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式比重去石組合清糧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3:34:04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小麥雜質清理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吸式比重去石組合清糧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小型麵粉加工設備配套的小麥清糧機,在清理過程中通過粗篩和細篩把大於和小於小麥的雜質清理後,再經過去石機把石子取除,經過打麥潤水即可完成。清理過程未在封閉狀態下運行,粉塵和麥皮到處飛揚,影響周圍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健康,由於清理效果不好,清理後的小麥仍然含有塵土、麥皮和小石子,不能滿足麵粉加工的標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而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緊湊,製造成本低,除雜率高,取石效果好,清理過程對周圍環境無粉塵汙染的吸式比重去石組合清糧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吸式比重去石組合清糧機,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提料機構、清理機構、打麥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洗水甩幹機構,所述提料機構包括第一提料管和第二提料管,所述第一提料管一端與進料鬥的出口連通,所述第一提料管另一端連接第一卸料器進口,所述第一卸料器出口與清理機構進口連通;所述清理機構出口與打麥機構連通;所述第一卸料器出風口與負壓風管連通,所述負壓風管一端與提料風機連通,所述提料風機通過提料排風管與低壓排風管連通;所述負壓風管另一端與第二卸料器出風口連通,所述第二卸料器通過卸料管與洗水甩幹機連通,所述第二卸料器進口與第二提料管出口相接;所述清理機構出風口與低壓風管連通,所述低壓風管另一端與低壓風機連通,所述低壓風機通過低壓排風管與除塵器連通。
所述清理機構包括由原糧進料鬥、振動篩排風口、清理機構殼體,所述清理機構殼體上端一側設置原糧進料鬥,所述原糧進料鬥與第一卸料器出口連通;所述清理機構殼體上端另一側設置振動篩排風口,所述振動篩排風口連通低壓風管;所述原糧進料鬥下方的清理機構殼體內從上由下依次傾斜設置第一層清理篩、第二層清理篩、第三層分料篩、第四層取石篩,所述第一層清理篩、第二層清理篩、第三層分料篩、第四層取石篩形成具有篩分通道的篩體,所述第一層清理篩上方設置原糧下料槽,所述原糧下料槽與原糧進料鬥連通;所述第一層清理篩一側設置大渣出口,所述大渣出口直接排出大渣到清理機構殼體外,所述第二層清理篩下方為細砂排出通道,所述細砂排出通道與細砂排渣口連通,所述細砂排渣口設置在清理機構殼體一側下端;所述原糧進料鬥、原糧下料槽、第一層清理篩和第二層清理篩為一個密閉空間;所述第二層清理篩通過輸送管與第三層分料篩連通,所述第四層取石篩落料側下方設置清理機構出口,所述第四層取石篩另一側與出石口連通,所述清理機構出口與打麥機構連通;所述清理機構殼體下方設支承彈簧和振動電機,所述承彈簧和振動電機用於篩體的振動。
所述振動篩排風口上設置風量大小調整開關。
所述支承彈簧與清理機構殼體斜度調節絲杆連接。
所述打麥機構包括打麥機殼,所述打麥機殼上設置打麥機構進料口和打麥機構出料口,所述打麥機殼一側設置皮帶輪,所述皮帶輪與打麥機構動力系統連接;所述皮帶輪與打麥板總成軸連接,所述打麥板總成軸上安裝打麥板總成和麥皮篩底。
所述洗水甩幹機構包括連通的攪輪裝置和甩幹裝置,所述攪輪裝置包括外筒,所述包括外筒中部設置甩幹機進水口,所述外筒一側設置進料口,所述外筒內設置攪輪軸,所述攪輪軸上攪輪葉片將物料推送至甩幹裝置,所述甩幹裝置包括甩幹裝置殼體,所述甩幹裝置殼體內設置甩幹機撥料板和甩幹機篩筒,所述甩幹裝置殼體一側下端設置甩幹機下料口,所述甩幹裝置殼體下端設置甩幹機排水口。
所述清理機構殼體上設置第一觀察口和第二觀察口,所述第一觀察口位於第一層清理篩上方,所述第二觀察口位於第二層清理篩和第三層分料篩之間。
所述第一提料管上設置閉料閘板。
所述第三層分料篩分三段設置了不同規格的篩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式比重去石組合清糧機,優點在於小麥經清理機構殼體內第一層清理篩,將大於小麥的雜質由大渣出口排到殼體外;小麥穿過第一層清理篩底進入第二層清理篩,經第二層清理篩面將小於小麥的細砂由細砂通道排到殼體外;清理後的小麥,經與第二層清理篩面連通的輸送管流入第三層分料篩;由於第三層分料篩分三段設置了大小、規格不一的篩孔,同時第三層分料篩和第四層取石篩與低壓風管、除塵器連通形成風道,在低壓風機風力作用下,對清理機構殼體內進行吸風,氣流由下至上穿透第四層取石篩、第三層分料篩篩面料層,使篩面上的小麥懸浮起來,在氣流與篩體振動的共同作用下,第三層分料篩上面的小麥穿過篩孔均勻分布在第四層去石篩面上,較重的並肩石貼在第四層篩面上上行,由篩面上端的出石口排出,處於懸浮的小麥在反向風的作用下沿篩面下端的小麥出口排出進入打麥機構。通過清理機構將小麥中的灰塵、麥皮、麥毛、麥秸、比小麥輕的雜質和蟲咬的空心小麥都能清理乾淨,經打麥機把小麥麥皮、麥毛打磨下來,通過洗水甩幹的功能把粘附在小麥中的塵土、麥毛清理乾淨,小麥經水洗後經甩幹機的作用把小麥中的水甩幹,控制到合適的水分進行潤麥。清理後的小麥達到糧食加工行業的標準要求,該機生產效率高,是目前清糧機的2倍,清理機處於密封狀態下運行,將所有的排風口與除塵器連通,彌補了其他清糧機存在的不足,同時減少了用工和對周圍環境的汙染,適用於中小型糧食加工企業和來料加工的配套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用新型清理篩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用新型清理篩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用新型打麥機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用新型洗水甩乾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如圖1-6所示,一種吸式比重去石組合清糧機,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提料機構、清理機構、打麥機構,洗水甩幹機構。其中提料機構包括第一提料管63和第二提料管30,在第一提料管63上設有閉料閘板64。第一提料管63一端與進料鬥50的出口連通,第一提料管63另一端連接第一卸料器40進口,第一卸料器40出口與清理機構進口連通;清理機構出口與打麥機構連通;第一卸料器40出風口與負壓風管41連通,負壓風管41一端與提料風機46連通,提料風機46通過提料排風管45與低壓排風管42連通;除塵器44上端設置除塵器排風口43。負壓風管41另一端與第二卸料器39出風口連通,第二卸料器39通過卸料管36與洗水甩幹機連通,第二卸料器39進口與第二提料管30出口相接;清理機構出風口1與低壓風管38連通,低壓風管38另一端與低壓風機37進風口連通,低壓風機37通過低壓排風管42與除塵器44連通。
其中清理機構包括由原糧進料鬥4、振動篩排風口1、清理機構殼體7,清理機構殼體7上端一側設置原糧進料鬥4,原糧進料鬥4與第一卸料器40出口連通;清理機構殼體7上端另一側設置振動篩排風口1,振動篩排風口1上安裝風量大小調整開關2。振動篩排風口1連通低壓風管38;原糧進料鬥4下方的清理機構殼體7內從上由下依次傾斜設置第一層清理篩8、第二層清理篩10、第三層分料篩13、第四層取石篩14,第一層清理篩8、第二層清理篩10、第三層分料篩13、第四層取石篩14形成具有篩分通道的篩體,形成篩分通道。第一層清理篩8上方設置原糧下料槽5,原糧下料槽5與原糧進料鬥4連通;第一層清理篩8一側設置大渣出口9,第二層清理篩10下方為細砂排出通道12,細砂排出通道12與細砂排渣口15連通,細砂排渣口15設置在清理機構殼體7一側下端;第四層取石篩14落料側下方設置清理機構出口26,清理機構出口26與打麥機構連通。小麥經清理機構殼體內第一層清理篩8,將大於小麥的雜質由大渣出口9排到殼體外;小麥穿過第一層清理篩8進入第二層清理篩10,經第二層清理篩10篩面將小於小麥的細砂由細砂排出通道12排到清理機構殼體7外;清理後的小麥,經第二層清理篩10篩面上設置的輸送管23流入第三層分料篩13;由於第三層分料篩13分三段設置了大小、規格不一的篩孔,同時第三層分料篩13和第四層取石篩14與低壓風管38、除塵器44連通形成風道,在低壓風機37風力作用下,對清理機構殼體7內進行吸風,氣流由下至上穿透第三層分料篩13、第四層取石篩14篩面料層,使篩面上的小麥懸浮起來,在氣流與篩體振動的共同作用下,第三層分料篩13上面的小麥穿過篩孔均勻分布在第四層取石篩14篩面上,較重的並肩石貼在第四層取石篩14篩面上上行,由第四層取石篩14篩面上端的出石口80排出,處於懸浮的小麥在反向風的作用下沿第四層取石篩14篩面下端的清理機構出口26排出進入打麥機構。清理機構殼體7下方設支承彈簧16、與支承彈簧16連接的清理機構殼體斜度調節絲杆17和振動電機25,承彈簧16和振動電機25用於篩體沿特定的傾斜方向產生振動。清理機構殼體斜度調節絲杆17可調整整個篩體的傾斜方向。
打麥機構包括打麥機殼22,所述打麥機殼22上設置打麥機構進料口73和打麥機構出料口74,打麥機殼22一側設置皮帶輪21,皮帶輪21與打麥機構動力系統連接;皮帶輪21與打麥板總成軸77連接,打麥板總成軸77上安裝打麥板總成75和麥皮篩底76。經打麥機把小麥麥皮、麥毛打磨下來。
洗水甩幹機構包括連通的攪輪裝置和甩幹裝置,所述攪輪裝置包括外筒69,包括外筒69中部設置甩幹機進水口67,外筒69一側設置進料口35,外筒69內設置攪輪軸70,攪輪軸70上攪輪葉片68的將物料推送至甩幹裝置,所述甩幹裝置包括甩幹裝置殼體33,甩幹裝置殼體33內設置甩幹機撥料板71和甩幹機篩筒72,甩幹裝置殼體33一側下端設置甩幹機下料口32,甩幹裝置殼體33下端設置甩幹機排水口31。清理後的小麥經甩幹機出料口排出人工接裝。
該吸式比重去石組合清糧機工作過程,原糧小麥進入進料鬥50,打開閉料閘板64使小麥進入第一提料管63後進入第一卸料器40,從第一卸料器40流入原糧進料鬥4,經原糧下料槽5進入第一層清理篩8篩面上,大於小麥的雜質沿第一層清理篩8篩面經大渣口9排出,小麥穿過第一層清理篩8篩面流入第二層清理篩10篩面上,第二層清理篩10將小於小麥的細砂和雜質分離出來,穿過第二層清理篩10篩面由篩面下細砂排出通道12和細砂排渣口15流出,小麥沿第二層清理篩10篩面流入下料鬥進入第三層分料篩13篩面,把小麥均勻分布穿過篩孔流入第四層去石篩14。清理機構上方的除塵器44和低壓風機37,由低壓風機37對清理機構殼體7內進行吸風,氣流經第四層去石篩14篩孔由下至上穿透料層,使篩面上的小麥懸浮起來,篩體由支承彈簧16與帶有彈性的清理機構殼體斜度調節絲杆17支撐,由雙振動電機25驅動,沿特定傾斜方向產生振動,在上升氣流與第四層去石篩14篩面振動的作用下,較重的並肩石貼在篩面上沿篩面上行,由第四層去石篩14篩面上端的出石口57排出,處於懸浮狀態的小麥在反向風的作用下向下流動,經第四層去石篩14篩面下端的小麥出口26排出流入打麥機構進料口73。小麥進入打麥機,經打麥板75將小麥殼皮、麥毛、黴變麥粒、粘附在表面的塵土打擦清理乾淨,塵土、麥毛經打麥機篩底76的篩孔排出,小麥在具有一定傾角的打麥板75螺旋推動下,經打麥機出料口74排出。小麥經第二提料管30,進入第二卸料器39,經下料管36進入洗水甩幹機進料口35,小麥中的麥皮經卸料器排風口進入負壓風管41排到除塵器44,小麥進入水洗甩幹機後,由進水管加水,在攪輪軸70的作用下,小麥經葉片68推向甩幹機進行脫水,經甩幹機打板71,使小麥中的水分離出由甩幹機篩底縫隙流出,經排水口31排出,脫水後的小麥從出糧口32流出接裝。在清理過程中產生的塵土、麥皮等氣體由低壓風機37、高壓風機46、提料排風管45進入除塵器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