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拆卸的拼接式裝飾牆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2:08:39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室內裝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拆卸的拼接式裝飾牆。
背景技術:
室內裝修如果使牆體具有立體效果,通常會採用裝飾板。裝飾板主要包括集成板以及裝飾板,安裝時,首先將集成板固定在牆體上,然後再將預先製作好的裝飾板用膠牢固地粘在集成板上。一旦安裝好後,若想更換裝飾板或者修改整體設計,便只能採取破壞性的拆除才能將裝飾板取下。有時裝飾板只是某一部分發生損壞或弄髒,此時也需要更換整個裝飾板,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申請號為CN201020627018.1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拆卸組合式裝飾板。它解決了現有的裝飾板存在其裝飾面板不可拆卸的問題。該可拆卸組合式裝飾板包括襯板(1)及裝飾面板(2),裝飾面板(2)的背面設有凹槽(3),凹槽(3)內固定有第一連接件(4),襯板(1)上固定有與第一連接件(4)相配合的第二連接件(5),裝飾面板(2)通過第一連接件(4)及第二連接件(5)固定在襯板(1)上。但是該專利提供的裝飾板中裝飾牆板需要開設凹槽,而開設凹槽的工作量比較大,且凹槽處容易積灰,而且連接件的接觸面積較小,裝飾板的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拆卸的拼接式裝飾牆。所述裝飾牆能夠拆卸,且製作簡單,工作量小,裝飾牆板與集成板緊密貼合不易積灰。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可拆卸的拼接式裝飾牆,包括集成板1和裝飾牆板,所述集成板1通過上壓板3和下壓板4固定在固有牆體9上,集成板1上設置有第一連接件5,裝飾牆板由數塊子裝飾牆板2組成,子裝飾牆板2背面設有第二連接件6,子裝飾牆板2貼合在集成板1上,第一連接件5和第二連接件連接6。
所述上壓板3和下壓板4的厚度均等於子裝飾牆板2以及第一連接件5、第二連接件6連接時的厚度之和。
裝飾牆板由縱向子裝飾牆板組成時,所述子裝飾牆板2的上端與上壓板3接觸,子裝飾牆板2的下端與下壓板4接觸。
所述上壓板3的下端、下壓板4的上端均設有凸起軌道7,子裝飾牆板2的上、下端分別設有凹槽8,子裝飾牆板能夠沿著凸起軌道上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5和第二連接件6為成對的粘扣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5和第二連接件6為相互吸引的磁鐵帶。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於在裝飾牆板上設置凹槽工作量比較大,為使裝飾牆板緊密貼合在集成板上,且不會突出影響美觀,本實用新型將集成板固定在牆體上,集成板的上、下端分別設置上壓板和下壓板,裝飾牆板貼合在集成板上時,上、下壓板的厚度等於或稍大於裝飾牆板以及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連接時的厚度和,保證了平整性和美觀性。
為進一步增加裝飾牆板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將裝飾牆板上、下端開設凹槽,並縱向分割成數塊子裝飾牆板,上壓板的下端以及下壓板的上端開始凸起軌道,子裝飾牆板能夠沿著凸起軌道滑動,且凸起軌道與凹槽卡和增加了穩定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飾牆結構簡單、能夠拆卸組裝,安裝工作量小,裝飾牆板與集成板的連接比較固定,且縫隙小,不易積灰。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提供的裝飾牆結構圖;
圖2為實施例1提供的裝飾牆結構分解圖;
圖3為實施例2提供的裝飾牆結構分解圖;
圖中標記:1-集成板,2-子裝飾牆板,3-上壓板,4-下壓板,5-第一連接件,6-第二連接件,7-凸起軌道,8-凹槽,9-固有牆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由圖1~圖2所示,所述可拆卸的拼接式裝飾牆,包括集成板1和裝飾牆板,所述集成板1通過上壓板3和下壓板4固定在固有牆體9上,集成板1上設置有第一連接件5,裝飾牆板由數塊子裝飾牆板2組成,圖1、圖2中只給出一塊子裝飾牆板的結構,子裝飾牆板2背面設有第二連接件6,子裝飾牆板2貼合在集成板1上,第一連接件5和第二連接件連接6。
所述上壓板3和下壓板4的厚度均等於子裝飾牆板2以及第一連接件5、第二連接件6連接時的厚度之和。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件5和第二連接件6為成對的粘扣帶,第一連接件5為粘扣帶的母帶,第二連接件6為粘扣帶的子帶。
所述裝飾牆的安裝過程如下:將集成板1固定在牆體9上,集成板1上、下端處分別設有上壓板3和下壓板4,集成板1上設有粘扣帶母帶,子裝飾牆板2背面設有粘扣帶子帶,將數塊子裝飾牆板2分別貼合在集成板1的相應位置上,形成裝飾牆。
實施例2
由圖3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裝飾牆板由縱向子裝飾牆板2組成,子裝飾牆板2的上端與上壓板3接觸,子裝飾牆板2的下端與下壓板4接觸;上壓板3的下端、下壓板4的上端均設有凸起軌道7,子裝飾牆板2的上、下端分別設有凹槽8,子裝飾牆板2能夠沿著凸起軌道7上滑動到相應位置後,向裡按壓子裝飾牆板使粘扣帶粘緊,拼裝成裝飾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