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特點和風俗(關於驚蟄的特點和風俗介紹)
2023-10-11 11:19:26 1
驚蟄的特點和風俗?二十四節氣驚蟄特點:「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可謂左河水之「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這時,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還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等,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驚蟄的特點和風俗?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驚蟄的特點和風俗
二十四節氣驚蟄特點:「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可謂左河水之「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這時,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還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等。
驚蟄要吃梨:因為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
驚蟄要蒙鼓皮: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打小人」:驅趕黴驚蟄民間習俗「打小人」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驚蟄要抒發內心不忿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洩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而被「打」的對象,主要是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到的「小人」,還有所謂的「小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