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結合肽,以及編碼所述hla結合肽的dna片段和重組載體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7:42:14 3
專利名稱:Hla結合肽,以及編碼所述hla結合肽的dna片段和重組載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HLA結合肽,以及編碼該HLA結合肽的DNA片段和重組載體。
背景技術:
對癌細胞具有特異性的癌症抗原呈遞在癌細胞表面上時,當癌細胞被識別為自體外來物質,結果進行天然免疫反應,並且隨後誘發特異性免疫反應時,是有機會因此引起消滅癌細胞的反應。
誘發特異性免疫反應時,體液中癌細胞衍生的片段等被中和抗體消滅,癌細胞本身被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s)所消滅。即,CTL特異性識別存在於癌細胞表面上HLA I類分子中的、由8-11個胺基酸組成的癌症抗原(CTL表位),並通過破壞癌細胞消滅癌。因此,為了開發癌症的治療用疫苗,鑑定這樣的癌症特異性CTL表位是很關鍵的。
這種技術從專利公開1中已知。專利公開1陳述了由特異性胺基酸序列形成的寡肽具有與HLA結合的性質。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8-151396(1996)發明內容但是,上述公開中記述的傳統技術考慮到以下幾點有改進的空間。
首先,尚不清楚上述公開的HLA結合肽是否與HLA分子有效結合,根據HLA-結合的性質,仍有改進的空間。
其次,已證明上述公開的HLA-結合肽具有與HLA-DQ4結合的性質。但是,尚不清楚其是否與常見於歐美人中的HLA-A2分子(HLA-A*0201基因等的產物),以及常見於日本人中的HLA-A24分子(HLA-A*2402等的產物)相結合。
本發明在上述情況下完成,其目的是提供表現出與特異型HLA分子高親和力結合的HLA-結合肽。
根據本發明,提供了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HLA-結合肽,該HLA-結合肽含有至少一種類型的選自SEQ ID NOS1至60的胺基酸序列,並由不少於8個並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
此外,根據本發明,提供了HLA-結合肽,包含至少一種類型的選自SEQ ID NOSI、2、3、4、5、6、7、10、14、29、30、31、33、38、39、40、43、44、49和51的胺基酸序列。
此外,根據本發明,提供了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HLA-結合肽,該HLA-結合肽含有通過對包含在上述HLA-結合肽中的胺基酸序列的一或兩個胺基酸殘基進行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的胺基酸序列,並由不少於8個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
以這種方法,含有通過對具有與HLA-A型分子結合性質的特異性胺基酸序列進行一個或幾個胺基酸殘基進行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的胺基酸序列的構建體,也能表現與上述HLA-結合肽相似的作用。
另外,根據本發明,提供了含有編碼上述HLA-結合肽的DNA序列的DNA片段。
另外,根據本發明,提供了含有編碼上述HLA-結合肽的DNA序列的重組載體。
另外,根據本發明,提供了在哺乳動物體內轉變為上述HLA-結合肽的HLA-結合肽前體。
上文說明了本發明的構建體,但是這些構建體的任何組合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也有效。此外,將本發明的表達方式轉化為另一種類別(category)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也有效。
根據本發明,由於其包括特異性胺基酸序列,可以得到與HLA-A型分子具有優異的結合性質的HLA-結合肽。
上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徵和優勢根據下文說明的優選實施方案參考附圖將變得更為顯見。
說明用於實施方案中的主動學習實驗設計的示意圖。
實施發明的最佳方式實施本發明的方式在下文通過參考
。在所有的附圖中,同樣的構件用同樣的參考數字和符號表示,從而不用重複解釋。
實施方案1在本實施方案中,一種含有與HLA分子結合的胺基酸序列的肽,通過用主動學習實驗方法(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11-316754(1999))得到的假設預測,-log Kd值是3或更高,由不少於8並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用來作為HLA-結合肽的候選物。結合試驗的結果證實這些肽實際上是HLA-結合肽。
結果,可以有效得到大量具有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優異性質的HLA-結合肽,由於它們含有的胺基酸序列與HLA分子結合的-logKd值為3或更高。
具體而言,與本實施方案有關的HLA-結合肽是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HLA-結合肽,含有至少一種類型選自將在下文中描述的SEQ ID NOS1至60的胺基酸序列,並由不少於8並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
在人HLA-A型中,大約50%的日本人具有HLA-A24型。很多歐美人如德國人具有HLA-A2型。
本文提到的所有這些序列是由包含在癌症抗原WT1的某個基因組蛋白中的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序列。
SEQ ID NOS1至30的序列在下面的表1中給出表1HLA-A24-結合肽
SEQ ID NOS1至30的序列是由包含在癌症抗原WT1的某個基因組蛋白中的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SEQ ID NOS1至30的序列是由上述方法預測具有與HLA-A24分子優異結合的序列。SEQ ID NOS1至30按照結合等級降低排列。即,SEQ ID NO1是據預測具有最佳結合的序列。預測的與HLA-A24分子的結合分值和每個序列的結合實驗數據以-log Kd值的形式表達。
SEQ ID NOS31至60的序列在下面的表2中給出。
表2HLA-A2-結合肽
SEQ ID NOS31至60的序列是由包含在癌症抗原WT1的某個基因組蛋白中的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序列。SEQ ID NOS31至60的序列是由上述方法預測具有與HLA-A24分子優良結合的序列。SEQ ID NOS31至60按照結合等級降低排列。即,SEQ ID NO31是據預測具有最佳結合的序列。預測的與HLA-A2分子結合的記分和每個序列的結合實驗數據以-log Kd值的形式表示。
雖然詳細資料在後文描述,但是很清楚在預測記分和結合實驗數據之間有相關性。即,雖然有輕微誤差,但是可以說上述方法預測的與HLA-A分子高度結合的肽在實驗中發現與HLA-A分子有高水平結合。
由於沒有傳統技術通過利用所述實驗設計方法發現HLA-結合肽,所以只有很少量的HLA-結合肽被實驗證實具有HLA-結合特性。為此,甚至在通過傳統方法隨機合成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肽,並進行實驗以發現其是否與HLA分子結合時,僅僅有約1/100的概率發現一個-log Kd值超過6的結合。
根據本實施方案,由於採用了如上所述的利用實驗設計方法發現HLA-結合肽的技術,發現了多達60個HLA-結合肽的序列。此外,當某些得到的HLA-結合肽的結合性得到實驗檢測時,證實了經受實驗的所有序列都顯示了與HLA的極好結合,等於或高於預測的水平。
這些序列中,含有至少一種類型選自SEQ ID NOS1、2、3、4、5、6、7、10、14、29、30、31、33、38、39、40、43、44、49和51的胺基酸序列的HLA-結合肽,被實驗證實與人HLA-A型分子結合。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它是在與人HLA-A型分子結合方面具有優良特性的HLA-結合肽。
本實施方案相關的與HLA-結合肽的HLA分子的結合的-log Kd值為3或更高,尤其優選5或更高,更優選5.4或更高。
在生化領域,已知結合能力,根據-log Kd值約為3是肽實際上是否與MHC結合的閾值水平。因此,如果與HLA分子的結合根據-log Kd值為3或更高,就可以說其為HLA-結合肽。
此外,如果與HLA分子的結合根據-log Kd值為5或更高,由於所得的肽在與HLA分子結合上具有優良的性質,其適合用於開發免疫疾病等的有效治療藥、預防藥等。
另外,如果與HLA分子的結合根據-log Kd值為5.4或更高,所得的肽在與HLA分子結合上具有優良的性質,其適合用於開發免疫疾病等的更為有效的治療藥、預防藥等。
此外,可以將與本實施方案有關的HLA-結合肽設置成由不少於8個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
以這種方式,如果肽由不少於8個並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其在與HLA分子的結合上具有優良的性質。此外,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特異性識別對癌細胞特異的癌症抗原(CTL表位),並通過只破壞癌細胞消滅癌細胞,所述癌症抗原由8-11個胺基酸組成、存在於癌細胞表面上的HLA I類分子中。這對於製備所述由8-11個胺基酸組成的、對癌細胞等特異的CTL表位,以便製備治療或預防癌症等的疫苗是很重要的。
例如,上述HLA-結合肽可以是單獨由胺基酸殘基組成的肽,但是並不特別受此限制。例如,只要本發明的效果不受損,它可以是任選用糖鏈或脂肪酸基團修飾的HLA-結合肽前體。所述前體經過在活哺乳動物體內如人類消化器官中被消化酶等消化,改變成為HLA-結合肽,進而表現出與上述HLA-結合肽所顯示的相似的作用。
此外,上述HLA-結合肽可以是與人HLA-A24分子結合的肽。
根據這樣的組成,由於所得的肽與常見於亞洲人如日本人的HLA-A24分子結合,其可以用於開發對亞洲人如日本人特別有效的治療藥、預防藥等。
另外,上述HLA-結合肽可以是與人HLA-A2分子結合的肽。
根據這樣的組成,由於所得的肽與常見於歐美人的HLA-A2分子結合,其可以用於開發對歐美人特別有效的治療藥、預防藥等。
含在上述HLA-結合肽的胺基酸序列可以是來自癌症抗原WT1蛋白的胺基酸序列,但是並不特別受此限制。例如,其可以是來自HIV蛋白的胺基酸序列,或來自雪松花粉蛋白等的胺基酸序列。而且,它可以含有來自具有其他致病性或致敏性的蛋白的胺基酸序列。
實施方案2根據本實施方案,提供了與HLA-A型分子結合,含有通過對包含在上述HLA-結合肽中的胺基酸序列的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殘基進行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的胺基酸序列,並由不少於8個並且不多於1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HLA-結合肽。
如在後文所描述,即使組成中包括了通過對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特定胺基酸序列的一個或數個胺基酸殘基進行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的胺基酸序列,仍表現出與上述實施方案1有關的HLA-結合肽相似的作用。
即,可以預測,即使胺基酸序列是通過對顯示在SEQ ID NOS1至50中、具有與HLA-A24分子的優良結合性的胺基酸序列的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殘基進行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仍將以相似的方式表現出優良的HLA-結合性。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可以預測,即使胺基酸序列是通過對上述方法預測的、具有與HLA-A24分子優良結合性的胺基酸序列的一個或數個胺基酸殘基進行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仍將以相似的方式表現出優良的HLA-結合性。被置換的胺基酸殘基優選彼此具有相似性質的胺基酸殘基,如二者均為疏水胺基酸殘基。
此外,實施方案1和實施方案2中描述的HLA-結合肽可以利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生產。例如,它們可以通過固相法或液相法人工合成。或者,這些HLA-結合肽可以通過編碼這些HLA-結合肽的DNA片段或重組載體對其進行表達而生產。這樣得到的這些HLA-結合肽可以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鑑定。例如,可能通過使用Edman降解法、質譜法等鑑定。
實施方案3根據本實施方案,提供了含有編碼上述HLA-結合肽的DNA序列的DNA片段。由於本實施方案有關的DNA片段含有特異性DNA序列,其可以表達上述HLA-結合肽。
當上述HLA-結合肽通過使用本實施方案有關的DNA片段表達時,可以通過將該DNA片段摻入細胞進行表達,或者可以通過使用市售人工蛋白表達盒進行表達。
另外,持續的表達可以通過將上述DNA片段摻入例如人類細胞進行。因此,HLA-結合肽可以製成在細胞內持久存在,方法是通過將編碼HLA-結合肽的DNA片段摻入細胞,而不是將HLA-結合肽本身摻入細胞。當HLA-結合肽用作疫苗時,所述持續表達的能力在提高疫苗有效性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本實施方案有關的DNA片段可以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生產。例如,可以依靠市售DNA合成儀等人工合成。或者,可以通過使用限制型酶等從HCV基因組切割片段。或者,可以通過用引物進行PCR法從HCV基因組擴增。這樣得到的DNA片段可以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鑑定。例如,可以通過市售DNA測序儀鑑定。
實施方案4根據本實施方案,提供了含有編碼上述HLA-結合肽的DNA序列的重組載體。由於本實施方案有關的重組載體含有特異性的DNA序列,可以表達上述HLA-結合肽。
當上述HLA-結合肽通過使用本實施方案有關的重組載體表達時,可以通過將該重組載體摻入細胞進行表達,或者可以通過使用市售人工蛋白表達盒進行表達。
此外,持續的表達可以通過將上述重組載體摻入例如人類細胞進行。因此,HLA-結合肽可以通過將編碼HLA-結合肽的重組載體摻入細胞,而不是將HLA-結合肽本身摻入細胞製成在細胞內持久存在。當HLA-結合肽用作疫苗時,所述持續表達的能力在提高疫苗有效性方面是有利的。
另外,在上述重組載體中,HLA-結合肽的表達量,可以通過使用在參與轉錄和表達的調節區中的某個序列,如編碼上述HLA-結合肽的DNA序列的上遊啟動子區,進行高精確度的控制。而且,重組載體在細胞中的拷貝數,可以使用參與複製的調節區的某個序列,如重組載體的複製起始點(origin)區進行高精確度的控制。
此外,上述重組載體可以自由地包含除編碼上述HLA-結合肽的DNA序列以外的序列。例如,可以包含標記基因如耐藥基因。
另外,本實施方案有關的重組載體可以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生產。例如,可以通過在某個限制型酶切位點,裂解市售載體如pBR322或pUC19的多克隆位點,將上述DNA片段插入該位點,並進行連接獲得。此外,這樣得到的重組載體可以利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鑑定。例如,其可以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證實被預先的限制酶裂解的DNA片段的長度是否符合市售載體如pBR322或pUC19的限制性圖譜,此外,它可以通過DNA測序儀等鑑定上述DNA序列是否包含在從多克隆位點上切下來的DNA序列中。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組成,但是這些組成的任何組合,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也有效。此外,將本發明的表達轉化為另一個類型,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也是有效的。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案中,HLA-結合肽含有來自癌症抗原WT1的某個基因組蛋白(SEQ ID NO61)的胺基酸序列,但是不同於WT1的病原體如HIV病毒的HLA-結合肽也可使用,並且含有來自蛋白質如雪松花粉過敏原等的胺基酸序列的HLA-結合肽也可使用。
這樣,如果含有上述方法預測的具有優良HLA-結合性質的氨基序列,可以預期,當用實驗進行證實時,其將以相似的方式表現出優良的HLA-結合性質。因此,這些HLA-結合肽能主要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感染性疾病(流感,SARS,HIV,HCV等),並也能用於癌症免疫療法、過敏性疾病(花粉過敏(乾草熱(hay fever)),風溼、遺傳性過敏症、哮喘等)、自身免疫疾病等。
(實施例1)參考實施例在下面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中預測、實驗和評價過程基於主動學習實驗設計進行,並且大體上重複了下列步驟。這裡採用的主動學習實驗設計的示意圖示於圖1中。
(1)進行一次後文描述的低階學習算法(lower-order learningalgorithm)的試驗。即,從累積的數據中隨機抽樣產生多個假設,至於隨機表達的候選查詢點(肽),選擇表現出預測值最大分布的點作為進行實驗的查詢點。
(2)所選的查詢點的肽以合成和提純的方法製備,後文加以描述,實際結合能力以將在後文描述的實驗測定,並添加到累積的數據中。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低階學習算法,運用了隱馬爾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的監督學習算法,用223種類型的肽作為初始資料開始,每個實驗預測和選擇20-30類型的肽;上述步驟重複四次,總共得到341個數據點。
更具體說,在本實施例的主動學習方法中,每個實驗設計併合成了20-30種類型的含有胺基酸序列的肽,其中設置(arrange)了20類型的胺基酸中9類。測定其與HLA分子的結合強度(結合力)。得到結合力(在摩爾濃度中的Kd值)為實驗結果。當結合力高時,該肽被選擇作為能用作疫苗材料的HLA-結合肽的候選物。
這樣得到的結果輸入配有採用隱馬爾可夫模型作為數學算法的學習機的學習系統中,並創建規則。學習機從不同結果取樣,準備規則。學習機表達的規則有不同的組成。這樣得到的規則和實驗數據根據需要保存作為累積數據。
從超過5000億(=209)的肽序列中,用規則選擇後續實驗的候選物,重複上述過程。在此階段,不同的規則用於實驗候選物,實驗結果的預測有分歧的候選物接受實驗。這樣,由於實驗結果的預測有分歧的候選物接受隨後實驗,就提高了預測的最終精確度。
這樣,多個學習機進行選樣,其中選擇會給出不同預測的樣本作為實驗候選物,能夠得到有效信息,並得到高精確度的假設(規則)。如後文實施例所述,重複上述過程四次,給出了極好的結果。重複七次或更多次給出了更好的結果。
根據這樣的主動學習方法,可以減少對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肽的結合實驗的重複次數,否則不得不對HLA-結合肽的所有候選物的5000億或更多組合進行實驗。在主動學習方法中,通過實驗形成規則,對用規則預測的數十個序列候選物重複進行實驗。因此,可以削減實驗次數,並且大幅減少起始篩選的時間和成本。
此外,通過用主動學習方法得到的規則預測的肽與HLA結合的命中率(hit rate)可達到70-80%,而其它已知技術如錨法(anchormethod)的命中率則低達約30%。
肽的合成和提純
以Merrifield固相法用Fmoc胺基酸手工合成肽。在脫保護後,用C18柱進行反相HPLC提純,純度為95%或更高。肽的鑑定和其純度的確定用MALDI-TOF質譜(Voyager DE RP,PerSeptive)進行。肽的定量分析以Micro BCA分析(Pierce Corp.)用BSA作為標準蛋白進行。
肽與HLA-A24分子的結合實驗
肽與HLA-A*2402基因產物的HLA-A24分子的結合力,用表達HLA-A24分子的C1R-A24細胞測定(細胞由在Ehime大學MasakiYasukawa助教的許可下供應Kumamoto大學的Masafumi Takiguchi教授製備)。
C1R-A24細胞首先暴露在pH 3.3的酸性條件下30秒,從而解離並脫去通常與HLA I類分子結合的輕鏈β2m,以及原來與HLA-A*2402分子結合的內源肽。中和後,在C1R-A24細胞中加入純化的β2m,將所得的產物加入肽的系列稀釋液中,在冰上孵育4小時。用螢光標記的單克隆抗體17A12進行染色,所述抗體能識別三個組成部分的結合體(MHC-pep),即HLA-A*2402分子、肽和β2m,它們在孵育期間再結合。
隨後,每個C1R-A24細胞的MHC-pep計數(與上述螢光抗體的螢光強度成比例)用FACScan螢光激活細胞分類器(BectonDickinson Biosciences)進行定量測定。HLA-A24分子和肽之間的結合解離常數Kd值從每個細胞的平均螢光強度通過已發表的方法(Udakaet al.,Immunogenetics,51,816-828,2000)計算。
肽與HLA-A2分子的結合實驗
肽與HLA-A*0201基因產物的HLA-A2分子的結合能力用表達HLA-A*0201的JY細胞株進行測定。
JY細胞首先暴露在pH 3.8的酸性條件下30秒,從而解離並脫去與HLA-A*0201分子非共價結合的輕鏈β2m和內源肽。中和後,進行再結合實驗。
上述JY細胞和純化的β2m加至要測定結合力的肽的梯級稀釋液中,在冰上孵育4小時。在該點再結合的HLA-A*0201分子用結合型特異性螢光標記的單克隆抗體BB7.2染色。
隨後,每個細胞的螢光量用流式細胞儀測定,並通過已發表的方法計算在摩爾濃度中的解離常數Kd值(Udaka et al.,Immunogenetics,51,816-828,2000)。
結果評價
得到了示於上文中表1和2中的預測結果和實驗結果。
表1中SEQ ID NOS1-30的序列是由包含在GENEBANK登記的某個WT1蛋白的全長序列中的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序列。此外,SEQ ID NOS1-30的序列如實施方案1所述的實驗設計方法得到的假設所預測,是與HLA-A24分子有優異結合的序列。SEQ ID NOS1-30以結合力降序排列。即,SEQ ID NO1是預測的具有最佳結合力的序列。WT1的確定的基因組蛋白的全長胺基酸序列顯示在SEQID NO61中。
表1顯示了用上述預測程序、預測分數和相應的結合實驗數據得到的預測結果中,分數優異的30個胺基酸序列。所有的結合實驗數據,通過上述的合成方法,以人工合成WT1肽序列獲得。
此外,表2中的SEQ ID NOS31-60的序列是包含在GENEBANK登記的WT1的某個蛋白全長序列中的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序列。此外,SEQ ID NOS31-60的序列如實施方案1所述的實驗設計方法得到的假設所預測,是與HLA-A2分子有優異結合的序列。SEQ ID NOS31-60以結合力降序排列。即,SEQ ID NO31是預測具有最佳結合力的序列。
WT1的某個蛋白的全長序列顯示在SEQ ID NO61中。(MGSDVRDLNALLPAVPSLGGGGGCALPVSGAAQWAPVLDFAPPGASAYGSLGGPAPPPAPPPPPPPPPHSFIKQEPSWGGAEPHEEQCLSAFTVHFSGQFTGTAGACRYGPFGPPPPSQASSGQARMFPNAPYLPSCLESQPAIRNQGYSTVTFDGTPSYGHTPSHHAAQFPNHSFKHEDPMGQQGSLGEQQYSVPPPVYGCHTPTDSCTGSQALLLRTPYSSDNLYQMTSQLECMTWNQMNLGATLKGVAAGSSSSVKWTEGQSNHSTGYESDNHTTPILCGAQYRIHTHGVFRGIQDVRRVPGVAPTLVRSASETSEKRPFMCAYPGCNKRYFKLSHLQMHSRKHTGEKPYQCDFKDCERRFSRSDQLKRHQRRHTGVKPFQCKTCQRKFSRSDHLKTHTRTHTGKTSEKPFSCRWPSCQKKFARSDELVRHHNMHQRNMTKLQLAL)。
表2顯示了用上述預測程序、預測分數和相應的結合實驗數據得到的預測結果中,分數優異的30個胺基酸序列。所有的結合實驗數據,通過上述的合成方法,以人工合成的WT1肽序列獲得。
可以預測,由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殘基彼此置換形成的任何肽序列,將顯示出與HLA-分子優異的結合。總之,即使胺基酸序列通過顯示在SEQ ID NOS1-60、與HLA-A分子有優異結合性的胺基酸序列的一個或幾個胺基酸殘基的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可以預測會同樣顯示優異的HLA-結合性質。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即使胺基酸序列是通過如實施方案1所述的實驗設計方法獲得的假設所預測的、具有與HLA-A分子優異結合力的胺基酸序列的一個或幾個胺基酸殘基的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可以類似地說顯示了優異的HLA-結合性質。置換的胺基酸殘基優選彼此性質相似的胺基酸殘基,如兩個疏水胺基酸殘基。
發明人之一的Udaka等人已報告,即使通過置換肽序列中的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殘基而形成的肽序列,也將類似地顯示與抗原遞呈分子的優異結合性質。
1.″Decrypting the structure of MHC-I restricted CTL epitopeswith complex peptide libraries.″Keiko Udaka,Karl-Heinz Wiesmuller,Stefan Kienle,Gunter Jung and Peter Walden.J.Exp.Med.181,2097-2108(1995).
2.″Tolerance to amino acid variations in peptides binding to theMHC class I protein H-2Kb.″Keiko Udaka,Karl-Heinz Wiesmuller,Stefan Kienle,Gunter Jung and Peter Walden.J.Biol.Chem.270,24130-24134(1995).
3.″Self MHC-restricted peptides recognized by all alloreactive Tlymphocyte clone.″Keiko Udaka,Karl-Heinz Wiesmuller,Stefan Kienle,Gunter Jung and Peter Walden.J.Immunol.157,670-678(1996).
因此,可以預測,即使本發明所述的癌症抗原WT1衍生的肽,甚或上述通過置換肽序列中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殘基形成的肽序列,將類似地顯示與HLA-A分子的優異結合性。
本發明參考實施例進行上述說明。這些實施例僅作為實施例的示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可能有多種修改的實施例,並且這樣的修改的實施例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序列表110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 Corporation)國立大學法人高知大學(Kochi University)120HLA結合肽,以及編碼所述HLA結合肽的DNA片段和重組載體(HLA binding peptides,DNA fragment encoding the same and recombinant vector)130SCT071173-6616061170PatentIn version 3.12101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Asp Phe Lys Asp Cys Glu Arg Arg Phe1 52102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Ala Leu Leu Pro Ala Val Pro Ser Leu1 52103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Tyr Arg Ile His Thr His Gly Val Phe1 5
2104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Pro Pro Pro Pro Pro Pro His Ser Phe1 52105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Asp Val Arg Asp Leu Asn Ala Leu Leu1 52106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6Ser Phe Ile Lys Gln Glu Pro Ser Trp1 52107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7Pro Pro Pro Pro Pro His Ser Phe Ile1 5
2108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8Phe Thr Val His Phe Ser Gly Gln Phe1 52109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9Ser Cys Leu Glu Ser Gln Pro Ala Ile1 521010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0Asn Met Thr Lys Leu Gln Leu Ala Leu1 521011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1Arg Thr Pro Tyr Ser Ser Asp Asn Leu1 5
21012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2Cys Leu Ser Ala Phe Thr Val His Phe1 521013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3Gln Cys Lys Thr Cys Gln Arg Lys Phe1 521014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4Ile Leu Cys Gly Ala Gln Tyr Arg Ile1 521015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5Tyr Phe Lys Leu Ser His Leu Gln Met1 5
21016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6Thr Gly Lys Thr Ser Glu Lys Pro Phe1 521017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7Thr Pro Ser His His Ala Ala Gln Phe1 521018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8Asn Gln Gly Tyr Ser Thr Val Thr Phe1 521019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19Ala Tyr Pro Gly Cys Asn Lys Arg Tyr1 5
210202119212PRT213Homo sapicns40020Ala Ser Ser Gly Gln Ala Arg Met Phe1 521021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1Asp Glu Leu Val Arg His His Asn Met1 521022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2Ala Gly Ala Cys Arg Tyr Gly Pro Phe1 521023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3Ala Phe Thr Val His Phe Ser Gly Gln1 5
21024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4Ser Cys Thr Gly Ser Gln Ala Leu Leu1 521025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5Ala Glu Pro His Glu Glu Gln Cys Leu1 521026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6Leu Leu Leu Arg Thr Pro Tyr Ser Ser1 521027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7Ala Ala Gln Phe Pro Asn His Ser Phe1 5
21028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8His Thr His Gly Val Phe Arg Gly Ile1 521029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29Asn Leu Tyr Gln Met Thr Ser Gln Leu1 521030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0Gln Tyr Arg Ile His Thr His Gly Val1 521031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1Asn Leu Gly Ala Thr Leu Lys Gly Val1 5
21032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2Asp Leu Asn Ala Leu Leu Pro Ala Val1 521033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3Ala Leu Leu Pro Ala Val Pro Ser Leu1 521034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4Ser Cys Leu Glu Ser Gln Pro Ala Ile1 521035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5Leu Leu Pro Ala Val Pro Ser Leu Gly1 5
21036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6Val Leu Asp Phe Ala Pro Pro Gly Ala1 521037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7Ser Gly Ala Ala Gln Trp Ala Pro Val1 521038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8Ala Leu Leu Leu Arg Thr Pro Tyr Ser1 521039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39Gln Gln Tyr Ser Val Pro Pro Pro Val1 5
21040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0Ile Leu Cys Gly Ala Gln Tyr Arg Ile1 521041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1Leu Leu Leu Arg Thr Pro Tyr Ser Ser1 521042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2Phe Gly Pro Pro Pro Pro Ser Gln Ala1 521043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3Val Ala Ala Gly Ser Ser Ser Ser Val1 5
21044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4Asn Leu Tyr Gln Met Thr Ser Gln Leu1 521045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5Val Pro Gly Val Ala Pro Thr Leu Val1 521046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6Glu Gln Cys Leu Ser Ala Phe Thr Val1 521047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7Gln Tyr Arg Ile His Thr His Gly Val1 5
21048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8Ala Leu Pro Val Ser Gly Ala Ala Gln1 521049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49Asn Met Thr Lys Leu Gln Leu Ala Leu1 521050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0Ile Arg Asn Gln Gly Tyr Ser Thr Val1 521051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1Gly Val Phe Arg Gly Ile Gln Asp Val1 5
21052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2Asn Ala Pro Tyr Leu Pro Ser Cys Leu1 521053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3Phe Met Cys Ala Tyr Pro Gly Cys Asn1 521054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4Gly Gln Phe Thr Gly Thr Ala Gly Ala1 521055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5Ser Gln Leu Glu Cys Met Thr Trp Asn1 5
21056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6Cys Leu Glu Ser Gln Pro Ala Ile Arg1 521057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7Thr Leu Lys Gly Val Ala Ala Gly Ser1 521058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8Lys Lys Phe Ala Arg Ser Asp Glu Leu1 521059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59Ser Leu Gly Gly Pro Ala Pro Pro Pro1 5
21060211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60Thr Leu Val Arg Ser Ala Ser Glu Thr1 521061211449212PRT213Homo sapiens40061Met Gly Ser Asp Val Arg Asp Leu Asn Ala Leu Leu Pro Ala Val Pro1 5 10 15Ser Leu Gly Gly Gly Gly Gly Cys Ala Leu Pro Val Ser Gly Ala Ala20 25 30Gln Trp Ala Pro Val Leu Asp Phe Ala Pro Pro Gly Ala Ser Ala Tyr35 40 45Gly Ser Leu Gly Gly Pro Ala Pro Pro Pro Ala Pro Pro Pro Pro Pro50 55 60Pro Pro Pro Pro His Ser Phe Ile Lys Gln Glu Pro Ser Trp Gly Gly65 70 75 80Ala Glu Pro His Glu Glu Gln Cys Leu Ser Ala Phe Thr Val His Phe85 90 95
Ser Gly Gln Phe Thr Gly Thr Ala Gly Ala Cys Arg Tyr Gly Pro Phe100 105 110Gly Pro Pro Pro Pro Ser Gln Ala Ser Ser Gly Gln Ala Arg Met Phe115 120 125Pro Asn Ala Pro Tyr Leu Pro Ser Cys Leu Glu Ser Gln Pro Ala Ile130 135 140Arg Asn Gln Gly Tyr Ser Thr Val Thr Phe Asp Gly Thr Pro Ser Tyr145 150 155 160Gly His Thr Pro Ser His His Ala Ala Gln Phe Pro Asn His Ser Phe165 170 175Lys His Glu Asp Pro Met Gly Gln Gln Gly Ser Leu Gly Glu Gln Gln180 185 190Tyr Ser Val Pro Pro Pro Val Tyr Gly Cys His Thr Pro Thr Asp Ser195 200 205Cys Thr Gly Ser Gln Ala Leu Leu Leu Arg Thr Pro Tyr Ser Ser Asp210 215 220Asn Leu Tyr Gln Met Thr Ser Gln Leu Glu Cys Met Thr Trp Asn Gln225 230 235 240Met Asn Leu Gly Ala Thr Leu Lys Gly Val Ala Ala Gly Ser Ser Ser245 250 255Ser Val Lys Trp Thr Glu Gly Gln Ser Asn His Ser Thr Gly Tyr Glu260 265 270
Ser Asp Asn His Thr Thr Pro Ile Leu Cys Gly Ala Gln Tyr Arg Ile275 280 285His Thr His Gly Val Phe Arg Gly Ile Gln Asp Val Arg Arg Val Pro290 295 300Gly Val Ala Pro Thr Leu Val Arg Ser Ala Ser Glu Thr Ser Glu Lys305 310 315 320Arg Pro Phe Met Cys Ala Tyr Pro Gly Cys Asn Lys Arg Tyr Phe Lys325 330 335Leu Ser His Leu Gln Met His Ser Arg Lys His Thr Gly Glu Lys Pro340 345 350Tyr Gln Cys Asp Phe Lys Asp Cys Glu Arg Arg Phe Ser Arg Ser Asp355 360 365Gln Leu Lys Arg His Gln Arg Arg His Thr Gly Val Lys Pro Phe Gln370 375 380Cys Lys Thr Cys Gln Arg Lys Phe Ser Arg Ser Asp His Leu Lys Thr385 390 395 400His Thr Arg Thr His Thr Gly Lys Thr Ser Glu Lys Pro Phe Ser Cys405 410 415Arg Trp Pro Ser Cys Gln Lys Lys Phe Ala Arg Ser Asp Glu Leu Val420 425 430Arg His His Asn Met His Gln Arg Asn Met Thr Lys Leu Gln Leu Ala435 440 445Leu
權利要求
1.一種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HLA-結合肽,所述HLA-結合肽包括至少一種類型選自SEQ ID NOS1至60的胺基酸序列,並且不少於8個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
2.權利要求1所述的HLA-結合肽,包括至少一種類型選自SEQID NOS1,2,3,4,5,6,7,10,14,29,30,31,33,38,39,40,43,44,49和51的胺基酸序列。
3.一種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HLA-結合肽,所述HLA-結合肽包括通過對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HLA-結合肽中包含的所述胺基酸序列的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殘基進行缺失、置換或添加而形成的胺基酸序列,並且不少於8個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
4.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HLA-結合肽,其中所述HLA-結合肽與人HLA-A24分子結合。
5.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HLA-結合肽,其中所述HLA-結合肽與人HLA-A2分子結合。
6.包括編碼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HLA-結合肽的DNA序列的DNA片段。
7.包括編碼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HLA-結合肽的DNA序列的重組載體。
8.在哺乳動物體內改變為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HLA-結合肽的HLA-結合肽前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與HLA-A型分子結合的HLA-結合肽,所述HLA-結合肽包括至少一種類型選自SEQ ID NOS1至60的胺基酸序列,並且不少於8個且不超過11個胺基酸殘基。由預測程序,利用圖1所示的主動學習實驗方法預測,所有的胺基酸序列都具有與人HLA-A24分子或人HLA-A2分子結合的性質。
文檔編號C07K7/06GK101031648SQ20058003156
公開日2007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17日
發明者宮川知也, 宇高惠子 申請人: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國立大學法人高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