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宰相史崇之簡介 史崇之是怎麼死的?
2023-10-13 15:24:04
人物檔案
姓名:史嵩之
別稱:史莊肅
字號:子由、子申
諡號:忠簡→莊肅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南宋
籍貫:鄞縣
出生時間:1189年
去世時間:1257年
官職:右丞相兼樞密使
封爵:永國公→魯國公(追封)
追贈:少師、安德軍節度使
主要作品:《野樂編》
史崇之是尚書右僕射史浩之孫、右丞相史彌遠之侄。少年時入東錢湖梨花山讀書,學習陸學與呂學中的事功學。也許是受此影響,也許是他本性如此,總之史崇之這個人功利心極重,這也是他受時人斥責和後人詬病之處。
嘉定十三年,史崇之高中即使,此後調任光化軍司戶參軍。伯父史彌與史崇之交談,詢問他向去哪裡做官。史崇之多年研究,認為襄陽漢水一帶,在南宋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於是毫不猶豫的表明了自己想去襄漢的想法。史彌遠將史崇之任為襄陽戶曹,全了他到襄漢做官的心願。
襄陽可以說是南宋朝廷向北放進取和抵禦北方的重要地界,因此在戰略上襄陽地位十分重要。經營好襄陽,足以協凋整個戰線。嶽飛便曾藉襄陽而有所作為。史崇之選擇到襄陽為官,就是想要以此為起點,能有所成就,以致登臨高位。
史崇之調任襄陽之後,從低位做起,潛心經營,很是幹了一番成績。而他的苦心也並沒有白費,經營襄陽得當使得他升遷迅速。紹定四年便以直秘閣、京西轉運判官兼提舉常平兼安撫制置司參議官。五年又加大理卿兼權刑部侍郎,升制置使兼知襄陽府,賜便宜指揮,成了名副其實的襄陽軍政一把手。
紹定六年,蒙古國派使者前來與南宋結盟,商議共同進攻金國一事。南宋與蒙古達成盟約,夾擊金國。然而在金國被滅之後,蒙古撕毀盟約,進攻河洛一帶。此次戰爭,南宋大敗,而史崇之在此次作戰中也有著很大的責任。事後宋理綜追究責任:「趙葵與全子才各削一秩,餘將亦貶秩有差。鄭清之力辭執政,優詔慰留。史嵩之亦上疏求去,嵩之不肯轉餉,罪尤甚於清之,準令免職。」
被罷官的史崇之,通過蒙古帝國的又一次進攻,重新站起來。他積極主張與蒙古國議和,而因為這個想法和宋理宗不謀而合,因此受到重用。嘉熙四年,史嵩之被皇上召回臨安,拜右丞相,由此掛銜宰相,封公賞爵,都督兩淮四川京湖軍馬。
淳佑四年,父親去世,史崇之因為貪戀權勢而不為父執喪受到攻擊。儘管宋理宗一力保他,但是最後還是沒能壓住公議,史崇之罷官回家守喪。
服喪期滿之後,史崇之想要重新起勢,卻屢次遭到阻攔。後來因為主張和議,被當時的大環境所不容,最後罷官回家,閒居三十年。
史崇之寶佑五年去世,贈少師、安德軍節度使,追封魯國公,諡號「莊肅」。德祐年間,被奪去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