申請人:四川錦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