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傳送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3:46:39 3
專利名稱:袋式傳送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袋式傳送帶,其具有一個環式牽引機構,該機構在驅動鼓輪、轉向鼓輪和換向鼓輪上運行並且具有至少兩個相隔一定距離的載運傳送帶,傳送帶之間設有多個相互隔開的橫梁,並帶有裝料袋,每個裝料袋上都具有用橡膠或橡膠類材料製成的底壁,其從相鄰的橫梁之間伸出。
一種這種類型的袋式傳送帶已由DE3837115A1,DE-PS966618和DE6603142U公開。在前兩份公開出版物中公開的袋式傳送帶,即所謂內傳送帶,它是在迴轉的牽引機構的內側進行鬆散材料的輸入和輸出。該傳送帶具有相互隔開一定距離的環式載運傳送帶,並藉助於固定裝置將橫梁固定到該載運傳送帶上。在載運傳送帶之間設有向內開口的裝料袋,該裝料袋由環形皮帶構成。每個裝料袋的邊側緣都與一個用剛性材料製成的側壁緊密相連,所以側壁對裝料袋起成型支承件的作用。在DE3837115A1所述的袋式傳送帶中,每個相鄰橫梁的端部都通過連結板相互連接,由此使橫梁和連接板形成鉸鏈,該鉸鏈與載運傳送帶平行相接並隨其迴轉。這種裝料袋結構所涉及的牽引機構和附加設置的鉸鏈導致了袋式傳送帶結構上的浪費,從而使其具有很高的返修率和很高的生產成本。此外,側壁要求用剛性材料製成,以便使裝料袋的底壁能相對於牽引機構保持在合適的位置上。DE6603142U所述的袋式傳送帶設有設置側壁,而是使用了單個柔性裝料袋,其以撐杆的形式固定在橫梁上。這種公知的袋式傳送帶的缺點特別在於,由於它的結構簡單,特別是由於這種在載運傳送帶上使用的橫梁固定的簡單方式不適合於使其承受較重的物料。隨著袋式傳送帶的發明以及對袋式傳送帶耐久性要求的不斷提高,需要提供一種新型袋式結構和裝料袋的固定方式,以便為廣泛的應用領域提供一種整體可靠的傳送帶。
DE3835619C2中公開了一種普通的傳送帶,在它的基帶上固定著多個與柱體配合的柱腳,這些柱體在輸送方向上橫向延伸並在輸送方向上與傳送帶同步運行。在每個相鄰的柱體之間懸掛著一個篩布,該篩布從一個柱體的頂端向在輸送方向上處於柱體之前的柱腳延伸。為了將篩布固定到柱腳上而設置了固定夾板,利用該固定板將每個篩布通過柱腳間接地固定到基帶上。當在這種已知的傳送帶中上述夾板就是柱體時,則由柱體攜帶在它之間伸展的篩布並將篩布固定到柱體上,如果對裝料袋本身和對裝料袋與載運傳送帶的固定有特別高的要求則應將袋式傳送帶的裝料袋直接懸掛到載運傳送帶上。由於將各裝料袋直接固定到載運傳送帶上,在載運傳送帶圍繞驅動鼓輪、轉向鼓輪或換向鼓輪運行時,對裝料袋的要求要高於懸掛在公知的柱體之間的篩布。
DE-AS1263591中公開了一種鬥式輸送機,它的「固定部件」是裝料袋(在該文獻中稱為「裝料鬥」)上的部件,該裝料袋由位於後面的固定部件和位前面的柔性部件組合而成。與目前的袋式傳送帶上的橫梁相比,其具有單個的橫杆,該橫杆的結構與橫梁不同。
DE1829977中公開了一種袋式傳送帶,其中鬥形底由非柔性材料,也就是說由鋼製板構成,而且伸向迴轉栓的平整截面,包括其與迴轉栓的運行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在內,由鋼板構成。
DE3802078描述了一種袋式傳送帶,該傳送帶具有上下鏈輪,一個環式鏈條在鏈輪上運行。通過支承架將裝料袋固定到鏈條上。每個裝料袋均包括由經過加固的橡膠構成的側壁和由具有橫向強度的布構成的與側壁相連的壁。加固的側壁與具有橫向強度的布的連接構成了形狀相對穩定的裝料袋,該裝料袋與牽引機構傾斜的和無間隙地相互連接。在牽引機構的橫梁高出處使裝料袋底壁的上邊緣和下邊緣變曲,從而使其與相鄰裝料袋的下邊緣或前邊緣相重疊。在此將相鄰裝料袋相互重疊的邊緣互相粘接或用螺栓固定。
最後,由DE1080480公開的袋式傳送帶的牽引機構上設有用填充物加固的橫杆。相互間以一定間隔安置在牽引機構上的裝料袋各自固定在兩個相鄰的橫杆之間。由此,裝料袋的柔性底壁一直延長到橫杆區並固定在橫杆上。此外,裝料袋受到鋼性形狀的側壁的限制。裝料袋相對於環式迴轉的牽引機構有一定的傾斜度,該傾斜度由剛性形狀的側壁確定。
本發明所提出的任務是,進一步改善由DE6603142U公開的那種袋式傳送帶,該傳送帶具有更高的效率。
本任務在上述類型的袋式傳送帶的基礎上是這樣完成的,即在用於固定底壁的橫梁上設置一個平面固定面,該固定面與載運傳送帶的平面形成一定角度。從而使固定在固定面上的裝料袋柔性底壁與固定面的延續部分對準,該延續部分保證了使鬆散材料從裝料袋內部完全排出。特別重要的是,利用上述固定面與裝料袋的對準,也就是裝料袋相對於載運傳送帶平面的傾斜,使得沒必要再將裝料袋的側壁製成成型側壁或剛性側壁。由此,使固定面起到了鬆散材料導向面的作用。固定面相對於牽引平面的傾斜程度可根據當時的不同情況進行選擇。因此本發明的袋式傳送帶具有用很少部件構成的簡單結構。由於所用的部件之間沒有相對運動而且也沒必要用鉸鏈,所以使袋式傳送帶實現了在低磨損下的高穩定性和平穩運行。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體現在從屬權利要求中。
例如橫梁可以具有三角形截面形狀,該形狀最好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通過這種造型可以在兩側形成鬆散材料的傾斜導向面,由此可以使鬆散材料均勻的和可靠的到達相互間連續相連的裝料袋內。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使傾斜角適應於不同應用場合。這種結構進一步保證了,使鬆散材料不會殘留在各裝料袋之間的中間區域上。根據袋式傳送帶的實施例,三角形橫梁或者與具有相應凹槽的驅動鼓輪、轉向鼓輪和換向鼓輪相互作用,或者,並最好是在使用純粹的摩擦驅動時只與相應結構的換向鼓輪相互作用。在第一種情況下橫梁設在載運傳送帶的運行側上,而在優選的第二實施例中,該橫梁設在載運傳送帶的支承側上並且在局部上與換向輪相互作用以便使兩個相隔的載運傳送帶同步運行。
在另一種結構中,橫梁在其縱向上具有不同截面形狀。由於位於載運傳送帶之間的截面形狀仍然可以為三角形,所以它的斜面構成了固定底壁的固定面,而在與載運傳送帶相固定處的橫梁截面形狀應這樣選擇,即,使一個儘可能大的截面壓在載運傳送帶上。此外,對牽引載運機構區域上的橫梁截面形狀可以這樣選擇,即如果載運傳送帶圍繞鼓輪運行,則要求橫梁的截面有特殊的尺寸。
為此在優選方式中所設置的變換結構或附加結構是,橫梁端部形成塞式結構,將該塞式端部可轉動地置於支承座中,支承座固定在載運傳送帶上。由於在載運傳送帶圍繞鼓輪迴轉時支承座受到擠壓或被拉長,而且由於這種造型對支承座和載運傳送帶的連接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每個支承座除了設置用於接納橫梁塞式端部的孔之外,最好再設置其它一些通孔,這些通孔設置在支承座的中心孔和下表面之間的區域上。這些附加的通孔以很好的方式吸收了扭轉力,該力是圍繞驅動鼓輪、轉向鼓輪或換向鼓輪迴轉時產生的。由此獲得的優點是,能夠有效地減小出現在圍繞鼓輪迴轉時作用在每個支承座下表面上使支承座從載運傳送帶上松馳的力。
橫梁最好是用像膠或橡膠類材料製成,該材料中加有鋼筋。由此能使袋式傳送帶實現平穩的運行。鋼筋可以是單個鋼索和/或設在中心上的鋼管。為了進一步實現穩定的連接,使部件之間不產生相對運動,最好是將橫梁端區與具有一定間隔的載運傳送帶相粘合,載運傳送帶同樣由橡膠或橡膠類材料構成。顯然,也可以考慮用合適的材料製造橫梁以及載運傳送帶或是這些部件之一。
在橫梁的固定面上可以設置另一種結構的裝料袋固定裝置,該裝置最好是U形螺栓結構。裝料袋以可鬆開的形式固定在螺栓上。由此可以在不影響其它裝料袋的情況下更換各裝料袋。
能夠這樣實現對整個裝置更好的固定和裝料袋側壁的理想定位,可以在用於固定底壁的固定面上設置用於接納裝料袋側壁的槽。因此,裝料袋最好具有U形截面形狀,其中底壁具有橫向鋼性而且裝料袋還具有側壁,側壁之間設有底壁,底壁對裝料袋起成型支承件的作用。通過底壁的重疊放置和固定將會使相鄰裝料袋在固定面上的安裝變得更容易。
以上述類型的袋式傳送帶所存在的問題為基礎而提出的本發明的另一個方案是提供一種殊殊外形的裝料袋側壁結構裝料袋的側壁具有至少兩個皺褶區,該皺褶區在牽引機構的不同側面上,即運行側和承載側上伸出。由於位於牽引機構運行側上的側壁區在圍繞驅動鼓輪或轉向鼓輪迴轉時被壓緊而同時位於承載側上的另一個側壁區將拉長,所以分布在側壁上兩個不同皺褶區的磨損將大幅度降低。
在設在牽引機構運行側上的第一皺褶區最好形成扇形而在牽引機構承載側上的第二皺褶區具有與牽引機構平行的皺褶,其中第二皺褶區上的皺褶可以是例如鋸齒形。皺褶可以在徑向上將裝料袋壓緊,其中非對稱皺褶便於鬆散材料倒空,同時使裝料袋的內側不殘留鬆散材料。通過具有這種結構的側壁可以使裝料袋在圍繞鼓輪迴轉時能特別好地適應載運傳送帶平面區域上形成的彎曲。
在另一種結構中,裝料袋上具有經過變換的或附加的邊緣平行的皺褶區。通過該皺褶區來防止產生縮短或壓緊,這種縮短或壓緊一直傳遞到載運傳送帶的下面。優選的方式是可以這樣形成圍繞在邊緣上的皺褶,即使其在邊緣上形成完整的凸臺,裝料袋底部可平面重疊地粘合到該凸臺上。
此外,裝料袋還可以具有用橡膠或橡膠類材料製成的在底壁上硫化的端件,該端件最好用鋼筋加固。裝料袋處於安裝狀態下時,這些端件位於橫梁的固定面上。鋼筋提高了該區域的穩定性,由此可以避免出現折裂。
為了實現對鬆散材料特別好的導向,使裝料袋的端件在固定位置上高出橫梁。此外,藉此可以使高出的端件蓋住各個梁並由此避免了使橫梁與鬆散材料直接接觸。除此以外,交出的端件還保護了橫梁的正面邊緣。
根據袋式傳送帶的實施例,在驅動鼓輪和轉向鼓輪的周邊上具有用於接納支承座或橫梁端部的凹槽,其中驅動鼓輪以及轉向鼓輪用於使載運傳送帶同步運行,或者僅僅在換向鼓輪的周邊上設置用於接納支承座或橫梁端部的凹槽並由此保持必要的同步運行。
在傳送帶實際運行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載運傳送帶相對驅動鼓輪、轉向鼓輪以及換向鼓輪滑脫的現象,該滑脫是這樣形成的,即橫梁或支承橫梁的支承座不再精確地與鼓輪的凹槽相配合,而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設在兩個相鄰凹槽之間的鼓輪段上。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最好將鼓輪段設置成徑向可調的結構。通過對鼓輪段進行徑向調節可以改變鼓輪的周長,從而使橫梁或支承座再次與凹槽形成嚙合,所以可以糾正這種滑脫。這樣可以避免橫梁或保持橫梁的支承座傳送橫梁或支承座所不能承受的驅動鼓輪的驅動力。
簡要地說,本發明提出一種袋式傳送帶,具有環式牽引機構,該牽引機構在驅動鼓輪、轉向鼓輪和換向鼓輪上運行並且具有至少兩個相互隔開的載運傳送帶,在兩個傳送帶之間設有多個相互隔開的橫梁,並設有裝料袋,每個裝料袋均具有由橡膠或橡膠類材料製成的底壁,底壁從相鄰的橫梁之間伸出,其特徵在於,用於固定底壁的橫梁上具有一個平面固定面,該固定面與載運傳送帶的平面構成一定角度;
橫梁具有三角形截面,最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狀態;
橫梁在其長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狀;
橫梁的兩端形成塞式結構,該塞式結構以可轉動的方式置於支承座中,支承座固定在載運傳送帶上;
每個支承座上除了具有容納橫梁的塞式部分的孔之外還具有其它的孔,該孔設在支承座的孔和下表面之間的區域上;
橫梁是將鋼筋加入橡膠或橡膠類材料中製成的;
在橫梁的固定面上設置用於裝料袋的固定裝置,該裝置由U形螺栓構成;
在運動方向上位於後面的裝料袋的底壁的端部和處於前面的下一個相鄰裝料袋的底壁的端部是重疊固定的;
在固定面上形成用於容納裝料袋側壁的槽;
裝料袋具有U形截面,其包括具有橫向剛性的底壁和側壁,底壁設在側壁之間且對裝料袋起成型支承元件的作用;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袋式傳送帶,包括環式牽引機構,該牽引機構在驅動鼓輪、轉向鼓輪上運行,並且帶有多個與該牽引機構固定的裝料袋,其特徵在於,裝料袋的側壁上具有至少兩個不同的皺褶區,該皺褶區在牽引機構的不同側面上伸出;
第一皺褶區形成扇形而且設在牽引機構的內側上,而第二皺褶區上具有與牽引機構平行的皺褶並且設置在牽引機構的外側方向上;
第二皺褶區上的皺褶是鋸齒形的;
裝料袋具有邊緣平行的皺褶;
每個裝料袋上都具有一個由橡膠或橡膠類材料製成的且硫化到底壁上的端件(30),該端件最好用鋼筋加固;
處於裝料袋固定位置上的端件在橫向梁上伸出;
在驅動鼓輪和/或轉向鼓輪和/或換向鼓輪的周邊上設有用於容納支承座或橫梁端部的凹槽;
凹槽在鼓輪段之間形成,鼓輪段是徑向可調的;
橫梁在輸送方向的橫向上僅部分地蓋住載運傳送帶,因此在橫梁的端部和載運傳送帶的外邊緣之間分別形成一個自由旁側帶。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兩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袋式傳送帶第一實施例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2是圖1中箭頭Ⅱ所示方向上的袋式傳送帶的局部透視俯視圖;
圖3是安裝在牽引機構上的裝料袋的俯視圖;
圖4是沿圖3中線Ⅳ-Ⅳ長度方向的剖視圖;
圖5是單獨描述袋式傳送帶中一個裝料袋的透視圖;
圖6和圖7是不同結構的橫梁的縱向剖視圖;
圖8是本發明所述袋式傳送帶第二實施例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9是圖8所示袋式傳送帶的幾個裝料袋的局部剖視圖(同圖4);
圖10是圖9所示一種可能的橫梁截面形式的局部俯視圖;
圖11和圖12是不同支承座結構類型的縱向剖視圖;
圖13是圖12所示支承座處在正常位置上和需要彎曲的狀態下的放大側視圖;
圖14是一個可調鼓輪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15是一個與圖2相應的附圖,然而其具有側面高於橫梁的載運傳送帶。
圖1表示本發明的袋式傳送帶第一實施例的示意性側視圖。該袋式傳送帶實際上包括一個環式牽引機構1,該牽引機構沿箭頭17的方向經過下、上驅動鼓輪2,下、上轉向鼓輪4並圍繞一系列換向鼓輪6進行輸送,還包括多個相鄰固定到牽引機構1上的裝料袋48以便接收來自裝料溜槽16的鬆散材料和向排出溜槽15排出鬆散材料。在此換向鼓輪6的任務是,其可以帶動向前運行中的牽引機構1迴轉,因此可以使牽引機構成為一個可前後運行的普通通道式傳送帶,或者僅作為在按比例變窄的線路上前後運行的通道。為了簡化對在狹窄通道上前後運行的輸送裝置的冗長描述,下面只對間斷表示的處於運行中的三個裝料袋48的示意性側視圖進行描述。
牽引機構1由兩個相互平行且具有一定間隔的載運傳送帶8、10(參見圖2和3)構成,在兩帶之間設有相隔一定距離的橫梁12,橫梁12的端部41、42固定在載動傳送帶8、10上。在橫梁12上以及載運傳送帶8、10之間固定有下垂的裝料袋48。在該實施例中驅動鼓輪2和轉向鼓輪4的周邊上帶有凹槽38,該凹槽在鼓輪段20之間形成並在牽引機構1轉動時接納橫梁12的端部41、42。由於在這個實施例中橫梁12位於牽引機構1或載運傳送帶8、10的運行面上,而換向鼓輪6僅僅作用於牽引機構1的承載面44上,所以換向鼓輪6的周邊是光滑的,也就是說,它沒有凹槽。橫梁12與驅動鼓輪2和轉向鼓輪4的凹槽38相嚙合的作用首先是使兩條相互獨立的載運傳送帶8、10同步運行而不是如上述那樣由換向鼓輪6驅動牽引機構1。由於運行時有剪切力作用於橫梁12上,因此在驅動鼓輪2轉動時,驅動力會將橫梁12毀壞或使橫梁從載傳送帶上切掉。因此要儘可能避免在齒輪驅動的類型中用驅動輪2驅動牽引機構1。
圖2表示在圖1中箭頭Ⅱ的方向上看到的袋式傳送帶的局部透視圖。該圖清楚地解釋了橫梁12可能具有的基本形狀,在此它具有三角形截面。在該實施例中橫梁12的端部41、42比處在載運傳送帶8、10之間的橫梁部分具有更大的截面,由此可以使端部41,42以可能大的斜面在載運傳送帶8、10上硫化或與載運傳送帶8相粘合。在相鄰的橫梁12、13之間掛有一個裝料袋48而且在輸送方向17上將裝料袋48的前端45固定在橫梁12的平面固定面21上並在輸送方向17上將裝料袋48的後端46(見圖3和圖4)固定在後續橫梁13的平面固定面21上。為了使每個裝料袋48的裝料截面儘量少受損害,橫梁12上與平面固定面21相對的三角面在載運傳送帶8、10之間的區域上只構成作為腹板的導向面35,由此使橫梁12在載運傳送帶8、10之間的區域上保持已在上面提過的減小的截面。載運傳送帶最好是由用硫化鋼索加固的橡膠或與橡膠類似的材料構成並且具有細長的矩形截面。橫梁12最好同樣用橡膠或與橡膠類似的材料製成並且為了加固同樣加入了鋼筋22、36,所用鋼筋將在下面結合圖6和圖7進行說明。從圖2中已經明顯看出,裝料袋48的側壁26在載運傳送帶8、10的運行側43上和與之相對的承載側上具有不同的皺褶。位於運行側43上部的第一皺褶區27形成扇形而只能在袋式傳送帶的右側上看到的位於承載側44上的第二皺褶區28具有與牽引機構1平行的皺褶。
圖3表示圖2中一個裝料袋48的俯視圖。該圖清楚地表示,橫梁12在其位於兩個載運傳送帶8、10之間的長度方向上的部分和位於載動傳送帶8、10本身的區域上的端部41、42相比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狀。在豎向截面上所形成的相同結構的U形袋48具有底壁24以及上面已經提到的側壁25、26,側壁25、26可以是皺褶式結構。底壁24具有橫向剛性,例如該剛性可以通過加入鋼筋來實現。橫梁12上設有槽29,它接納側壁25、26並且它的尺寸範圍與第一皺褶區27的寬度相適應。
圖4是沿圖3中的線Ⅳ-Ⅳ的縱向剖視圖並且通常說明,在該實施例中橫梁12、13具有三角形截面形狀,特別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當將三角形的斜面固定到載運傳送帶8上時,梁12、13的一個側面形成用於固定裝料袋48的平面固定面。固定面21相對於牽引機構1或者相對於由載運傳送帶8、10撐緊的載運傳送帶平面傾斜,所以該固定面與牽引機構1或載運傳送帶面形成一定角度。該角度在這個實施例中為45°。如上所述,橫梁由橡膠或橡膠類材料構成並且具有硫化鋼筋22、36以增加它的強度。此外將螺栓23、37硫化,該螺栓從固定面21垂直伸出並用於裝料袋48的固定。由此,裝料袋48相對於載運傳送帶平面的傾斜角由固定面21與載運傳送帶平面或與牽引機構1的運行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來確定。為了使裝料袋48不致於脫落,在梁12的固定面區域中每個裝料袋48的底壁24上都硫化一個端件30,該端件用鋼筋加固以提高其穩定性。在端件30上,與從固定面21伸出的螺栓23、37的部分相對應設有盲孔31而且底壁24在輸送方向上位於前面的端部45和在輸送方向上位於後面的端部46上設有相應的安裝孔47,因此可以將每個在輸送方向上位於前面的裝料袋49的端部45和在輸送方向上位於後面的前一個裝料袋48的端部46一起裝到固定螺栓23、37上,並藉助於螺母將其固定。因此,螺栓23、37上帶有螺紋,螺母可以在盲孔31中固緊。經加固的端件30在其向內延伸的端區上形成在底壁24上表面上的傾斜伸延,這使得在袋48排料時可以使鬆散材料無阻礙地流出。在向排料溜槽15排料時端件30上向外引出的自由端區34還作為鬆散材料的導向裝置,該端區從橫梁12上伸出並且在最佳實施例中該端區還高於側壁25、26的第一皺褶區27。由此可以防止鬆散材料下落時在袋中殘留材料。總的說來,具有彎曲剛性的端件30使裝料袋48或者它的底壁24相對於牽引機構1具有可預先確定的傾斜度。該傾斜度為鬆散材料提供了一個導向面,由此可以使裝料袋48中的袋容量達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此外,橫梁12的三角形表面還提供了一個導向面35,該導向面由與固定面21相對設置的三角形表面構成。通過導向面35能夠確保在該區域內能很好地輸送裝料袋48中的鬆散材料而且在相鄰的裝料袋48、49之間不殘留鬆散材料。
根據圖4還進一步表明,在這裡僅用側壁26來表示側壁25、26上形成兩個皺褶區27、28,它們的第一皺褶區27具有扇形結構並設在牽引機構1的運行側43上,而第二皺褶區28具有與牽引機構1走向相平行的波浪形皺褶並且設在牽引機構1的承載側44上。
在圖5中特別清楚地表示了每個裝料袋48側壁25、26上的皺褶區,該圖中只示出了一個裝料袋48,而且它被掛在牽引機構1或者載運傳送帶8、10中。在第一個實施例中在牽引機構1的運行側上伸延的第一皺褶區27可以使側壁25、26在圍繞驅動鼓輪2或轉向鼓輪4迴轉時被壓緊而在圍繞換向鼓輪6迴轉時可使側壁25、26伸開。第二皺褶區28在該實施例中設置在牽引機構1的承載側上並且具有與牽引機構1基本上平行的皺褶,該皺褶與載運傳送帶同步運行並且最好是鋸齒形。第二皺褶區28的皺褶能夠使側壁25、26壓緊並且使裝料袋48在圍繞鼓輪2、4、6迴轉時處於徑向方位。在圍繞鼓輪迴轉時是很有必要,利用牽引機構1的轉向在可調的曲度範圍內將袋形調整合適。在此,側壁25、26的非對稱皺褶在實現鬆散材料倒空時完成了其與第二皺褶區28的傳遞任務。由於將第二皺褶區28的皺褶優選為鋸齒形而使得倒空時不會掛有鬆散材料,所以避免了剩餘材料在皺褶中聚集。
圖5再度清楚地表示,在傳輸方向上底壁24的前端45以及在傳輸方向上的後端46上設有安裝孔47,或者,就端件30而言,在輸送方向上底壁24的前端45上的端件30上具有盲孔31,其中盲孔31與傳輸方向中處於前面的端部45上的安裝孔47對準。藉助於安裝孔47和盲孔31可以將裝料袋48懸掛在兩個相鄰的橫梁12、13之間,在此,通過從橫梁固定面21上垂直伸出的螺栓23、37將裝料袋48在傳輸方向上處於前面的端部45裝到在傳輸方向上處於前面的橫梁12上,而且將在傳輸方向上處於後面的端部46通過同樣的螺栓23、37裝到後面的橫梁13上(參見圖4,其上的輸送方向用箭頭17表示)。
圖6和圖7表示不同結構的三角形截面的橫梁的縱剖圖。圖6所示的是在圖4中已知的橫梁12的截面結構,其具有硫化的U形螺栓23和同樣的硫化鋼筋22,圖7中描述了另一種鋼筋結構,它由鋼管36構成,在鋼管的周邊上固定一個在此為棒形結構的螺栓37,該螺栓在其長度方向上穿過橫梁12向外伸出。在橫梁12的兩個實施例中,螺栓23、37上帶有螺紋的一端在平面固定面21上垂直伸出並且在固定裝料袋48時,通過安裝孔47和盲孔31將其別住。
圖8表示本發明的袋式傳送帶第二實施例的側視圖。第二實施例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例的不同點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將用於固定裝料袋48的橫梁12設置在牽引機構1的承載面或是載運傳送帶8、10的承載面44上,而且在驅動鼓輪2和轉向鼓輪4上不需要設置凹槽38,但是為了接納橫梁12而在換向鼓輪6上設置了凹槽38。由於只設置了兩個換向鼓輪6而不是如圖1所示的那種多個換向鼓輪,所以為了減小牽引機構1的振動而在換向鼓輪6之間和之後附加設置了減振器3。在該實施例中橫梁12仍然是與載運傳送帶8、10相粘合,但也可以藉助於橫梁上所帶有的U形螺栓將其與載運傳送帶8用螺栓固緊。由於後者需要較高的生產成本,因此優選粘接,這樣,在連接固定的方式上兩者沒有區別。
在載運傳送帶8、10圍繞換向鼓輪6迴轉時凹槽38接納橫梁的端部41、42並且使兩個載運傳送帶同步而且不會向載運傳送帶8、10傳遞值得重視的力。牽引機構1的驅動是通過上下驅動鼓輪以摩擦傳動的方式實現的,其中使用一個驅動鼓輪2就足夠了。此外,在此還藉助於轉向鼓輪4和換向鼓輪6迫使袋式傳送帶從正向運行進入反向運行,以便使通道式傳送帶或與之共同的線路導向裝置能夠在更大的範圍內伸展。這是通過對袋式傳送帶的局部描述來說明的。
圖9表示與圖4基本上相對應的三個相鄰裝料袋48的縱向剖面圖。在此所表示的是,藉助於橫梁12將裝料袋48固定到載運傳送帶8上,這裡的橫梁從載運傳送帶8的方向上偏移而且其端部41、42也具有不同於以前的結構。在此,橫梁12的端部41、42形成塞式結構,它們可以在支承座5中可轉動地放置,支承座5固定在載運傳送帶8、10上。圖8的上部表示位於載運傳送帶8、10之間中部的橫梁12,該橫梁實際上仍具有三角形截面,它與放大了的平面固定面21相接,與固定面相接觸的面是三角形的斜面。在放大的固定面21上以上述第一實施例所述類型和方式固定兩個相鄰的裝料袋48、49的各半面。放大的固定面21使裝料袋得到足夠的固定並且還在某一傾斜角的作用下相對於載運傳送帶提供了相應的良好導向。
圖9的下部用以說明如何藉助於支承座5將橫梁13固定到載運傳送帶8上。將橫梁13的塞式結構的端部41可轉動地置入支承座5的孔7中,而且將支承座5的下部平面14固定到牽引機構1的承載側44上或載運傳送帶8、10的承載側上。此外,裝料袋48、49在此也可以帶有具有第一皺褶區27和第二皺褶區28的側壁,其中第一皺褶區27實際上位於牽引機構1的運行側43上,而第二皺褶區28位於承載側44上。
圖10表示將一個裝料袋48或裝料袋的底壁24固定到橫梁12上的局部俯視圖,橫梁12在其長度方向上具有與圖8所示不同的截面形狀。清晰可見的是放大的平面固定面21,在固定面21上固定著裝料袋48的底壁24。在兩個端部41、42上將橫梁12置於支承座5中,支承座5的一側固定到在此未示出的載運傳送帶8、10上。
圖11是表示支承座5的截面圖,支承座5帶有一個容納橫梁12上塞式結構的端部41、42的孔7並且具有與載運傳送帶8、10固定特別是粘接在一起的底表面14。圖12表示支承座5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該支承座5上容納橫梁12塞式部分的孔7的外側設有在區域11上位於孔7和支承座5下表面14之間的其它通孔9。設置該通孔是考慮到支承座5的材料在其圍繞鼓輪2、4、6迴轉時容易產生變形,因此利用該通孔來極大地減小突然出現的材料疲勞。也就是說,通孔9吸收了進一步出現的變形能量並由此減弱了變形的進一步發展和將支承座材料繃得過緊。
根據圖12所述的支承座5的結構的優點,圖13進一步表示支承座在其直線運行狀態下的位置並用虛線表示其處於迴轉狀態下而產生彎曲的位置。該附圖清楚地表明,支承座5上孔7和底表面14之間的區域11在迴轉時繃得很緊,因此通常對該區域11有很高的材料要求。對該材料的要求在設置通孔的情況下將大大降低,因此很顯然,使用附加的通孔9或其它形狀的通孔是很有利的。
圖14表示換向鼓輪6以及圍繞鼓輪運行的牽引機構1或載運傳送帶8的示意性側視圖。在載運傳送帶8的運行側上設有圖8所示第二實施例中的袋式傳送帶的支承座5,該支承座5在圍繞換向鼓輪6迴轉時與凹槽38相嚙合。在此,凹槽38在鼓輪段20之間形成,鼓輪段的側面是徑向可調的。因此可以藉助於調節圈18上的各長圓孔39和各螺栓40對鼓輪段20進行調節並且例如可以進行使其中心位置徑向向外和向內的調整。如果將鼓輪段20向外調,鼓輪6的周長增大,從而會在圍繞輪轂19迴轉的換向鼓輪6和往復運行的載運傳送帶之間產生平穩的滑動。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避免換向鼓輪6上值得注意的力傳遞到支承座5上,由於存在使支承座5從載運傳送帶8、10上被削掉的危險。所有鼓輪段20的中心調整都可以用已知的方式通過在輪轂19中加入的機構來實現。
圖15表示與圖2所示的第一實施例所述袋式傳送帶的局部透視俯視圖相對應的第三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橫梁12、13設置在載運傳送帶8、10的運行側43上。在該圖中對載運傳送帶8、10上的橫梁12、13進行了非常有利的變換。在此,載運傳送帶8、10穿越橫梁12、13的端部41、42在傳送帶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由此使載運傳送帶8、10形成自由的旁側帶50、51,在其上橫梁12、13在與載運傳送帶8、10摩擦傳動的驅動鼓輪上不產生任何作用。旁側帶的寬度與其上固定有橫梁的載運傳送帶8、10相比,顯然應首先滿足傳送帶的需要;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將旁側帶50、51選得如此之寬,即乾脆將橫梁12、13的固定區域稱為「旁側帶」。這種變化的優點在於,可以在運行側43上設置橫梁12、13,而不會出現驅動鼓輪2和載運傳送帶8、10之間的滑脫問題或在鏈式驅動中公知的問題。顯然,在用旁側帶50、51形成載運傳送帶8、10時同樣不需要在驅動鼓輪2和轉向鼓輪4上設置上述的凹槽38。
權利要求
1.一種袋式傳送帶,具有環式牽引機構(1),該牽引機構(1)在驅動鼓輪、轉向鼓輪和換向鼓輪(2、4、6)上運行並且具有至少兩個相互隔開的載運傳送帶(8、10,),在兩個傳送帶之間設有多個相互隔開的橫梁(12),並設有裝料袋(48),每個裝料袋(48)均具有由橡膠或橡膠類材料製成的底壁(24),底壁(24)從相鄰的橫梁之間伸出,其特徵在於,用於固定底壁(24)的橫梁(12)上具有一個平面固定面(21),該固定面與載運傳送帶的平面構成一定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橫梁(12)具有三角形截面,最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狀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橫梁(12)在其長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狀。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橫梁(12)的兩端(41,42)形成塞式結構,該塞式結構以可轉動的方式置於支承座(5)中,支承座(5)固定在載運傳送帶(8、10)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每個支承座(5)上除了具有容納橫梁(12)的塞式部分的孔(7)之外還具有其它的孔(9),該孔(9)設在支承座(5)的孔(7)和下表面(14)之間的區域(11)上。
6.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橫梁(12)是將鋼筋(22)加入橡膠或橡膠類材料中製成的。
7.如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在橫梁(12)的固定面(21)上設置用於裝料袋(48)的固定裝置(23、37),該裝置由U形螺栓(23)構成。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在運動方向上位於後面的裝料袋(48)的底壁(24)的端部(46)和處於前面的下一個相鄰裝料袋(49)的底壁(24)的端部(45)是重疊固定的。
9.如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在固定面(21)上形成用於容納裝料袋(48)側壁(25、26)的槽(29)。
10.如權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裝料袋(48)具有U形截面,其包括具有橫向剛性的底壁(24)和側壁(25、26),底壁(24)設在側壁(25、26)之間且對裝料袋(48)起成型支承元件的作用。
11.一種袋式傳送帶,包括環式牽引機構(1),該牽引機構在驅動鼓輪、轉向鼓輪(2、4)上運行,並且帶有多個與該牽引機構(1)固定的裝料袋(48),其特徵在於,裝料袋(48)的側壁(25、26)上具有至少兩個不同的皺褶區(27、28),該皺褶區在牽引機構(1)的不同側面上伸出。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第一皺褶區(27)形成扇形而且設在牽引機構(1)的內側上,而第二皺褶區(28)上具有與牽引機構(1)平行的皺褶並且設置在牽引機構(1)的外側方向上。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第二皺褶區(28)上的皺褶是鋸齒形的。
14.如權利要求11-13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裝料袋(48)具有邊緣平行的皺褶。
15.如權利要求11-14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每個裝料袋(48)上都具有一個由橡膠或橡膠類材料製成的且硫化到底壁(24)上的端件(30),該端件最好用鋼筋加固。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處於裝料袋(48)固定位置上的端件(30)在橫向梁(12)上伸出。
17.如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在驅動鼓輪(12)和/或轉向鼓輪(4)和/或換向鼓輪(6)的周邊上設有用於容納支承座(5)或橫梁(12)端部的凹槽(38)。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凹槽(38)在鼓輪段(20)之間形成,鼓輪段(20)是徑向可調的。
19.如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袋式傳送帶,其特徵在於,橫梁(12)在輸送方向(17)的橫向上僅部分地蓋住載運傳送帶(8、10),因此在橫梁(12)的端部(41、42)和載運傳送帶(8、10)的外邊緣之間分別形成一個自由旁側帶(50、51)。
全文摘要
一種袋式傳送帶,其上具有一個環式牽引機構,該機構在驅動鼓輪、轉向鼓輪和換向鼓輪上運行,並且具有至少兩個相互間隔的載運傳送帶,在載運傳送帶之間設有多個互相隔開的橫梁,該橫梁的端部固定到載運傳送帶上。在橫梁之間懸掛著裝料袋,每個裝料袋都具有一個由橡膠製成的底壁。為了固定底壁,每個橫梁上都具有一個平面固定面,該固定面與載運傳送帶的平面形成一定角度。
文檔編號B65G17/12GK1085867SQ9310878
公開日1994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1992年7月17日
發明者京特·諾爾特 申請人:康拉德·朔爾蒂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