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8:32:44 3
專利名稱: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與使用瓦斯的安全檢知器具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
背景技術:
瓦斯器具的使用固有其便利性,卻也潛藏著因使用不慎而釀成災害的危險。常見的情形如久烹導致鍋具空燒,若未能及時控制將有導致助融肆虐的危險。為此,瓦斯器具製造人員在爐具中加設有一種如圖1所示的接觸式感溫裝置1,該感溫裝置I可抵接鍋具4的底部,請參見圖2A所示,該感溫裝置I包括在一圓管狀的外殼2中藏置有一溫度傳感器3,利用該溫度傳感器3在偵測到鍋具4溫度異常飆高時發出警示信息以作為提醒。雖然上述已知感溫裝置I具有警示通知作用,但是該溫度傳感器3實際測得的溫度值將因鍋具4底部形狀不同而具有差異,此為該感溫裝置I的外殼2頂面2a平整且具有較大接觸面積所致。更具體地說,在圖2A所示的鍋具4底部形狀為平整時(如平底鍋),其與該外殼2頂面2a因接觸面積多過於圖2B所示的鍋具5底部形狀為弧形,即前者為「面接觸」,後者為「點接觸」,從而造成來自鍋具的熱傳導效能因該外殼2的受熱面積差異大而有所區別,相對地導致該溫度傳感器3在鍋具因空燒而具有相同高溫的基礎下,所測得溫度值不一的情形,該情形將會嚴重影響預警判讀,並導致錯失防範未然。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可準確地檢知溫度,以提高安全使用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包含有一外殼,具有一長度而區分有一上段與一下段,該上段頂部具有一熱接觸端,該下段內部具有一第一容室,該外殼於其上段的橫切面積小於其下段的橫切面積;一溫度傳感器,設置於該外殼下段的第一容室內;以及一導體,連接該外殼上段的熱接觸端與該溫度傳感器。其中,該外殼的上段呈半球型。其中,該外殼的上段呈向上遞減的錐形,且頂部略呈平整。其中,該外殼的上段更區分有一向上遞減的錐段與一等徑段,該錐段連接該下段,該等徑段頂部具有該熱接觸端。其中,該外殼上段內部具有一第二容室與該第一容室相通,該導體為填充於該第二容室的導熱膠。其中,該導體為金屬線,該金屬線一端連接至該外殼的熱接觸端,另一端連接至該溫度傳感器。其中,該外殼為不鏽鋼製成。其中,該溫度傳感器為熱電耦。其中,該溫度傳感器為熱敏電阻。[0014]由此,該溫度傳感器可精準地偵測溫度,可降低因判讀差異造成的影響。
圖1為具有已知接觸式感溫裝置的瓦斯器具示意圖;圖2A為該已知接觸式感溫裝置與平底鍋接觸的示意圖;圖2B為該已知接觸式感溫裝置與鍋具底部形狀為弧形接觸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示意圖;以及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 外殼IOa熱接觸端 12上段12a第二容室14下段14a第一容室20溫度傳感器22 電線30導熱膠40金屬線50 外殼50a熱接觸端52上段60 外殼60a熱接觸端62上段62a錐段62b等徑段64下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參見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以應用於瓦斯器具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前述固體如配合瓦斯器具的鍋具,不限於為平底鍋或是弧形鍋底。該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裝設在可與鍋具接觸的位置,其包括有一外殼10、一溫度傳感器20、一以導熱膠30為例的導體,其中:該外殼10以不鏽鋼材質製成而具有一長度,進一步地區分有一上段12與一下段14。特別的,該外殼10於其上段12的橫切面積必須小於其下段14的橫切面積,為達到上述條件,本實施例的外殼10選擇以圓管狀製作,且該外殼10的上段12製成半球型,並於最頂部具有一熱接觸端10a,該熱接觸端IOa與鍋具底部直接接觸;又,該上段12內部具有一第二容室12a,該第二容室12b與該外殼10下段14內部的一第一容室14a相通。該溫度傳感器20藏設於該外殼10下段14的第一容室14a內,其可為熱電耦或是熱敏電阻。該溫度傳感器20通過一電線22而將感應信息傳輸於外,例如該感應信息可作為啟動警不用。[0039]該導熱膠30同時填充於該第一容室14a與該第二容室12a中,該導熱膠30不僅具有穩定該溫度傳感器20位置的效果,更因接觸該外殼10內壁與該溫度傳感器20,以及本身具備熱傳導特性,而有效地將該熱接觸端IOa所受熱能傳遞至該溫度傳感器20。由於該外殼10的熱接觸端IOa以「點接觸」方式與鍋具底部接觸,不論是平底鍋或是弧形鍋底,將因該外殼10的受熱面積差異不大,使得熱傳導效能趨於一致,換言之,該溫度傳感器20所測得的溫度值亦趨相同,該情形不至於過度影響預警判讀結果,對於瓦斯的使用更能發揮防範未然的功效。圖4所示的結構以圖3所示的結構為基礎而更增設有一金屬線40,該金屬線40的兩端分別連接至該外殼10的熱接觸端IOa與該溫度傳感器20。金屬線40的設置目的在於能夠更加集中熱能傳導路徑,避免在傳導過程中因路徑發散而影響該溫度傳感器20的感應精準度。圖4中的金屬線40位於該第二容室12a,並為該導熱膠30所包覆,然而需要說明的是,在設置有該金屬線40時,該第二容室12a中是否應填入導熱膠30,則視實際需求而定。特別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的外殼10下段14的管徑選擇製作成與所述已知感溫裝置I的外殼2的管徑相當,此目的在於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可在不須經過大幅度的設計變更的前提下,即可與既有的瓦斯器具結合應用。亦即該溫度傳感器20位置不需重新調整設定,僅以既有結構為基礎,再適當地往上製作出一段橫切面積較小的結構,即可達到熱能集中傳導及受熱面積相當的效果,進而避免該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在與平底鍋或弧形鍋底接觸時,因該外殼10的受熱面積不一而衍生測得溫度值失真的缺陷。在此基礎下,本實用新型再提供圖5及圖6所示的其他較佳實施例,其中,圖5所示實施例中的外殼50上段52呈向上遞減的錐形,且頂部略呈平整而可避免刮傷鍋具底部,該頂部並構成該熱接觸端50a。圖6所示實施例中的外殼60上段62則更區分有一向上遞減的錐段62a與一等徑段62b,該錐段62a連接外殼60下段64,該等徑段62b頂部則具有該熱接觸端60a。前述二實施例同樣於外殼內部注入導電膠而穩定溫度傳感器,以及有效傳遞熱能。必要時,圖5及圖6所示的實施例,亦可再加入如圖4所示的金屬線40。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一外殼,具有一長度而區分有一上段與一下段,該上段頂部具有一熱接觸端,該下段內部具有一第一容室,該外殼於其上段的橫切面積小於其下段的橫切面積; 一溫度傳感器,設置於該外殼下段的第一容室內;以及 一導體,連接該外殼上段的熱接觸端與該溫度傳感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中該外殼的上段呈半球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中該外殼的上段呈向上遞減的錐形,且頂部略呈平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中該外殼的上段更區分有一向上遞減的錐段與一等徑段,該錐段連接該下段,該等徑段頂部具有該熱接觸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中該外殼上段內部具有一第二容室與該第一容室相通,該導體為填充於該第二容室的導熱膠。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中該導體為金屬線,該金屬線一端連接至該外殼的熱接觸端,另一端連接至該溫度傳感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中該溫度傳感器為熱電耦。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其中該溫度傳感器為熱敏電阻。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可應用於瓦斯器具,並與一鍋具接觸,該固體接觸式溫度感知器結構包含有一外殼、一溫度傳感器與一導體。其中,該外殼具有一上段與一下段,該上段頂部具有一熱接觸端用以與鍋具接觸,且該上段的橫切面積小於該下段的橫切面積;該溫度傳感器設置於該下段內部;而該導體連接該外殼上段的熱接觸端與該溫度傳感器。由此,不論鍋具底部形狀為平整或是弧形,將因該外殼的受熱面積差異不大,使得熱傳導效能趨於一致而提高該溫度傳感器的感應精準度,進而可降低因判讀差異而造成的影響。
文檔編號G01K1/08GK202994314SQ20122067732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黃重景, 黃錦穎, 黃信銘, 黃信雄, 林冠州, 葉嚴仁 申請人:關隆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