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磁閥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0:17:24 1
一種電磁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閥,包括有閥體,閥體上設有閥腔、流入通道、流出通道,閥腔內設有密封組件,還包括有用於控制密封組件升降的電磁鐵組件,閥腔內設有環形凸柱,閥腔經環形凸柱分隔成外側閥腔、內側閥腔,流入通道與外側閥腔導通,流出通道與內側閥腔導通,密封組件包括有擋水盤、密封圈,擋水盤設置在密封圈上且與密封圈聯動配合,密封圈上對應外側閥腔位置設有至少兩個通孔,密封圈與擋水盤之間設有與通孔導通的流道,擋水盤上設有與流道導通的增壓孔。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磁閥,即使其中一個通孔堵住,也能提供密封圈所需的密封壓力,從而保證閥門的密封性;而且,在零水壓下,密封性好。
【專利說明】—種電磁閥【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磁閥。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磁閥包括有閥體,閥體上設有閥腔、流入通道、流出通道,所述的閥腔內設有密封組件,還包括有用於控制密封組件升降的電磁鐵組件,所述的閥腔內設有環形凸柱,所述的閥腔經環形凸柱分隔成外側閥腔、內側閥腔,所述的流入通道與外側閥腔導通,所述的流出通道與內側閥腔導通,所述的密封組件包括有擋水盤以及用於壓設在外側閥腔、內側閥腔上端的密封圈,擋水盤設置在密封圈上且與密封圈聯動配合,所述的密封圈上對應外側閥腔位置設有一個通孔,所述的擋水盤上對應通孔位置設有增壓孔。閥門開啟時,介質由流入通道進入外側閥腔,再從內側閥腔上端進入內側閥腔,最後從流出通道流出;閥門關閉時,電磁鐵組件驅動擋水盤下壓,密封圈隨之下壓,此時,位於外側閥腔內的介質從通孔、增壓孔流入至擋水盤上方,給擋水盤增加壓力,使得閥門的密封效果更好。但是,由於通孔、增壓孔均只設置一個,一旦,通孔堵住,使得密封圈所需的密封壓力不夠,從而使得閥門的密封效果差,而且,這種結構的電磁閥,在零水壓下,擋水盤、密封圈不平穩,使得其密封性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磁閥,即使其中一個通孔堵住,也能提供密封圈所需的密封壓力,從而保證閥門的密封性。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電磁閥,包括有閥體,閥體上設有閥腔、流入通道、流出通道,所述的閥腔內設有密封組件,還包括有用於控制密封組件升降的電磁鐵組件,所述的閥腔內設有環形凸柱,所述的閥腔經環形凸柱分隔成外側閥腔、內側閥腔,所述的流入通道與外側閥腔導通,所述的流出通道與內側閥腔導通,所述的密封組件包括有擋水盤、密封圈,擋水盤設置在密封圈上且與密封圈聯動配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圈上對應外側閥腔位置設有至少兩個通孔,所述的密封圈與擋水盤之間設有與通孔導通的流道,所述的擋水盤上設有與流道導通的增壓孔。
[0005]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其中一個通孔堵住時,位於外側閥腔內的介質仍然可以從其它通孔流入流道內,進而由增壓孔流入至擋水盤上方,給擋水盤增加壓力,提供密封圈所需的密封壓力,從而保證閥門的密封性。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密封圈上沿擋水盤周向延伸有擋圈,所述的擋水盤置於擋圈內,所述的增壓孔位於密封圈的周向側壁上。
[0007]採用上述進一步設置,在增壓孔被雜質堵住時,電磁鐵組件帶動擋水盤升降時,擋圈與擋水盤之間會產生摩擦,使得增壓孔內的雜質被擠出,從而能很好地避免增壓孔被堵住,因而使得介質能很好地從增壓孔進入擋水盤上端,進而能進一步保證閥門的密封性。
[0008]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設置:所述的通孔繞密封圈的軸向均勻分布,所述的流道對應呈環狀設置,所述的增壓孔至少設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密封圈上。
[0009]採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這種結構的通孔、流道、增壓孔設置方式,在零水壓下,擋水盤、密封圈平穩,使得其密封性好。
[0010]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閥腔內沿外側閥腔周向設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圈包括有用於壓設在環形凸柱上的內密封圈,所述的內密封圈外側設有外密封圈,所述的外密封圈上設有與密封槽相匹配的密封唇,所述的內密封圈周向延伸至外側閥腔內,所述的通孔、擋圈均設置在內密封圈上。
[0011]採用上述更進一步設置,通過內密封圈與環形凸柱形成內密封,外密封圈上的密封唇與密封槽形成外密封,可以很好地防止介質從外側閥腔進入內側閥腔,而且,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將通孔、擋圈設置在內密封圈上,使得密封圈與擋水盤聯動更加可靠,而且,方便通孔、擋圈的加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部件分解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閥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密封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擋水盤結構示意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密封圈上側結構示意圖;
[0018]圖7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密封圈下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7所示,一種電磁閥,包括有閥體1,閥體I上設有閥腔2、流入通道3、流出通道4,所述的閥腔2內設有密封組件5,還包括有用於控制密封組件5升降的電磁鐵組件6,所述的閥腔2內設有環形凸柱7,所述的閥腔2經環形凸柱7分隔成外側閥腔21、內側閥腔22,所述的流入通道3與外側閥腔21導通,所述的流出通道4與內側閥腔22導通,所述的密封組件5包括有擋水盤51、密封圈52,擋水盤51設置在密封圈52上且與密封圈52聯動配合,所述的密封圈52上對應外側閥腔21位置設有至少兩個通孔8,所述的密封圈52與擋水盤51之間設有與通孔8導通的流道9,所述的擋水盤51上設有與流道9導通的增壓孔10,在其中一個通孔8堵住時,位於外側閥腔21內的介質仍然可以從其它通孔8流入流道9內,進而由增壓孔10流入至擋水盤51上方,給擋水盤51增加壓力,提供密封圈52所需的密封壓力,從而保證閥門的密封性。
[0020]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密封圈52上沿擋水盤51周向延伸有擋圈521,所述的擋水盤51置於擋圈521內,所述的增壓孔10位於密封圈52的周向側壁上。這樣在增壓孔10被雜質堵住時,電磁鐵組件6帶動擋水盤51升降時,擋圈521與擋水盤51之間會產生摩擦,使得增壓孔10內的雜質被擠出,從而能很好地避免增壓孔10被堵住,因而使得介質能很好地從增壓孔10進入擋水盤51上端,進而能進一步保證閥門的密封性。
[0021]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通孔8繞密封圈52的軸向均勻分布,所述的流道9對應呈環狀設置,所述的增壓孔10設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密封圈52上。這種結構的通孔8、流道9、增壓孔10設置方式,在零水壓下,擋水盤51、密封圈52平穩,使得其密封性好。
[002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閥腔2內沿外側閥腔21周向設有密封槽12,所述的密封圈52包括有用於壓設在環形凸柱7上的內密封圈522,所述的內密封圈522外側設有外密封圈523,所述的外密封圈523上設有與密封槽12相匹配的密封唇5231,所述的內密封圈522周向延伸至外側閥腔21內,所述的通孔8、擋圈521均設置在內密封圈522上。通過內密封圈522與環形凸柱7形成內密封,外密封圈523上的密封唇5231與密封槽12形成外密封,可以很好地防止介質從外側閥腔21進入內側閥腔22,而且,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將通孔8、擋圈521設置在內密封圈522上,使得密封圈52與擋水盤51聯動更加可靠,而且,方便通孔、擋圈的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磁閥,包括有閥體,閥體上設有閥腔、流入通道、流出通道,所述的閥腔內設有密封組件,還包括有用於控制密封組件升降的電磁鐵組件,所述的閥腔內設有環形凸柱,所述的閥腔經環形凸柱分隔成外側閥腔、內側閥腔,所述的流入通道與外側閥腔導通,所述的流出通道與內側閥腔導通,所述的密封組件包括有擋水盤、密封圈,擋水盤設置在密封圈上且與密封圈聯動配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圈上對應外側閥腔位置設有至少兩個通孔,所述的密封圈與擋水盤之間設有與通孔導通的流道,所述的擋水盤上設有與流道導通的增壓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圈上沿擋水盤周向延伸有擋圈,所述的擋水盤置於擋圈內,所述的增壓孔位於密封圈的周向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通孔繞密封圈的軸向均勻分布,所述的流道對應呈環狀設置,所述的增壓孔至少設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密封圈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腔內沿外側閥腔周向設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圈包括有用於壓設在環形凸柱上的內密封圈,所述的內密封圈外側設有外密封圈,所述的外密封圈上設有與密封槽相匹配的密封唇,所述的內密封圈周向延伸至外側閥腔內,所述的通孔、擋圈均設置在內密封圈上。
【文檔編號】F16K1/46GK203703178SQ201420048183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發明者】楊迎龍 申請人:浙江科博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