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敷料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1:00:19 3
專利名稱:功能性敷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體表組織創口、潰瘍傷口、修復類傷口的功能性敷料。
背景技術:
目前的創口敷貼大都具有消炎的功能,但一般不具備鎮痛的功能,更不具備利用遠紅外線對創口周邊肌體組織進行福射,起到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的功能。由於敷貼會受到創口溢出液的汙染以及長時間使用藥效會降低,因此,需要及時更換。但目前的敷貼在使用中,常出現撕掉敷貼時才發現傷口已經感染髮炎,這時再處理傷口,治癒時間相應變長,且創口痊癒後留下的疤痕更加明顯。另外,現有的敷貼,大多採用在固定貼膜上塗覆醫用膠的方式來固定在皮膚上,在固定貼膜上塗覆醫用膠通常都是採取滿幅塗覆的方式,優點是能夠有效固定,不足是要將固定貼膜從皮膚上撕開時容易拉扯皮膚導致創口部位疼痛,並且敷貼長時間粘貼在皮膚上,積液無法排出,易引起皮膚過敏。在申請號為200410025842. 9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術後切口敷貼的設計方法,採用在敷貼上固定永磁片產生磁場以促進傷口癒合,在不乾膠基層的中部連接有水刺布,水刺布內包裹著吸水棉芯,吸水棉芯上貼有永磁片,具有良好的保溼性,具有一定止痛效果,由於永磁片具有較強的硬度並具有一定厚度,在使用過程中和更換時,永磁片容易對創口造成一定壓力而導致疼痛;鐵元素含量高,創口有溢液,容易生鏽給創口造成二次汙染。因此,需要尋找一種粘貼穩固並且膠與皮膚接觸面積更小,能夠對創口進行檢查、觀察、消毒,並具有消炎、鎮痛和加速血液循環功能的敷料。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現狀,提供一種粘貼穩固並且膠與皮膚接觸面積更小,能夠對創口進行檢查、觀察、消毒,並具有止血、抗菌、抑菌、消炎、鎮痛、促進癒合、減小瘢痕形成和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功能的敷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功能性敷料,包括便於剝離的留沿膜I和固定貼膜2,在留沿膜和固定貼膜之間設有功能墊3,固定貼膜背對功能墊的一面設有保護膜4,所述的固定貼膜2選用透明的生物基材料膜或透氣膜,沿固定貼膜2邊緣設置加強框21,在固定貼膜面對功能墊的一面從邊緣向中心設有多層回形或環形的膠條22,所述的功能墊3從固定貼膜向留沿膜的方向由反射層31、功能層32、保溼層33和防粘層34依次堆疊形成;所述的反射層31與固定貼膜2連接,所述的反射層31選用金屬薄片或帶有金屬塗層的膠膜。所述的功能層32採用點陣的方式安置在保溼層33面對反射層31的一面。所述的反射層上設有觀察窗。所述的反射層31選用鋁片或塗覆了銀的膜。所述的保溼層33採用含高分子吸水保溼材料成份,並摻雜有抗菌材料或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的棉墊、甲殼素材料棉墊、納米材料墊、滌綸墊、丙倫墊、聚丙烯墊或海綿。所述的防粘層34表面塗覆有消炎殺菌藥。所述的功能層32選用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或生物炭或電氣石或遠紅外陶瓷或礦物質鹽或鍺石。所述的消炎殺菌藥為絡合碘。有益效果、在固定貼膜上設置多層回形或環形的膠條,一方面減 少了固定貼膜與皮膚的粘接面積,另一方面,留下空隙使汗液能夠揮發;2、在功能墊中設置了功能層和保溼層,使其中的藥物成份作用於創口及周邊組織,起到止血、抗菌、抑菌、消炎、鎮痛、促進癒合、減小瘢痕形成和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功能的作用;3、在功能墊的功能層上設置了反射層,將功能層產生的向人體外輻射的能量反射向人體組織,起到更好的抗菌、抑菌、消炎、鎮痛、促進癒合、減小瘢痕形成和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功能的作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撕去留沿膜後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墊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貼膜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和圖3所示,功能性敷料,包括便於剝離的留沿膜I和固定貼膜2,在留沿膜和固定貼膜之間設有功能墊3,固定貼膜背對功能墊的一面設有保護膜4,所述的固定貼膜2選用透明的生物基材料膜或透氣膜,沿固定貼膜2邊緣設置加強框21,防止卷邊。在固定貼膜面向留沿膜的一側的兩端設有保護貼5,保護貼為對摺的離型紙,保護貼的開口方向背對功能墊。在固定貼膜面對功能墊的一面從邊緣向中心設有多層回形或環形的膠條22。採用封閉的環路膠條,能夠有效阻止外界空氣流到創口上,給創口帶來細菌及病菌,並且在膠條之間留有空隙,使汗液能夠及時通過膠條之間的固定貼膜蒸發出去,以免因汗液積聚導致過敏或皮炎。如圖4所示,所述的功能墊3從固定貼膜向留沿膜的方向由反射層31、功能層32、保溼層33和防粘層34依次堆疊形成;所述的反射層31與固定貼膜2連接,所述的反射層31選用金屬薄片或帶有金屬塗層的膠膜。所述的反射層將功能層及保溼層中物質產生的向外的輻射反射向人體,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消炎及止痛。所述的功能層32採用點陣的方式安置在保溼層33面對反射層31的一面,或者採用噴塗的方式覆蓋在保溼層上,或者直接混合到保溼層中去。所述的功能層32中含有酸鹼度變色劑,當創口發炎時酸鹼度變色劑變色;所述的反射層上設有觀察窗。使用前,功能層表面的顏色是一致的,使用後,由於吸附了患者創口流出的體液,功能層的顏色會隨體液的酸鹼度的變化而變化。例如,當患者的創口感染髮炎,創口液出的體液鹼性增強,就會導致酸鹼度變色劑變色,從而使功能層表面的顏色產生變化。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中,通過反射層上的觀察窗觀察到功能層的顏色變化,就能夠根據顏色的變化判斷創口的癒合情況,如果顏色變深,表示創口發炎需要對創口進行清理並更換功能性敷料。所述的反射層31選用鋁片或塗覆了銀的膜。所述的保溼層33採用含高分子吸水保溼材料成份,並摻雜有抗菌材料或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的棉墊、甲殼素材料棉墊、納米材料墊、滌綸墊、丙倫墊、聚丙烯墊或海綿。所述的防粘層34表面塗覆有消炎殺菌藥,如絡合碘。所述的功能層32選用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或生物炭或電氣石或遠紅外陶瓷或礦物質鹽或鍺石。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用途,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做出各種變化或替代,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疇。
權利要求1.功能性敷料,包括便於剝離的留沿膜(I)和固定貼膜(2),在留沿膜和固定貼膜之間設有功能墊(3),固定貼膜背對功能墊的一面設有保護膜(4),所述的固定貼膜(2)選用透明的生物基材料膜或透氣膜,其特徵在於沿固定貼膜(2)邊緣設置加強框(21),在固定貼膜面對功能墊的一面從邊緣向中心設有多層回形或環形的膠條(22),所述的功能墊(3)從固定貼膜向留沿膜的方向由反射層(31) 、功能層(32)、保溼層(33)和防粘層(34)依次堆疊形成;所述的反射層(31)與固定貼膜(2)連接,所述的反射層(31)選用金屬薄片或帶有金屬塗層的膠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敷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功能層(32)採用點陣的方式安置在保溼層(33)面對反射層(31)的一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敷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射層上設有觀察窗。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敷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射層(31)選用鋁片或塗覆了銀的PU膜。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敷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溼層(33)採用棉墊、甲殼素材料棉墊、納米材料墊、滌綸墊、丙倫墊、聚丙烯墊或海綿。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敷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粘層(34)表面塗覆有消炎殺菌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敷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功能層(32)選用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或生物炭或電氣石或遠紅外陶瓷或礦物質鹽或鍺石。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性敷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消炎殺菌藥為絡合碘。
專利摘要功能性敷料,包括便於剝離的留沿膜1和固定貼膜2,在留沿膜和固定貼膜之間設有功能墊3,固定貼膜背對功能墊的一面設有保護膜4,在固定貼膜上設置多層回形或環形的膠條,一方面減少了固定貼膜與皮膚的粘接面積,另一方面,留下空隙使汗液能夠揮發;在功能墊中設置了功能層和保溼層,使其中的藥物成份作用於創口及周邊組織,起到止血、抗菌、抑菌、消炎、鎮痛、促進癒合、減小瘢痕形成和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功能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F13/02GK202637272SQ2012202988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6日
發明者張君華, 李耀強 申請人:陝西遠光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