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共產黨宣言讀後感

2023-10-12 22:21:44

  《共產黨宣言》論述了資本主義的利弊以及共產主義的優越,告訴無產者們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國家,這不再是空想而是科學。

  共產黨宣言讀後感一: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1847年11月,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倫敦召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大會上闡述了科學共產主義的觀點。大會經過辯論,接受了他們的觀點,並委託他們為同盟起草一個準備公布的綱領。馬克思和恩格斯從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用德文寫成了《共產黨宣言》。

  1848年2月底在倫敦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第一個德文單行本,共23頁。《共產黨宣言》還被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在1848年的各種版本中作者沒有署名。1850年英國憲章派機關刊物《紅色共產黨人》雜誌登載《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個英譯文時,雜誌編輯喬?哈尼在序言中第一次指出了作者的名字——卡爾。馬克思和弗裡德裡希。恩格斯。

  這部宣言是卡爾·馬克思和弗裡得裡希·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綱領,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偉大的綱領性文獻。它闡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成為世界的主人的道理。它的問世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列寧說:「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為最全面最深刻的發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於階級鬥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造者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

  馬克思的基本分析方法就是階級分析法,通過階級與階級鬥爭來把握人類歷史的千年發展,那麼何謂階級呢,階級是指由於人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這就產生了階級與階級分化。他在共產黨宣言裡開篇第一句話就是,「至今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後來又寫道「我們已經看到,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這種分析找到了人類苦難的根源……階級與階級分化。正是因為有了階級分化,才使得一部分人可以剝削和壓迫另一部分人,才使得人類歷史進程中充滿著戰爭、饑荒、犯罪、暴力等等一切醜惡現象。

  這部宣言從資產者和無產者、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和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這四個方面以歷史為縱線、以世界為橫線,進行了詳細而深刻的論述,代表各國共產黨人,公開說明了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並且以此對抗了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

  這部宣言露骨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無恥罪行,揭露了社會上壓迫與被壓迫的現象及其不合理性,有力地回擊了各反動派對共產黨人的攻擊。最後,這部宣言發出了偉大的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讀後感二:

  牆上滿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各個時期的畫像,頓然,我感到一種無產階級革命史的凝重感,一種站在21世紀現代大廈上透過時間遂道回首過去的自豪感。雖然呈現在眼前的僅僅是富有上世紀有些泛黃的圖片,但給人的卻是一種強烈的震撼力。透過歲月的風塵,只有永恆精神的事物才能在時光中保存下來。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期在歷史長河中僅僅是彈指一揮

  的瞬間,但讓後人懷念和景仰的卻很多很多……範老師帶領我們在展廳轉了一圈後,大家圍桌坐定。本來我中午不休息肯定會犯困,但那天不知怎麼的卻精神飽滿。現在回想才覺著奇怪,是一種什麼力量引導著我,是什麼精靈撥動我的神經?

  在看過展廳內的展品後範老師講了「三個代表」紀念章的含義,讓人頓覺這枚徽章的是多麼不平凡的東西——象徵性的實物,其中集聚著多少指導中國走向美好明天的思想啊!「乘風破浪」的船託起紅旗,既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特色,又體現著時代最強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他又對我們提出要求,當代青年人應具備「五力」:信仰力,文化力,創新力,健康力,親合力。在社會群體中生活,免不了與人交往。尤其在當今,親和力可以說是成功路上攀援的藤條。前輩馬克思有永久的人格魅力,有非常強的親合力。至今我們仍可以從他的生平事跡中看出他的大部分成就源於恩格斯堅持不懈的支持。他的親合力無疑是成功的基石。最值得強調的是現代人必須具有創新力,沒有創新的民族就沒有活力,逐漸衰竭,必將走向滅亡;沒有創新的大腦,就象一潭死水,揚不起智慧的浪花,日趨乾涸。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創新是一張王牌,誰擁有了它,誰就佔有絕對優勢。

  xx老師結合熟知的事件講解《共產黨宣言》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係,言近而旨遠,例如講到無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後應儘快增加生產力總量,而新中國在成立之初為「珍惜國土」,並沒有施行土地出租制度,從而減緩了綜合國力的增長速度。又如列寧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更新了馬克思主義的「多國勝利論」,提出並實現了「一國勝利論」。在他的講話中沒有理論知識的枯燥性,而是由點及面,發人深省,使我忘了午後「犯困」。

  共產黨宣言讀後感三:

  在此之前我從未涉獵過相關內容,面對兩萬餘字的《共產黨宣言》有些不知從何下手,於是在百度的搜索欄輸入了「共產黨宣言」五個字以期得到些許解釋。

  本宣言為馬克思與恩格斯共著,用恩格斯謙虛的話說,其主要思想應毫無疑問的全部歸功於馬克思。本宣言加序即引文一共應分為五個部分。引文部分說明了宣言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目的任務;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第二章《無產者和共產黨人》說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目的和任務,以及共產黨的理論和綱領;第三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批判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假社會主義,分析了各種假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並揭露了它們的階級實質。其主要分為:一、反動的社會主義。二、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三、批判的和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第四章《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論述了共產黨人革命鬥爭的思想策略。

  其實這種綱領性文字最難下咽,讀文的過程也好似囫圇吞棗,並未完全了解。想著手寫一篇有關宣言的讀後感絕非一個非專業學者能在一朝一夕之間所完成的事情。在百度中觀摩了幾篇讀後感範文,能夠被首推上榜的無非都是一些我這種不太關注新聞聯播之人所無法讀懂的官話套話。宣言中雖有提到「這個宣言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以及「它」其本身是可以應對歷史潮流、社會環境而靈活多變的,但我並未從中看到對不可測未來的肯定。一個時代下的人群其目所見的範圍必然是受時代局限,基於此,我不光無法肯定範文內作者所大聲讚譽並給予高度肯定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等,我幾乎無法肯定是否在幾千年後人類社會的發展能夠達到馬克思與恩格斯百年前的構想,甚至,《共產黨宣言》這一備受世人矚目的公文宣告是否還立得住腳,是否還存在。

  當然,以上想法只是讀到原著作者的信心和追隨者範文內半斤八兩的評述之後的第一感受。現在我們回到就事論事,單講一講我個人對《共產黨宣言》的感受。

  我沒有生在紅旗下,沒有經歷過動蕩的年代,更談不上什麼根正苗紅,所以對此我倒是十分敢肯定不會因為私心而有半點強加的對於共產主義的偏向。但同時,我生活在一個思想相對開放,言論相對自由的年代,我所受到的教育和所經歷的社會使我產生了一種基於自身由內到外的反抗精神,倒不至於說成追求真理,只是急於努力證明思想中所被強加而自身又無體驗經歷的「肯定」思想的真偽或真實程度。宣言於我即是如此。

  學習過高中歷史的自己倒對於十八、十九世紀資產階級對於無產階級的壓迫毫不懷疑,對於那個時代童工或勞苦大眾披星戴月工作下食不果腹的文字描寫仍歷歷在目。但為什麼說無產階級就一定會推翻資產階級最後消滅階級成立一個無階級差別、無剝削、無壓迫的國度呢?我隱約記得歷史書上對「國家」一詞的形容,粗略來說即是對立階級間不可調和矛盾下妥協的產物,既然如此,那麼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於無產階級的未來規劃是要建立在打破國家體制的基礎之上麼?

  我從不認為一種體制、制度的要以推翻的方式革新,即便在歷史長河中,人們會用封建製取代奴隸制、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來呵斥我,但我認為這只是人類在擁有自我與集體意識後將社會制度不斷革新的過程,這是一個緩慢的發展而不是新生者推翻前者的無前提建立新制度。就目前狀況而言,就是誰好誰就上,優越存在但絕不是前者一無是處。當然,歷史評判者對此已有了相對公正的說辭,我只是強調一下自己的觀點。

  基於這個觀念和我自身的感受,我首先要說明,我並不十分贊同社會主義這一學說,我認為資本主義的優越性仍要高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本身是對人性的釋放與肯定,凡是人都會喜於積財、喜於權勢、喜於高高在上但並不一定喜於壓迫。社會主義用我自己的話說是更強調一種大公無私與理性,要求在用暴力手段推翻資本主義統治之後建立一個無階級、無壓迫的世界,這在根本上是反對人性的。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理性思考、自我奉獻和隱忍克制,但絕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坦誠與無私,而社會主義對大部分人的要求都超越了普遍人性。資本主義之下的確存在壓迫與被壓迫同時也的確應該在社會中遵循人人自由而平等,可現任的被壓者與施壓者又是怎樣在歷史長河中出現的呢?當無產者聯合,真正的消滅資產持有著、消滅私有制後,在公正的重新分配之後,人性會得到滿足麼?失去受壓者,財富、權勢、高高在上又如何體現?最後無產者宣告成為統治階級,他們又統治誰?是不是在一個「漸漸」的過程中新的被壓迫、被剝削的等級會出現呢?那時候絕不會是模稜兩可的無產階級的內部鬥爭,而是無產階級變成資產階級,重新創造了一批消滅自己的無產者,這才不是社會制度的進步,而是歷史無趣的輪迴。

  我說我自身的體歷讓我感到資本主義優越,是因為我生活在一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我從兒時便對「特色」一詞有了特別的理解,這個特色是基於收納了部分資本主義內容產生的,比如市場機制。其實不難想像,去掉這個「特色」之後純粹的社會主義中國會是什麼模樣,北朝鮮便是明例。

  《共產黨宣言》論述了資本主義的利弊以及共產主義的優越,告訴無產者們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國家,這不再是空想而是科學。但它並未說明建立之後要如何維持,亞歷山大帝國的坍塌可快著呢。我很欣賞這種想法卻不會真誠的贊同,我的確安於當下,因為我當下生活的國家正是妥協的產物,至少目前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好也並沒有看出什麼變化。馬克思與恩格斯說資本主義已經失去了活力變得腐朽,可在他們放出這句話的幾百年後,資本主義雖然經歷了一些危機卻仍穩穩地存在著。

  《共產黨宣言》讓我對兩種社會制度產生了更多的思考與更深的感悟。當然這一切是建立在我目前的所學所知之下,必定也會陋病百出。以上一切只是個人感想感悟,絕無任何政治目的。這即是我的《共產黨宣言》讀後感。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