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的輸送配加方法
2023-10-20 13:20:02
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的輸送配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的輸送配加方法,所述的輸送及配加系統包括煙煤卸料裝車裝置、煙煤接受配加裝置及罐車(3);所述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與煙煤接受配加裝置的距離不大於200km。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不具備直接生產煙煤粉的磨機配加煙煤噴吹的問題,從而彌補高爐生產煤粉缺口,提高高爐煙煤比,降低原燃料消耗;實現了煙煤粉的長距離運輸,徹底解決了鋼鐵企業制粉車間產能不足的問題,減輕車間人員的作業時間和勞動量,提高鋼鐵生產的煤焦置換比,使噸鐵成本顯著降低。
【專利說明】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的輸送配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冶金工業生產燃料的【技術領域】,涉及燃料的運輸、配加的技術方案,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的輸送配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中大型高爐噴吹所用煤粉大多來自磨煤機磨製,直接噴吹至高爐。
[0003]但是很多鋼鐵企業制煤車間磨煤機投產較早,後期隨著多個高爐的投產和高爐追求大煤比降低消耗,就出現了磨煤機產量不足以滿足高爐的噴吹量。
[0004]在現有技術中,很多鋼鐵企業投產的磨煤機不具備磨製煙煤的安全性,使用純無煙煤價格高昂,噸鐵成本居高不下。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其目的是降低高爐生產成本。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7]本發明的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包括煙煤卸料裝車裝置、煙煤接受配加裝置及罐車;所述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與煙煤接受配加裝置的距離不大於200km。
[0008]所述的罐車的罐體為密閉、防火、防爆、防靜電的結構,且具備運輸乾粉條件。
[0009]所述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設有煙煤成品倉,煙煤成品倉設有卸料口及相應的放煤管道,所述的放煤管道的出口設有與所述的罐車裝料口連接的結構。
[0010]在所述的放煤管道上設有調節閥。
[0011]所述的煙煤接受配加裝置設有氮氣輸送管、原煤倉,在原煤倉下部設原煤下料口 ;所述的氮氣輸送管的出口與原煤下料口連接;原煤下料口的出口與磨機連接;所述的磨機的上部為磨機分離器;所述的磨機分離器通過引風機與收粉器連接。
[0012]所述的原煤倉下部設有皮帶秤。
[0013]所述的氮氣輸送管上設有截止閥。
[0014]為了實現與上述技術方案相同的發明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上所述的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採用的輸送配加方法,其技術方案如下:
[0015]在煙煤成品倉中煙煤倉位達到要求的情況下,罐車到位後,打開調節閥,讓煙煤粉依靠重力下料至罐車中;如果出現下料不暢的情況,則間歇性開啟煤倉氮氣流化閥門;罐車滿載後關閉調節閥;
[0016]罐車啟動前往煙煤接受配加裝置所在地;
[0017]罐車到達乙地後,接現場氮氣氣源,採用氣力輸送至原煤下料口 ;煤粉進入磨機後,通過磨機分離器對大顆粒煤粉或雜質有效過濾,提高煤粉質量;煙煤粉在磨機中和無煙煤充分混合,一併通過引風機負壓進入收粉器中。
[0018]此方案採用氮氣輸送,安全性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對磨機本身的產量影響較小。實現了一種高爐煙煤噴吹配加方法。[0019]所述的罐車中成品煙煤粉的密度為0.7g/cm3。
[0020]所述的罐車中的煙煤粉處於氮氣氛圍中;罐車3裝載煙煤粉留有一定空間。
[0021 ] 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不具備直接生產煙煤粉的磨機配加煙煤噴吹的問題,從而彌補高爐生產煤粉缺口,提高高爐煙煤比,降低原燃料消耗;實現了煙煤粉的長距離運輸,徹底解決了鋼鐵企業制粉車間產能不足的問題,減輕車間人員的作業時間和勞動量,提高鋼鐵生產的煤焦置換比,使噸鐵成本顯著降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0023]圖1為本發明中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發明中的煙煤接受配加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標記為:
[0026]1、煙煤成品倉,2、調節閥,3、罐車,4、原煤下料口,5、磨機,6、磨機分離器,7、收粉器,8、原煤倉,9、皮帶秤,10、截止閥,11、氮氣輸送管,12、磨機電機,13、熱風管道,14、卸灰閥,15、引風機,16、磨輥。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0028]如圖1、圖2所表達的本發明的結構,為一種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是一種不具備直接生產煙煤粉的磨機配加煙煤噴吹的方法。
[0029]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並克服其缺陷,實現降低高爐生產成本的發明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包括煙煤卸料裝車裝置、煙煤接受配加裝置及罐車3 ;所述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與煙煤接受配加裝置的距離不大於200km。
[0031]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高效地將成品煤粉從甲地(煙煤卸料裝車裝置)成品倉中放出,並通過密閉罐車3運輸至乙地(煙煤接受配加裝置),並且通過煙煤接受裝置氣力輸送至乙地成品倉,均勻混合噴吹至高爐,從而彌補乙地煤粉缺口,同時提高乙地高爐煤比(即煙煤佔比),降低原燃料消耗。
[0032]所述的罐車3的罐體為密閉、防火、防爆、防靜電的結構,且具備運輸乾粉條件。
[0033]運輸車輛要求:運輸煙煤粉罐車3採用密封式粉粒罐車,具有防靜電和防火、防爆裝置;罐車3中煤粉處於氮氣氛圍中,保證運輸過程中安全運輸距離不宜過長,以防影響煤粉流動性,200km以內為宜;成品煙煤粉密度約為0.7 ;裝載留有少量空間,不宜過滿。
[0034]所述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設有煙煤成品倉1,煙煤成品倉I設有卸料口及相應的放煤管道,所述的放煤管道的出口設有與所述的罐車3裝料口連接的結構。
[0035]在所述的放煤管道上設有調節閥2。
[0036]在正常的成品倉I上設置一個DN600的卸料口,同時配套一相同口徑的調節閥2,控制下料速度。
[0037]圖1所示為甲地煙煤卸料裝置。煙煤卸料裝車裝置,即成品煙煤放料系統,主要用於成品煙煤的卸載至罐車3,實現煤粉快速、均勻地進入。所述的罐車3通過管路連接至成品倉,中間配有調節閥。
[0038]所述的煙煤接受配加裝置設有氮氣輸送管11、原煤倉8,在原煤倉8下部設原煤下料口 4 ;所述的氮氣輸送管11的出口與原煤下料口 4連接;原煤下料口 4的出口與磨機5連接;所述的磨機5的上部為磨機分離器6 ;所述的磨機分離器6通過引風機15與收粉器7連接。
[0039]在磨機原煤下料口上開一支管至路口,增加一 DN60閥門。
[0040]圖2所示為乙地煙煤接受裝置。煙煤接受配加裝置,即煙煤接受系統,主要用途是將罐車中的煤粉輸送至乙地倉中。罐車到達目的地後,罐車中接入氮氣氣源,通過壓力裝置將煙煤粉傳輸至磨機。
[0041]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了煙煤粉的長距離運輸問題。徹底解決了鋼鐵企業制粉車間產能不足的問題,減輕操作人員的作業時間和勞動量。使鋼鐵生產提高其煤焦置換比,同時也使噸鐵成本得以降低。
[0042]所述的原煤倉8下部設有皮帶秤9。皮帶秤9是為了在原煤倉8中的原煤放料時進行計量。
[0043]所述的氮氣輸送管11上設有截止閥10。截止閥10控制氮氣輸送管11的開關。
[0044]為了實現與上述技術方案相同的發明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上所述的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採用的輸送配加方法,其技術方案如下:
[0045]在煙煤成品倉I中煙煤倉位達到要求的情況下,罐車3到位後,打開調節閥2,讓煙煤粉依靠重力下料至罐車3中;如果出現下料不暢的情況,則間歇性開啟煤倉氮氣流化閥門;罐車3滿載後關閉調節閥2;
[0046]罐車3啟動前往煙煤接受配加裝置所在地;
[0047]罐車3到達乙地後,接現場氮氣氣源,採用氣力輸送至原煤下料口 4 ;煤粉進入磨機5後,通過磨機分離器6對大顆粒煤粉或雜質有效過濾,提高煤粉質量;煙煤粉在磨機5中和無煙煤充分混合,一併通過引風機15負壓進入收粉器7中。
[0048]此方案採用氮氣輸送,安全性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對磨機本身的產量影響較小,實現了高爐煙煤噴吹配加方法。
[0049]所述的罐車3中成品煙煤粉的密度為0.7g/cm3。
[0050]所述的罐車3中的煙煤粉處於氮氣氛圍中;罐車3裝載煙煤粉留有一定空間。
[0051]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爐煙煤遠距離輸送及配加系統的輸送配加方法,所述的輸送及配加系統包括煙煤卸料裝車裝置、煙煤接受配加裝置及罐車(3);所述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與煙煤接受配加裝置的距離不大於200km ;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為: 在煙煤成品倉(I)中煙煤倉位達到要求的情況下,罐車(3)到位後,打開調節閥(2),讓煙煤粉依靠重力下料至罐車(3)中;如果出現下料不暢的情況,則間歇性開啟煤倉氮氣流化閥門;罐車(3)滿載後關閉調節閥(2); 罐車(3)啟動前往煙煤接受配加裝置所在地; 罐車(3)到達乙地後,接現場氮氣氣源,採用氣力輸送至原煤下料口(4);煤粉進入磨機(5)後,通過磨機分離器(6)對大顆粒煤粉或雜質有效過濾,提高煤粉質量;煙煤粉在磨機(5)中和無煙煤充分混合,一併通過引風機(15)負壓進入收粉器(7)中。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罐車(3)中成品煙煤粉的密度為0.7g/cm3。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罐車(3)中的煙煤粉處於氮氣氛圍中;罐車(3)裝載煙煤粉留有一定空間。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罐車(3)的罐體為密閉、防火、防爆、防靜電的結構,且具備運輸乾粉條件。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煙煤卸料裝車裝置設有煙煤成品倉(1),煙煤成品倉(I)設有卸料口及相應的放煤管道,所述的放煤管道的出口設有與所述的罐車(3)裝料口連接的結構。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放煤管道上設有調節閥⑵。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煙煤接受配加裝置設有氮氣輸送管(11)、原煤倉(8),在原煤倉(8)下部設原煤下料口(4);所述的氮氣輸送管(11)的出口與原煤下料口(4)連接;原煤下料口(4)的出口與磨機(5)連接;所述的磨機(5)的上部為磨機分離器(6);所述的磨機分離器(6)通過引風機(15)與收粉器(7)連接。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原煤倉(8)下部設有皮帶秤(9)。
9.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配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氮氣輸送管(11)上設有截止閥(10)。
【文檔編號】B65G63/00GK103612919SQ201310518956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陳曦 申請人: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