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女人斷聯後心理定律(出軌次數過多決定殺之)
2023-10-11 11:52:32 1
「漂流,在鄉村與城市之間漂流,不屬於鄉村也不屬於城市。」一對來自黑龍江的小夫妻南下加入「南漂兒」一族,憧憬著美好生活的到來。
然而,銳氣卻漸漸被磨平,背井離鄉的打工者們越發覺得自己被「邊緣化」。這一天,妻子李梅灌下農藥身亡,丈夫趙剛在旁邊冷眼旁觀,之後提著刀狠狠地捅刺了北屋的鄰居。作為一個男人,他忍受不了妻子對他的「背叛」,更不能接受那個趁著夜色溜進屋的「第三者」,就是租住在北屋的鄰居……
出軌次數過多,決定殺之來自檢察日報正義網
00:00
18:31
1
坐上南下的火車,李梅興奮極了。
她和丈夫趙剛來自黑龍江的一個偏僻的縣城,眼下,女兒即將滿18周歲。為了許寶貝女兒一個更加美好的前程,儘管已經人到中年,這對夫婦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前往陌生的城市「淘金」。
在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坐落著中國的「輪胎之鄉」。
這個小鎮,有著中國北方鄉鎮少見的繁華。村子裡鋪著乾淨的水泥路,紅瓦農房整齊排列,鎮中心小商鋪林立。
這座富饒的小城,就是他們此行的終點。
經發小鄭昭介紹,夫婦倆在一家大型橡膠廠找到了工作。
身為外鄉人,初來乍到,在陌生的城市裡難免會感覺到侷促。
摸摸身上的口袋,趙剛嘆了口氣。
最終,他在一個名叫興盛村的小村莊落了腳。這是城鄉結合帶,蝸居的全是天南地北的打工者。這是趙剛選擇這裡的重要理由。儘管他們要和另外五戶人家擠在同一個屋簷下,但是,他找到了歸屬感。
2018年3月21日,春分。從這天開始,白晝的時間蓋過了漫漫長夜。
也是在這一天,趙剛夫婦在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小窩,正式加入「南漂兒」一族。
他們深信,未來,光明一定比黑夜長。
2
「殺人啦!殺人啦!」一個盛夏的下午,女人的尖叫聲打破了興盛村的平靜。
一個滿身是血的男子,痛苦地倒在大街上。就在這時,另一個男人,提著一把閃著血光的刀,一臉淡然地走到那人身旁,舉起尖刀,又狠狠捅刺了幾下,然後原路返回,默默離開了現場。
「趙剛!」
這一幕嚇壞了一旁的村民,有人認出了行兇者。
十分鐘後,救護車趕到,確認這名男子已經死亡。
警察很快趕到現場,順著蜿蜒的血跡和村民提供的線索,他們在趙剛租住的房間發現了他。
這個曾承載改變人生夢想的小院兒,此刻已被鮮血浸染。門口那輛還沒斷電的電動車,正在等著主人歸來。
屋裡的趙剛似乎一直在等著這一刻,他冷冷地看了眾人一眼,束手就擒。
屋內的茶几上擺著幾盤菜和酒瓶,這應該是尋常人家的普通一餐——如果沒有那把靜靜躺在一旁的帶血尖刀的話。
「還有一個人!」
令人震驚的是,在屋內西北角,一名40來歲的女人躺在床上,口中泛著白沫,經醫生檢查,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她是誰?
負責檢查的田大夫認得這個女人。兩個月前的凌晨,她就曾因被刀刺傷入院治療。
「當時,她左胸部有一個兩公分的刀口,貫達胸腔刺入肺部三、四公分,再就是她的左側顳部有頭皮血腫,疑似被打傷。那天晚上是他對象陪她來的,我問他是怎麼刺傷的,他拒絕回答。哦對了,他的對象就是捅人的那個。」
一天內,兩條生命均以並不尋常的方式逝去。兩個月前來歷不明的刺傷令人生疑,李梅究竟是怎麼死的?趙剛的殺機從何而來?那個倒在血泊中的男人又是誰呢?
這起小村血案疑竇叢生,而這一切的矛頭都指向趙剛。
此時,趙剛已被警方控制。他渾身散發著酒氣,走路一深一淺,滿身是汗,有虛脫的跡象。
「這兒有瓶敵敵畏!」
「你喝沒喝?」
面對詢問,趙剛始終一句話也沒有說。對他來說,光明早已成為了奢侈品。
3
讓我們把時間倒推回命案發生前三個小時。
「你說吧,你倆到底有沒有幹對不起我的事。」
四兩白酒下肚,趙剛再次盤問起妻子,這個疑問已經縈繞在他心頭兩個月了。
「沒有,就是沒有,你不要再瞎想了。」妻子李梅斬釘截鐵地說。
「就是咱北鄰的那個男人,錄音都錄下來了,你還狡辯!」
在外討生活並不容易,幾個月來,橡膠廠的工作相當忙碌,夫妻倆的工作常常是連軸轉,趙剛有時會上夜班,而李梅只上白班。
閒暇之餘,不善交際的李梅只能呆在家裡看電視,做家務。
女兒還好嗎?父母身體怎麼樣了?對親人濃濃的思念,也只能通過電話略表一二。
很多時候,對於離鄉背井的打工者來說,相較於初來乍到時的滿心欣喜,社交圈狹窄、情感無所依託就如無情的殺手,一點一滴地挫掉人們的銳氣,讓他們成為一個個孤獨的個體。
趙剛很清楚自己的處境。他,是這座城市的邊緣人,渴望被尊重,但現實卻不斷給以重擊。金錢、身份、地位、知識、人脈仿佛才是這個城市的「通行證」,很顯然,這幾項他不曾擁有,也很難在未來具備。
所以,他不得不選擇忍耐。或許,一直忙碌下去,就會看到希望。
但作為一個男人,他忍受不了妻子對他的「背叛」,更不能接受那個趁著夜色溜進屋的「第三者」就是租住在北屋的鄰居。
「錄音裡我明明白白地聽到那個男的要拿刀捅我,我聽過北屋那個男人的聲音,就是他!」
說紅了眼的趙剛,讓李梅覺得害怕。
上一次讓她產生這種感覺的時候,是趙剛放話:「要離婚的話就殺你全家」。
她仍記得,兩個月前,趙剛曾因為這事,在憤怒中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捅了她,但立即把她送進了醫院。
而讓李梅沒想到的是,這次,趙剛動真格了。
4
「我就認定是隔壁那個男的了,你不承認我也要捅死他,然後再喝藥自殺!」
趙剛把妻子的手腳捆了起來,將事先準備好的刀和農藥擺在飯桌上。
「求求你,相信我吧!」
任憑李梅怎麼解釋,趙剛已經被「奪妻之恨」蒙蔽了雙眼,根本無暇顧及。
「這樣吧,我喝藥,咱倆留一個照顧孩子。」李梅絕望地跟眼前的這個最熟悉的陌生人提出了最後的提議。
然而丈夫並沒有理會,拿出刀子在院裡來回踱步,等待那男人回來。
等再回屋子,一股農藥味鑽進了他的鼻孔,他看見那農藥已少了大半瓶。
「給我點支煙吧。」妻子還清醒著。
趙剛點燃的這支煙是他對李梅最後的溫柔。
「你都把藥喝完了我喝什麼?」丈夫埋怨道。
「我死之後,你留下照顧孩子吧。你可別用刀自殺,我怕濺一身血,臨了也不清淨。」直到最後,妻子仍用看似戲謔的話語勸丈夫回頭。
「是你對不起我,你自己選擇自殺,我沒必要救你。」趙剛擦了擦李梅嘴裡流出的白沫,心中並沒有施救的想法。
他站起身,把妻子放在了床上。自己則在沙發和院子間徘徊,直到妻子「不行了」,他把床上的她放整齊,便又繼續等待著他的「獵物」。
下午5點左右,「獵物」鑽進了他的陷阱。
還沒等對方停好電動車,趙剛不由分說便給了那人一刀。
「你怎麼用刀扎我!」
「你不知道怎麼回事?」趙剛反問。
經過一番追逐,趙剛完成了在他腦海中「彩排」過無數次的復仇計劃,回到妻子身邊,把剩下的農藥一飲而盡。
「出軌次數過多,決定殺之,我的骨灰不要。」警察勘察現場時,發現了這張藏在風扇背後的紙條。
寥寥數字,充斥著一個男人的絕望。究竟多深的恨意,讓趙剛寧可選擇挫骨揚灰,也要以殺戮來洩憤。
那麼,李梅真的做了「越軌」的舉動嗎?
5
「他對象和北屋那男的就沒見說過話。」
「女的住院的時候,都是丈夫給送飯,大部分時間就是她自己住院。」
山東省東營市檢察院偵查監督處處長、員額檢察官 董海波
經過詢問,同在一個大院裡居住的租戶和就診醫生均表示沒發現李梅和其他男人有不對勁兒的地方。如果李梅出軌是真的,那麼應該能在她的通訊記錄中找到蛛絲馬跡。
董海波在接到這起案件後認為,只有查實其妻子是否出軌,才能使本案的量刑更為準確,也能給逝去的生命一個交代。
找準了審查方向後,檢察官立即調取了李梅和北鄰男子的通話記錄。
「一頁、兩頁、三頁……都翻到底兒了,沒有,還是沒有。」
調查顯示,二人根本沒有打過一通電話、發過一條簡訊。
「我認罪,但我不後悔,他倆死有餘辜。」
在提審過程中,趙剛仍一口咬定自己遭到背叛,毫無悔意。
東營市檢察院偵查監督處處長、員額檢察官 董海波
趙剛一直用「我感覺」、「我認為」等描述他妻子的出軌,也就是說,自始至終,妻子出軌都是他的猜測。
據趙剛供述,他曾在夜班出門前將手機藏在床下錄音,也就是這些錄音令他確信妻子的不忠。
那麼,手機到底錄到了什麼呢?
案發後,趙剛手機上只留下一條錄音,其他已被刪掉了。檢察官認真聽完現存錄音後發現,並沒有異常的聲音。
難道答案會在刪掉的錄音上?
為了夯實證據鏈,檢察官請技術人員幫忙恢復趙剛手機中的其他錄音,但仍一無所獲。
鄭昭,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給這對夫婦介紹工作的趙剛發小,也聽過趙提到的這些錄音。
「錄音有10多個小時,我全部聽完了,裡面除了李梅打過幾次電話的聲音,沒有其他異常聲音。」
太內向、性格怪、很偏激——這是髮小兼同學鄭昭對趙剛的印象。
「我們同學都說他精神不太正常,依趙剛的性格是肯定要出事的。我感覺李梅沒出軌,趙剛殺的那個男的很冤枉。」
東營市檢察院偵查監督處處長、員額檢察官 董海波
就目前的證據來看,李梅和鄰居並沒有不正當男女關係,趙剛的懷疑純屬臆斷。
6
2019年3月21日,東營市檢察院就該案以趙剛涉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罪名向法院提起公訴。
2019年4月24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庭上,趙剛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在這起令人唏噓的悲情故事中,同是在陌生城市打拼的異鄉人,本應相互取暖,卻刀刃相見;本是應相互扶持走完人生的結髮夫妻,卻在毫無緣由的猜忌中斷送性命;本應努力打拼為家庭創造美好生活的頂梁柱,卻如行屍走肉,冷漠嗜血。
外出打工,改變了農村青壯年賴以生存的生活生產方式,他們不再被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農業生產勞動所束縛,一旦進城,他們就要被捲入工業化和現代化生產的潮流之中。
「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從檢14年來,董海波從未停止對個案的思考。
他認為,把被告人送上法庭繩之以法並不是辦案的最終目的,如果能在個案中找到背後深層的原因,找到破解之法,從而減少類似案件的發生,這樣的辦案才更有價值。
東營市檢察院偵查監督處處長、員額檢察官 董海波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像趙剛夫婦一樣,為了生計外出漂泊的打工者。在陌生的環境,他們很難融入周圍圈子,也沒有朋友可以傾訴。被告人內在狹隘、偏執、多疑的性格及心理障礙與外在封閉的社交環境是本案誘發的重要原因。
庭審中,被告人當庭表示無賠償能力,被害人家屬遭受精神、經濟上雙重打擊,家中有一個上初中的兒子,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女兒,生活陷入困境。為了防止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發生,檢察機關及時對被害人家屬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
另外,針對本案反映出的流動人口社會綜合治理問題,檢察機關在調查的基礎上,擬向案發當地街道社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建立完善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使外來務工人員這一群體儘快融入當地的社區環境,特別是從心理疏導的層面,化解他們的生活糾紛、情感矛盾,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來源: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文字:李婧一 陳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