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2:20:44 1
專利名稱: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集便器系統上應用的排洩閥有三種類型板閥、盤閥、真空控制排洩閥。板閥與盤閥都是利用氣缸推動連杆實現閥板的開啟與關閉,閥板易磨損,使用一段時間後,閥板上就會產生汙垢,而且越來越厚,有些汙垢像尿鹼、水垢等都較硬,很難清除。閥板上的汙垢進而刺傷與其接觸的密封表面,造成洩漏,不能正常工作。真空控制排洩閥,依靠真空壓力差壓縮彈簧,實現排洩閥的開啟,真空消失時彈簧復位壓縮橡膠通道實現閥的關閉,真空控制排洩閥結構複雜,組裝困難,容易損壞,且只適於在真空集便器系統上使用。 目前集便器上使用的真空控制排洩閥存在著結構複雜,使用可靠性差,容易損壞、洩漏的缺陷。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排洩閥結構複雜,使用可靠性差,容易損壞、 洩漏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可靠的優點。[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0005]一種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包括夾管閥,所述夾管閥包括壓進殼體,套管蓋,橡膠襯套,壓區環,壓進殼體設有空氣進口,壓進殼體的內腔兩端部設凹槽;橡膠襯套為中空的圓筒體,橡膠襯套的兩端外圓設凸臺,橡膠襯套設於壓進殼體的內腔;壓區環為中空的圓柱體,壓區環中空部分設有臺階,臺階與橡膠襯套兩端面的凸臺位置對應,壓區環的端面的外圓處設有凸臺,壓區環的凸臺與所述壓進殼體的凹槽位置對應,橡膠襯套的凸臺內端面與壓區環的外端面接觸;套管蓋為圓筒體,套管蓋的外端面設有凸臺,套管蓋的凸臺內端面與橡膠襯套的凸臺外端面接觸;橡膠襯套與壓區環、壓進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分形成密封的夾管閥腔;套管蓋與壓進殼體連接;空氣進口與壓縮空氣源連接;空氣進口與壓縮空氣源之間設有控制閥II,控制閥I,控制閥II、控制閥I分別與可控單向閥連接,可控單向閥與空氣進口連接。[0006]所述控制閥II,控制閥I為氣動電磁閥。[0007]所述壓區環的凸臺內端面與壓進殼體的凹槽之間設有密封圈。[0008]所述套管蓋與壓進殼體通過螺紋結構連接。[0009]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詳細說明工作原理,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包括夾管閥,所述夾管閥包括壓進殼體,套管蓋,橡膠襯套,壓區環,所述壓進殼體設有空氣進口,所述壓進殼體的內腔兩端部設凹槽;所述橡膠襯套為中空的圓筒體,所述橡膠襯套的兩端外圓設凸臺,所述橡膠襯套設於壓進殼體的內腔;所述壓區環為中空的圓柱體,所述壓區環中空部分設有臺階,所述臺階與橡膠襯套兩端面的凸臺位置對應,所述壓區環的端面的外圓處設有凸臺,所述壓區環的凸臺與所述壓進殼體的凹槽位置對應,所述橡膠襯套的凸臺內端面與壓區環的外端面接觸;所述套管蓋為圓筒體,所述套管蓋的外端面設有凸臺,所述套管蓋的凸臺內端面與橡膠襯套的凸臺外端面接觸;所述橡膠襯套與壓區環、壓進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分形成密封的夾管閥腔;所述套管蓋與壓進殼體連接;所述空氣進口與壓縮空氣源連接。所述空氣進口與壓縮空氣源之間設有控制閥II,控制閥I,所述控制閥 II、控制閥I分別與可控單向閥連接,所述可控單向閥與空氣進口連接。使用時排洩閥通過螺紋與彎管和排汙管路連接,控制閥I,通過塑料氣管與可控單向閥通氣口相連接;控制閥 II通過塑料氣管與可控單向閥控制口連接;可控單向閥通過塑料氣管與夾管閥閥腔連接; 排洩閥通過彎管與便盆連接,通過排汙管路連接汙水收集箱。集便器系統非使用狀態下,控制閥I、控制閥II關閉,可控單向閥正嚮導通,排洩閥閥腔內充滿300KPa壓縮空氣,橡膠襯套被擠壓,排洩閥處於關閉狀態。當集便器被使用時,控制閥II打開,可控單向閥反嚮導通,排洩閥閥腔內空氣沿氣管經過可控單向閥、控制閥I排出,排洩閥打開,便盆中汙物沿管道排入汙水收集箱中。當汙物排淨後,控制閥II關閉,可控單向閥正嚮導通,控制閥I打開,壓縮空氣迅速進入排洩閥閥腔,排洩閥關閉,然後控制閥I關閉,系統恢復到非使用狀態。根據具體使用環境由空氣壓縮設備提供壓縮空氣,用塑料氣管連接到控制閥I、控制閥 II,控制閥I、控制閥II均使用電磁閥,使用按鈕觸發信號,通過PLC程序控制電磁閥的開啟與關閉,實現該裝置的排汙及密封功能。[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可靠的優點。[0011]
圖[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2為排洩閥裝置與集便器系統的連接結構示意圖。[0014]圖中,1.控制閥I,2.可控單向閥,3、控制閥II,4.塑料氣管,5.排汙管路,6.夾管閥,7.彎管,8.便盆,9.汙水收集箱,10.套管蓋,11.螺絲,12.空氣進口,13.壓進殼體, 14.密封圈,15.壓區環,16.橡膠襯套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0016]如圖所示,圖中1.控制閥I,2.可控單向閥,3、控制閥II,4.塑料氣管,5.排汙管路,6.夾管閥,7.彎管,8.便盆,9.汙水收集箱,10.套管蓋,11.螺絲,12.空氣進口,13.壓進殼體,14.密封圈,15.壓區環,16.橡膠襯套。一種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包括夾管閥6,所述夾管閥6包括壓進殼體13,套管蓋10,橡膠襯套16,壓區環15,所述壓進殼體 13設有空氣進口 12,所述壓進殼體13的內腔兩端部設凹槽,所述橡膠襯套16為中空的圓筒體,所述橡膠襯套16的兩端外圓設凸臺,所述橡膠襯套16設於壓進殼體13的內腔,所述壓區環15為中空的圓柱體,所述壓區環15中空部分設有臺階,所述臺階與橡膠襯套16兩端面的凸臺位置對應,所述壓區環15的端面的外圓處設有凸臺,所述壓區環15的凸臺與所述壓進殼體(1 的凹槽位置對應,所述橡膠襯套16的凸臺內端面與壓區環15的外端面接觸;所述套管蓋10為圓筒體,所述套管蓋10的外端面設有凸臺,所述套管蓋10的凸臺內端面與橡膠襯套16的凸臺外端面接觸;所述橡膠襯套16與壓區環15、壓進殼體13之間的空間部分形成密封的夾管閥6閥腔;所述套管蓋10與壓進殼體13連接;所述空氣進口 12與壓縮空氣源連接。所述空氣進口 12與壓縮空氣源之間設有控制閥113,控制閥II,所述控制閥113、控制閥Il分別與可控單向閥2連接,所述可控單向閥2與空氣進口 12連接。所述壓區環15的凸臺內端面與壓進殼體13的凹槽之間設有密封圈14。所述控制閥113,控制閥Il為氣動電磁閥。所述套管蓋10與壓進殼體13通過螺紋結構連接;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其特徵是,包括夾管閥,所述夾管閥包括壓進殼體,套管蓋,橡膠襯套,壓區環,其中壓進殼體設有空氣進口,壓進殼體的內腔兩端部設凹槽;橡膠襯套為中空的圓筒體,橡膠襯套的兩端外圓設凸臺,橡膠襯套設於壓進殼體的內腔;壓區環為中空的圓柱體,壓區環中空部分設有臺階,臺階與橡膠襯套兩端面的凸臺位置對應,壓區環的端面的外圓處設有凸臺,壓區環的凸臺與所述壓進殼體的凹槽位置對應,橡膠襯套的凸臺內端面與壓區環的外端面接觸;套管蓋為圓筒體,套管蓋的外端面設有凸臺, 套管蓋的凸臺內端面與橡膠襯套的凸臺外端面接觸;橡膠襯套與壓區環、壓進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分形成密封的夾管閥腔;套管蓋與殼體連接;空氣進口與壓縮空氣源連接;空氣進口與壓縮空氣源之間設有控制閥II,控制閥I,所述控制閥II、控制閥I分別與可控單向閥連接,可控單向閥與空氣進口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控制閥II,控制閥I為氣動電磁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壓區環的凸臺內端面與壓進殼體的凹槽之間設有密封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套管蓋與壓進殼體通過螺紋結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便器系統應用的排洩閥裝置;包括夾管閥,所述夾管閥包括壓進殼體,套管蓋,橡膠襯套,壓區環,所述壓進殼體設有空氣進口,所述壓進殼體的內腔兩端部設凹槽;所述橡膠襯套為中空的圓筒體,所述橡膠襯套設於壓進殼體的內腔;所述壓區環為中空的圓柱體,所述壓區環中空部分設有臺階,所述壓區環的端面的外圓處設有凸臺;所述套管蓋為圓筒體,所述套管蓋的外端面設有凸臺,所述套管蓋的凸臺內端面與橡膠襯套的凸臺外端面接觸;所述橡膠襯套與壓區環、壓進殼體之間的空間部分形成密封的夾管閥腔;所述套管蓋與壓進殼體連接;所述空氣進口與壓縮空氣源連接;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可靠的優點。
文檔編號F16K7/07GK202274134SQ20112037055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7日
發明者嚴巾堪, 餘鵬飛, 劉丹, 劉曉龍, 唐晶, 晉龍芳, 楊曉林, 汪寶珍 申請人:山東華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