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滅火器的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8 05:45:0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滅火器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滅火器是一種可攜式滅火工具。滅火器內放置化學物品,用以救滅火災。滅火器是常見的防火設施之一,存放在公眾場所或可能發生火災的地方,不同種類的滅火筒內裝填的成分不一樣,是專為不同的火警而設。使用時必須注意以免產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險。
滅火器的放置需要用到滅火器固定裝置。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滅火器固定裝置」(專利號:CN 205391520 U),該專利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市場上的滅火器固定裝置對於滅火器的固定都是通過螺絲釘進行固定,使滅火器的取出很麻煩,從而影響救火的速率,該專利通過設置第一夾持裝置、第二夾持裝置、出入口以及彈性裝置等結構已解決此技術問題。但是該專利的存在的缺點是當滅火器從出入口進出的時候,由於第一夾持裝置和第二夾持裝置與滅火器的本身會產生摩擦,長期使用的話,將會使滅火器的表面受到磨損,從而使滅火器損壞,從而縮短了滅火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滅火器的固定裝置,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滅火器的固定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和第一棉墊,所述第一棉墊位於兩個支撐板之間,且兩個支撐板的背面與兩個第一固定板的正面固定連接,且兩個第一固定板的正面均開設有第一弧形槽,且兩個第一弧形槽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與其相適配的第二棉墊,且兩個支撐板的正面均開設有凹槽,且兩個凹槽內均套接有圓杆,所述圓杆的背面通過彈簧與凹槽內壁的底端固定連接,且兩個圓杆的正面均與連接杆的背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杆的正面和背面分別固定連接有把手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開設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與其相適配的第三棉墊。
優選的,所述把手包括兩個固定杆,且兩個固定杆的背面均與連接杆的正面固定連接,且兩個固定杆的相對面分別與橫杆的兩端固定連接,且橫杆的形狀為圓柱形。
優選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均開設有安裝孔,且安裝孔的形狀圓形。
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長度小於兩個支撐板之間的距離,且第二固定板的寬度為支撐板寬度的二分之一。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滅火器的固定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通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一棉墊、第二棉墊、第三棉墊、把手、彈簧、凹槽和圓杆的配合,當需要取出或放置滅火器時,只需一隻手拉動把手,使彈簧伸長,另一隻手將滅火器取出或放入,從而不會使滅火器與固定裝置之間產生摩擦,從而防止滅火器受到磨損,從而保證了滅火器的使用壽命。
(2)、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通過設置第一棉墊、第二棉墊和第三棉墊,當滅火器放置在固定裝置上時,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將滅火器夾緊,使第一棉墊、第二棉墊和第三棉墊與滅火器接觸,從而防止滅火器受到磨損,從而保證了滅火器的使用壽命。
(3)、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通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一棉墊、第二棉墊、第三棉墊、把手、彈簧、凹槽和圓杆的配合,當需要取出或放置滅火器時,只需一隻手拉動把手,使彈簧伸長,另一隻手將滅火器取出或放入,從而使滅火器的取出更加迅速和方便,從而便於救火人員及時救火。
(4)、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右視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後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把手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支撐板、3第一固定板、4第一弧形槽、5第二棉墊、6第一棉墊、7凹槽、8彈簧、9把手、91固定杆、92橫杆、10連接杆、11圓杆、12第二固定板、13安裝孔、14第二弧形槽、15第三棉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滅火器的固定裝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四角均開設有安裝孔13,且安裝孔13的形狀圓形,通過設置安裝孔13,使底板1能夠通過螺栓與其它物體進行連接,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2和第一棉墊6,第一棉墊6位於兩個支撐板2之間,通過設置兩個支撐板2,使第一固定板3安裝更加方便,且兩個支撐板2的背面與兩個第一固定板3的正面固定連接,且兩個第一固定板3的正面均開設有第一弧形槽4,且兩個第一弧形槽4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與其相適配的第二棉墊5,且兩個支撐板2的正面均開設有凹槽7,且兩個凹槽7內均套接有圓杆11,通過設置凹槽7和彈簧8,使圓杆11能在凹槽7內滑動,從而使第二固定板12與第一固定板3之間的距離可以調節,從而使滅火器的取出和放入更加方便,圓杆11的背面通過彈簧8與凹槽7內壁的底端固定連接,且兩個圓杆11的正面均與連接杆10的背面固定連接,連接杆10的正面和背面分別固定連接有把手9和第二固定板12,通過設置把手9,使第二固定板12的拉動更加方便,第二固定板12的長度小於兩個支撐板2之間的距離,且第二固定板12的寬度為支撐板2寬度的二分之一,從而使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一固定板3的配合,將滅火器實現固定,把手9包括兩個固定杆91,且兩個固定杆91的背面均與連接杆10的正面固定連接,且兩個固定杆91的相對面分別與橫杆92的兩端固定連接,且橫杆92的形狀為圓柱形,第二固定板12的背面開設有第二弧形槽14,第二弧形槽1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與其相適配的第三棉墊15,通過設置第一棉墊6、第二棉墊5和第三棉墊15,當滅火器放置在固定裝置上時,使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12將滅火器夾緊,使第一棉墊6、第二棉墊5和第三棉墊15與滅火器接觸,從而防止滅火器受到磨損,從而保證了滅火器的使用壽命。
綜上可得,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通過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12、第一弧形槽4、第二弧形槽14、第一棉墊6、第二棉墊5、第三棉墊15、把手9、彈簧8、凹槽7和圓杆11的配合,當需要取出或放置滅火器時,只需一隻手拉動把手9,使彈簧8伸長,另一隻手將滅火器取出或放入,從而不會使滅火器與固定裝置之間產生摩擦,從而防止滅火器受到磨損,從而保證了滅火器的使用壽命。
同時,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通過設置第一棉墊6、第二棉墊5和第三棉墊15,當滅火器放置在固定裝置上時,使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12將滅火器夾緊,使第一棉墊6、第二棉墊5和第三棉墊15與滅火器接觸,從而防止滅火器受到磨損,從而保證了滅火器的使用壽命。
同時,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通過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12、第一弧形槽4、第二弧形槽14、第一棉墊6、第二棉墊5、第三棉墊15、把手9、彈簧8、凹槽7和圓杆11的配合,當需要取出或放置滅火器時,只需一隻手拉動把手9,使彈簧8伸長,另一隻手將滅火器取出或放入,從而使滅火器的取出更加迅速和方便,從而便於救火人員及時救火。
同時,該滅火器的固定裝置,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實用性強。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