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型的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5:40:39 2
專利名稱:用於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型的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橋梁墩帽成型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型的設備。
背景技術:
在高速鐵路飛速發展的今天,鐵路橋梁設計美觀這一理念也在日漸深入,橋梁墩柱結構形式也逐漸豐富多姿,其中雙曲線流線型橋梁墩帽是其中的典型之作,多條新建鐵路幹線都能見到此種造型的橋梁墩柱,墩帽結構見附圖1。雙曲線流線型結構的橋梁墩帽與天方地圓的墩帽結構及普通的圓端形墩帽結構相比,在縱、橫向均設置不同的曲線,由於雙曲線部分是不可展曲面,模板加工時雙曲面面板的面板成型比較困難,施工質量不易保證。目前,此結構形式的墩帽加工時,雙曲面部分面板採用以下方法簡單處理墩帽模板面板是沿高度方向分成11等份,按折線把面板展開分成11個小塊,再經焊接、打磨而成。由於製作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解決雙曲面面板的成形問題,存在如下的問題曲面過渡不光滑,折線較多,產品曲面效果差;曲面劃分塊數多,導致拼縫增多,焊接量增大焊接變形嚴重,產品整體拼裝效果不理想,影響墩帽的外觀質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產品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加工雙曲線墩帽模板時,存在面板成形困難,拼縫過多,焊接、打磨工作量大,輔材消耗量大等問題,提供了一種用於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型的設備。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於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型的設備,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上部的橫梁、下部的下平臺以及立柱組成的框架結構,橫梁上安裝倒置的千斤頂,千斤頂的活塞杆端連接上模具,下平臺上安裝有下模具,所述的上模具自上而下包括與千斤頂連接的聯接板、控制控制面板縱、橫兩個方向弧度的若干平行的立筋以及控制面板,聯接板、立筋以及控制面板自上而下依次連接,所述的下模具自下而上包括與下平臺聯接的聯接板、控制控制面板縱、橫兩個方向弧度的立筋及控制面板,下模具的聯接板、立筋以及控制面板自下而上依次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模具設計結構簡單,製作方便。2、解決雙曲線面板的分塊問題。3、解決了雙曲面面板的壓製成形問題。4、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採用了此方法後,減少了 6道板料切割下料縫,同時也是減少了 6道板料的對接焊縫。減少了輔材的消耗量,焊縫處理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製作的生產成本。[0013]5、保證了工期及質量利用此設備對雙曲線面板進行壓製成型,確保了面板各拼接縫過渡光滑及雙曲線流線型的整體曲面效果。減少了模板加工製作工序和工作量,保證了工期和質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圖3為上模具結構示意圖,圖4為下模具結構示意圖圖中,1-橫梁,2-千斤頂,3-立柱,4-上模具,5-下模具,6_下平臺,7_吊架,8_配電箱,9-油管,10-電機,11-電磁控制液壓站,12-聯接板,13-立筋,14-控制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說明。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如附圖1、2所示,其包括上部的橫梁1、下部的下平臺6以及立柱3組成的框架結構,橫梁I上安裝倒置的千斤頂2,千斤頂2的活塞杆端連接上模具4,下平臺6上安裝有下模具5,所述的上模具4自上而下·包括與千斤頂連接的聯接板12、控制控制面板14縱、橫兩個方向弧度的若干平行的立筋13以及控制面板14,聯接板12、立筋13以及控制面板14自上而下依次連接,所述的下模具自下而上包括與下平臺聯接的聯接板、控制控制面板縱、橫兩個方向弧度的立筋及控制面板,下模具的聯接板、立筋以及控制面板自下而上依次連接。另外,壓型設備還包括液壓系統和電路系統。通過計算在確保框架結構安全的情況下,在橫梁吊架與下平臺上固定上模具和下模具。立柱滿焊於下平臺兩端部,並保證立柱與下平臺的垂直度。橫梁與吊架先製作成零件,然後按尺寸要求組裝成一體後再焊接橫梁上的限位塊。2、結構設計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形的設備總成包括橫梁1、千斤頂2、立柱3、上模具4、下模具5、下平臺6、吊架7、液壓系統和電路系統。設備結構件所用材料均為Q235鋼。具體結構如下①橫梁I採用δ 30mm的鋼板焊接而成,斷面為190mm*220mm的矩形結構,各板料
間採用焊接聯接。②立柱3採用δ 30mm的鋼板切割而成,尺寸為300mm*1800mm,立柱上有橫梁預留槽口。③上模具4和下模具5所用的聯接板為δ 20mm鋼板,立筋採用δ 12鋼板經數控切割機下料而成,弧度控制鋼板為δ 6mm鋼板壓制而成,並與立筋斷焊。④下平臺採用δ 25mm的鋼板焊接而成,斷面為300mm*650mm的矩形結構,各板料間採用焊接聯接。3、具體操作①橫梁將數控切割機下好的鋼板(δ 30)按照製作圖尺寸焊接成箱型,立板需縮進上下蓋板IOmm,以方便滿焊,焊腳高度8mm ;②吊架將連接板、耳板、立筋按製作圖焊為一體,保證套在橫梁上有一定餘量;③立柱使用數控切割機下料,為使受力均衡,必須保證放置橫梁的方孔尺寸及高度,上端需制Φ60ι πι圓孔,方便吊裝。④上下模具上下立筋按模具圖依次焊接在上下連接板上,再將下好的工作面面板(δ6Χ2塊)放置在上下模具企口處,再對模具壓制後成型,焊接牢固即可。為使壓型設備適應多種墩帽尺寸,因此將工作面半徑適當縮小,縮小後的工作面可壓範圍擴大到直徑Φ 1800 3500mm,大大增加了此設備的實用性;⑤下平臺先將立筋與下部鋼板焊接後,再將連接板蓋上,找正位置後,焊為一體,焊縫高度8mm。4、壓型設備組裝①將下平臺與下模具用M20*65螺栓連接固定;②將立柱與下平臺焊接牢固(保證立柱與下平臺垂直);③將橫梁從一側立柱方孔穿入,再將吊架套入橫梁後,從另一側立柱方孔穿出;④將吊架、液壓千斤頂座及上模具用M20*65螺栓連接牢固;.⑤為使上下模具工作面縫隙尺寸減到最小,可調整吊架位置,完畢後再將限位塊焊接到橫梁上,以固定吊架;⑥液壓千斤頂 與電磁控制液壓站的油管穿過線卡固定件,將其焊接到立柱合適位置;再將電磁控制液壓站於壓型設備固定;⑦配電箱按製作圖固定在立柱上;⑧噴防鏽漆;⑨調試後,無出現異常,方可正式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型的設備,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上部的橫梁(I)、下部的下平臺(6)以及立柱(3)組成的框架結構,橫梁(I)上安裝倒置的千斤頂(2),千斤頂(2)的活塞杆端連接上模具(4),下平臺(6)上安裝有下模具(5),所述的上模具(4)自上而下包括與千斤頂連接的聯接板(12)、控制控制面板(14)縱、橫兩個方向弧度的若干平行的立筋(13)以及控制面板(14),聯接板(12)、立筋(13)以及控制面板(14)自上而下依次連接,所述的下模具自下而上包括與下平臺聯接的聯接板、控制控制面板縱、橫兩個方向弧度的立筋以及控制面板,下模具的聯接板、立筋以及控制面板自下而上依次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橋梁墩帽成型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於雙曲線流線型墩帽面板壓型的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加工雙曲線墩帽模板時,存在面板成形困難,拼縫過多,焊接、打磨工作量大,輔材消耗量大等問題。其包括上部的橫梁、下部的下平臺以及立柱組成的框架結構,橫梁上安裝倒置的千斤頂,千斤頂的活塞杆端連接上模具,下平臺上安裝有下模具,上模具包括聯接板、立筋以及控制面板,下模具包括聯接板、立筋及控制面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製作方便,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保證了工期及質量。
文檔編號B21J9/06GK202894163SQ2012205076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黃亮, 呂改賢 申請人: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三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