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10:06:42 1
一種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它包括一個串聯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的第一開關,還包括第二開關,一個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與負載串聯的電子開關電路,以及驅動所述電子開關電路通斷的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第二開關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電子開關控制電路對電子開關電路的控制,只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實施一次接通、關斷延時的動作,就產生讓燈點亮一段時間,然後再熄滅的效果;在主交流電壓迴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之間設置了控制開關,避免了螢光燈、節能燈等負載在關斷後存在微弱電流流過而導致閃爍的問題;適用於節能燈、螢光燈、白熾燈、LED照明燈、排氣扇。
【專利說明】一種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延時斷電電路,尤其涉及一種適用於節能燈、螢光燈、白熾燈、LED照明燈和排氣扇的延時斷電電路。
【背景技術】
[0002]在人類生活中存在著許多需要延時斷電的場合,比如照明和排氣扇的延時開關等。市場上有觸摸延時開關產品,但觸摸延時開關產品則只能短時通電工作,無法工作於長期通電的模式上。此外,二線制延時開關電路在用於節能燈時會出現關斷之後的閃爍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包括一個串聯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的第一開關,它還包括第二開關,一個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與負載串聯的電子開關電路,以及驅動所述電子開關電路通斷的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所述第二開關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之間;
[0005]所述電子開關電路的輸入端與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相連接,第一電容的正極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直流電源Vcc端,並且經第一二極體、第二開關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入端經RC電路接地,所述RC電路由第一電阻和第二電容並聯連接,並且RC電路通過第二二極體、第二開關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0006]在第二開關與第一二極體、第二二極體之間設置一個熔斷器;在第一電容的兩端並聯一個TVS 二極體。
[0007]所述電子開關電路包括整流全橋、可控矽、第一三極體、第二三極體、第三三極體、第二電阻和第三電容;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二三極體的基極,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三三極體的基極,第一三極體、第二三極體和第三三極體的集電極和可控矽的陽極均連接到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可控矽的門極和第三三極體的發射極均通過第三電容接地,整流全橋的負電壓輸出端和可控矽的陰極均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0008]所述電子開關電路包括整流全橋、第一三極體、第二三極體、第三三極體、第四三極體、第二電阻和第三電容;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二三極體的基極,第二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三三極體的基極,第三三極體的發射極與第四三極體的基極、第三電容的正極連接,第一三極體、第二三極體、第三三極體的集電極和第四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在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整流全橋的負電壓輸出端、第四三極體的發射極和第三電容的負極均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第一二極體和第二二極體經第二開關連接到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上。
[0009]所述電子開關電路採用電晶體電路;所述電晶體電路包括整流全橋、可控矽、場效應管、第三電容、第二電阻和第三電阻;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另一端連接場效應管的柵極;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場效應管的柵極,另一端連接場效應管的源極;場效應管的漏極和可控矽的陽極均連接到整流全橋的直流正電壓輸出端,可控矽的門極和場效應管的源極均通過第三電容接地,整流全橋的直流負電壓輸出端和可控矽的陰極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0010]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包括級聯連接的第一非門集成電路和第二非門集成電路,第一非門集成電路的輸入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入端,第二非門集成電路的輸出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所述第一非門集成電路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直流電源Vcc端。
[0011]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採用運算放大器電路;所述運算放大器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第四電阻和第五電阻,運算放大器的正直流電源端、第四電阻的一端均連接第一二極體的陰極,第四電阻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的一端均連接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第五電阻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第二二極體,運算放大器的負直流電源端接地;所述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入端,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所述運算放大器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直流電源Vcc端。
[0012]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採用第一定時器和第二定時器;第一定時器的TR端作為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入端,第二定時器的O端作為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所述第一定時器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直流電源Vcc端;第一定時器的O端與第二定時器的TR端連接,第一定時器的RS端和TH端、第二定時器的RS端和TH端、第一定時器的VDD端連接第一二極體的陰極。
[0013]所述第一定時器和第二定時器採用556定時器集成電路。
[0014]所述負載是節能燈、螢光燈、白熾燈、LED照明燈或排氣扇。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增加了電子開關控制電路和電子開關電路,通過電子開關控制電路對電子開關電路的控制,只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實施一次接通、關斷延時的動作,就產生讓燈點亮一段時間,然後再熄滅的效果,不僅能使燈點亮後長時間工作,同時也能夠起到了類似於觸摸開關的作用;2、在保留了普通開關的功能之外,在主交流電壓迴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之間設置了控制開關,當控制開關斷開時、電子開關電路延時關斷後,流過負載的電流就完全被切斷了,避免了螢光燈、節能燈等負載在關斷後存在微弱電流流過而導致閃爍的問題;3、適用負載類型範圍廣,既可以用於節能燈、螢光燈、白熾燈和LED照明燈,也可以用於排氣扇等;4、實用新型能夠安裝在標準的牆壁開關暗盒中,功能優越、可靠性高、便於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構成框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電路原理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電路原理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電路原理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2]實施例1:
[0023]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於節能燈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包括一個串聯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的第一開關SW1,第二開關SW2,一個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與負載串聯的電子開關電路1,以及驅動所述電子開關電路I通斷的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 ;所述第二開關SW2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之間。
[0024]所述電子開關電路I包括整流全橋、可控矽SCR、第一三極體V1、第二三極體V2、第三三極體V3、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容C3 ;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Vl的基極;所述第一三極體Vl的發射極連接第二三極體V2的基極,第二三極體V2的發射極連接第三三極體V3的基極,第一三極體V1、第二三極體V2和第三三極體V3的集電極和可控矽的陽極均連接到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可控矽SCR的門極和第三三極體V3的發射極均通過第三電容C3接地,整流全橋的負電壓輸出端和可控矽SCR的陰極均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0025]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包括級聯連接的第一非門集成電路IC-1和第二非門集成電路IC-2,第一非門集成電路IC-1的輸入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入端in,第二非門集成電路IC-2的輸出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所述第一非門集成電路IC-1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源Vcc端。
[002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7]當第一三極體Vl的基極輸入高電平時,電子開關電路I導通,負載L通電工作。當第一三極體Vl的基極輸入低電平時,電子開關電路I關斷,負載L斷電停止工作。
[0028]由第一非門集成電路IC-1和第二非門集成電路IC-2構成的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具有電壓比較功能和驅動功能,其輸入高電平時輸出為高電平,其輸入低電平時,輸出為低電平。
[0029]當第一開關SWl和第二開關SW2閉合時,主交流電壓迴路經第一二極體Dl和第二二極體D2為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充電,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得到了工作所需的直流電源電壓,同時第二電容C2充電到高電平,驅動電子開關電路I導通,負載L立即通電工作。
[0030]此後當第二開關SW2斷開時,第一二極體Dl和第二二極體D2為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充電的充電電路被斷開了,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依靠儲存在第一電容Cl中的電能繼續工作,同時第二電容C2通過第一電阻Rl放電。在第二電容C2未放電至低電平之前,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仍然輸出高電平,電子開關電路I還是導通狀態,負載L仍然通電工作。在延遲一段時間後,當第二電容C2放電至低電平時,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輸出跳變為低電平,電子開關電路I被關斷,負載L斷電停止工作,並保持這種狀態一直到第二開關SW2再次閉合為止。
[0031 ] 當第二開關SW2斷開、電子開關電路I延時關斷後,流過負載的電流就完全被切斷了,避免了螢光燈、節能燈等負載在關斷後,由於存在微弱電流流過而會閃爍的問題。
[0032]電路的延時時間長度由第二電容C2和第一電阻Rl的參數所決定,可以通過改變第二電容C2和第一電阻Rl的參數來改變電路的延時時間長短。
[0033]TVS 二極體V並聯在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壓輸入端Vcc上,在第二開關SW2與第一二極體Dl、第二二極體D2之間設置一個熔斷器FU,起到保護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不被過電壓損壞的作用。
[0034]串聯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的第一開關SW1,起到能夠即時通斷負載通路的作用。
[0035]實施例2:
[0036]參見圖1和圖3。在實施例1中,電子開關電路I中的可控矽SCR可以替換為第四三極體V4。所述第三三極體V3的發射極與第四三極體V4的基極、第三電容C3的正極連接,第二開關的一端、第一三極體V1、第二三極體V2、第三三極體V3和第四三極體V4的集電極均連接在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整流全橋的負電壓輸出端、第四三極體V4的發射極和第三電容C3的負極均接地。
[0037]實施例3:
[0038]參見圖1和圖4。在實施例1中,電子開關電路I可以替換為:採用電晶體電路。所述電晶體電路包括整流全橋、可控矽SCR、場效應管FET、第三電容C3、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阻R3 ;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另一端連接場效應管FET的柵極,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場效應管FET的柵極;另一端連接場效應管FET的源極,場效應管FET的漏極和可控矽SCR的陽極均連接到整流全橋的直流正電壓輸出端,可控矽SCR的門極和場效應管FET的源極均通過第三電容C3接地,整流全橋的直流負電壓輸出端和可控矽SCR的陰極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0039]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可以替換為:採用運算放大器電路;所述運算放大器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1C、第四電阻R4和第五電阻R5,運算放大器IC的正直流電源端、第四電阻R4的一端均連接第一二極體Dl的陰極,第四電阻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R5的一端均連接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第二二極體D2,運算放大器的負直流電源端接地;所述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入端in,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所述運算放大器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源Vcc端。
[0040]實施例4:
[0041]參見圖1和圖5。在實施例1中,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可以替換為:採用第一定時器Tl和第二定時器T2。第一定時器Tl的TR端作為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入端in,第二定時器T2的O端作為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out,所述第一定時器Tl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源Vcc端;第一定時器Tl的O端與第二定時器T2的TR端連接,第一定時器Tl的RS端和TH端、第二定時器T2的RS端和TH端、第一定時器Tl的VDD端連接第一二極體Dl的陰極。
[0042]所述第一定時器和第二定時器採用556定時器集成電路。
[004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專利。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合適的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包括一個串聯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的第一開關(SW1),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第二開關(SW2),一個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中、與負載串聯的電子開關電路(1),以及驅動所述電子開關電路(I)通斷的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所述第二開關(SW2)設置在主交流電壓迴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之間; 所述電子開關電路(I)的輸入端(i)與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相連接,第一電容(Cl)的正極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源Vcc端,並且經第一二極體(D1)、第二開關(SW2)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入端(in)經RC電路接地,所述RC電路由第一電阻(Rl)和第二電容(C2)並聯連接,並且RC電路通過第二二極體(D2)、第二開關(SW2)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在第二開關(SW2)與第一二極體(D1)、第二二極體(D2)之間設置一個熔斷器(FU);在第一電容(Cl)的兩端並聯一個TVS 二極體(V)。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開關電路(I)包括整流全橋、可控矽(SCR)、第一三極體(VI)、第二三極體(V2)、第三三極體(V3)、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容(C3);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Vl)的基極;所述第一三極體(Vl)的發射極連接第二三極體(V2)的基極,第二三極體(V2)的發射極連接第三三極體(V3)的基極,第一三極體(VI)、第二三極體(V2)和第三三極體(V3)的集電極和可控矽的陽極均連接到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可控矽(SCR)的門極和第三三極體(V3)的發射極均通過第三電容(C3)接地,整流全橋的負電壓輸出端和可控矽(SCR)的陰極均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開關電路(I)包括整流全橋、第一三極體(VI)、第二三極體(V2)、第三三極體(V3)、第四三極體(V4)、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容(R3);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Vl)的基極;所述第一三極體(Vl)的發射極連接第二三極體(V2)的基極,第二三極體(V2)的發射極連接第三三極體(V3)的基極,第三三極體(V3)的發射極與第四三極體(V4)的基極、第三電容(C3)的正極連接,第一三極體(VI)、第二三極體(V2)、第三三極體(V3)的集電極和第四三極體(V4)的集電極連接在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整流全橋的負電壓輸出端、第四三極體(V4)的發射極和第三電容(C3)的負極均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第一二極體(Dl)和第二二極體(D2)經第二開關(SW2)連接到整流全橋的正電壓輸出端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開關電路(I)採用電晶體電路;所述電晶體電路包括整流全橋、可控矽(SCR)、場效應管(FET)、第三電容(C3)、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阻(R3);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另一端連接場效應管(FET)的柵極;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場效應管(FET)的柵極,另一端連接場效應管(FET)的源極;場效應管(FET)的漏極和可控矽(SCR)的陽極均連接到整流全橋的直流正電壓輸出端,可控矽(SCR)的門極和場效應管(FET)的源極均通過第三電容(C3)接地,整流全橋的直流負電壓輸出端和可控矽(SCR)的陰極接地;所述整流全橋連接到主交流電壓迴路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包括級聯連接的第一非門集成電路(IC-1)和第二非門集成電路(IC-2),第一非門集成電路(IC-1)的輸入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入端(in),第二非門集成電路(IC-2)的輸出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所述第一非門集成電路(IC-1)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源Vcc端。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採用運算放大器電路;所述運算放大器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1C)、第四電阻(R4)和第五電阻(R5),運算放大器(IC)的正直流電源端、第四電阻(R4)的一端均連接第一二極體(Dl)的陰極,第四電阻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R5)的一端均連接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第二二極體(D2),運算放大器的負直流電源端接地;所述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入端(in),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作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延時輸出端(out),所述運算放大器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源Vcc端。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採用第一定時器(Tl)和第二定時器(T2);第一定時器(Tl)的TR端作為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入端(in),第二定時器(T2)的O端作為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的延時輸出端(out),所述第一定時器(Tl)的直流電源端為電子開關控制電路(2)的直流電源Vcc端;第一定時器(Tl)的O端與第二定時器(T2)的TR端連接,第一定時器(Tl)的RS端和TH端、第二定時器(T2 )的RS端和TH端、第一定時器(TI)的VDD端連接第一二極體(DI)的陰極。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定時器(Tl)和第二定時器(T2)採用556定時器集成電路。
10.根據權利要求1、2、3、4、5、7、8、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二線制延時斷電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負載是節能燈、螢光燈、白熾燈、LED照明燈或排氣扇。
【文檔編號】H03K17/28GK204068906SQ20142041114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8日
【發明者】徐曉光 申請人:鄭州萬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