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通過連鑄軋法製造金屬帶的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1:49:39 2
專利名稱:用於通過連鑄軋法製造金屬帶的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用於通過連鑄軋法製造金屬帶的方法和裝置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通過連鑄軋法製造金屬帶的方法,在該方法中首 先在澆鑄設備中澆鑄薄板坯,其中使這個薄板坯接著在至少一個軋制線中 在利用澆鑄過程原始加熱的條件下軋制。本發明還涉及一個用於通過連鑄 軋法製造金屬帶的裝置。已知這種形式的設備作為薄板坯-薄帶-鑄軋設備稱為CSP設備。早就已知由鑄造熱量進行連續軋制,但是還沒有在市場上實現。連鑄 設備與軋制線的剛性連接以及通過整個設備控制溫度已經證實是難以掌 握的。由EP 0 286 862 Al並由EP 0 771 596 Bl已知由鑄造熱量進行連續軋 制。在這裡使鑄造與軋制過程直接耦聯。在巻曲之前通過剪刀使連續帶分 開。EP 0 415 987 B2和EP 0 889 762 Bl公開了類似的在鑄造與軋制設備 耦聯時用於連續製造鋼帶的方法。為了克服在相對較低的輸送速度時的溫 度問題在那裡在軋制線前面和內部具有感應加熱。對此一個可選擇的技術是軋制單個板坯和單個鋼帶。在間斷地軋制鋼 帶時使鑄造與軋制去耦聯。洗鑄速度通常非常低而軋制速度與此無關地以 高水平以這種方式實現,使溫度對於最後的變形位於最低溫度以上。例如 在EP 0 266 564 Bl中描述了這種也稱為CSP設備的設備,其中在薄板坯 設備中實現高度變形。EP0 666 122 Al也示出類似的薄板坯設備,其中在使用感應加熱的條 件下在第 一加工機架之間軋制間斷的鋼帶。簡單軋制的優點是,可以使澆鑄和軋制速度相互獨立地調整。在軋制 薄板坯時例如能夠靈活地調節較高的軋制速度,即,使澆鑄設備以較低的 速度工作或者正好在那裡改變速度。連續鑄軋和間斷鑄軋這兩種方法由於上述的原因難以組合。本發明的目的是,實現與此相關的補救並且實現組合的鑄軋方法和從屬的裝置,通過該方法和裝置不僅能夠實現連續的運行而且能夠實現間斷 的運行。兩種方法的優點要組合在一個新的設備方案裡面。這個目的實現通過本發明在方法方面的特徵是,使澆鑄的薄板坯在澆 鑄設備與至少一個軋制線之間不僅通過至少一個輥底加熱爐而且通過至 少一個感應爐,其中根據所選擇的運行方式、即連續製造金屬帶的第一運 行方式和間斷製造金屬帶的第二運行方式控制或調節輥底加熱爐和感應 爐的激活或去激活。在此兩個爐、即輥底加熱爐和感應爐的順序是任意的。優選使軋制的金屬帶也在鋼帶輸送方向上在第一軋制線後面在至少 另 一感應爐中加熱,其中根據所選擇的運行方式控制或調節至少另 一感應 爐的激活或去激活。在此根據要產生的金屬帶的最終厚度或者根據金屬帶的澆鑄速度選 擇運行方式。已經證實可靠的是,根據要產生的金屬帶或薄板坯的厚度與 速度的乘積選擇運行方式。還可以根據要被加工的材料選擇運行方式。這一點也可以與鋼帶從軋 制設備中的允許排出溫度有關。例如當澆鑄厚度與澆鑄速度的乘積位於70mmx6.5m/min = 455000mm2/min以上時,可以選擇連續才莫式。這個值當然也可以根據材料 位於另一範圍,其中對於乘積可以引用 一個在300000mm2/min至 600000mmVmin之間的值作為從一個模式到另一模式的"轉換點"判據。 一個可選擇的判據可以是,選擇上述模式用於小於2mm的金屬帶最終厚 度。優選在選擇間斷製造金屬帶的運行方式時在薄板坯輸送到軋制線之 前,使薄板坯以載荷方式在輥底加熱爐中保持在所期望的溫度。在選擇連續製造金屬帶的運行方式時使薄板坯在輥底加熱爐中帶到 所期望的溫度並接著直接在軋制過程之前在軋制線中通過感應爐加熱到 所期望的軋制溫度。在此特別優選地規定,根據澆鑄速度通過感應爐將熱 量加入到薄板坯裡面。根據澆鑄速度可以調整連續模式或間斷軋制,由此在每個運行情況下 可以達到必需的最終軋制溫度。為了在製造金屬帶時達到最佳地使用能量, 一個改進方案規定,通過 熱阻機構阻止加熱的金屬帶或加熱的薄板坯的熱量排到環境。這些熱阻機 構不必持續地使用。因此可以規定,根據所期望的澆鑄設備運行模式使至 少一部分熱阻機構駛入到金屬帶或薄板坯的部位或者從這個部位駛出來。一個有利的擴展結構規定,使金屬帶在軋制線中在鋼帶輸送方向上的 軋制線的前端部位去氧化皮並緊接著在一個連接在鋼帶上輸送方向上的 部位中加熱。這當然不排除具有其它的去氧化皮裝置。在此優選在軋制機架之間通過一個去氧化皮裝置使金屬帶或薄板坯 去氧化皮並且通過兩個軋制機架之間的感應爐加熱金屬帶或薄板坯。在此 可以在鋼帶輸送方向上使加熱銜接去氧化皮或者反之。用於通過連鑄軋法製造金屬帶的裝置,具有一個在其中首先澆鑄薄板 坯的澆鑄設備,和至少一個後置於澆鑄設備的軋制線,在其中使薄板坯在 利用澆鑄過程原始加熱的條件下軋制,按照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澆鑄設 備與至少 一個軋制線之間設置至少 一個輥底加熱爐和至少 一個感應爐。如同還要詳細解釋的那樣,相應的控制兩個爐、即輥底加熱爐和感應存在控制機構,通過它根據所選擇的運行方式、即連續製造金屬帶的第一 運行方式和間斷製造金屬帶的第二運行方式控制或調節輥底和/或感應爐 的激活或去激活。在薄板坯或金屬帶的輸送方向上首先設置一個輥底加熱爐然後設置 感應爐。此外可以具有預軋制線和終軋制線,其中在預軋制線與終軋制線 之間設置另一感應爐。此外可以在預軋制線和/或終軋制線的兩個軋制機架 之間設置至少另 一 感應爐。在薄板坯或金屬帶的輸送方向上的第 一感應爐的後面和在終軋制線 的前面有利地設置鋼帶剪。附加地對此可以以公知的方式在輸送方向上在 澆鑄設備的後面和在輥底加熱爐的前面設置一個鋼帶剪。在輸送方向上在 終軋制線的後面可以設置一個鋼帶剪。另一改進方案規定,具有熱阻機構,用於阻止加熱的金屬帶或薄板坯 的熱量排到環境,該熱阻機構至少有時設置在金屬帶的部位裡面。在此優選存在運動機構,通過它們使至少 一部分熱阻機構可以駛入到金屬帶或薄 板坯的部位裡面或者從這個部位中駛出來。但是至少大部分熱阻機構位置固定地設置。此外可以規定,存在至少一個去氧化皮裝置,它設置在鋼帶輸送方向 上軋制線的前端部位裡面。本發明的一個特別優選的擴展結構規定,在薄板坯或金屬帶的輸送方 向上在軋制線的前面以這個順序設置輥底加熱爐、感應爐和平衡爐。通過使用目前相對節省空間的更有效的感應加熱爐並通過適合的能 夠連續運行但是也可以選擇間斷軋制的設備布置有助於所建議的方式方 法。連續技術、即所建議設備的連續運行的優點與CSP技術相關在於下面的特徵得到 一個短的設備結構長度並由此減少投資成本。由於前後一致的直接使用能夠節省能量。由於更低的軋制速度還得到更少的變形強度。實現以高的生產量製造難以軋制的產品和例如非常薄的(極薄)鋼帶 (約0.8mm的鋼帶厚度)的方法。可以加工特殊材料(高強度材料)。 可以加工寬的和薄的鋼帶的組合。 可以避免和防止鋼帶端部軋制和相關的軋制損傷。 可以減少設備的故障率並且可以避免生產中斷。 在附圖中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中
圖1簡示出按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鑄軋設備, 圖2以按照圖1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變化的實施例的鑄軋設備, 圖3以按照圖1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另一變化的實施例的鑄軋設備, 圖4簡示出澆鑄設備與軋制線之間的部位,具有鋼帶剪和熱阻機構, 圖5簡示出終軋制線的局部,具有兩個軋制機架和一個去氧化皮裝置 以及位於其間的感應爐,圖6按照圖1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另一變化的實施例的鑄軋設備。在圖1中看到一個鑄軋設備,在其中加工金屬帶1。為此實現在一個公知的澆鑄設備2中澆鑄薄板坯3,然後將它輸送到軋制線4, 5,它主要 由預軋制線4和終軋制線5組成。為了在上述實施例的意義上不僅能夠連續地運行而且能夠間斷地運 行,在軋制線4, 5的前面部件具有輥底加熱爐6而且具有感應爐7。兩個 爐6, 7的運行由相應的(未示出)控制器這樣實現,使得對於兩種運行 方式呈現正確的鋼帶溫度。為此所需的控制或調節過程在現有技術中充分 地已知。設置在澆鑄設備2後面的輥底加熱爐6可以是傳統的氣體燃燒爐。輥 底加熱爐6和感應爐7的布置順序可以任意地構成。按照圖1的實施例所述預軋制線4具有兩個軋制機架10,而終軋制線 5具有5個軋制機架11。還可以看出,在預軋制線4與終軋制線5之間也 設置其它的感應爐8,用於使鋼帶在預軋制線4中預軋制以後在終軋制線 5的終軋之前加熱到最佳的鋼帶溫度。此外在按照圖1的實施例中也在終 軋制線5的幾個軋制機架11之間設置感應爐9,用於使鋼帶繼續保持最佳 的溫度。在澆鑄設備2與感應爐6之間設置一個鋼帶剪13。此外一個鋼帶剪 14也定位在終軋制線5的後面。發明是,在薄板坯3和金屬帶1的輸送方 向上在第一感應爐7的後面和終軋制線5的前面設置另一鋼帶剪12。所述鋼帶剪13用於在間斷運行時分開薄板坯3而鋼帶剪14用於在連 續軋制時分開鋼帶。所述鋼帶剪12用於在起動或輸送時在連續運行或間斷運行中切鋼帶 頭或鋼帶端部,用於保證可靠地通過設置在後面的有效感應加熱爐輸送。所述設備還配有公知的部件。例如去氧化皮裝置15,它們定位在工藝 技術有利的位置上。此外在終軋制線5的後面具有一個冷卻段16。巻曲機 17設置在設備的端部。在圖2中看到一個設備方案, 一個預軋制線4配有三個軋制機架10 而一個終軋制線5配有四個軋制機架11。其它在那裡所示的解決方案對應 於按照圖1的方案。圖3示出具有一個緊湊的終軋制線的設備,即,在這裡不存在按照圖1和2的解決方案意義上的預軋制線4。緊湊的終軋制線5目前具有七個 軋制機架11,它們使金屬帶1緊接著感應爐7進行終軋。在終軋機架之間 具有其它感應的加熱單元9。通過使用所建議的設備形式能夠實現一個耦聯的完全連續的鑄軋工 藝(連續軋制)和可選擇去耦聯地間斷地使用單個薄板坯(Batch-rolling )。優選由輥底加熱爐構成的爐6作為輥底加熱爐在間斷運行中使用並且 以有利的方式較短地構成,由此使薄板坯3在其中找到位置。由此防止在 以澆鑄速度輸送時冷卻薄板坯。通過感應加熱7在連續運行(連續運行) 時或間斷運行時再加熱薄板坯3。在此與洗鑄速度無關地個性化地調節熱 量加入,由此在薄板坯3離開感應爐7時得到所期望水平的恆定溫度。感 應爐7與氣體加熱爐相比的另 一優點是以相應41高的加熱效率得到專交短的 結構長度。在圖4中簡示出在淺鑄設備2與軋制線或輥底加熱爐6之間的部位, 該部位配有鋼帶剪13。尤其在以較低的澆鑄速度軋制的連續運行時重要的 是,使熱量損失最小化。為此在該實施例中在澆鑄設備2與加熱爐6之間 在滾道的鋼帶剪13 (以及在感應加熱之前和之後)部位配有熱阻機構18, 19。目前這些機構由熱阻板構成,它們設置在滾道的滾子之間和滾道滾子 的上部。在此熱阻4幾構18位置固定地設置。一般不在產生運動過程的部位(例如在鋼帶剪13處)設置熱阻機構, 因為以有規律的時間間隔執行錠頭切割。而在連續運行時鋼帶剪長時間地 不激活,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規定,使鋼帶剪部位緊密地在薄板坯3和金屬 帶l旁邊和下部隔熱,用於對能量平衡產生積極影響。即,滾道遮蓋一般 是有效的,只有當有意進行切割(即在澆鑄開始或批量軋制)時,使熱阻 機構19通過運動機構20 (在圖4中只示意地通過雙箭頭表示)從熱阻部 位移動到等待位置,尤其是駛出來。通過所述的熱阻可以防止熱損失。因為軋制過程在連續工藝中相對緩慢地進行,有意義的是,在前面的 軋制機架之間執行薄板坯3或金屬帶1的表面去氧化皮然後使鋼帶加熱。這對於表面質量具有積極影響。由圖5得到這種形式的裝置工藝結構。在 這裡可以看到終軋制線5的兩個軋制機架之間的部位,其中在金屬帶1或 薄板坯3的輸送方向上首先設置去氧化皮裝置15。 一個頂壓輥22和一個 下壓輥23使金屬帶1張緊。然後使鋼帶進入一個感應爐9,然後通過過渡 平臺24和側面導向25進入到下面的軋制機架11。也可以以其它方式任意 組合軋制機架、加熱爐和去氧化皮裝置的順序。如上所述可以規定,使一個輥底加熱爐和一個感應爐前後地設置,但 是順序可以是任意的。即,也可以使感應爐設置在輥底加熱爐的前面。此外能夠以輥底加熱爐6形式的第 一加熱爐和連接在輸送方向上的感 應爐7的後面還設置一個平衡爐21,如圖6所示那樣。這一點尤其在終軋制線的入口上產生特別高的溫度時是有利的,這種 高溫對於例如顆粒化矽鋼是必需的。在這裡第一爐6是加熱爐,它由感應 爐7支持。為了使溫度分布在帶寬和帶厚上均勻化平衡爐21是有利的。 這種爐配置優選適用於所述工藝,但是它也可以在傳統的CSP設備,即在 間斷運行中使用。在連續軋制時澆鑄速度的水平與整個設備的溫度過程相協調。根據澆 鑄速度一個計算模型動態地預控制工藝加熱的加熱功率並且在軋制線內 部以這種形式,使得軋制線出口溫度達到目標溫度。當澆鑄速度超過一個確定給定的閾值(在澆鑄設備出現問題時,對於 難以澆鑄的材料,在起動過程時等)時,則自動地由連續模式轉換到間斷 軋制。即,使薄板坯3通過鋼帶剪13分開並且使軋制速度這樣提高,使得 達到所期望的終軋溫度。在此在軋制線4, 5內部實現薄板坯或鋼帶分段 並且動態地根據溫度分布使輸送速度或軋制速度和感應加熱在鋼帶長度 上匹配。如果澆鑄過程又穩定並且澆鑄速度超過給定的最小值,然後與間斷運 行類似地再返回到連續模式。在連續軋制時通常在軋制線5內部安裝感應加熱爐9,在間斷運行時 或者在鋼帶頭起動過程時使加熱爐以可靠的等待位置遠離地處於鋼帶上方或旁邊。通過任意地轉換或調節連續運行或間斷運行得到高度的靈活性,它提 高工藝的可靠性。這一點尤其適用於在生產設備投入運行的時候。連續模式在加工時不是總使用;間斷運行主要在澆鑄速度出現問題時 或者在起動過程時使用。為了優化能耗可以規定,主要以高速和微少的熱能消耗在連續模式中 軋制更薄的或難以產生的鋼帶和在間斷運行中軋制具有比臨界厚度更厚 厚度的鋼帶。產生方式的正確組合優化CSP連續-間斷設備對於總的產品 最大化的能量平衡。附圖標記清單 1金屬帶 2澆鑄設備 3 薄板坯 4、 5軋制線 4預軋制線 5終軋制線 6輥底加熱爐 7感應爐 8感應爐 9感應爐10預軋制線的軋制機架11終軋制線的軋制才幾架12鋼帶剪13鋼帶剪14鋼帶剪15去氧化皮裝置16冷卻段17巻曲機18 熱阻機構19 熱阻才幾構20 運動機構21 平衡爐22 頂壓輥23 下壓輥24 過渡平臺25 側面導向F 鋼帶輸送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通過連鑄軋法加工金屬帶(1)的方法,在該方法中首先在澆鑄設備(2)中澆鑄薄板坯(3),其中使這個薄板坯接著在至少一個軋制線(4,5)中在利用澆鑄過程原始加熱的條件下軋制,其特徵在於,使澆鑄的薄板坯(3)在澆鑄設備(2)與至少一個軋制線(4,5)之間不僅通過至少一個輥底加熱爐(6)而且通過至少一個感應爐(7),其中根據所選擇的運行方式、即連續加工金屬帶(1)的第一運行方式和間斷加工金屬帶(1)的第二運行方式控制或調節輥底加熱爐(6)和感應爐(7)的有效或無效。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使軋制的金屬帶(l) 也在鋼帶輸送方向(F )上在第 一軋制線(4 )後面在至少另 一感應爐(8, 9)中加熱,其中根據所選擇的運行方式控制或調節至少另一感應爐(8, 9)的有效或無效。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要產生的金 屬帶(1)的最終厚度選擇運行方式。
4. 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薄 板坯(3)的澆鑄速度選擇運行方式。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要產生的金 屬帶(1)或薄板坯(3)的厚度與速度的乘積選擇運行方式。
6. 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選擇 間斷加工金屬帶(1)的運行方式時在薄板坯輸送到軋制線(4, 5)之 前,使薄板坯(3)以載荷方式在輥底加熱爐(6)中保持在所期望的溫 度。
7. 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選擇 連續加工金屬帶(1)的運行方式時使薄板坯(3)在輥底加熱爐(6) 中帶到所期望的溫度並接著直接在軋制過程之前在軋制線(4, 5)中通 過至少一個感應爐(7, 8, 9)加熱到所期望的軋制溫度。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澆鑄速度以及從 澆鑄設備(2)或輥底加熱爐(6)中的出口溫度通過至少一個感應爐(7, 8, 9)將熱量加入到薄板坯(3)裡面。
9. 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熱 阻機構(18, 19)阻止加熱的金屬帶(1)或加熱的薄板坯(3)的熱量排到環境。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所期望的澆鑄設備運行模式使至少一部分熱阻機構(18, 19)駛入到金屬帶(1 )或薄 板坯(3)的部位或者從這個部位駛出來。
11. 如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使金 屬帶(1 )或薄板坯(3)在軋制線(4, 5)中在鋼帶輸送方向(F)上 的軋制線(4, 5)的前端部位去氧化皮並緊接著在一個連接在鋼帶上輸 送方向(F)上的部位中加熱。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一個去氧化皮 裝置(15 )使金屬帶(1 )或薄板坯(3 )去氧化皮並且通過兩個軋制機 架(10, 11 )之間的感應爐(8, 9)加熱金屬帶(1 )或薄板坯(3)。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鋼帶輸送方向(F) 上使加熱銜接去氧化皮。
14.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鋼帶輸送方向(F) 上使去氧化皮銜接加熱。
15. —種用於通過連鑄軋法加工金屬帶(1)的裝置,具有一個在 其中首先澆鑄薄板坯(3)的澆鑄設備(2),和至少一個後置於澆鑄設 備(2)的軋制線(4, 5),在其中使薄板坯(3)在利用澆鑄過程原始 加熱的條件下軋制,該裝置尤其用於執行如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 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澆鑄設備(2)與至少一個軋制線(4, 5) 之間設置至少一個輥底加熱爐(6)和至少一個感應爐(7)。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存在控制機構,通 過它根據所選擇的運行方式、即連續加工金屬帶(1)的第一運行方式 和間斷加工金屬帶(1 )的第二運行方式控制或調節輥底(6)和/或感應 爐(7)的有效或無效。
17. 如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薄板坯(3) 或金屬帶(1)的輸送方向(F)上首先設置一個輥底加熱爐(6)然後 設置感應爐(7)。
18. 如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薄板坯(3) 或金屬帶(1)的輸送方向(F)上首先設置一個感應爐(7)然後設置 輥底加熱爐(6)。
19. 如權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一個預軋制線(4)和一個終軋制線(5),其中在預軋制線(4)與終 軋制線(5)之間設置至少另一感應爐(8)。
20. 如權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 另一感應爐(9)設置在預軋制線(4)和/或終軋制線(5)的兩個軋制 才幾架(10, 11 )之間。
21. 如權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薄 板坯(3)或金屬帶(1 )的輸送方向上的第一感應爐(7)的後面和在 終軋制線(5)的前面設置鋼帶剪(12)。
22. 如權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薄 板坯(3)或金屬帶(1)的輸送方向上在澆鑄設備(2)和後面和在輥 底加熱爐(6)的前面設置一個鋼帶剪(13),它尤其在間斷軋制過程 中使用。
23. 如權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薄 板坯(3)或金屬帶(1)的輸送方向上在終軋制線(5)的後面設置一 個鋼帶剪(14),它用於在連續模式中分開金屬帶。
24. 如權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 熱阻機構(18, 19),用於阻止加熱的金屬帶(1)或薄板坯(3)的熱 量排到環境,該熱阻機構至少有時設置在金屬帶(1)的部位裡面。
25. 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存在運動機構(20), 通過它們使至少一部分熱阻機構(18, 19)可以駛入到金屬帶(1)或 薄板坯(3)的部位裡面或者從這個部位中駛出來。
26. 如權利要求15至2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存在 至少一個去氧化皮裝置(15),它設置在鋼帶輸送方向(F)上軋制線(4, 5)的前端部位裡面。
27. 如權利要求15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薄 板坯(3)或金屬帶(1)的輸送方向上在軋制線(4, 5)的前面以這個 順序設置輥底加熱爐(6)、感應爐(7)和平衡爐(2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通過連鑄軋法製造金屬帶(1)的方法,在該方法中首先在澆鑄設備(2)中澆鑄薄板坯(3),其中使這個薄板坯接著在至少一個軋制線(4,5)中在利用澆鑄過程原始加熱的條件下軋制。為了改善鑄軋設備的功能性按照本發明規定,使澆鑄的薄板坯(3)在澆鑄設備(2)與至少一個軋制線(4,5)之間不僅通過至少一個輥底加熱爐(6)而且通過至少一個感應爐(7),其中根據所選擇的運行方式、即連續製造金屬帶(1)的第一運行方式和間斷製造金屬帶(1)的第二運行方式控制或調節輥底加熱爐(6)和感應爐(7)的激活或去激活。此外本發明還涉及用於通過連鑄軋法加工金屬帶的裝置。
文檔編號B21B1/46GK101272873SQ200680034425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6日
發明者D·羅森薩爾, F·本弗, J·塞德爾, S·克拉默 申請人:Sms迪馬格股份公司